配合指揮中心宣布維持全國三級疫情警戒至7/12,以下幾點我想請學校夥伴與家長們共同協助:
維持警戒期間:
1⃣ 課照中心及補習班等機構,學生(學童)停止前往
2⃣ 暑期活動建議延後、停辦或採線上辦理,視疫情調整
3⃣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仍維持提供弱勢學生用餐協助
4⃣ 暫停學生到校實施學習扶助,惟各校學習扶助課程得改採線上教學
🔸國立社教館所提供豐富線上學習資源,供親子運用 如免費電子書、影音資源、線上課程、Podcast、YouTube、廣播等
我也要特別感謝防疫期間學校夥伴在防疫與教學上的付出努力,也感謝家長們的體諒與協助,這段期間還是要請大家持續做好防疫不鬆懈,相信孩子很快可以回到學習的常軌上。
📰詳細內容可參閱新聞稿:
https://bit.ly/3wPXy3b
學習扶助上課內容 在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穎孟政見總複習!】
充足的準備就是為了明天,蓄勢待發替人民服務,在這邊幫大家複習一次我的政見,讓我們將新政治帶入市議會,明天大安文山請投18號林穎孟!
《創造宜室安居樂業的生活》
改善提升市容標準與漸進方案
便利線上勞檢,保障勞工權益
私幼資訊公開,建立公托及師資,與保母考核獎勵制度
推動照顧者喘息長照及智慧社區照顧服務
《活化的教育與文化》
中小學八點半上課,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落實營養午餐營養師制度,照顧學生健康
加強課程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
系統化和普及化實驗教育,培育師資和場地
深化歷史觀光,提供戶外教學與觀光
《提振富未來性的新創經濟》
扶助新創與內容產業,設置共享工作空間
改善娛樂產業法規治安,協助青年創業
建立電競產業基礎建設,培育師資及教育課程
《與世界串連的開放進步城市》
提升國際交流與公民參與
改善科技體驗及推動智慧城市
監督政府依法行政,落實進步價值
開放政府,議會公開透明
《美麗大安文山》
落實選區電線桿地下化及把關公宅品質
歷史公家建物維護空間開放
嚴格要求捷運線準時通車把關品質
部分路段採選擇式待轉保障機車族生命安全
我原本是一個APP開發團隊上班族。現在的市議會,只有兩個政黨和舊的政治勢力,幾乎沒有普通青年市民的聲音,我要把這些不一樣的聲音以及時代力量就事論事、理性問政、嚴格監督的精神帶進去市議會,這就是我參選的初衷。
學習扶助上課內容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Ogenkidesuka?]
日本電影情書情節講到,女主角上到未婚夫遇難的雪山,對着空谷叫喊:「你好嗎?」得到自己的回音:「我很好。」喻意是已去世的男主角,從另一個世界回應她的思念.
我在明報專欄寫了應該有十年的文章了,隨着越來越少人看實體報紙,加上專欄是在收費區(報紙收費也有其道理),但感覺就是,每星期交了的專欄,不知道究竟有沒有讀者.那種感覺,就如同把石子丟進無底井,撲通一聲也沒有,的確是有種孤寂感.
寫了幾年,萌生一個念頭,不如加一個電郵地址在專欄裡吧,向編輯提起,於是小小的電郵地址就印在那個長方型的專欄角落裡.這個「回饋機制」,比起現在我開了臉書專頁,完全不算甚麼的feedback,但對那些年一個頗單向的專欄作者來說,像開了一面小窗子對着陌生人的世界,也是有一點戰戰兢兢的.
提供了電郵通訊方法好幾年了,得到最多的讀者電郵,就是查詢文章提及的店鋪地址.有一次,提及我用了茶籽粉,真不得了.查詢電郵多到應付不了.最有趣是,過了大半年還有人會發電郵問我去那裡買茶籽粉.我只是想像,會不會是有人把舊報紙用來墊飯桌時看到我的文章,才發電郵過來.實體報紙的收看習慣真是耐人尋味.
這陣子寫了一些文章,講美國的社會.在香港政治發燒的背景下,美國那邊的社會現況,顯得遙遠,回應冷淡也是預料中事.所以,當我寫了一篇關於美國柏克萊公立學校在六十年代尾試行把學生用校車送往不同學校上課的政策,為了把不同種族的學生融合為目標的文章.我預了像把石子投向黑洞.
想不到,竟然收到一位Anthony的電郵,電郵很簡單,他說:「我是60至70年代在美加州留學的。理想中的政府,就是會做 integrated busing 這類政策的政府,因為這種以公義為基礎的政策,私人及團體是無能力做到的。''Justice should be done; justice should also be seen done.''」我深受觸動,如此偏僻的題材,我自己寫的時候也向自己撥冷水,覺得沒有人會看,但想不到,有一位讀者,因為親身經歷過這一段歷史,即使過了四、五十年,還是會受觸動.而只有一位讀者受打動,我也覺得是一篇好的專欄.
當然,比起臉書專頁每分每秒都可以和讀者連系,專欄作者和讀者的關係要疏離得多.但想到一些可能上了年紀的讀者,特意打開電郵撰寫幾句回應給你,就像情書裡的女主角,以為向空谷呼喊,怎知遠遠傳來一句微弱的「我很好」,那種滿足感和溫暖感,是臉書即時通訊不可以比擬的.
By the way,今天新聞裡美國舉行「白人至上」示威,這文章的時效性更重要。
*****
我在明報的專欄:
公義的顏色
朋友王惠芬的自傳《公義的顏色》今夏出版,我有幸先睹為快,廿五萬字記錄了她二十年來為少數族裔爭取平權的歷程。看罷只能說,香港不是什麼「國際都會」。在香港,不少人想起外國人心中只有白種人,對南亞裔香港人,視而不見。
早前到三藩市遊玩,讀了一本書記述柏克萊這個大學城市在六七十年代發生的連串社會運動。書中記錄,早年黑人住在平地的便宜房子裏,白人聚居山上的豪宅,城裏學校也「自然」形成一種隔離效應:平地校園擠滿黑人孩子;半山的學校只有白人入讀。這些都是政府的公立學校。
六十年代美國種族平權運動熱熾,法庭裁決,即使因居住地點形成的隔離效應,也不利孩童成長。不少美國城市推動一項政策,用巴士把孩子送到居所以外的地區,以達至校內學生種族多元化,該政策叫desegregationbusing。
文獻記錄,柏克萊教育當局在六十年代初研究後決定,把初中學生不論黑人白人,全送到山上學校;再把高中學生一起送到山下學校。可以想像,一些「名校」可能失去優勢,家長必然不滿。政府用了多年時間,舉辦說明會,為老師進行訓練,也讓孩子互相認識,但部分白人家長強烈反對,不少人搬離該區。但最後,相比其他美國城市,柏克萊在一九六八年正式推動的種族融合教育計劃成效不錯。
看到這裏,我心裏震動,沒想過高舉自由的美國,會用如此干預式的政策手段,去製造一個種族多元化的學習環境。
我想起香港,不少人覺得,有錢社區的學校好一點是應該的,貧窮學生入讀差一點的學校,像是合理的社會現實,更別說非華裔的基層兒童,他們在教育版圖裏好像是隱形的。可幸是,在王惠芬的新書裏,記錄了一批有心的師長,他們用私人時間和資源出心出力去扶助南亞裔學生,這種人性光輝,叫我肅然起敬。
譚蕙芸星期一見報whyvan123@gmail.com
Ming Pao Daily News
D05 | 副刊/時代 | 七齣好戲 | By 譚蕙芸 | 2017-07-31
*****
專欄讀者Anthony的電郵內容:
//譚女士:
愛看你的文章!
也敬佩像王惠芬般的社工。
我是60至70年代在美加州留學的。理想中的政府,就是會做 integrated busing 這類政策的政府,因為這種以公義為基礎的政策,私人及團體是無能力做到的。''Justice should be done; justice should also be seen done.''
請加油! Happy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