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這篇還未見到2020的一切,如今美國總統大選就在眼前,fake news的問題更加嚴峻,這篇文章與當下似乎更有連結了。如果你也這麽覺得,歡迎轉給身邊的人。👇
【還是小時候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劉軒 Nov 1, 2019
今年的萬聖節派對特別多。過去一週,在網上見到了不少朋友曬自己的創意造型,拍照都很入戲。我們全家也參加了一場萬聖節親子派對,大人們喝酒聊天,小孩子吃糖玩樂,熱鬧了一整個下午。
這就是現在的萬聖節,一群朋友在一起裝瘋賣傻、搞笑舒壓。
但如果你問我,我還是覺得以前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小時候,我住在紐約市皇后區。1980年代,當時孩子們還會互相約好,穿上裝扮、拿著南瓜燈,找個大哥哥大姐姐帶頭,就這麼出門要糖去了。
我也曾經這樣,跟同學們從下午放學就開始,一直到晚餐才回家,幾個小時下來,可以走偏附近的大街小巷。
我永遠記得,在暮色下,大夥兒一邊走著、一邊吃糖、一邊為了交換而吵著,嚷嚷著誰拿到的糖果比較好,為什麼自己沒有拿到...之類的。
我也永遠記得一個叫「森林之丘」的社區,那裡的樹蔭濃密、房子也特別大。有幾個房子很老,跟鬼屋一樣。要去那裡按鈴,還真需要一點膽量,而我們這群小屁孩又特別會嚇唬自己。
「我哥說,住在那個房子裡面的人,是個殺人犯!」
「我剛才好像看到窗戶裡有個蒼白的臉在盯著我們!」
吹來一陣冷風,我們集體打了個寒顫。有人害怕想回家,有人罵膽小鬼,有人說划拳輸的就去按門鈴,有人輸了還是不敢去。最後,我們帶著害怕又好奇的心情,決定一起上門。
按了鈴,我們緊張地站在那裡,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門後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幾個鎖連續地打開。一個瘦如柴骨的老頭打開門,用嚴厲的眼神看著我們,一語不言。
我們在那裡站了好久,終於小聲地擠出一句:“…trick or treat?…”
老人轉身,消失在房子深處。隔了一會兒又出現,手上拿了幾個特大號的棒棒糖。他緩緩地推開紗門,一個個交給我們,說:「萬聖節快樂。」
我們說謝謝,他點點頭。門一關上,我們轉身就跑,回到了街上才開始大呼小叫:「嚇死我了啦!」
其實對我們小孩來說,每一戶打開門的大人,都像是個怪獸似的。有些阿姨一開門就咆哮,說我們多可愛、多可愛,嗓門好像巫婆。有些叔叔個頭巨大,像是科學怪人,糖果在他們手裡看起來好小。還有些主人一打開門,就有瘋狗瘋貓從裡面往外衝。
那個陰森森的老人雖然只有對我們說Happy Halloween兩個字,但從他的口音也能聽出來,他不是美國人。他的鼻子特別大,眼眶特別深,眼圈特別黑。我上大學之後,在東歐旅行時看到的一些吉普賽人,就是這個樣子。
* * *
回家吃晚餐的時間到了。落葉在街上被風吹著,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我們一群已經吃糖吃到完全沒胃口的孩子,到了附近的公園「分贓」後,就個別回家了。
這種trick or treat的經驗,大概過了三年,回味了一輩子。
後來,我們搬到了一個樹更多、房子更少的長島社區。每戶之間隔得較遠,鄰居彼此之間也比較疏遠。萬聖節上門的孩子變少了。以前我們會準備兩三袋糖果,後來一袋都嫌多。偶爾門鈴響,也就是那麼兩三個孩子,後面站著他們的父母親。
快轉到了現在,無論紐約、洛杉磯、還是哪個城市,萬聖節都是個很有花樣的節慶,但應該沒有家長敢讓孩子自己結成集群去按門鈴要糖了吧?畢竟現在的社會太複雜了,新聞上報導的,都是藏在民間的戀童變態和各種綁架小孩的駭聞,萬一出事情了怎麼辦?
以前,最起碼每年有那麼一個晚上,讓孩子們能戴個面具、畫個妝,在家附近走走,敲敲陌生的門,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藉此壯壯膽,也對外面的世界多一點認識、少一點恐懼。
現在呢?算了吧!誰敢冒這個險?!
這很現實,但我不彷覺得有點可惜。
當我們的社會愈來愈多元,我們卻過得愈來愈小心。
新聞,替代了小時候嚇唬我們的大哥哥大姐姐。
而我們,也變得更會嚇唬自己了。
* * *
2016年,在「假新聞」還不是個家喻戶曉的名詞時,美國Idaho洲的Twin Falls城就爆出了敘利亞難民強姦兒童的駭聞。這個消息從網路上很快躍升到了每一家的餐桌和主流媒體上。
問題是,當地根本沒有收容任何敘利亞難民,這件事純屬謠言,但地方官員試圖闢謠時,還被指控蓄意掩埋實情,受到了各種恐怖威脅。
美國作家Andrew Smith寫過這麼一句話:「我們害怕自己所不理解的,並憎恨自己無法征服的。」
假如我們無法征服的就是自己的恐懼,那對於不理解的人事物,是否也很容易轉為憎恨呢?
回想「森林小丘」的那位眼神嚴厲、不苟言笑、說話有奇怪口音的老先生。如果當年我們沒有鼓起勇氣按他的門鈴,沒有從他的手裡接過棒棒糖,跟他說謝謝跟「萬聖節快樂」的話,他一直都會是個想像中的殺人魔,他的房子就一直會是想像中的凶宅。
小時候,沒有機會去探索未知,未知就會充滿恐懼。
長大後,有些人會背上背包、勇闖天涯。有些人會刻意練習,用理智尋找真相,思索考證,但那只是極少數的人。大部分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會待在同一個區域、吃同樣的食物、跟同樣類型的人交朋友、看同樣的新聞媒體,不假思索地過一生。
社會心理學家Robert Cialdini 就曾經在《影響力》這本書中推測:當訊息愈來愈多,而時間愈來愈少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意氣用事。我們更容易聽信誇張的敘述、更不會停下來查證訊息、更容易見到影子就開槍。
實在很像現在,不是嗎?
我們透過網路的濾鏡來看世界,但少了與世界面對面的交集。我們擔心身邊的人會知道我們太多的隱私,對我們心生詭計。但同時,我們又大剌剌地把各種私生活動態放到網上,曬給世界看。
也許,我們該少一點刷屏、多一點行動。
主動做些研究,來理解那些看似駭人的安全議題。
敲敲門,讓那位社區新搬進來的鄰居,感受到附近的人情溫暖。
停下腳步,去跟那些時常見過,但從來不曾交談過的鄰居,稍微寒暄個幾句。
或一年一度,帶著孩子,披上奇特的裝扮,四處串串門子,說trick or treat...
少一點未知,也就少一點畏懼。
也許,還能拿到一根特別大的棒棒糖。
「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Re: [心情] 另一半父母對於小孩的教育理念不同- 看板marriage 的評價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未來Family -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當你打罵後孩子 的評價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心情板 的評價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MC Keyso壽君超-童年Childhood (繁體中文字幕) - YouTube 的評價
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比任何人都要親近,所以自然會對彼此抱持更多期待,也希望能獲得更多理解。一旦這種欲求碰到挫折,傷害自然也比其他關係更深。
當子女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時,父母經常會刻意引起孩子的罪惡感與撤回對子女的關愛。心理學認為,這是父母企圖控制子女的一種代表性策略。
把子女當成小孩子,或者自己都是為子女好的心態越是強烈,就越容易想控制子女,如此一來,子女反倒會與期望背道而馳,與父母的關係漸行疏遠。
取自《為什麼你替別人著想,自己反而受傷》
*********************************
各位朋友,晚安:
「有必要以愛為由,為自己的價值觀辯駁,導致在說服對方的過程中造成彼此一再受傷嗎?」
很多人回答這個問題,會很快使用對錯、黑白的二元對立邏輯。中性來說,就是一直要說明對方的價值觀是錯的、是不合適的;聽在對方耳中,則可能被視為否定、批評,甚至是侮辱了。
在這種互動中,其實常常沒有「愛」的感覺—即使不少人口頭上會宣稱自己是為了「愛」。通常這種互動大部分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價值感,或者期待自己被認同。
「你必須正視父母不會輕易改變的事實。」
父母不一定不會改變,但是機率不高。所以延續之前的文章,「期望」是「失望」的根源,看清自己的期望如何讓自己痛苦,這是我們要為自己負責的部分。
然後看見我們自己想要被父母接納、被父母認同的需要,這如何幻化成「期望」,又如何走向「失望」。試著發展一種可能性,在父母之外,找到其他讓我們能投入的關係,滿足自己的需要,或是內在能強大到,進入自我肯定、自我慈悲,那便是一種長大的過程。
祝願您,跨越期望,在渴望之處連結!
*********************************
【文/ 李東龜】
保守vs.開放,如同父母vs.孩子
我和父母的關係很不好,我覺得父母過度保守,而且每件事的做法都很不合理。每次碰到選舉時,父母支持的候選人沒有一次是讓我滿意的,但我退讓了一百步,認為父母中意哪位候選人是他們的自由。
但是,當他們無條件地批評我支持的候選人時,我就會氣到受不了。我認為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人身上是不對的,父母也應該認同這點,所以偶爾會向父母說明他們不理性的行為,但總會莫名演變成激烈爭論,大家越講越大聲,最後不歡而散。
對話從政治話題開始,最後演變成我和父母互相指責平時對彼此的不滿,之後則是進入一段互不對看的冷戰期。我後悔自己是不是不該提敏感的政治話題,也為自己對父母大小聲感到自責,但另一方面又覺得,我又沒做錯什麼,為什麼要由我來道歉?最後不僅冷戰無法輕易結束,內心也感到無比煎熬。
***
愛得越深,干涉就越多:干涉得越多,距離就越疏遠
前面我提到,嘗試改變年過三十者的行為都註定會失敗,比我們多活數十年頭的父母就更是如此了。儘管如此,你曾試著說服政治立場不同的父母走向你認為合理、理性的世界觀,但你的努力走向失敗,而你也深受後悔與自責感折磨。
你必須正視父母不會輕易改變的事實。儘管父母與子女之間越是珍惜、深愛彼此,就越會干涉對方,但希望你能好好想一下,有必要以愛為由,為自己的價值觀辯駁,導致在說服對方的過程中造成彼此一再受傷嗎?
父母與子女發生意見衝突的例子不勝枚舉。無論哪個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日常對話都不相上下,他們說話的內容大致是如此:
「找男朋友一定要找有信仰的人。媽媽活了這麼久,發現沒有宗教的人一定會背叛他人。我無法看到我女兒傷心流淚,這都是為了妳好才說的話!」
「去讀找不到工作的文科做什麼?去重考,讀醫學院才有前途!」
「你最好別肖想去唸什麼研究所。去工作至少一年可以賺三千萬(約台幣八十四萬多),要是你去唸兩年研究所,知道那機會成本有多少嗎?兩年年薪六千萬,再加上兩年生活費兩千萬,至少就有八千萬飛走了。拜託你動點腦筋生活,你以為我們是希望你這樣,才幫你付昂貴的大學學費嗎?」
「媽媽朋友的兒子去當軍官回來後,在大企業找到了工作。你學生時代的功課要比他好,但看看你現在在做什麼?看你連個實習機會都找不到,過得這麼辛苦,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唉,真傷媽媽的心!」
「你有交往的人嗎?你已經三十五歲了!現在結婚都嫌晚了,還挑什麼挑!」
「是啊,我們是沒為你做什麼,但也不能這樣無視父母吧?不是你長大成人就可以這樣對待父母!」
接下來是子女對父母說的話,你一定會覺得很耳熟:
「別管我好不好!媽又不會替我過我的人生,我有叫你生下我嗎?」
「我一定要去唸研究所,最近研究所學歷是必備條件。比起我,爸覺得錢更重要嗎?」
「我並不想成為法官,雖然依爸媽的期望考進了法學院,但這個領域並不適合我。這是我的人生,請讓我去做想做的事!」
「(媽媽已經準備好早餐,但孩子只是胡亂吃個幾口就跑出去。)我不是說沒時間吃飯嗎?還有,我到底要說幾次,我在減肥!」
「我不是叫您不要坐著擦地板嗎?您腰也不好,為什麼一直不肯聽話?上次我不是花了大錢,買了一台掃地機器人給您嗎?」
「媽,你就忍耐一下,爸這樣子又不是一兩天的事了。拜託請別再吵架了,要是真的這麼合不來就乾脆離婚吧。」
「哥要求什麼就答應他,為什麼我就不行?還有,媽別再講朋友兒子的事了,他是他,我是我,我也很痛苦!」
聽完之後,你是否先嘆了一口氣?雖然深愛彼此,卻對彼此感到失望;在盛怒下大吵之後,很快又感到後悔萬分;某一天彼此相安無事,隔天卻又再次出現裂痕。這種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就像在兩條平行線上奔跑似的。
因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比任何人都要親近,所以自然會對彼此抱持更多期待,也希望能獲得更多理解。一旦這種欲求碰到挫折,傷害自然也比其他關係更深。
***
名為控制與說服的努力陷阱
假如你此時正好與父母或子女產生衝突,就有必要注意接下來要說的事。首先,是和父母產生衝突時需要銘記在心的部分:
第一,父母絕對不會改變。以合理性為名義,要說服、改變父母數十年來猶如蜜蠟般牢固的思考方式,無疑是一種企圖引發衝突的行為。你必須接受「父母絕對不會改變」這命題,接著去思考「那麼我應該怎麼做?」反正改變不了,又何必引起紛爭,讓彼此感到不快呢?父母不是需要說服或改變的對象,而是需要理解的對象。
第二,請集中在父母想要傳達的真正意思上,並對此做出反應。父母與子女之間之所以產生衝突,原因之一就在於不是針對彼此話語中真正的意圖做出反應,而是立即對表面措辭產生反應。
正如同前面舉例的對話內容,「(媽媽已經準備好早餐,但孩子只是胡亂吃個幾口就跑出去。)我不是說我沒時間吃飯嗎?還有,我到底要說幾次,我在減肥!」這樣的說話方式並不是對媽媽真正的本意—不忍心看到子女生活這麼忙碌,想多少照顧一下孩子的心理—做出反應,而是對媽媽不理解自己沒時間、必須減肥的情況感到失望所做出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大可選擇其他回應方式,好比「媽,謝謝你一大早就替我準備早餐,可是我現在有點遲到了,所以必須趕緊出門。還有,我最近在減肥,所以可能沒辦法吃,對不起!」這種說法就是針對媽媽想照顧子女的真正意圖做出反應,所以幾乎不會像前面那樣互相造成傷害。
接下來是與子女產生衝突時必須銘記在心的部分:
第一,當你想對子女說出「你現在還小!說這些都是為你好!」時,請立刻停下來。子女如離弦之箭,箭要朝哪個方向去,必須由子女自己來決定。
請別只記得孩子小時候在自己懷中笑得很開心、接受照顧的模樣,把自己困在「有哪個父母希望子女沒出息呢?都是帶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才這樣做」的想法裡。把子女當成小孩子,或者自己都是為子女好的心態越是強烈,就越容易想控制子女,如此一來,子女反倒會與期望背道而馳,與父母的關係漸行疏遠。
第二,試圖控制子女的行為終究會失敗。當子女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時,父母經常會刻意引起孩子的罪惡感與撤回對子女的關愛。心理學認為,這是父母企圖控制子女的一種代表性策略。
如果你是會說「我們是怎麼拉拔你長大的?你怎麼可以這樣做?(引發罪惡感)」、「好啊,那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不管你變成什麼樣,我們都不會管你(撤回關愛)」的父母,就代表想控制子女的欲求非常強烈,但正如同許多父母無數次的碰壁經驗,想控制子女的努力往往只能以失敗收場。
假如你正好面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衝突,這可能會導致不穩定的依附關係,演變成一個懸而未決的課題。心理學在說明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時,經常會使用代表父母—子女情緒連結的「依附」概念。孩子對父母,尤其是對媽媽這位主要撫養者的照顧需求、擔心與主要撫養者分開的分離焦慮或害怕被遺棄的不安,要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屹立不搖。
從兒時親子關係形成的依戀,可分成安全型和不安全型。若是形成安全型依附,子女就會認定父母猶如一座隨時都能回去的安全基地,所以會克服分離焦慮,自然而然地學習到自律性與獨立性。相反的,如果形成不安全型的依附,即便長大成人之後,也會在人際關係中產生分離焦慮與害怕被遺棄的不安。
年幼的孩子想獲得父母的關愛與認可,是與自身生存直接相關也是很自然的欲求。無論基於何種理由,只要無法滿足這種欲求,它就會演變成懸而未決的課題。即便長大成人,也會試圖想從與父母的關係中去滿足它,或者出現透過他人來尋求替代性滿足的傾向。經歷不穩定型依附的人,在長大之後,有時也會出現必須摟著柔軟毯子或兒時的玩偶等物品才能入睡的特徵。
假如你此時正好和父母或子女產生了衝突,就必須去瞭解,這是從兒時累積到現在的未解課題所致,才導致同樣的衝突持續發生。只要多了這份理解,即便是現在,也能一起找到解決課題的具體方法。
.
以上文字取自
為什麼你替別人著想,自己反而受傷?:放下對他人的期待,活出內在價值,與不完美的世界和解
博客來:https://bit.ly/2Tmx3ks
誠 品:https://bit.ly/3g6yWeU
金石堂:https://bit.ly/2WO2y9d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https://www.facebook.com/ecusbook
.
已額滿 6/14已額滿_免費台南新希望健康講座_您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83251235180580/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還是小時候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劉軒 Nov 1, 2019
今年的萬聖節派對特別多。過去一週,在網上見到了不少朋友曬自己的創意造型,拍照都很入戲。我們全家也參加了一場萬聖節親子派對,大人們喝酒聊天,小孩子吃糖玩樂,熱鬧了一整個下午。
這就是現在的萬聖節,一群朋友在一起裝瘋賣傻、搞笑舒壓。
但如果你問我,我還是覺得以前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小時候,我住在紐約市皇后區。1980年代,當時孩子們還會互相約好,穿上裝扮、拿著南瓜燈,找個大哥哥大姐姐帶頭,就這麼出門要糖去了。
我也曾經這樣,跟同學們從下午放學就開始,一直到晚餐才回家,幾個小時下來,可以走偏附近的大街小巷。
我永遠記得,在暮色下,大夥兒一邊走著、一邊吃糖、一邊為了交換而吵著,嚷嚷著誰拿到的糖果比較好,為什麼自己沒有拿到...之類的。
我也永遠記得一個叫「森林之丘」的社區,那裡的樹蔭濃密、房子也特別大。有幾個房子很老,跟鬼屋一樣。要去那裡按鈴,還真需要一點膽量,而我們這群小屁孩又特別會嚇唬自己。
「我哥說,住在那個房子裡面的人,是個殺人犯!」
「我剛才好像看到窗戶裡有個蒼白的臉在盯著我們!」
吹來一陣冷風,我們集體打了個寒顫。有人害怕想回家,有人罵膽小鬼,有人說划拳輸的就去按門鈴,有人輸了還是不敢去。最後,我們帶著害怕又好奇的心情,決定一起上門。
按了鈴,我們緊張地站在那裡,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門後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幾個鎖連續地打開。一個瘦如柴骨的老頭打開門,用嚴厲的眼神看著我們,一語不言。
我們在那裡站了好久,終於小聲地擠出一句:“…trick or treat?…”
老人轉身,消失在房子深處。隔了一會兒又出現,手上拿了幾個特大號的棒棒糖。他緩緩地推開紗門,一個個交給我們,說:「萬聖節快樂。」
我們說謝謝,他點點頭。門一關上,我們轉身就跑,回到了街上才開始大呼小叫:「嚇死我了啦!」
其實對我們小孩來說,每一戶打開門的大人,都像是個怪獸似的。有些阿姨一開門就咆哮,說我們多可愛、多可愛,嗓門好像巫婆。有些叔叔個頭巨大,像是科學怪人,糖果在他們手裡看起來好小。還有些主人一打開門,就有瘋狗瘋貓從裡面往外衝。
那個陰森森的老人雖然只有對我們說Happy Halloween兩個字,但從他的口音也能聽出來,他不是美國人。他的鼻子特別大,眼眶特別深,眼圈特別黑。我上大學之後,在東歐旅行時看到的一些吉普賽人,就是這個樣子。
* * *
回家吃晚餐的時間到了。落葉在街上被風吹著,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我們一群已經吃糖吃到完全沒胃口的孩子,到了附近的公園「分贓」後,就個別回家了。
這種trick or treat的經驗,大概過了三年,回味了一輩子。
後來,我們搬到了一個樹更多、房子更少的長島社區。每戶之間隔得較遠,鄰居彼此之間也比較疏遠。萬聖節上門的孩子變少了。以前我們會準備兩三袋糖果,後來一袋都嫌多。偶爾門鈴響,也就是那麼兩三個孩子,後面站著他們的父母親。
快轉到了現在,無論紐約、洛杉磯、還是哪個城市,萬聖節都是個很有花樣的節慶,但應該沒有家長敢讓孩子自己結成集群去按門鈴要糖了吧?畢竟現在的社會太複雜了,新聞上報導的,都是藏在民間的戀童變態和各種綁架小孩的駭聞,萬一出事情了怎麼辦?
以前,最起碼每年有那麼一個晚上,讓孩子們能戴個面具、畫個妝,在家附近走走,敲敲陌生的門,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藉此壯壯膽,也對外面的世界多一點認識、少一點恐懼。
現在呢?算了吧!誰敢冒這個險?!
這很現實,但我不彷覺得有點可惜。
當我們的社會愈來愈多元,我們卻過得愈來愈小心。
新聞,替代了小時候嚇唬我們的大哥哥大姐姐。
而我們,也變得更會嚇唬自己了。
* * *
2016年,在「假新聞」還不是個家喻戶曉的名詞時,美國Idaho洲的Twin Falls城就爆出了敘利亞難民強姦兒童的駭聞。這個消息從網路上很快躍升到了每一家的餐桌和主流媒體上。
問題是,當地根本沒有收容任何敘利亞難民,這件事純屬謠言,但地方官員試圖闢謠時,還被指控蓄意掩埋實情,受到了各種恐怖威脅。
美國作家Andrew Smith寫過這麼一句話:「我們害怕自己所不理解的,並憎恨自己無法征服的。」
假如我們無法征服的就是自己的恐懼,那對於不理解的人事物,是否也很容易轉為憎恨呢?
回想「森林小丘」的那位眼神嚴厲、不苟言笑、說話有奇怪口音的老先生。如果當年我們沒有鼓起勇氣按他的門鈴,沒有從他的手裡接過棒棒糖,跟他說謝謝跟「萬聖節快樂」的話,他一直都會是個想像中的殺人魔,他的房子就一直會是想像中的凶宅。
小時候,沒有機會去探索未知,未知就會充滿恐懼。
長大後,有些人會背上背包、勇闖天涯。有些人會刻意練習,用理智尋找真相,思索考證,但那只是極少數的人。大部分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會待在同一個區域、吃同樣的食物、跟同樣類型的人交朋友、看同樣的新聞媒體,不假思索地過一生。
社會心理學家Robert Cialdini 就曾經在《影響力》這本書中推測:當訊息愈來愈多,而時間愈來愈少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意氣用事。我們更容易聽信誇張的敘述、更不會停下來查證訊息、更容易見到影子就開槍。
實在很像現在,不是嗎?
我們透過網路的濾鏡來看世界,但少了與世界面對面的交集。我們擔心身邊的人會知道我們太多的隱私,對我們心生詭計。但同時,我們又大剌剌地把各種私生活動態放到網上,曬給世界看。
也許,我們該少一點刷屏、多一點行動。
主動做些研究,來理解那些看似駭人的安全議題。
敲敲門,讓那位社區新搬進來的鄰居,感受到附近的人情溫暖。
停下腳步,去跟那些時常見過,但從來不曾交談過的鄰居,稍微寒暄個幾句。
或一年一度,帶著孩子,披上奇特的裝扮,四處串串門子,說trick or treat...
少一點未知,也就少一點畏懼。
也許,還能拿到一根特別大的棒棒糖。
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未來Family -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當你打罵後孩子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當你打罵後孩子,他可能會怕你可能會討厭自己,但卻依舊愛你。 當你批評或貶低孩子時,他不一定會否定你說的話,#卻很可能會否定自己。 ... <看更多>
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心情板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http://babyonea.com/54/?from=line 上面這篇文章, 真實的訴說我的小時候, 例如, ... ... <看更多>
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 在 Re: [心情] 另一半父母對於小孩的教育理念不同- 看板marriag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本來是想說這根本媽寶版業務,寫在這邊還要補婚姻點還要被說傳教,但又覺得大家都可
以接受體罰教傳教了,那再多一篇正向教養文沒差吧XD
即使是體罰教,也很難不認同身教大於言教,家長實際上怎麼處理事情,才是孩子真正學
到的應對方式,那在這個前提之下,體罰可以教會小孩什麼呢?
1.我真的錯了
2.地位比我高的人可以打我
學到哪種概念的可能性比較高呢?
那他們面對自己的弟妹、學校裡面比較弱小的人,如果覺得對方錯了,為什麼就不可以打
對方呢?大人不是就這樣做嗎?
再來,有些家長說自己是理性體罰派,大概就是講道理、打小孩、強調自己愛之深責之切
。那這種情況下學到的是--喔!原來有人會因為愛我所以才打我!
這跟正向教養的孩子比起來,哪一種家庭教育比較容易教出被家暴不會跑或是對家人施暴
的大人呢?
就像snow版友說的,體罰教目前沒有提出什麼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同一件事情必須得要
體罰,除了體罰之外沒有辦法教好。
也有看到支持體罰的人說正向教養派都沒有提供什麼方法來代替處罰。我可以提供幾個方
法:
1.正向聚焦
一個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面,很難是表現的完全沒有可取之處,比如說三口組的孩子也有
偶爾一餐吃得不錯、喜歡打人的小孩,也總有那麼一瞬間他縮手。
這個時刻就是上圖的紅色區域,抓住這個時機,告訴他家長觀察到什麼,例如「你剛剛生
氣的時候,氣到好想打爸爸,但我有注意到你把手縮回來了!我覺得好棒,你可以控制自
己,好想給你五個讚!」然後讚在孩子怕癢的地方,就氣氛歡樂又有教育效果。
這個概念來自同名的書,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2.善用小孩心裡的自我對話
我兒子是體力很好的類型,很小就敢從一公尺高的地方跳下來,我怕直接限制他反而讓他
趁我不注意的時候跳,所以我教育他什麼情況可以跳,什麼情況不能跳。
同第一個做法,因為我很常說出我的正向觀察,所以我的孩子也對自己有自信。當我說「
你想要OOO,如果你注意安全的話我就可以接受,你可以分辨什麼是安全的嗎?」我兒會
回答「我可以分辨,我可以自己注意安全。」有時候還會把我講過的判斷再說一次「媽媽
,剛剛那邊因為OOXX所以我覺得可以跳!」講得出來我就會讓他去做看看。
這邊的重點是,我希望他是有自信的,認為他自己就可以自行注意安全、他可以自律,所
以我會引導他這樣認為。對孩子貼標籤會讓他傾向做出相應那樣的行為,那我就對他貼正
向標籤!希望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他也問自己一樣的問題--我可以注意安全,因為OOXX所
以我判斷可以做/不能做。
3.時時問自己在擔心什麼、氣什麼,並對小孩誠實
我兒翻出我的立可白說他要用,我第一時間覺得有點煩躁,就覺得小孩不可以用,但我兒
問我為什麼,我停頓了回答他「我以前聽過立可白有對人體不好的化學物質但我不知道是
不是真的,我也不喜歡你摸到或吸到,但假如你很想要用可以用一下下,我不確定你會不
會用,請你去叫爸爸看著你用。」
後來他就用立可白畫了星空,左上角那個荷包蛋是土星,看到他作品我覺得沒有一口拒絕
他用立可白真是太好了。
問問自己到底在氣什麼、擔心什麼,常常發現認真想想小孩也不會因此變壞,這些擔心都
是無謂的,那到底幹嘛對小孩生氣?
4.睡前說三件欣賞孩子的事情
我在寫這篇文的之前有回顧了一下小孩這學期的聯絡簿,整個學期老師寫到小孩不可接受
的行為大概是三篇。如果我把焦點放在這三天我兒子拿同學的積木丟旁邊等等這些行為,
就會覺得天啊我要怎麼教孩子不要丟同學的積木!?
但其實孩子上了一百多天的課,但是只有三天是做出老師覺得需要告訴家長的行為,難道
表現還不夠好嗎?
睡前三件事就是在睡前跟孩子說家長觀察到的三個好行為,我講過謝謝他幫我洗菜、謝謝
他幫我開門、謝謝他早上快速穿好衣服、謝謝他願意說出為什麼今天生氣…等。因為每天
都要講,小孩又不想聽重複的,所以我整天都在注意他做了什麼好事情,焦點放在正面事
蹟,自然就沒有什麼心力去注意他其他小小的不配合。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原來家
長喜歡他這樣那樣,配合度就能夠變高一點。
其實還有很多做法,要在推文或是單一篇文裡面寫清楚真的困難,但至少在媽寶版我寫了
很多教養書的心得。看書並不能學到萬用的一招來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我可以看很多本
書學
到一百招,在我招數用盡之前,不論是我真的矇對還是孩子自然發展到了,小孩的狀況早
就解除了,於是不需要動用到體罰。
另外,我很喜歡問自己「我的教養目標是什麼?」有很多教養議題的做法只要回答這個問
題,知道自己想要養成的是怎樣的孩子,就知道該選擇什麼方向。
補個婚姻點,我以前會覺得教養要一致,但後來發現這個執念會讓我容易跟先生起衝突,
小孩更不知所措。其實父子關係是父與子的關係,在不要涉及傷害小孩的情況之下,就放
給父子倆自己經營父子關係吧。能適應爸爸、媽媽、幼稚園這些不同的教養風格,對小孩
其實也不是壞事。
--
推薦書單
我不推的就不會寫了,以下都是我認為值得一看的書:
發揮天賦篇
1.父母的語言_丹娜.蘇斯金
推一百次都值得的一本書,如果能在嬰兒時期就看到的話真的是很幸運。用科學告訴父母
們,你們的說出來的話是有力量、有影響力的。
2.孩子的第二天性_愛琳‧柯拉博
以腦神經科學為基礎,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有理論說明也有具體的
方法。
3.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_艾絲特‧沃西基
4.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_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
以上兩本在講為什麼過度教養去干涉小孩反而無法讓孩子發揮天賦,放手該如何放手,該
做到什麼程度。
5.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何出色_隆納.弗格森 , 塔莎.羅伯森
幫家長整理了成功者家庭教育的特點。
6.大腦解鎖_裘.波勒
以神經可塑性為理論基礎,說明如何教出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7.預備教育的未來_黛安.塔文納
現今的教育體系是工業化的產物,目前注重的學力是為了讓孩子「更能夠適應工廠的生活
」。探討教育的歷史與現況,及如何不要磨掉小孩的特質跟學習動力。
8.會玩才會學_ 彼得‧格雷
「給小孩夠長的空白時間、讓他們高度自由地遊戲」,避免填鴨教育對小孩特質毀滅性影
響。
教養篇
9.撞牆教養學_童童老師
我覺得不懂為什麼不體罰的人可以先看這本,用比懶人包再詳細一點點文字來說明。童童
老師的粉專也很值得看,常常用懶人包講出家長盲點。
10.看見孩子的亮點_張英熙
了解阿德勒的入門書,以實例來說明「鼓勵」的作法及效果。
11.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_簡‧尼爾森
是經典書,但很早期看的所以沒有記錄什麼心得,但我對正向教養的認識是從這本開始。
12.孩子的挑戰_魯道夫.德瑞克斯, 維琪.舒茲
13.阿德勒教育心理學_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以上兩本比較難消化,但是若想知道阿德勒派的理論,還是可以啃一下作者跟弟子的書。
14.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_ 波.布朗森、艾許麗.梅里曼
因為出版的時間比較早,裡面一些理論其實在後來的書也都看到,我倒是沒有覺得震撼,
但有一些對我來說還很有新意的觀念,例如,兄弟姊妹關係在弟妹出生前就決定了小孩跟
手足的相處是從小孩跟同儕相處的模式學習而來的(跟我認知的相反)。
15.P.E.T.父母效能訓練_湯瑪斯.高登
想要輕鬆教養出負責任的孩子,家長必須分清楚家長的課題、孩子的課題,家長到底需不
需要介入處理,或是放手讓孩子負責。
16.薩提爾的親子對話_李儀婷
好讀的薩提爾入門,也很推她粉專的生活點滴,好想當她女兒喔!
17.薩提爾縱深對話_李崇建
推薦看完李崇建TED影片再看他的書,不然很難想像講話的語氣,會覺得有點做作,但李
崇建實際講話卻讓人覺得很溫暖。
18.親子解憂課_艾麗西亞.伊頓
說明如何化解日常孩子容易遇到的焦慮、恐懼。很神奇喔,家長看了也很可能克服了自己
的恐懼(例如我看完之後就不怕菜蟲了)。
19.與孩子的情緒對焦_蘿拉‧馬克罕
提供方法幫助父母當一個平和的大人。如果有「事情發生當下我要教訓小孩他才會記住!
」這種迷思的家長,很適合看這一本。
20.心理韌性_陳品皓
面對怕犯錯、不敢挑戰的孩子的教養方法。內容不深可以一看。
21.正向聚焦_陳志恆
其實跟阿德勒的鼓勵我覺得有雷同之處,作者說明得很淺顯易懂。
22.設限與管教_ 珍娜.蘭斯柏
RIE派。規矩跟處罰是不同的,有框架跟界線才能養出安定的孩子。
23.螢幕兒童
解決家長對使用3C的焦慮
其他篇
24.原子習慣_詹姆斯‧克利爾
雖不是教養書,但對於培養小孩的好習慣也很有幫助。可以學到如何把長期目標無痛化落
實於生活中,例如共讀、自發閱讀等。
25.被討厭的勇氣_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不是教養書,但我是在這本書瞭解到一件事情的好壞純粹看我們如何看待它。一個孩子的
好壞,也是看我們如何解讀他。
26.拚教養_藍佩嘉
這本書簡直就是這一串討論的縮影。可以看見台灣各種父母什麼樣的客觀條件下為什麼選
擇那樣的教養模式,以及家長對於自身教養模式的矛盾。
27.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_馬蒂亞斯.德普克, 法布里奇歐
.茲里波提
類似拚教養討論的議題,但這本更綜觀全球。如果不喜歡以感覺來決定教養策略,這可以
看這本書,以經濟學來討論教養。
特質篇
28.高敏感父母_依蓮‧艾倫
高敏感父母:高敏感,讓你成為更好的父母
高敏感父母容易受小孩影響而情緒起伏比常人更大,但若將自己整理好,會是非常能接住
小孩的父母喔!
29.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_ Elaine N. Aron
30.高敏感是種天賦_伊麗絲‧桑德
31.蘭花與蒲公英_ 湯瑪士・波依斯
以上三本都是說明如何教養高敏感小孩的書。高敏感的孩子對環境很敏感,有好的家庭,
他們可以將自己天賦盡情發揮,若在長期高壓之下,則可能身心狀況都很差。如果你的孩
子睡不好、討厭標籤、討厭特定聲音,這些都可能是高敏感的現象,可以看看這幾本。
先這樣,想到再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98.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41998157.A.767.html
可以舉例嗎?
我家來說就是讓對方用他的做法試試看,不要碰觸到家庭的界線(我家就是不能打罵不威
脅不利誘)就隨便他們XD
如果看他快失去理智我就去換手。
久了就發現某些情況下某個人的方法比較好用。
如果硬要我講出一個萬用招,那我真的只能抽象的說「對自己的孩子保持好奇心」有很多
時候小孩真正的想法就是要耗時間跟他聊才能知道。
例如今天,我兒說下禮拜哥哥姐姐要拍畢業照,他問什麼是畢業,我說,就是大班學的知
識已經太簡單了所以去國小讀書學新的知識。他說他不想去讀書,我舉了很多個例子跟他
說他想做的火車司機、新幹線司機,都要有足夠的學識才能擔任,但他還是一直很擔心要
去上學,他覺得他學不會,我又舉了很多他以前不會但後來拿手的事情。
講甲喙角全泡才知道,原來他是擔心要離開現在的幼稚園去不熟悉的地方,我恍然大悟。
對孩子保持好奇,就會想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說、那樣做,如果打罵下去的話,會得不到
真正的答案喔!
我常常對小孩感到敬畏。
試想,如果是我的話,周遭都是比我強大的人,我想做一件事情卻失敗了好幾百次,我早
就放棄了。
但小孩卻都是這樣學會爬、走的。
所以他們天生就有動力挑戰、學習,家長要做的是不要過度限制或是忽略,而磨掉他們動
力跟特質。
那些愛抬槓的就算了幫他們孩子QQ
但我相信還是有一些沒有出聲的父母很猶豫要不要體罰,我想拍他們的肩說「真的不用打
罵!」
我已經修行到上班時不太容易生氣了。
我很喜歡被討厭的勇氣中的一個觀念--生氣,跟生氣之後採取什麼動作是兩回事。
忘記是不是這本書了,某書中的例子是,生氣正在罵小孩的家長接到電話,語氣卻立刻恢
復冷靜。
我以前以為情緒上來表現出暴怒是無法控制的,但事實可以控制,我們讓自己「表現出生
氣的樣子」其實只是自己選擇的,想讓對方屈服的做法。
那你覺得要為了這個風險怎麼教呢?
一律不准跳?
小孩當然有判斷失準的時候,大人也有。我也會收到其他人的指教,覺得有道理就跟小孩
討論看看。「OO說這樣危險,我聽了也很擔心,你覺得呢?」這樣討論也許可以得到小孩
的意見,比如說確認欄杆有沒有壞掉之類的。
最近就有跟朋友討論到從這邊跳危險嗎
我本來覺得高度還好,但朋友提醒頭撞到階梯就太危險了,這件事情我也有跟我兒子討論
。我們的結論是想要跳這種地方的時候叫媽媽牽著跳,他自己不要跳階梯,他也有跟我商
量只有一階的話可以嗎?我說一階可能是很高的一階,也可能是矮的,我不確定,後來他
找了門檻問我這種可以嗎?沒有很高,我說我覺得可以。
其實重點是,有經過這樣思考他就會很有印象,他也明白真的想跳可以找我。勝過大人的
幾百句不可以、不行。
這種認真討論的會比直接禁止還要容易養出壞小孩或媽寶嗎?摸著良心回答喔XD
就算要像你這樣限制,我也不用處罰啊!
我會說「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那我會抓住你不讓你跳喔!你可以控制自己嗎?」「在你
可以控制自己之後,我才會帶你來這類地方玩喔。」
本來在小孩還沒辦法控制自己之前,幫他移除環境的危險就是爸媽的工作。
我的孩子很有自我效能感,他會努力證實自己能夠自律。
你怎麼那麼想打啊XD
這樣教累的是前三、四年,後面就不太會需要很用力教育常規了,我可以把心力花在情緒
教育、智識教育上面。
打罵的父母還在那邊訂什麼狀況罰站多久、打幾下,事事都要爸媽判斷該不該處罰,幻想
小孩會自律,我不禁猜想,是吃飽太閒嗎…
我覺得教養有沒有效果很大取決於家長的信用,「我相信媽媽會聽我說」、「我相信我說
的話會被重視」那個信用真的是用年累積起來的。
所以打罵教育一段時間的家長,突然換一個模式,小孩只會想說「少來了」
不過這是一種還債的概念,現在還小不改過來的話,就等著青春期被小孩辭工作…
ok
讚讚讚,你好會打!
你知道媽寶版是0~3歲嗎?
我的孩子若有比較成熟,那也是我平常講到喙角全泡的結果吧?如wh版友說的,我兒子
0~3歲可不是天使寶啊…到現在快四歲還有該睡不睡、襪子要穿鬆鬆鞋子要黏緊緊、討厭
馬桶沖水聲所以沖完就跑出廁所不洗手、討厭地下室車子經過的回音所以會一直出怪聲蓋
過去、寒流來硬是要裸體…這些狀況。但這就是我兒子敏感特質的表現。
毛很多沒錯但要怎麼相處愉快是家長的工作啊。
如果你說的過動是生理狀況真的過動,那可以看看王意中的文,絕對也不是體罰可以處理
的。
小時候大腦的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因為生理限制被處罰真是太冤了,明明好好教撐過這
段就沒事了。
所以我後來才覺得不需要爭執誰對誰錯,或是誰黑臉誰白臉,看績效吧互相學習吧XD
因為我老公也是不看教養書的,所以有時候他會講出很地雷的「如果你不XX我就不OO了!
」然後前後兩件事情是無關的。這時候我會說「爸爸請你不要威脅他」
我希望小孩能判斷情緒勒索、威脅是什麼情況,一般的教養又是什麼情況,不然很多人長
大還搞不清楚呢。
很慶幸這個比較敏感的孩子是我生的,不然不就早被打歪了XD
像是他討厭某些聲音,會一直出怪聲,那也是觀察很久才問到重點的,覺得小孩一直鬼叫
就打下去,那就問不到了。
另外,這樣的小孩在學校很壓抑自己,所以才會得到老師說「講過一次的問題通常不再犯
」這樣的評價,但回家他會說他在家要放輕鬆,所以在家不吃香菇或麵類(在校都吃光)
,家長對這樣辛苦的孩子要多擔待囉。
※ 編輯: suction (42.72.198.88 臺灣), 01/13/2022 07:21:46
我覺得地位對等並不是說大人對小孩做的事情不可以有意見,而是小孩能不能也對大人有
意見,大人願意採納小孩意見嗎?
這樣的對話是有很多前提的。
例如,我兒子在我生氣的時候會提醒我,「媽媽你太大聲了,你要控制自己。」、「媽媽
妳如果生氣的話,像我這樣深呼吸...」。就算是我正在氣他,我也要要求自己要欣然接
受他的提醒(其實聽他叫我深呼吸我就會不氣了,反而想笑)。我會說「謝謝你提醒我,我
會努力控制。」
又例如,我兒子只要跟我說他不喜歡我對他做哪一個動作,我就必須要停下來。搔癢之類
的玩鬧也一樣。
但也有相對應的困擾,也因為我們家是這樣做,所以他覺得他直率地去跟同學說「我不喜
歡你這個動作。」他的同學就知道了,就會尊重他,但他的同學會覺得我兒子在指責他、
打小報告。這部分我還在想辦法讓他社會化XD
大人跟小孩的差異在於經驗較多、腦袋發育較成熟,但我們其他地方沒有比小孩強,所以
我對小孩的態度是--就我的經驗來說,A選項會有什麼優缺點、B選項會有什麼優缺點,讓
他選擇。但對於會造成身心危害的事情,我也會跟他說這真的不可接受,他也可以嘗試說
服我,這個討論的過程就是他對規則的內化。
我是做不到百分之百讓小孩自由,正向教養各種書也沒有說要追求這個,而是讓小孩了解
界線之後,在界線內的自由發展。會以為讓小孩完全自由才是尊重、才是正向教養,這真
是天大誤會,RIE派還有一本書叫做設限與管教呢,怎麼會是追求完全自由呢。
我看過一個說法是,叛逆期不是必然出現的。
如果在小時候家長沒有學會跟小孩討論,青春期的時候也不會突然就知道怎麼溝通的。
※ 編輯: suction (42.72.198.88 臺灣), 01/13/2022 09:50:14
會有小孩不適合這樣的方式嗎?
還是其實是家長不喜歡這樣的方式?
※ 編輯: suction (42.72.198.88 臺灣), 01/13/2022 17:38:12
認同!
平時不被打罵的孩子,對不好的人事物很敏感。
我覺得這跟父母的選擇有關係,沒有體罰這個選項就不會打。那如果對一個正向教養就覺
得負荷不了的話,自然不會再生第二個,不過我也認識很多二寶以上的正向教養家庭就是
了。
另外,被這樣養大的大寶,他也會有跟弟妹正向互動的能力。
要脫離原生家庭的狀況真的需要有意識,但是我看一些人連自己被打到觀念歪掉都沒發現
。
關於幼稚園,我有各種旁敲側擊問過小孩,他真的沒看過老師打人。就平常的溝通看來,
老師還對小孩很溫柔,真是運氣很好找到這樣的幼稚園。
我都不好意思問他自己被體罰,小學還脫序成那樣,他自己的小孩小學了也還要被打才知
道要帶課本回家…
為什麼好意思說別人家三歲小孩沒教好?
我只想教出快樂的一般人呀XD盡力讓小孩發揮天賦但天賦不一定要是讀書。
快樂的一般人說起來簡單,但有些人看起來正常心裡卻是受傷的。
※ 編輯: suction (114.36.201.191 臺灣), 01/14/2022 07:17:00
好棒喔你是不是爬了很多我的文,辛苦了,多看一點看能不能體悟到體罰以外的招數。
嗆外面的人這個你也幻想的太過頭了。
不過我是覺得你去爬人家0-3歲的文章來酸人家不會教,是不是覺得小孩不可以犯錯呢?
畢竟會寫出來的事情就是孩子有不可接受的行為之後,我的引導經驗。
連三歲以下都不容許犯錯,你的孩子真是辛苦了。
※ 編輯: suction (114.36.201.191 臺灣), 01/14/2022 07:39:35
不知道為什麼你對於「跟對方講出自己的不舒服」這件事情為什麼那麼氣耶。
事情原貌是,我兒子前陣子遇到同學作勢要彈他、揮手看起來像快要打到他,這些動作讓
他覺得不舒服了,所以他希望媽媽去表達他的不舒服。
所以我跟對方說「OO覺得你這個動作讓他感覺不舒服。」
對方也是幼稚園生,他覺得他沒有故意要弄我兒子,所以他會委屈。不過,有發生狀況就
把雙方的感受講清楚就好了。
這樣算是嗆人嗎?如果這種句型就讓你覺得不開心,那你生活也太辛苦了。
這一篇算是《與孩子的情緒對焦》的實踐
因為我跟孩子在外面都有偶包,孩子常常被說穩定,我則是常被問到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你是不是很少對孩子生氣?」
說難回答是因為,我被問的當下都要數一下這個禮拜我生氣了幾次(很多次啦數不清)。
剛好婚姻版在討論體罰,說到正向教養是否真的有用,對於氣頭上的孩子該怎麼辦等,就
貼這篇給大家參考照書養實際上是什麼情形。
小孩在氣頭上,聽不進大人說教該怎麼辦?
如《撞牆教養學》裡面提到,我們常常說要控制情緒,但其實情緒是無法控制的,只能調
節。所以我們大人要練習的目標是調節自己的情緒,對小孩的教養目標當然也不是叫孩子
不要生氣、不要難過。
我跟孩子幾乎每天都會有大大小小的衝突,有一些時候他讓我,有一些時候我讓他。但也
有很多時候我氣到口不擇言踩了我自己認為的教養地雷,然後再事後懊悔。就因為常常沒
達到自己的標準,所以這次發生的衝突我認為特別值得記錄下來,因為我覺得這一次的衝
突是我很有意識的做到了情緒的調節。
昨晚我跟兒子結束摺紙之後,孩子因為學會了新的動物摺法而心滿意足去浴室找爸爸洗澡
,但他沒有開門進去,而是砰砰砰地大力敲門。他聽到我的制止之後,立刻扁嘴哭著說「
媽媽你傷大聲矣!你愛共我會失禮!(媽媽你太大聲了,你要跟我道歉!)」我說「無愛
,若是按呢講,你愛先共門會失禮!(不要!這樣講的話你要先跟門道歉!)」
於是我們就一直跳針道歉、跟門道歉,我生氣離開現場,小孩跟出來後也越來越激動。
後來,改變情勢的契機是我打開了繼母與女兒的藍調2020特別篇(這部好看)之後稍微冷
靜了,就突然想到,對啊,這是小孩面臨瞬間壓力的戰或逃反應吧?
要麼看起來無動於衷,要麼看起來像是挑釁。其實他不是故意,只是當機了。
這種狀況下最好的解法就是解除小孩腦袋當機的狀況,也就是書中說的「連結」。
我說我想要惜惜他,徵詢同意之後抱他起來拍拍,拍了一陣後問他是不是覺得剛剛卡住了
,如果我不先道歉他就好氣,生氣一直卡在這裡(比胸口)對嗎?這種感覺真的不舒服,
我跟你說對不起讓你好過一點。
小孩感覺到被理解之後,就會像洩洪一般地大哭。把警報解除、炸彈拆完後,問他哭累了
,要不要喝牛奶呢?孩子此時已經恢復穩定的情緒跑去拿牛奶喝,喝完之後很自動去跟門
道歉了。
如果要說教我會在這時候說,在狀況解除之後才能聽進去,孩子僵住時說教,他聽不進去
是他的生理限制,並不是故意唱反調。
但其實也可以選擇不說教,因為說教的內容如耳邊風,家長自己生氣之後怎麼調節,才是
小孩真正能從我們身上學到的。
只是說,家長的自我調節需要漫長的努力,但想到孩子就是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這樣的
努力也是很值得的。
※ 編輯: suction (111.83.46.66 臺灣), 01/16/2022 07:43: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