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敏科的門診,咳嗽、鼻塞、鼻涕倒流與眼睛癢原本就是過敏兒最常見的症狀。 但是有時候,會遇到家長因為觀察到小朋友頻繁眨眼,先帶去眼科被診斷為過敏性結膜炎,點了好一陣子的藥水,卻沒有改善,所以緊張的帶著小孩來看診。
仔細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抽動Tic (妥瑞症的表現之一)而不是原本以為的過敏性結膜炎! 另外有些孩子,因為久咳不癒或是原本就有氣喘使用藥物控制良好,卻突然怎麼吃藥小咳始終無法停止,來看診詢問咳嗽的表現後,診斷為抽動(Tic)導致發出像咳嗽的聲音,詳細解釋後,家長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過一段時間之後,孩子的症狀就不藥而癒。
#抽動與妥瑞症
※ 抽動(Tic)在中文上並無適當的翻譯,是指會出現反反覆覆不自主運動或是聲音的疾患。
症狀就如它短促的英文發音,呈現快速而短促的不隨意動作或語音。
※ 妥瑞症 (Tourette syndrome) 簡單來說是指十八歲以前,並非由藥物或其他疾病造成,出現具備動作的抽動( motor tics ) 跟聲語的抽動 ( vocal tics ),通常一天發生多次,或間歇發生在一年的某段期間,而症狀持續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就可以診斷。
簡單的動作型抽動包括 : 快速而短促的眨眼睛、歪嘴巴、裝鬼臉、搖頭晃腦、點點頭、聳肩膀、搥手、頓足、凹凸肚皮、吐口水等,即臉部肌肉,手腳抽動及關節等部位的不隨意運動突然、短暫的無意義動作。門診最常見的是眨眼睛跟皺鼻子/倒吸鼻子,也是跟過敏症狀最容易混淆的動作型抽動。
簡單的聲語型抽動包括 : 快速的發出沒有意義的聲音與吵雜聲。例如:清喉嚨咳嗽、尖叫、豬叫聲等。 複雜的聲語型抽動甚至出現重複別人的話,口出穢語(猥褻或是攻擊字眼)的表現。
#如何區分是過敏還是抽動呢 ?
※頻繁眨眼睛:
區分過敏與眼皮抽動的最重要線索就是觀察有沒有揉眼睛的動作!
即便是大人,眼睛癢起來常常也無法克制揉眼睛的衝動,更何況是孩子。 直接詢問小孩是不是因為眼睛癢所以一直眨眼,常常會被誤導。
若小朋友的眨眼睛通常在放學後累了一天時更明顯,看起來眼皮是用力抽動不是輕輕的眨,或是已經給予眼藥水甚至口服抗過敏藥物還是沒有改善,都要懷疑不是過敏性結膜炎,而是動作型抽動。
※久咳不癒:
過敏咳嗽通常睡著還會出現,常常一咳就連續多聲,有時會帶痰聲,多半比較用力。
抽動的咳嗽,比較輕咳甚至像喉嚨發出怪聲音,睡著就完全消失,這些都是可以輔助判斷的重點。
※皺鼻子或是用力倒吸鼻子:
如果有揉鼻子/摳鼻子,出現鼻水或是因為倒吸鼻涕造成的咳嗽,比較像過敏的症狀。
也可以嚐試給予鼻過敏藥物治療,無法改善就要考慮是抽動的症狀。
抽動的症狀,小孩可以短時間靠自主意志壓制,所以試著讓孩子回答問題或是當孩子專注聚焦於某件事物時會看到症狀的短期消失,都是可以作為參考。
#抽動或是妥瑞症需要治療嗎?
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接納孩子的症狀,家長特別是阿公阿嬤千萬不要給太大的壓力,也不須制止,因為壓力、制止及過度興奮會讓症狀更嚴重。
通常三個月內原本的症狀就會消失,但後來可以轉變成另外的症狀。
除非抽動或妥瑞氏症已嚴重影響到父母或孩子本身的日常社交生活,才考慮使用藥物治療,如果能適應其奇怪的不自主動作,其實不需藥物治療。
通常於青春期達到高峰,之後有1/3的妥瑞兒會完全緩解,1/3的妥瑞兒症狀會些微緩解,1/3的妥瑞兒症狀會持續到成年。
隨著年紀增長,妥瑞兒愈懂得如何去掩飾或修飾症狀。 學會如何放鬆,防止因疲倦引起症狀的加劇及適當的正向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有部分病人需要靠藥物的幫助來減緩症狀,目前已有較新型藥物 ( Aripiprazole ),可以給予病人症狀緩解以及減少過去藥物常見帶來的副作用。
家長必須知道,當診斷出抽動/妥瑞症之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因為這些孩子常常會合併所謂的共病症,包括: ADHD「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 OCD 「 強迫症」、「 學習障礙」和「行為障礙或對立性反抗疾患」。 如果有出現這些共病症的表現,就應該就趕快尋求專業的醫師進行諮詢喔!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20的網紅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Quut 比利時精品玩具夢幻登場 Quut(英語發音為"cute")創立於2012年底,其品牌理念是創造具真實性、耐用性和巧妙設計的玩具,讓孩子和父母能夠在沙灘上度過一段美好時光。Quut致力於兼顧環保、安全及創意的設計,開發出一系列結合設計、人體工學的智能沙灘玩具,材質不含鄰苯二甲酸鹽、BPA...
「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在地人的小兒科醫師_王崑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寶寶] 重複說同樣的話-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親子天下- 【#請問醫生】孩子愛重複問問題,背後深藏原因... 的評價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孩子為什麼一直說「同樣的話」?家長這樣聽懂孩子的心 的評價
- 關於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寶寶] 心思反反覆覆又一直愛問一樣的問題 的評價
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Kidsread新品直播筆記
🔸下單連結:https://gbf.tw/qofy3
拿不定主意要買什麼?救救媽咪破荷包line社群陪你即時討論:https://reurl.cc/Q6jkEb
🔸若第一次購買不知從何下手…
→可以從蒙芽包開始!(第一次入坑的基本書單)
→若有預算考量,可以從KB1+JPR開始
→新品有特別優惠可考慮本團購入
→非新品的團購價都一樣,就不急著馬上購入
→團購頻率大概半年開團一次
→買半年內用的到的書即可,不要買太久的書目
🔸關於救救媽咪破喉嚨( ♪見5:40)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感染另外一個人,試試看正向教養或是試試看另一種跟孩子對談的方式
→希望大家在一起的時間可以多一些正能量,鼓勵你可以試試看更好的方向或是換一種做法
→若在早教方面受挫又沒人可以討論時,歡迎加入破喉嚨
→在英文早教而言,沒有真的太早這件事,就像教養這件事情,我認為零歲就可以開始,當然大一點的孩子領悟力更好,但大一點的孩子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脾氣,大一點的孩子上學了時間也更少
→上幼兒園前是關鍵時光(讓孩子習慣這件事)
→我們的信念是不是足夠?當第一次買了很多,但身邊的人並沒有那麼支持你,很容易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譬如被唱衰被部落客洗腦買了沒用的教材),就很容易放棄
→成功的路並不難,難的是堅持的路(♪見1:45:10)
→不想辜負你們,如果看到你們用的不好我真的會很難過
→用的好的秘訣就是要討論/聊一聊,你絕對不會是第一個卡關的人
🔸關於點點名(♪見2:04:40)
→目標就是「一個月陪孩子認真做一件事情」
→任何活動對孩子來說都是學習
→不同月齡的孩子有不同的帶法,有很多可以跟孩子學習的做法
→藉由點點名的驅動力(因為很想升級),養成一個認真陪伴孩子過生活的好習慣
→可能其實平常就在做,差別就在有沒有記錄下來,有沒有做延伸而已
🔸五本新品介紹- JY 基礎概念點讀繪本
→JY的強項就在他的歌曲都很好聽
→★延伸資料: 自製點讀小卡
📚1. Color Zoo(♪見16:40)
→關於顏色與形狀的故事
→可以跟talk & play一起帶
→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還有其他特殊的圖案
→沒有句子,只有單子,適合小小孩(還有音效)
→★延伸教材: 已將出現的形狀畫出來,可以跟孩子一起拚,可以拼出書本中的圖案,低月齡的孩子可幫孩子剪,大的孩子可以自己剪順便練習剪工
📚2. A parade of elephants(♪見38:55)
→硬頁書,也有倒圓角
→可以帶一些數數&相反詞的概念
→數字/形狀/形容詞/副詞/白天/夜晚等簡單的英文單字
→★延伸教材: 設計了小象跟盒子,可順便帶孩子認識方位&數數的概念(小小孩適合)
📚3. Splish,Splash,Ducky!( ♪見1:10:00)
→繪本老鼠波波Maisy的作者,故事主角是鴨鴨
→有很多押韻,是比較輕快的曲目
→小小孩會很喜歡「呱呱呱」
📚4. Lemons are not red(♪見30:10)
→台灣麥克也有中文版
→這本書是用否定句讓孩子去想
→很適合帶孩子認識很多顏色&水果&蔬菜
→這本書的筆觸比較明顯,還有很多不一樣的顏色
→直播有分享如何帶亮亮讀這本書(♪見33:20)
→可以搭配科普小百科(第3輯 : 植物與昆蟲)一起跑
📚5. Nighty Night,Little Green Monster(♪見49:50)
→這個是BABY版的,適合當睡前故事聽
→等孩子大一點,JYBook的書也可以讓孩子練習訪說/跟念,或是
→★衍伸教材-有把五官手繪出來(爸爸版&寶寶版),可以玩認識五官的遊戲
→★衍伸教材-有提供只有線稿的,可以自由上色&拼圖
🔸關於JPR與JYSW(♪見1:52:40)
📚JY Phonics Readers(JPR)自然發音點讀教材
→DVD是看孩子會不會看電視,會的話可以考慮購入,影片裡有帶入動作加深孩子印象(♪見1:08:15)
→JPR是自然發音,是必買的唷!(除非英文為母語)
→可逐字點讀(孩子點久了會更認得這個字)
→蒙芽會開自然發音與JYSW的課(周末)
→JPR的家長手冊在官網,必看!
→若有預算,先買JPR;若無,兩套可一起跑
→★延伸教材: 破喉嚨自製真實字卡
📚Sight Word Readers 常見字讀本
→有真實圖片&單字小卡
→可當基礎小書來帶
→原本有附大卡,破喉嚨媽媽有自製小卡
→★衍伸教材: 詞性貼紙(自製貼在單字小卡上)
🔸關於破喉嚨自製字卡-JPR & lingumi(♪見12:10)
→這次會繼續幫大家開團印
→只接受上次團購(9/2快閃)與這次團購(9/27新品團)的才可以跟團唷!
→字卡非常多種,如果沒有玩lingumi就不用買字卡
→JPR真實字卡非常推薦!破喉嚨嘔心瀝血之作!
🔸洗耳朵用什麼音檔呢? (♪見23:30)
→早上聽朗誦版本(baby精神最好時)
朗誦版本的發音最正確(唱歌的腔調較不正確)
→睡午覺前/後聽歌曲版本(baby想睡時)
→亮亮喜歡在看書時聽唸謠版本(baby有時會一起跟讀)
→透過優質音檔可讓孩子發音更好,家長也不用怕自己發音不正確的問題
🔸商店街VS拼音機器人(♪見1:14:40)
→拼音機器人適合開始練習拼音的孩子(♪見1:24:00)
→商店街有「有觸覺的ㄅㄆㄇ字卡」,也可錄孩子發音
→如何讓孩子增加字彙?要多跟孩子說優美/豐富的字眼
→商店街必買! 很值得! (沒有基底的孩子適合)
→小小孩看中文其實還看不懂書上的字,都是看畫風揣測故事,所以跟孩子閱讀時也不一定要照文字逐句朗讀
→先認識注音符號,再練習拼音/玩聲音遊戲(♪見1:23:10)
→很喜歡跟亮亮好好玩聲音遊戲
→可以用實體的東西一起玩聲音遊戲
→聲音遊戲重點:發音要慢慢的,口型要很精準(商店街DVD內有發音口型示範影片) (♪見1:43:55)
🔸關於英文圖畫字典-四語 vs DK
📚四語圖解字典 (♪見45:40) (♪見56:30)
→英文/中文/日文/韓文
→有孩子喜歡的主題,有可愛音效,是可愛的風格
→有題目可以玩找找遊戲
→適合給年紀小的孩子開始用(可以放心給孩子自己使用)
→硬頁、有上膠膜
→很基礎的認識單字書
📚 DK my first word book 點讀圖典(♪見48:15)
→單元主題帶,優點是有真實圖片,較細膩
→也有問答遊戲
→比四語還大本,薄頁
→平常較不會帶出門,通常放在家裡搭配特定主題用
→適合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比較需要陪讀)
→市面上比較罕見(真實圖片+點讀功能) (♪見57:00)
→沒有動物叫聲音效
🔸有必要買那麼多書嗎? (♪見20:35)
→預算有限,書櫃的深度也有限
→書如果只把他當成一本書,那很快就帶完了(很可惜)
→書其實有很多可以延伸的,每本書有很多可以玩,可跟家裡其他的類似的書一起帶,或配合家裡的玩具一起
→一本書有好多帶法,試試看把書裡面的元素拿一點點出來跟孩子玩一玩,讓書不是只是一本故事書
🔸建議一定要買「點讀貼紙」(♪見1:05:00)
→範例: 亮亮很喜歡的好餓的毛毛蟲
→直接用點讀筆錄音的音質也不錯
→書想要錄得多細緻自己可以決定
→可以很輕鬆地錄下跟孩子的共讀聲音(親子共讀的回憶)
→孩子其實非常渴望得到他深愛的家長的認同,我們不一定要用禮物來獎勵孩子,「大人的陪伴」就是給孩子最大的獎勵;能不能好好的陪伴孩子、能不能好好的跟孩子說話,認真地過這個當下,絕對是他們最大的獎賞( ♪見1:48:55)
🔸關於共讀 (♪見1:21:30)
→共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過程中你和孩子是否開心
→不要只是唸故事,試著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注意或加強他的關係
→買書沒有要當傳家寶,書只要有好好的用,用好用滿,就算變得很破爛也很有價值,謝謝書陪我們度過這段共讀時光,所以不要擔心孩子可能會撕書或弄壞就不給孩子(不是放縱孩子撕書,若孩子撕書可以跟他說:書是用來看的用來翻的,好有趣噢,如果想撕東西可以用其他的紙玩撕貼遊戲)(♪見1:33:30)
→帶繪本時,我會讓點讀筆繼續跑完全部的音檔(背景音),然後專注在孩子有興趣的部分,讓孩子喜歡這件事情 (♪見1:37:45)
→共讀不求每天念好多,但是在過程中開心是最重要的事情,然後每天都持之以恆的陪伴跟給予也是好重要的事
🔸關於其他點讀書本介紹
📚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 繪本( ♪見59:00)
→有些孩子會怕這畫風
→是本次新品的兄弟作
→大人版適合很害怕睡覺有怪獸的小寶寶
→蒙特梭利說真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愈小的孩子越需要大量真實的事物,尤其是三歲前的孩子,就像海綿一樣都會無差別的全部吸收,所以不要隨便騙孩子/恐嚇孩子(一直作壞事會被警察抓走、不乖媽媽等一下不來接你)
📚Smohouse與狗店長樂讀詩-唐詩操作書(♪見27:10)
→也是硬頁操作書系列(中文的)
→歌曲很洗腦,畫風很可愛
→適合小一點的孩子,大孩子可能覺得太簡單
→有用白話的故事講唐詩故事(也有英文故事)
→有唐詩的朗誦版本
📚【英文_創意遊戲書】Talk & Play (♪見1:31:30)
→一共有十本,每個系列有兩本
→可以逐字點讀,點圖片也會有對應的單字
→小小本,出門適合帶
📚【英文_自然科普】My First Discoveries (♪見1:59:10)
→孩子稱”機機咕咕咚”的書
→原文為英文,可隨點隨讀(包含膠片)
→可貼上附上的貼紙,有中文故事
→適合所有月齡的孩子
→先挑孩子有喜歡的主題先買
📚Pete the Cat系列 (♪見02:01:50)
→要自己貼上原廠附的點讀貼紙,可分頁點讀
→是一隻樂天的小貓咪
→是自己很愛的書,特別推薦一下!
📚【英文_自然科普】New Baby Animals (♪見1:39:40)
→音檔會重複字尾的部分
→歌曲甜甜柔柔的,是關於小小動物的故事
→適合小一點的孩子,低月齡的孩子很喜歡小動物跟媽媽的畫面
→孩子較大的話可能會覺得太簡單
📚【英文_創意遊戲書】找找書(♪見2:07:25)
→很考驗觀察力,建議三歲以上會玩得比較開心
→會練習到不同的問句
→選擇孩子喜歡的系列
📚【中文_有聲立體】傳說 十二生肖(♪見2:09:15)
→十二生肖的小故事
→每年過年都可以用到
→有高級的動動機關,而且機關都有點讀功能超級厲害
🔸小提醒區
💡這次跟團進入的是第八梯唷!
💡這次無法使用五倍券(因為10/8才開始)
💡衍伸教材都是提供檔案必須自行印出唷!
💡 JYBook的繪本通常都不含CD唷!
💡這次沒有古典音樂專輯唷!
💡歡迎找蒙芽訂購康軒學習雜誌
→九月跟十月為周年慶非常值得入手
→會提供分頁點讀音檔&每個月自製的資源
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Quut 比利時精品玩具夢幻登場
Quut(英語發音為"cute")創立於2012年底,其品牌理念是創造具真實性、耐用性和巧妙設計的玩具,讓孩子和父母能夠在沙灘上度過一段美好時光。Quut致力於兼顧環保、安全及創意的設計,開發出一系列結合設計、人體工學的智能沙灘玩具,材質不含鄰苯二甲酸鹽、BPA、乳膠且100% 可回收。
這次團購想跟大家分享
超可愛的沙坑和浴室玩具
看起來超級可愛的它們
功能性很強,一種玩具就有多種玩法,
不限於帶出去玩沙或是在家玩水而已,
只要有空間都可以隨處玩喔。
首先來介紹這兩天詢問度很高的
『拼貼系列』和『動物立體組合』,
這兩組都是可以沐浴時間變得更加有趣
兩個孩子玩到不想起來那種,
像是拼貼組合:
把不同的形狀和顏色組合在一起,
可以幫助孩子訓練精細的手部動作
EVA環保泡棉材質撕不破也無色無味
寶寶拿來咬也安心,不用擔心塑化劑問題,
而且這種拼圖使用特殊材質
沾了水後就非常容易黏在浴缸、磁磚
或是玻璃等光滑表面,
能夠重複使用,
加上所有配件們都不吸水,可以減少發霉,
我真的很怕浴缸的玩具發霉,
那真的很難清.....
整體來說,是款有趣又好玩的益智拼圖玩具
其實不止孩子喜歡,前幾天po出來,
姐姐妹妹們都想買回家自己收藏了。
當然另一款『立體動物』也很有趣,
跟拼圖們是相同的EVA環保泡棉材質,
但拼接是3D立體的,
使用簡單的壓扣就能拼出立體動物,
壓口設計也是無毒塑料,不會發霉,
這點很棒!加上材質又輕又軟,
小一點寶貝玩也可以!
像是我們玩的深海鯨魚和天鵝湖
都有配合場景,
天鵝湖還有小花朵和小天鵝,
粉色系非常夢幻,
而鯨魚的話就是大小鯨魚家庭,
其他還有青蛙和海豹系列,
每組都非常療癒,搭配拼圖系列都好可愛
平常放在房間裡或是浴室都是種裝飾品呢。
這款立體動物我是覺得
年紀大一點孩子很適合,
因為要動手拼接,會有點挑戰性,
這湯包可沒辦法,
二歲多的他很喜歡拼圖系列就是,
這兩款其實也能組成同個故事來玩,
天馬行空的讓他們去想像就是,
像小班班拼好後就會一直想拼更多,
然後這套立體動物不止在浴缸裡可以玩,
因為是立體,
不洗澡的時候也能當成一般玩具在玩喔。
這兩組的款式很多種,大家可以慢慢選
目前組合價非常划算,
一起買也能增加比較多種玩法的可能性喔。
其他沙灘戲水的玩具也很棒
有特殊功能的挖沙鏟和多功能性撈沙飛盤
以及到圓嘟嘟球型水桶和環型水桶
還有幾款遊戲組都非常超值,
重點是外型都是拿到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拿去沙灘還是沙坑玩都讓人眼睛一亮,
非常值得收藏擁有,
而且每款玩具我要再強調一下,
玩法都是很多種,
不是單單一種玩法而已。
『球型水桶』:
水桶的邊緣做了貼心的柔軟橡膠邊緣設計
把手設計也非常好拿
雖然是圓的 但不會亂滾
球型水桶最厲害的地方是它不太會灑出來
外型也超級可愛
『多功能水沙漏組』:
可以在沙灘或浴缸中遊玩的玩具
看似只有一支卻可以拆成兩隻
可以當成挖沙工具使用
一支是鏟子一支是篩子
搭配上了球之後卻可以變成傳接球的遊戲
『環狀水桶』:
這款兩邊的出水的方式不一樣
一邊像是撒水器的洞
一邊是正常尖嘴出水孔,
但把手更好握,所以更適合小小孩,
而且我也可以拿來澆花用,外型同樣可愛。
『多功能水沙漏組』:
可以在沙灘或浴缸中遊玩的玩具
看似只有一支卻可以拆成兩隻
可以當成挖沙工具使用
一支是鏟子一支是篩子
搭配上了球之後卻可以變成傳接球的遊戲
『魔法師模具組』:
傳統裝沙模具都是要把沙子填進去後
倒扣才能成形圖案,
但這款用手壓就可以壓出圖案,
小小孩玩都沒問題,非常簡單好玩。
『多功能飛盤』
這款是班哥的愛,他喜歡拿去戶外丟飛盤,
然後也是款大篩盤,
也能拿去沙灘沙坑玩喔。
另外還有『沙灘遊戲組』可以選擇
這是款結合了多款沙灘玩具的組合
包含了魔術師模具組、套圈圈遊戲組
和多功能耙沙鏟
很適合在沙灘和沙坑裡玩遊戲,
也附贈一個能夠瀝水瀝沙的束口包
讓小子們自己裝出去玩
再自己裝玩具回家。
我非常推『多功能耙沙鏟』
是支結合了 鏟子,耙子,篩子的多功能玩具
倒過來還能拿來灑水,非常特別
買一支抵四支。
而且還能搭配成套圈圈組,
這個湯包超級喜歡的喔,
不止在外面可以玩,
拿回家後在房間也能單獨變成一組玩具玩。
『金字塔模型組』
玩過沙的人都知道,堆沙堡最難的地方
就是一層層疊上去,
而且這真的需要很技巧,
要是底層不夠穩,上面就疊不起來,
這款堆沙模具非常厲害,
從大的模具裡把沙子放進去
一層一層放好壓好
再一層層從最上面拿起模具,
金字塔就好了,
非常方便,而且非常好看
一般沙坑能蓋出金字塔的很少
這個馬上引起別人目光😂😂
而且這些外型設計超棒的玩具
真的很吸引其他小朋友,
德國人不像台灣人那樣會問你哪裡買,
但都會主動靠近表示要一起玩...
莫名讓小班班的心情大好😂😂😂
綜合以上種種特色,
其實最重要是我買過那麼多玩沙的玩具
都很不耐用,動不動就裂開。
或是邊角殘缺之類的,
從小班班小時候到現在,
大小玩沙工具超過10套了吧?!
真的就是隔年就丟一組耶...
但QUUT的材質非常堅固難用
除了功能性強外,也能用很久,
加上能回收這點也很棒,
至少不浪費資源也不會污染環境,
所以我真心大推給大家。
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這位爸爸或許不知道,其實他現在的表現與感受,正是小時候自己的投射。或許在他成長過程裡,也曾被大人如是怒目相視地責備過,而在當下他感受到害怕與委屈。
當年的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大人,只能壓抑自己,咬緊牙關地度過生命成長的傷痛。但他一定不會想到,現在他的兒子,原來正重演著的他當年的故事,扮演著他當年的角色。
」- 羅寶鴻
………..
講座結束時,我如常地邀請在座朋友發問。
最後一位提問者,是一位爸爸。他拿著麥克風時,帶著靦腆的語氣說,他是五個孩子的父親。在場觀眾聽到他這麼講,都給予掌聲鼓勵他的勇敢與堅強。
他說,家裡其中一位哥哥寫作業特別地慢;每次他晚上下班都快十一、二點,但回到家裡卻還是看到這孩子還沒睡覺、拖拖拉拉地在寫作業。他發現,自己這時候都會用不好的方式來跟兒子互動。
他想問,要怎麼改善。
於是,我慢慢走到這位父親的面前,詢問這位爸爸,當他這麼晚回到家裡,看到孩子還沒睡、還在寫作業,心裡面的感受是什麼?
爸爸想了一下,慢慢地說:「我覺得...他應該要把作業寫好才對。」
但他回答我的是他的期待,而不是他的感受。我更相信我的判斷了,這位爸爸是一位很愛孩子的父親,卻也是一位不太善於表達自己、感受自己的成人。
但懂得「感受」,在人與人互動上非常重要;試問一個不善於感受自己、表達自己的人,又如何能感受別人,同理別人,改善自己與別人的互動呢?
所以,我就再重複當時的事件,並詢問爸爸當他很晚回家,看到兒子還在寫作業時,心裡有什麼感受,請他用兩個字的形容詞來描述。
他又想了一想,勉強地說出:「...會生氣吧。」
當下我感到,要一個已經不習慣感受自己的人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多難,但很欣喜這位爸爸在語言引導下,慢慢進入自己冰山了。
我問他除了生氣還有其他感受嗎?他想一想,回答我「沒有」。
我好奇地問他,會有「不捨」嗎?他想一想,說有。
這是我刻意想要他覺察的;就是因為對孩子有著關愛,所以看到他這麼晚還沒寫完作業,才會感到不捨,但這點爸爸似乎沒有感受到。
於是我問他,當他感到不捨與生氣時,會對孩子怎麼表達?他又想了一下,慢慢地說:「...會把眼睛睜很大地看著他吧。」
於此,我確認了他在當下對孩子的應對姿態,我就跟他說讓我們來做個角色扮演,讓我演他,他演自己的孩子。
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他已經辨識到自己感受了,現在也讓他瞭解孩子的感受。唯有體驗到孩子,我們才有可能幫助到孩子。
於是在現場,扮演開始。我演著這位爸爸開門回到家裡,看到孩子這麼晚還沒寫完作業,我把眼睛睜大,生氣地瞪著他...
在我瞪著這位爸爸的當下,我覺察到他身上散發的氣質突然「縮小」了;我觀察到他眼神的細微變化,從平靜到現在帶著點恐懼。我感到他內心的不知所措。
於是我繼續瞪著他,問他現在的感受是如何。他有點勉強地說:「...緊張吧。」
緊張是比較粗糙、未被辨識的情緒,我再問他在緊張裡還有什麼,他慢慢感受著自己,說出「害怕」與「委屈」。
他或許不知道,其實他現在的表現與感受,正是小時候自己的投射。或許在他成長過程裡,也曾被大人如是怒目相視地責備過,而在當下他感受到害怕與委屈。
當年的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大人,只能壓抑自己,咬緊牙關地度過生命成長的傷痛。但他一定不會想到,現在他的兒子,原來正重演的他當年的故事,扮演著他當年的角色。
我問他,在當下害怕且委屈的他,希望爸爸可以怎麼對待他?(這正是他問我的問題)
他說:「希望...爸爸可以溫柔一點吧...」
我又問他希望爸爸溫柔地跟他說什麼呢?
他想一下,說不知道。同時,我感受到他當下內在的一點混亂。
我嘗試以語言給予他一些引導。我說如果你希望爸爸是溫柔的,希望他說一些關愛你的話語,你會希望他說什麼呢?
他又想了一下,說「... 不知道。」
於是我好奇地問他,現在家裡五個孩子,一家人有沒有常說些關愛對方的言語?
他搖搖頭、小聲地對著麥克風說:「...沒有。」
我再問,那在他從小到大的過程裡,家裡的大人習慣跟他講一些關愛的言語嗎?
我感到他內心變得更往下沉,更小聲地說:「..很少... 幾乎沒有。」
我瞭解了。
我們不能給予孩子我們沒有的。
這就是為什麼,這位爸爸一直無法改變自己的原因。
心裡悸動著,我心裡做了一個決定。
我看著這位當下感到無助的爸爸,用我的內心與他連結,對他說:
「...沒關係的,我以前也不會說關愛別人的話,也是這幾年才慢慢學會的。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跟我兒子說:
「孩子啊,你還在寫作業啊?」
「你怎麼這麼晚,還在寫作業呢?」
「是不會寫嗎? 有遇到困難嗎?」
「如果是遇到困難,你想要跟爸爸說嗎?」
「還是,不是不會寫,是因為心情不好?」
「最近,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了嗎?」
「如果是,你想跟爸爸說嗎?」
「如果現在不說,也是沒有關係的,你可以等到想跟我說的時候再跟我說。」
「我只是想跟你說,我這麼晚下班回到家,還看到你在寫作業,其實我心裡面,是很心疼你的。」
「我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事,所以很擔心你。」
「我會擔心你,是因為,爸爸很愛你啊。」
我看著這位爸爸的眼睛,跟他講著這些話。
這位父親,眼眶紅了。彷彿這些話語進入了他的內心,療癒了他當年小時候的自己。
在當下,整個會場也充滿著感動的氛圍。(昨天與大樹老師分享這故事,他說這是「心流」)
而我想要給這位父親的答案,其實並不是答案,而是一份「被關愛」、「被接納」的體驗。當他體驗到,就慢慢知道要怎麼跟孩子應對了。
最後,我邀請在場的朋友,給這位勇敢、堅強的爸爸掌聲鼓勵。
在講座結束簽名時間,我突然想到我可以請這位爸爸把這些話寫下來,讓他可以自己多練習,再跟孩子使用。無奈,他已經離開了。
所以,我決定把這故事寫下來,也把這故事在youtube用影片記錄下來,希望這位有緣的爸爸能看見。
回程在高鐵,想著與這位爸爸美好的對話,心中充滿感動與感謝。
………….
以下是我敘述這故事的youtube影片連結,歡迎收看。也希望這有關父親角色的文章影片,能多分享給愛孩子的爸爸看:
https://youtu.be/HTui3BeRyR8
..........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身邊有些朋友,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就離家,不管是出去求學還是出去工作。
在外面的歷練裡面,慢慢的把他形塑成一個他自己覺得,可能是一個更好的人。包含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
我呢,大學就離開了台中的家,到台北求學;而自此之後,我就一直都待在台北。我也覺得我在台北的工作、生活、求學的歷練,把我形塑成一個我更喜歡的自己。
可是呢,妙就妙在這裡了!每一次像我們有這樣子歷練的人,只要一回到老家,可能不用待太久;可能是半天,可能是一天,就會深刻的感覺到自己被打回原形。
無論是負面情緒啊、悲觀的想法啊,這些一切的一切;好像呢,自己多年來在外地所磨練的心智的力量,那些所謂正向的觀念,都不復存在了。
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又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其實關於這個部分喔,就讓我想到關於在心理學裡面「刻板印象」的研究。
有一個很經典的研究,是在密西根大學的研究者,叫「巴巴拉.佛瑞.德里森」。
他所主持的實驗,就告訴我們刻板印象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在這個經典實驗裡面,找了一群大學生,男女都有。
請他們進入心理學的實驗室,一次來一個;告訴他們他們來參加情緒,以及消費行為的研究,那當然我們知道這只是個幌子啦!
在這樣的宣稱底下,要他們評估三種消費性的商品,分別是一瓶男女通用的香水、一件衣服,還有一樣食品。
然後在受試者給香水評分之後,請他們進入更衣室,這個更衣室裡面呢,有一個全身鏡。
他們拿到的衣服可能是泳裝,或者是毛衣,女生試穿的是那種一件式的連身泳裝;尺寸呢從4號到14號;或者是呢毛衣,毛衣的尺寸分成大中小。
而男生呢,穿的就是泳褲,這泳褲有4種尺寸,從小號到特大號;或者是毛衣,毛衣的尺寸分成特大號、大號,或中號。
這些大學生從耳機裡面接收到指令,要他們換完衣服之後,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然後再填問卷。
問卷的內容,和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感覺是有關的,在整個流程完之後,請他們換回自己的衣服;而受試者走出了更衣間,接受下一個階段的測試。
下一個階段的測試,是美國的一個學術能力測驗,叫做GMAT的20題。這20題呢,都是有挑戰性的數學題目。
給他們15分鐘回答這20題,而這時候實驗者明白的告訴他,這是為了測量他們的數學能力。
在整個數學測驗結束之後,最後請他們接受一個巧克力棒的試吃測試;並且告訴他們想吃多少巧克力,就吃多少巧克力。
結果你知道嗎?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哦,那些穿著泳裝的人,會比穿的毛衣的人,更容易把自己的焦點跟認同,落在他們的身體意象上。
無論男女都一樣,所以也因為這樣子,到了最後要吃巧克力糖,女生普遍會比男生吃的來的少。
可是如果他們在試穿泳裝的時候,讓他們對於自己的身體是不滿意的;他們吃的糖就會比其他的受試者少更多。
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數學的測驗。在這邊提醒你一下,這些受試者穿泳裝,或者是毛衣都是隨機指派的。
而研究人員呢,在這之前也控制了重要的因素,像是呢,整體受試者的數學能力,他們找的人呢,數學能力都是比較平均的。
然而呢,相對於試穿毛衣的女生,那些試穿泳裝的女生,在數學裡面表現出比較低的表現。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當一個女性她被暗示,要留意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他連數學能力都會受影響,這是多麼可怕,而且也是多麼強大的一個刻板印象。
在美國的文化裡面喔,好像覺得長得漂亮、身材好的女生,數學就一定不好;而且更可怕的是,這些當事人測試出的實際表現,也都還印證了這件事情。
所以它已經不是在於,其他人對於所謂的美女的刻板印象了;它是連當事人自己也都接受了,而且在無意識的狀況底下,接受了這樣的刻板印象。
然而同樣的狀況放在男生身上,那些男生在數學測驗上的表現,就完全不受他們試穿的到底是泳裝,還是毛衣而受到影響。
特別用暗示的方法,讓他們聚焦在自己身體的認同,並不會在任何方面去傷害他們,自己認為自己的數學能力。
所以呢,有時候整個環境帶給我們的影響、帶給我們的刻板印象,它還不是別人對我們的偏見而已,而是我們自己也會不小心的認同他。
好!談到這裡,那跟前面所談的,我們明明在外地擁有自己的生活,過了一個自我覺得比較好的人生;但為什麼一回到家,就馬上會覺得打回原形呢?
很簡單!因為當我們一回到家,我們的內在狀態就會是個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最大的認同就是我們的父母親。
我們的父母親怎麼看我們,無論我們表意識上怎麼樣反抗,我們都很容易接收~對!當你的父母親認為你就是怎樣的人的時候,可能你在成年之後的世界、成年之後的人生,根本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你一回到家,如果你沒有一個清楚的覺察,你就很容易的把自己又放回了那個位置。
甚至於不止如此,在我自己的經驗裡,當我已經離開家,可能已經一兩天了,我覺得那個影響都還在呢!
是不是就像這個實驗裡面,當一個女生,她被觸發了要留意自己的身材,連她自己的數學能力都會受影響。
所以呢在這裡,我倒不是要跟你說好像要跟家庭斷裂,因為這很違反人性;而且呢,這也是連我自己都沒辦法接受的。
倒是我想要透過這個分享,邀請你去覺察,當你回到你的原生家庭,或者是你想起你的原生家庭的時候,有很多的無奈、有很多的不得不!
甚至於有很多的被打回原形的感覺,我鼓勵你不是跟這些刻板印象對抗,而是把這些刻板印象,當成是一個反面的教材。
或許我們的家人,用他一輩子的時間跟生命證明了,怎麼樣的生命形態、怎麼樣的概念,是不會得到幸福更快樂的。
就好像是很多朋友從小到大,見證了自己的父母親的金錢觀念,可能就是充滿著匱乏感、罪惡感,或者是一些負面情緒的。總覺得呢,花錢在自己身上是不應該的!
再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就是毫無節制的花錢,大手大腳;或者是另外一種典型,一想到錢就覺得它是骯臟的、它是邪惡的。
然而這些信念,是不是根深蒂固的影響著你,讓你在成年之後,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主觀意識覺得已經活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但是每當遇到錢,或者是跟錢有關的決策的時候,又好像很容易跟自己的父母親、跟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那個決策模式很像、很像…;所以搞得自己非常的辛苦。
因為如果你的父母親常常會莫名其妙的,讓錢在自己身旁溜走,可能不管你做什麼,當你沒覺察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會很容易重複了他們的模式。
我常常說喔,問對問題會比找到答案來得更為重要。
所以呢,我希望透過今天這段分享,千萬不要回家,看到你的原生家庭、看到你的父母親,就對他們生氣發脾氣!
雖然他們帶給你很多很多的影響,雖然這些影響可能會讓你在發覺了這一點之後,會有很大的負擔的感受。
但是請你把他們當成是一個,他們用他們一輩子為你所寫的一個教材,是一個反面的教材。
他們至少很確定的讓你知道,怎麼樣的生活形態、怎麼樣的思維跟信念,沒有辦法過一個更富有,或者是更富足、更滿足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財務觀念。
其實每一個人在成人世界裡面,所實踐的財務觀念,幾乎都受到我們原生家庭的影響。你要怎麼樣能夠擺脫這些限制,能夠建立起屬於你自己、適合你此刻生命的金錢觀,並且具體的做法?
那麼我很歡迎你,可以加入我們的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跟我們反映,我們幫助他看見了他這一切,關於財務的觀念是怎麼來的?當你弄清楚了這個源頭,你再去學相關的做法,才會真正的有用。
否則啊,我遇過好多好多朋友,學了好多好多厲害的投資方法。但不管他怎麼活,他永遠都活的像個過路財神,這是一個很令人挫折,也很辛苦的結果。
【理財心裡學】歡迎你的加入,詳細說明在我們每一段內容裡,都有附上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親子天下- 【#請問醫生】孩子愛重複問問題,背後深藏原因...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重複 動作,重複發問,這算是內心不安的問題,常被誤診為自閉症。 原因呢??幾乎是父母不當管教,造成孩子內心不安,長期沒安全感沒喜樂。 如何改善??必需要 ... ... <看更多>
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孩子為什麼一直說「同樣的話」?家長這樣聽懂孩子的心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果 孩子重複 地說一樣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怎麼還 一直 喊車車。 ... 2:11 他的 問題 沒有被理解5:36 不會表達、語用不足7:56 大人換個方式回應--- ... ... <看更多>
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在 [寶寶] 重複說同樣的話- 看板BabyMoth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女兒快滿三歲,最近有個問題,她會重複說一樣的話。
比如:
媽媽~昨天我找到一隻蚊子,然後妳沒有打到它,它就飛走了。
說完不到三秒鐘,她又重複再說一模一樣的話,她說第一次時我是看著她回應她,不知道
是我給的回應她不滿意,還是她想強調這件事很重要?她可以重複說上十次。
上網爬文其他的媽媽有遇過類似的情況,但大部分孩子是發問,不像女兒是敘述事情。
想知道有媽媽遇過類似的情況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04.4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45233037.A.106.html
這…我女兒也說過類似的話,但她還不懂什麼叫作死掉。
我老公也是覺得她想確認媽媽有在聽、媽媽聽到了。
我覺得女兒就是想再說而已,因為不管我給她什麼回答,她還是會再重複。
我女兒最近也是,常常會提到昨天,但她的昨天可能是上個月XD
這種狀況也有,上個月發生的事情,她還在提,但我比較困擾的是她在短時間內反覆說同
樣的話,就像跳針一樣。
對,不管我回答什麼她還是會說到她不想說為止。
也是,家裡的長輩也時常跳針…重複五六次,回答他知道了他還是要再說好幾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