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腦的超前部署
上回和一個媽媽聊到做家事的感觸。同為職業媽媽,很能夠理解在上班空檔或是下班過程中,為了時間運用的精簡性,就會提早開始去想等等到家後要從哪邊開始做,先做副食品最後一起洗碗,在煮飯時就把衣服丟進去洗,煮好時家人吃飯的空檔可以晾。或是計畫著等孩子睡著之後還有哪些白天上班的工作需要收尾。
我們笑稱,這是媽媽腦的超前部署。
但這個笑,是笑著笑著眼淚就流下來的那種。
通常每天上班戰鬥完下班續戰,到了晚上其實就是會很累,是哪種體力和頭腦都不想動的累。
這其中如果小孩沒有吵鬧,另一半沒有顧著滑手機,還會有一種省去生悶氣的僥倖。
然後日復一日。
想著想著,不知道究竟是時間對我們不夠大方,還是我們對於時間很吝嗇?
困難的是:時間,體力,責任,自我要求其實全部綁在一起,牽一髮動全身。想要把一些碗留到明天洗,還不是又用到明天的時間; 想不管孩子寫的功課,但孩子拖拖拉拉又影響到睡覺和明天早起。想要不管家務專心衝刺工作,心裡面又會因為卡著一些事情而覺得矮油。
自我實現這件事,請先在旁邊等,目前顧不太到你誒。
心裡裝的待辦事項啊,時間這條河流承載不了。於是我們想盡辦法去增加時間的容量,讓自己的頭腦多工或是超前部署,看起來是最俯拾即是的方式。
但也許這不是唯一的方式。
我們是否有實驗過,心隨當下地做好家裡的每一件事,真的會比較耗時嗎?也許會,但可以相信心裡可以因為不用一直超前部署而疲累。
至於另一半,每個媽媽都有好多好多的故事可以說。或大或小,或痛或笑,輕者做事標準讓我們很難接受,重者對於家務分擔的觀念和自己迥異。這個沒完沒了的結可能暫時解不開。停下來,保留一些期待回到自己,那是對待自己溫柔的方式,卻不是妥協。
最後,我想分享給和我一樣對於時間感覺很壓迫的媽媽們,讓我們一起練習對於時間感到放心,寬限一些心裡的執著。
附上好友的手稿,來自林徽因的文字。
#超前部署
#媽媽聊聊天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