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室的慶生】寶貝生日快樂
今天來分享蒙特梭利教室裡的生日是怎麼慶祝的吧!女兒的學校慶祝方式跟我以前任教的學校差不多。首先,在一週前學校會發一張Birthday Planner表格請家長填,上面的內容主要就是說明“不可以”帶到學校的東西有巧克力、糖果、蛋糕、瑪芬、杯子蛋糕等任何高含糖食物,並且用的是粗體紅字(可見大家真的很愛帶😆),然後才說明可以帶到學校的東西有水果、cheese、cracker、果乾、優格,每個孩子只需要一小份。最後,表格的後半部,是請家長填寫小壽星從0-4歲的小故事,例如:Molly零歲的時候,喜歡一直睡覺,不喜歡人家抱,比較喜歡自己玩。並且附上0-4歲的照片各一張,為的是在班上慶生的時候,跟小朋友分享小壽星的故事。
再來就是慶生方式了,經典的蒙式慶生就是孩子們坐下圍成一圈,中間放一個蠟燭,蠟燭周圍擺著12個月份的名稱,在大家唱生日快樂歌的同時,小壽星抱著地球儀(蒙梭梭利感官教具)繞著蠟燭走四圈,蠟燭代表太陽,地球儀代表地球,地球每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所以女兒今年四歲,就是繞四圈。最後,老師會跟小朋友們介紹小壽星0-4歲的照片,並且分享故事。分享完之後,大家會一起享用壽星帶來的水果點心。
另外,我還準備了小禮物給女兒班上每個小朋友,這個單純是因為這個學校的風格,女兒經常收到班上壽星同學的goodie bag,裡面通常是一些橡皮擦、鉛筆、削鉛筆器、著色本、貼紙等等文具類用品,我可以想像家長們都非常絞盡腦汁😂,因為學校滿嚴格的,不能帶糖果餅乾。身為蒙特梭利媽媽,我怎麼可以怠(ㄕㄨ)慢(ㄉㄧㄠˋ)呢?
於是我開始想破頭,想要送小朋友既符合蒙特梭利原則,又不會讓荷包失血過多的小禮物。終於,我找到了小紙傘,我小時候最喜歡去美濃畫紙傘了,每次都畫到不想走。小紙傘,傘架是木頭製,也準備了小畫筆和顏料,顏料盒是我買小空盒回來自己擠顏料進去的,然後用小紙袋裝起來,並且在外面附上使用說明,以及紙傘的由來。(我真的有用心😊)
最後的最後,生日怎麼能夠少了蛋糕,在家過生日當然可以吃蛋糕啦~~壽星指定草莓蛋糕,獨角獸主題,於是我捲起袖子在廚房拼了一整天,因為第一顆烤失敗,再接再厲!鮮奶油抹面太難,我手太抖已盡力,草莓藍莓全部擺上去,就可以粉飾太(不)平了。
關於小壽星的生日穿著,我妹還問我,Molly怎麼穿的那麼花?是的,很花又很土🤣,我選擇讓小壽星自己決定生日當天要穿什麼,而不是我覺得她生日應該要穿什麼,她就要穿什麼。她選了從頭到腳都是獨角獸,那是她的權利,我應該要尊重,我可以依照我的審美裝飾蛋糕已經很滿足了。
#蒙特梭利慶生
#蒙式風格小禮物
#小紙傘
#montessoribirthday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孩子 喜歡自己玩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活館 Kids Club: 來種田吧 ▪️🥬🌾
(長文慎入)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
多年前,有班早已醒覺的八十後保育皇后碼頭、反高鐵守護菜園村。但,人生總是很多徒勞無功;皇后碼頭拆了,菜園村還是守不住。
他們沒選擇「咁返屋企瞓覺算囉」,竟搬到新界鄉郊開始務農生活,以持續本地有機耕種的方式去守護這片土地。
十年過去,他們持續耕種,結婚,成為父母 (時間軸跳很快🕥)。想到下一代的土地教育,這幾個人莫名其妙找了塊爛地上面有間農舍,集合眾人力量整修成可愛小白屋,成立了生活館Kids Club。
認識Kids Club,是2019年他們整修期間,不斷有不同朋友向我提起「我朋友個朋友搞緊個地方俾小朋友學習種植」、「有無時間去八鄉幫手搬磚? 不過落車仲要行好入」.......我說不會裝修喎點幫?!癡線㗎咁遠整好都無人去啦( 這是原文。所以說,做人,話永遠不要說太早 )
以為事情不了了之,到年末再follow up「喂間屋點樣」時他們已完工(!!)。在整修期間,屋仍是溶溶爛爛時更已舉辦過第一屆親子種米活動 (真係有人去)。要知道種米是半年以上,每個星期日都要持續進行的活動。
每個星期日喎。
朋友個朋友個朋友個女表示好好玩。
然後,我立即報名參加。
+ +
🌾 不幸碰上疫情,在種米的中段我們的日程改了又改,停完又停,算是當中的小遺憾。但,真的好好玩超推薦。
種米後我們又種過白蘿蔔,趕在農曆年前造蘿蔔糕。近日,再去學造鹽滷豆腐。
溫馨提示一下,如你期望是很有系統的兒童課程、有證書曬冷走路有風,千萬不要參加。其中一位負責人Kitty是位詩人,文青搞活動和坊間很不一樣,種種米又吃吃自家茶點 (未有疫情時每星期有新鮮出爐烘焙糕點🧁)、講故事唸首詩後孩子又鳥獸散,輕鬆又懶散 (完全是我的育兒風格)。
如你怕曬☀️怕蚊🦟怕虫、少少泥整污糟件衫就尖叫,千萬不要參加,你會哭。
如你期望小孩在完成課程後會熟悉種米技巧、造豆腐工序等等,千萬千萬不要去。十次有九次半,課堂後半段只剩家長在聽課幹活聊天,小朋友全被不同的東西吸引跑光光。
砌磚、玩泥、玩水、追牛羊、玩狗、望住一隻甲蟲、抓到烏龜、觀察水中的蝌蚪......田裡著實有太多更有趣更好玩。
+ + +
說說幾個小插曲。
丫是枚超慢熱的小朋友,嗯,簡稱孤僻。她不愛和小朋友玩,一大班人時她只愛跟自己玩 #其實自己一個更開心
某次,負責人Jenny站我身旁遠望著丫又是毒撚玩時說了句:「她喜歡自己玩」。
通常,永遠地,旁人會不斷鼓勵丫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又或者突然幫忙找一堆孩子來叫他們和丫一起玩,讓丫加入。這些事情,試過好多次了。我們都知道,合群又親和是優點。
我嗯完一聲,Jenny笑了笑說:我女兒也是這樣啊,她們自己舒服就好。
嗯。
丫非常喜歡Jenny,她曾說,因為Jenny姨姨是個很溫柔的人。
對啊,我間中會想,這麼溫柔的人,當年是如何站在最前線反對強權,是如何失望完一次又一次還可以再堅持守護信念。又究竟,是如何放下城市的一切,忍受著日曬雨淋推著堆肥從事耕作,又或是,她究竟是如何堅信著一間爛屋可翻新成一個教育孩子了解土地、了解我城的地方。
+ + + +
丫有次問,周叔叔(農夫)晚上去哪? 睡在樹上?(hello,他不是泰山啊)
我說回家呀,和爸爸一樣,農夫是他的工作,他收工晚上回家照顧女兒瓜瓜。
丫驚訝問,他的女兒也叫瓜瓜?Jenny姨姨的女兒也叫瓜瓜啊。
是同一個瓜瓜,他們一起生的。
幾天後,她告訴我長大後想和周叔叔結婚。我說,不能呀,周叔叔和Jenny姨姨結婚了,我不是有說嗎?!
她大驚,你只說他們一起生女兒呀,沒說已結婚。
Ok,我沒說清楚, sorry。
我後來問,為什麼想嫁給農夫,不是說耕田很累嗎?她答,很累呀,但生活在田間很好,可以坐下欣賞風景,吃自己種植的,我有時間就畫畫,很好很好。
我那刻想,如果Kids Club希望讓小孩愛上土地從而對我城建立連結,從丫的答案得知,他們做到了。
+ + + +
經歷了2019和2020年,我們憤怒,我們失望,我們氣餒。
早陣子在Clubhouse和豬心記者談及在亂世中如何養育小孩 (在位曾發言的網友也曾在Kids Club種米),我說了幾次「不要失去希望和盼望」,這是我在大自然裡學到的。
最初帶丫去參加種米,只當成戶外活動,希望她明白粒粒皆辛苦,食物不是從超級市場變出來。後來發現,每次坐在世外桃源似的小白屋望著大帽山,治癒了的反而是我自己。
有次TV叔叔和周叔叔在除雜草,我隨口問如果有天政府又收地了怎麼辦,再次什麼都沒了,又再徒勞無功。他們淡然說都種了十年,農作物大家都有吃過消化掉,不會是什麼都沒發生。
我在刻下明白勞動有時,收成有時。播下的種,做過的事,都會留下痕跡,世上沒有完全的徒勞無功。某次他們說,這𥚃可輕易種出稻米,因為在荒廢的幾十年前,這𥚃曾經也是種米的。現在發生的,都是前人種下。
+++++
好了,終於入正題 (原來有?),非工商廣告時間:
📣下星期的鹽滷豆腐班據說仍有位。
他們用的鹽滷是來自西貢鹽田梓的三粒鹽記 (係,香港仍有人在保育鹽田 ),帶回家後第二天煎香超級好吃。
除了種植,他們還有插秧故事課、棉手帕植物染,四月開始好像還有共學團。
歡迎Like Facebook自行查詢。
另,每次參加活動都發現家長超高質,有同理心、禮讓、互相幫忙、尊重別人。在亂世中,大概我們更需要這種back to basic的育兒智慧。
如你沒小孩,有些活動也歡迎大人/情侶去玩的,如你不介意旁邊有堆小朋友在亂跑亂叫。
▶️ 臉書傳送門:
Sangwoodgoon - 生活Kids Club
孩子 喜歡自己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不容易,樂樂來到我們的家
從懷孕到生產,我們一起經歷了許多
當醫生告訴我,她活不過5個月時
我晴天霹靂!為什麼上帝把她送給我
卻又要悄悄地把她帶走,無法接受!
但如今樂樂已經2歲1個月了
我們都很感恩上帝沒帶走她
樂樂除了心臟小毛病外,平常很少生病
發燒感冒的藥,從出生到現在吃沒幾次
而且心臟的問題也漸漸復原
她就是那麼健康的素食寶寶
〆.
在她一歲半健康檢查時,区役所的人員問我
樂樂會不會用手指指東西要我們看
我說不會,我好像也沒有刻意要她這麼做
他們建議我們去找專業醫生評估
另外,我其實有擔心過
我朋友兒子比樂樂大三天,滿一歲時就會叫阿嬤
但樂樂到現在都還不會叫爸爸媽媽
我以為可能我們家三語的關係
讓樂樂很混亂,所以比同齡的孩子慢一點
/.
與其擔心,不如找專業醫生來評估吧
所以回來日本大半年,我們都在做這件事
不是看醫生,就是跑政府相關機構
最後,雖然我不認同那位政府部門的醫生
他寫的報告是中度發展遲緩,寫的比較含蓄
但心理醫生是評估自閉症
所以樂樂得到政府頒給的愛の手帳
也就是兒童發展障礙之自閉症兒童
〆.
是不是很晴天霹靂
這半年來,每次看見可愛的她
我滿滿的內疚感,為什麼我當初要生下她
為什麼我把她帶來這個世界受苦受難
如果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
她一個人,誰要照顧她
她會不會被欺負⋯⋯無數個無法想像
我真的很難過!她將來該怎麼辦?
如果我們都不說,沒人發現她是自閉兒
樂樂和一般孩子沒特別不同
樂樂只是比較喜歡自己玩
樂樂不會自殘打自己,也不會一直狂叫
樂樂並不是智能障礙,她可聰明的很
與其擔心未來,趁早療黃金期
把落後的部分補足,讓她早點和普通孩子一樣
我們不會因為她是自閉症而把她關在家
反而經常帶著她出去,去公園,去一時托育
目的讓她發現,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其他人
即便她不容易控制,到處走來走去
都不會因為很麻煩,而不帶出門
我們找早療學校,申請保育園
這些在東京是一級戰區
可見這類需要被照顧的孩子越來越多
慶幸的在我們努力不懈下
我們找到早療學校,有位子給樂樂
所以四月份正式開始上課
我們在一月初就獲得位子了
當時我還問能不能提前開始
我還記得那位在教育界很有Power 的歐巴桑
這些早療課程都需要她核准
我們才能得到學校釋放出的位子
她問我,要帶著樂樂上那麼多課會不會辛苦
我說只要對樂樂有幫助的,我都不會累
她也曾說,我真的比一半家長超前部署
一般上是兩歲半三歲才會申請早療課
甚至愛の手帳都還沒有辦
但我們所有該做該準備的資料都準備好
只等她簽名核准😆😆😆
我現在能如此輕鬆寫這篇,需要很大勇氣
因為又再次讓我回顧過去
雖然現實情況是如此,但我不想給樂樂貼標籤
也不想給她任何設限,我相信會有奇蹟🙏
我知道自閉症是一輩子的事
但我相信奇蹟,人定勝天
只要努力不懈
每個人頭上都會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上帝會眷顧樂樂
當我又回顧這半年來發生的事、照片
心裡有說不出口的難過
這種心情只有自己知道
今天寫這些不是要討拍
也不是怕別人知道而刻意隱瞞
我知道目前很多家庭
都和我們一樣家有星兒
我能理解這些父母的心情感受,你們並不孤單
世界各地,自閉症孩子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孩子們需要我們社會大眾多給予更多愛心
孩子需要你們的耐心與包容,支持他們成長
如果遇到星兒,請不要嫌棄他們
同理他們,陪伴他們
星兒會努力成長
星媽會陪伴左右
#家有星兒 #慢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