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因為臺北市圓山動物園要搬遷至木柵(1986年9月14日舉行搬家大遊行),滾石唱片集結旗下12位歌手齊聲合唱,完成了這首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快樂天堂》,做為木柵動物園的開幕歌曲,在商業色彩濃厚的華語歌曲市場裡,算是非常難得的一首作品;它拉近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告訴大家,動物的世界裡,和人類一樣有哭有笑也有悲傷,因為牠們與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擁有同樣的陽光。
值得一提的是,滾石唱片於1986年12月31日晚上在中華體育館舉辦的「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乃是臺灣流行樂壇的首次跨年演唱會。
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實況:https://fb.watch/7--3TAhOdV/
《快樂天堂》由陳復明作曲、呂學海作詞、陳玉立編曲;於1986年進行錄唱,並在1987年1月發行;參與演唱的歌手包括:張艾嘉、陳淑樺、黃韻玲、唐曉詩、齊豫、潘越雲、紀宏仁、錢懷琪、李宗盛、鄭華娟、周華健、王新蓮。其歌詞如下: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
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
沒有人能夠永遠沮喪
河馬張開口吞掉了水草
煩惱都裝進牠的大肚量
老鷹帶領著我們飛翔
更高更遠 更需要夢想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嚷
有哭有笑 當然也會有悲傷
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
臺北市動物園成立於1914年4月5日,然後在1986年從圓山遷到木柵。2014年4月19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慶祝建園百年,在當天重現1986年9月14日的「動物園搬家大遊行」景況;踩街遊行車隊從花博出發,經過凱達格蘭大道、南門市場,一路到動物園,全程出動87輛車,有24所國小的小朋友將打扮成動物模樣踩街;不過這場復刻版大遊行並沒有真的動物上街,而是由動物園的老員工及志工帶領,以布偶重現動物大遷移的景象,讓大家回味當年萬人空巷的盛況。
《臺北動物園 百年簡史》
根據1914年4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第7版的記載, 臺北動物園最初的創辦人是來自日本的一位馬戲團團長,片山竹五郎,而非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裡聲稱的大江氏。
1913年底,日人片山竹五郎率領70多人的「大竹娘曲馬團」來台, 首先在臺北市的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演出1914年元旦檔期,之後接著前往台中和台南演出。
片山團長率領的曲馬團以馬術為主,例如將三匹馬綁在一起,馬上站兩人,兩人共挑竹竿,竹竿上頭再站一個人之類的特技,另外也有大象的表演。
片山竹五郎的曲馬團此番來台,還另外帶了三種稀奇的動物,即大蛇、大鱷魚和大棕熊,從1914年元旦開始,放置在艋舺媽祖宮口街(今西園路和貴陽街一帶)供人觀賞。半個月後,大蛇暴斃,片山竹五郎將死蛇泡在藥水裡,連帶棕熊一起送給博物館。
1914年2月初,片山竹五郎又從南洋買來猩猩,但這次不再開放展覽,而是要善加培育。根據報載,片山喜歡飼育動物,不過他在日本飼養的猩猩不曾存活超過三個月,常死於運送的船上或是登陸幾天後即告夭折。到了臺灣之後,他發現臺灣的氣候溫暖,飼育動物的可能性和趣味性比在日本高出許多。於是,隔月片山竹五郎開始向日本動物園購買各種珍鳥猛獸,在臺北籌設起動物園來了。
不知是片山竹五郎做事有效率,還是百年前的海運能力超過想像,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買來了義大利的孔雀、澳洲的袋鼠和駝鳥、錫蘭的火喰鳥和印度蛇等十幾種動物,隨即於1914年4月5日就在圓山開園了。
當時園內的鸚鵡既會學狗叫,也會講日語「歐多桑」(爸爸)和「歐卡桑」(媽媽),為動物園帶來了新鮮的趣味。
1915年,臺北廳政府買下由片山竹五郎草創的圓山動物園,將之改為官營動物園,園內飼養的動物以哺乳類、鳥類及爬蟲類為主,臺灣本土動物比例甚高。根據報載,開幕之初展出動物有70種148隻,週日的參觀人數可達800人,以當時臺北市17萬人口而言,算是非常熱鬧。
至於目前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記載的動物園創辦人「大江氏」,應該是指1910年代的動物園養育主任大江常四郎,他在1920年出差到新加坡購買老虎時,不幸病逝於當地;雖然大江氏為了動物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他終究不能算是臺北動物園的創始者。
1934年,臺北市市役所買下圓山動物園鄰接土地,增設兒童遊園地。
圓山動物園於二戰末期曾經短暫關閉,當時的動物園隨時有可能遭到空襲,園方為了避免動物在園區遭到破壞時脫逃而傷害民眾,便於1943年執行「猛獸處分」,以添加化學藥劑的飼料餵食老虎、獅子、黑熊、大象等猛獸,令其死亡。
直至戰後,1946年,圓山動物園才重新開放。1946年6月,張明印奉派接任圓山動物園園長,為戰後首任園長。1946年底的時候,園裡只有178隻動物與4名職員。
歷經戰火的動物園裡的動物數量雖剩下不多,不過園內欄舍受損的狀況並不嚴重,因此動物園的建物規模與日治時期相去不遠。
到了1950年代,圓山動物園開始進行擴建工程,新增獸欄並大量引進新品種的動物。
1951年,為了吸引遊客,園方開始舉行動物表演與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其中的動物表演因為廣受歡迎,後來就成為每逢假日便演出的固定戲碼,而當年參與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山羊及鸚鵡等。
1952年,大量購置動物,其中包括象、豹、熊、獅。
1953年,陸續修建獸醫室,並擴建園門。
1958年,兒童遊園地由民間承租經營「中山兒童樂園」。
1961年,開始與日本的動物園進行許多的動物交換、贈送與購買等行為。
1967年,進行改建及興建綜合大樓等10項工程,當時動物園的員工編制已經有30人。
1968年,臺北市政府收回動物園,劃歸教育局管理。
1970年,兒童樂園併入動物園,更名為「兒童遊樂場」,成為動物園附設兒童遊樂場。
1979年,圓山動物園結束了持續近30年的動物表演。
1982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社教機構志工團隊「動物園志工隊」。
1986年,動物園遷至木柵後,將動物園遷建後之園址及圓山兒童樂園合併,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籌備處。
1991年7月1日,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為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之社教機構。
2014年12月14日,為營運80年的圓山兒童樂園之最後開放日,當天下午5點,圓山兒童樂園功成身退,之後由同月12月16日開幕啟用的士林「兒童新樂園」接棒為兒童們服務。
《臺北市立動物園 1986年搬家大事紀》
1986/08/15,圓山舊址關園。
1986/08/16,舉辦「為動物整理新家」活動。
1986/08/18,首批新引進動物抵達木柵新園,計28種。
1986/09/01,舊園動物陸續搬遷。
1986/09/05,行政人員搬遷。
1986/09/14,舉辦「動物搬遷大遊行」活動,沿途夾道參觀民眾達數十萬人。
1986/10/14,高齡大象「林旺」搬遷,順利抵達木柵動物園。
1986/10/28,舉辦「開園記者會」。
1986/10/29,長頸鹿搬遷,順利抵園。
1986/10/31,木柵新園正式開幕。
1986/11/03~1987/01/12,舉辦「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參觀教學」活動,計43萬2千人參加。
孔雀魚一天餵幾次 在 Caitlin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當阿嬤了
沒錯,我前陣子買了兩隻小小的迷你鸚鵡魚跟20隻斑馬魚,然後那兩個鸚鵡魚越來越怪,小動作越來越多,接著就發現他們生了一大堆蛋,想說「應該也還好吧」,「應該真的會孵出來的沒幾隻吧」「那麼容易生的話,水族館到底賺什麼?」
阿~~~就真的水族館到底在賺什麼🤔
他們來了不到一週就生,生完後還都活下來了,目前已經一個月了,我家魚缸現在有30-40隻小魚,媽呀,我好崩潰,我終於知道電視劇裡那種兒子突然回家,然後帶了一個大肚子的女友說,肚子裡面就是我的孫子的那種感覺。
而且那個女友還一次就生了30-40胞胎(我到現在都算不出來)。
發現的當晚我失眠了…….
驚嚇過後,發現,看別人養孩子還不賴耶,我當的是現成阿嬤,不用幫忙養,他們自己帶,自己餵,自己拉拔,我不用換尿布也不用餵奶,但是就可以看到可愛小魚真的好開心。
怪不得阿公阿嬤都愛催生孫子,不用他們自己養又可以玩可愛小孫,就是我現在的這種心情吧。
迷你鸚鵡魚是種很可愛的小魚,母性很堅強,生了卵都之後就瘋狂護卵,跟魚爸爸兩個人,sorry,兩條魚單挑20條斑馬魚,最後看斑馬魚每天被揍的精神耗弱,只好又買了一個魚缸把斑馬魚挪到隔壁缸去,這一缸就給夫妻倆專門生小孩育兒用,鸚鵡不只護卵,護寶寶魚,還會把大魚飼料咬碎去餵小孩,這個刷新我的三觀,以前我養孔雀魚,他們都自己生自己再吃掉,完全不知道他們在幹嘛…..欠飼料真的可以說呀…..我很好溝通的…..
比起來鸚鵡是模範父母耶。
而且鸚鵡好可愛,他們愛玩沙,我每天早上起床我的魚缸底砂表面都會不一樣,昨天是平的,今天變山丘兩座,明天是坑洞,後天沙丘又出現在別的地方,阿是有多忙。
有次半夜經過發現鸚鵡會用小嘴嘴叼著黑土然後一粒一粒的搬到別的地方去,真是可愛極了,如果喜歡很多怪招的小魚,真的很推薦鸚鵡呀,超可愛的。
就是他們脾氣不太好,一言不合就打架。
最近夫妻吵架,從早打到晚,打到魚爸爸從藍色褪色成灰色。害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上了水族愛好者的社群去詢問後,網友給我的答案竟然是……….
買個LV哄老婆就沒事了,哎呦,還真幽默
人家是真的很認真的在問啦…….
P.S. 我家目前有三缸,一缸養斑馬,一缸養鸚鵡(不要問我為什麼魚都要用別的物種取名,我也很納悶)還有一缸是螺,因為一直亂生,又不敢直接幹掉他們,就撈出來另外放一缸,可是我真的很怕螺,請問誰知道哪裡有螺的孤兒院之類的地方,我很需要🙈
🎁 追蹤我的IG:www.Instagram.com/los.ten
#breakfast #早餐 #朝食 #早安 #早餐日記 #健康早餐
孔雀魚一天餵幾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來說好要去坐貓空纜車,結果變成來 #花蓮 。
昨天帶雙圓去科學教育館,我在推車上昏睡一整路,今天原本預定要去搭乘貓空纜車。
龔少早上把我叫醒說:「妳不舒服嗎?今天可以出門嗎?」
我說:「給我一點時間......」,然後我就繼續昏睡了....
不一會兒他進來說:「天氣好好,不然我們去花蓮好了?!」
我起床後指揮嘎吱窩小姐幫忙整理行李,整理到一個段落,我說我現在要去訂房間。
她說:「妳現在才訂房間喔?!」
我說:「妳爸半小時前才跟我說要去花蓮啊!」
我心裡默默想著:要不是帶著你們兩隻,我根本會在蘇花公路上悠閒刷手機訂房,好嗎?
把自己搞得好忙,一小時整理好一家四口行李和訂房,時間太過於急迫,我竟然忘記帶我的枕頭啊!!!!!(苦惱)
抵達花蓮時是下午三點,想著找一個小景點讓孩子們跑跑
上次經過好幾次的 免入場費 #崇德瑩農場 就是我們順路的首選
這邊有羊、馬、雞、鴨、鵝、孔雀、山豬、天鵝、小白兔、魚......等小動物可以餵食,沒有收入場費,就請大家捧場一下這邊的動物飼料,魚、禽類的飼料都是一個寶特瓶罐$30,小兔子、豬、羊吃的紅蘿蔔一杯,牧草一把也是$30,滿超值的。
兔子跟小豬在比較後面那一區,建議大家不要把紅蘿蔔一次用在羊區,不然又要花錢買啦~
我直接就是魚、禽類飼料、紅蘿蔔、牧草各一,讓兩姊妹享受四種餵食的樂趣。
除了小動物區之外,這邊最夯的就是一些網美拍照景點,崇德瑩農場整個區域有包含住宿、沙灘車、露地、露營車,還有幾間咖啡廳與餐廳複合式經營,美間的低消不同,像是大鞦韆、半圓玻璃椅、泡泡屋,就是三間不同餐廳營業的,低消每一間不一樣。
最夯的咖啡廳是泡泡屋咖啡廳,可以進去圓形玻璃裡面拍網美照,泡泡屋裡面是兩人小桌子共用三組,裡面還有空氣清淨機設備,因為是非假日去,並沒有跟其他人共用,感覺還不錯,也很好拍。
海邊還有馬車車子和愛心、小船、白色圍欄等拍照打卡造景,因為骨折的媽媽我這次沒有上場,直接讓兩個女兒表現啦!
我覺得這邊還滿值得帶孩子來的,免費入場,想玩什麼就消費什麼,不要餵食小動物自己的食物,購買店家販售的飼料,不儘是對小動物健康,也是支持店家經營的動力,我覺得很合理,這邊環境也很不錯,不過還有幾個地方正在擴建整理,下次應該會有不一樣的風貌。
我個人覺得湖邊露營區感覺很棒,還有靠近湖邊的小貨櫃屋住宿也挺不錯的。
PS.因為免收入場費,所以洗手間有收清潔費一人$10,清潔衛生還算是乾淨。
住宿直接就訂上次也帶雙圓住過的花蓮車站對面洄瀾窩青年旅舍,同一個家庭房型。
雙圓很開心,因為這邊公共空間有玩具跟漫畫,所以他們很期待再入住。
▼之前寫過文章▼花蓮住宿|洄瀾窩青年旅舍
https://boo2k.com/archives/83764
話說,今天公告寒假多了四天,是否應該要再想想要怎麼度過。........
姊妹每天吵架真的好煩唷!
出門也吵,不出門也吵,簡直仇人冤家~
我跟龔少都在懷疑上輩子是不是欠了她們兩個什麼.....
孔雀魚一天餵幾次 在 請問孔雀魚一天要餵幾次?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問孔雀魚一天要餵幾次? - 大隻魚跟剛生出來的小魚仔我朋友說一次但看到網路有說一天要餵四次(動物與寵物第1頁) ... <看更多>
孔雀魚一天餵幾次 在 孔雀魚飼養交流| 請問大家的藍寶寶一天都喂幾次啊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問大家的藍寶寶一天都喂幾次啊,我都只喂一次這樣會太少嗎? ... <看更多>
孔雀魚一天餵幾次 在 Re: [問題] 孔雀魚死翹翹了- 精華區Aquarium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孔雀魚相較其它的魚種來說是難度比較高的魚種。這麼說其實也是有根據的..
就算是水族館也不見得可以把孔雀魚養的好。除非是孔雀魚專門店,一般的魚店養
的純種孔雀我看過很少不生病的,幾乎死的死病的病(初學者可能還沒辦法判斷魚
是否生病)不然就是精神不佳。就算是孔雀魚專門店,一些孔雀魚常得的病有時候
也會不幸染上(例如車輪蟲),所以買魚的時候仔細選健康的魚是很重要的。
其實養魚的水對初學者來說常常是很神秘的。
有時候看看水池裡面的水綠綠髒髒的,覺得魚死定了..可是魚好的很。
自己養魚的水明明比起來乾淨多了,魚反而病一堆~~
原因其實很容易..因為魚生不生病主要是看水裡面的帶菌量/寄生蟲的量比較有關係。
相對來說有些水看起來還滿乾淨的,但是因為缺乏好的過濾系統,其實裡面已經帶菌/
寄生蟲量很高了..這時候以孔雀魚的大尾巴當然受不了,因此水質的管理其實就是降
低水裡面的有害生物/成分為主。
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好的硝化系統,也就是培養出一群硝化菌並定期換水。
硝化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了它之後可以大量減少對魚兒有害的因素。硝化菌最主要
的功用就是把魚排泄物裡面的轉成較為無害的成份:
氨(NH3+)or銨(NH4+)-->亞硝酸鹽(NO2-)-->硝酸鹽(NO3-)-->氮氣(N2)&氧氣(O2)
最後一步轉成氮氣&氧氣的過程還需要一些厭氧菌的幫忙~
因此需要加上定期換水以減少NO2-、NO3-(毒性較氨、銨為低)的含量避免魚被自己的
排泄物毒死。
另外就是大量的培養硝化菌的時候可以減少其它有害細菌的數量,加上定期換水可以
讓有害細菌降低到對魚沒有威脅的數量。
而為什麼有些水看起來明明比自來水還髒,可是魚活的很好的原因就是因為裡面有了
完整的硝化系統,跟完全無菌的自來水是不同的!
自來水雖然無菌..但是裡面的氯氣會對魚造成損傷,因此只要有一點細菌馬上就會趁
虛而入讓魚生病了。
而且因為缺乏硝化菌的存在,魚兒事實上是受著氨和氯雙重毒害的!
如何建立一個好的硝化系統?
其實只要知道硝化菌喜歡水流、附著物、食物就很容易了。
因為硝化菌要水流才能大量繁殖,所以如果只是放一缸死水裡面丟一塊生化棉的話效
果是不大的。
硝化菌需要附著物,因此如果沒有可以讓硝化菌附著的裸缸是不能培養出硝化系統的。
要簡單的建立一個硝化系統用以下的步驟(假設為第一次設缸):
1.準備好魚缸和已經養過的水,加入硝化菌(水館都有在賣)或是跟別人要用過的濾材。
2.丟數隻蘋果螺(或其它螺類)下去。
這麼做是提供硝化菌食物,因為蘋果螺很會大便,這樣就讓硝化菌有了食物。
3.使用外掛的話請在外掛內放上適當的濾材並且啟動。
也可以使用水妖精塞滿自己要的濾材後啟動。
4.兩天餵蘋果螺一點點飼料讓他們吃的飽飽才會大便。
5.放著至少一個星期。
然後可以考慮把鼠魚或是蝦子丟進去先養(也可以說是試水)。
6.判斷是否硝化系統已經完成:
目視缸中的水清徹無雜質白霧、魚蝦螺大便很快(一天內)就會變的像脫水過一樣
小小的。
7.進魚。
至於濾材部分表面積愈大的濾材培菌效果愈明顯。因此生化陶瓷環(非石英環)的效果
比較顯著。
水族館多半使用大磯砂(清洗較方便而且很便宜)。我使用過效果不錯的是陶瓷環+火山
岩+竹炭。其中竹炭的效用不是培菌而是吸收水裡面的氨和一些化學物質。
火山岩的效果大概是陶瓷環和竹炭的綜合,因為較大顆所以常常用來鋪底。
如果已經培養好了完整的硝化系統,接下來做的就是維持好水質就好了~
維持水質比培養硝化菌容易~ 只要每一兩天(視排便量)把底部的魚便吸掉並補入相對
應的水,然後每個星期找一天換三分之一的水這樣魚就很不容易生病了。
一陣時間過後濾材可能會髒,這時候有些人會看不慣把它拿出來洗個乾乾淨淨,然後
硝化菌就沒了..= =" 因此要清洗濾材用魚缸的水(禁用自來水)沖一沖把明顯的堆積
物沖掉就好了,洗完之後「不要換水」。
把握住「洗濾材不換水;換水不洗濾材」的原則,以免硝化菌一下子滅光。
可以的話最好補充一點硝化菌進去~ 我的經驗是濾材很少需要清洗的,因為大便都沈
在水底而我的水妖精吸水是從上面吸因此從來不清的。除非魚集體得病才要考慮把所
有的濾材換新或是清洗。
當然餵食的量還是要小心的,不要因為魚一直吃就一直餵,愛之得以害之,成魚一天
餵1~2次,每次以3分鍾內能吃完的量就好了。
幼魚比較會吃可以多餵幾次,我自己是一天餵3次,每次餵食是放下去搶光了再放一
些,等到開始有幾條魚不積極搶食了就不餵了。
注意的是過量餵食魚並不會因此長的比較快或是比較大,養過小魚的人應該有一個感
覺就是有時候明明餵的不多,可是小魚大的很快;餐餐把魚塞爆可是魚好像並沒有長
的比較快反而大一堆便水髒的很快。
因為魚不論吃了多少身體吸收的能力還是有一個上限,多吃的最終只是排出來污染水
質因此餵食掌握到適量是很重要的,省錢也減少自己麻煩。
當然有一些人會支持無限制把魚塞爆,不過這樣自己要投入更多的心力維持水質..
而且魚就算最終比較粗壯也不見得會比較漂亮(並不是愈大條愈好看,很多時候是變
醜),大概就多花很多錢是真的。
至於餵什麼也是有差的..因為不同的東西影響水質的程度不一。
一般來說,污染水質的程度:
活餌<上浮性不易崩解飼料<下沈性不易崩解飼料<易崩解飼料<粉狀(幼魚用)飼料
營養程度則是: 活餌提供蛋白質為主,而飼料則是比較平均。
因為蛋白質對於長大很有幫助,因此魚吃活餌的話會長的比較快,但是不能只餵活餌
不然會因為營養不良抵抗力不好。
而活餌一般常見的大概就是豐年蝦(無節幼蟲)、麵包微蟲、汽水微蟲、紅蟲、赤蟲、
水蚤。
紅蟲赤蟲因為常有帶菌問題(生長環境很髒帶菌量很高)容易造成孔雀魚因體內蟲升天
因此一般除非專業魚場或是有可靠的來源可以保證沒有帶菌問題都不建意餵食紅蟲赤
蟲。
而豐年蝦是常見的孔雀魚友餵食孔雀的食物,沒有帶菌問題蛋白質含量高。但是也有
一些缺點包括敷化豐年蝦比較麻煩、滿貴的、加上若是沒敷好造成死豐年蝦過多(被打
氣機打爛)或是沒用水洗過、不新鮮反而污染水質的程度比飼料嚴重許多。
加上豐年蝦的體型很小,因此對於成魚來說常常會吃的很辛苦又吃不飽。
因此跟一般魚友不太一樣我不是很建議主用豐年蝦養孔雀魚。
但是豐年蝦有一個地方是飼料難以取代的,就是在養剛出生的幼魚的時候非常有用。
幼魚通常不太愛吃飼料(粉狀的飼料也不好容易污染水質),這時候豐年蝦就真的無法
取代。
因此可以建議要養孔雀的可以去買人家做好的冷凍豐年蝦磚,放在冷凍庫可以保存一
年以上沒有問題專門用來餵幼魚。
至於成魚的話就用不同的飼料偶爾才餵點活餌就行了。
微蟲這種活餌算是產量比較固定營養價值很高的活餌,但是因為體型過小因此只適合
用來養幼魚。
若是不想用豐年蝦的也可以考慮用微蟲來餵幼魚。
水質的管理不外乎就是建立硝化系統、勤快的清理魚大便、控制餵食的量和餵食種類
,只要以上說的有把握到魚就很少會生病了。
接下來講一些需要的設備:
過濾器
如果缸長沒過 1m 我覺得外掛或底沙過濾都很好。
外掛的水流會影響魚的受孕機率。
加溫器
加溫器是必要的,至少在冬天。
魚對水溫的變化很敏感。怕費電調到 22℃就可。最好是 24~26℃。
燈
只養魚的話燈要求不高,一般皆可。
但是魚仔需要光不然長不好。
若有水草的話就一定要買水族館的專用照明燈才有適合的光譜不能用一般的日光
燈、檯燈。
建議如果 要買水館的燈的話不要買那種5瓦的小夾燈,因為這種燈一般因為價格
低廉品質都不太好,容易用不到一年就壞了。可以買好一點的台製日製的13瓦以上
的燈。
打氣機
如果魚不多還好,多的話最好要用不然缺氧或氧不夠。
好氧益菌是培養不出來的。
水中溶氧高的話也可以減少疾病的產生。
打氣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增加水的流動有助於培養益菌。
底沙
底沙主要是用來培養厭氧菌、硝化菌、造景。
如果沒有底沙那就要有很好的過濾系統,常常清洗過濾器。
餵食多的每2天換1/5水。
而且一定要用陶瓷環或玻璃環來培養有益菌。
一般來說換水的原則就是在水常保清徹的時候(硝化菌系統有效運作)只需要每天回
補吸掉底層魚大便、雜質的水,一兩個星期再換1/3的水就夠了。
如果水霧霧的、白白的或是聞起來有魚腥味的話表示水質很差應該馬上換1/3~
1/2的水改善這種情形,並檢查是否有建立好硝化系統。
初學者不適合用底砂,尤其是細砂。
原因很簡單,因為底砂雖然會培養益菌,也同時會培養各種細菌和寄生蟲,如果沒
有很勤勞的常常洗砂的話通常就會落入魚不斷生病死亡的惡夢中。
而初學者常常會誤以為養魚只要有水有飼料就好了。
請記住,有些魚「並不是」丟在那邊不管只餵餵飼料就會活的很好,純種孔雀魚就
是很明顯的例子。
如果使用底砂的話可以參考水館用的大磯砂並加上隔板,這樣可以減少魚大便卡到
砂子裡面的機率。
若是自己在養魚缸數不多的話用自製水妖精的效果就很好了。
洗沙器
洗沙或裸缸用都方便。
小缸的話可以用風管接吸管。
一端放在缸裡一端用大滴管吸一下放在桶子裡(要比魚缸低)。
利用虹吸現象就可以很方便的吸魚大便了。
以初學著有以上的基本設備。
養魚可以是30%成功了。環境可以是70%成功了。
接下來要注意一些「水」方面的問題。
因為魚養的好不好絕大部分的原因都出在「水」上。
養水
水就等於魚的70%生存環境,水好魚就好。
一般從水龍頭的水要養。一般養4天以上。如果表面積不大的桶最好打氣2天,
曬2天。
如果有加水穩劑的話可以減短時間,但是至少要一天以上比較好。
地下水每區都不一樣,雜質較多比較難說。最好也放2天以上而且不用底層的水
因為有沉澱物。
如果來不及請務必要加水穩。加水穩後等 10 分鐘就可以用了。
對溫
如果有用加溫棒。新的水一定要對溫,不能相差超過兩度。如果缸是24℃,新水就
不能大於26℃、低於22℃。沒用加溫棒的也最好注意溫差。
換水
一般7天換1/3水。但是如果突然多餵食。或加魚。那就不一定了。7天換1/3
是指水質很穩。餵食也很穩的情況下。
一般新缸每2天就要換1/5水。加水時除了注意溫度以外還是要慢慢加。盡量不要
直接加到魚。因為水裡的Ph 不一樣。有外掛的可以用湯匙放在出水處。
新水加在湯匙上與舊水混。
對水
新買的魚回來後從塑膠袋裡倒水到塑膠杯裡用2%的鹽先混好在把魚倒在杯裡泡15分
鐘同時把杯放進魚缸調適溫度。15分鐘後對水第一次從杯中撈出1/4水、加缸中
1/4水進杯。
之後每5分鐘對1/3。第四次後就是35分鐘後可以把魚放進缸中。
觀察魚的異狀
每天餵食時要注意不出來吃的魚,時常觀察魚有無異狀,包括夾背夾尾、身體上出現
原來沒有的白斑、精神不佳晃來晃去、尾巴裂掉或是邊緣不平整。
切勿突然餵大量食物。導致生態被破壞。如果真的餵過多須要在3小時後換水1/4。
一般餵食掌握魚可以在一分鐘內吃完不沈底的原則。吃完再餵寧可多餵幾次也不要一
次就丟一堆。這樣一來可以養成魚搶食的習慣比較容易長大也不會破壞水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213.73
※ 編輯: pandanoei 來自: 118.160.213.73 (04/24 23: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