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著女人看《大秦賦》,雖然這部劇的史實考證上被諸多吐槽,但終究是演到了你我都曾讀過的中學課文李斯《諫逐客書》。雖然這篇文章早被老師徹頭徹尾解釋過,但看劇給人的感受還是不同。
秦國高官要職向來被其餘六國之人所佔據,呂不韋一派佔相邦高職十數載,更何況還發生過嫪毐叛亂。韓國更是派出鄭國,以修渠之名,耗費大秦國力。秦國王室宗親及當地仕族,自是不滿秦國要職長年被要客所佔,故力主秦王政「驅逐外客」。
外客李斯寫了一篇《諫逐客書》。內容闡述秦國若想要持續成長,吸收六國人才是必要過程,若秦國不願吸收六國人才,只是將人才往外擠壓,最後終將導致他國得利。這篇《諫逐客書》,其實滿有當代經濟學思想,主張人才自由流動,能吸引人才和資本的國家才能長久成長。
上次讀《諫逐客書》應有十年以上了。此次的感受特別深刻,因為身邊正好有朋友是家族企業的二代,因為企業經營得不錯,在他這一代就面臨了是否要以上市為目標發展,以及到底要不要請專業經理人打理公司等問題。
朋友每每思考這類問題,都與秦王宗親的角度相同。他無法相信來自外部的經理人,家族企業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為長輩們的打拼和奮鬥。外來的經理人沒有無法改變的血緣關係,也不見會有相同的向心力,彼此所具備的價值觀更不可能永遠相同。對宗親長輩們而言,賣掉公司或祖產是不在選項範圍內的,但無法保證外來經理人也有這堅持。
雖然李斯《諫逐客書》其言在理。不過數十年後待秦始皇死後,他便在趙高與胡亥的脅迫下,失卻堅持,竄改了秦皇遺詔,將秦皇原本屬意的接班人公子扶蘇,換成了秦二世胡亥。我想外來經理人的問題就是這樣。即便經理人能力超絕,終盤前的所有決策都切中要點且得分連連,但在終盤時只要做了一件錯事,其身分便會被放大檢視。雖然說宗親同樣會有吃裡扒外的可能性,但畢竟是自家的孩子,總是能被長輩們原諒。
整體來看,培養家族與外部經理人的信任關係,才是長久之道。這也是為什麼李斯的兒子們娶的都是秦公主,當然也是為什麼許多企業的千金,最後都嫁給了公司高幹。
《諫逐客書》同時還訴說另外兩項道理。
一是王親國戚平常很閒,如果你不給他們一點差事做,他們就會想要找你麻煩。這些人不缺錢,想要的是權力和名望,你需要做的是騰出某些「錢多事少秀場多」的肥貓官職,給他們疲於奔命。這也是為什麼國營事業、家族企業、學術基金會裡,總有些莫名其妙的會議要開,總有些神奇又沒意義的行程要跑。
二是王親國戚能力不足又愛包工程。如果你不給他們包工程,他們就會覺得你瞧不起老人家。這些人不缺錢,就是想要為團體做點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國家或家族企業中,總有些工程的品質參差不齊,並且在每每搞砸的情況下,還是要發包給同樣的人。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