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會(RCOG)、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都建議孕婦與哺乳期婦女施打疫苗與否,須跟醫師做詳細的討論,權衡施打疫苗對個人的利弊得失,再做出共同決定。因為目前上市的疫苗,在臨床實驗中都是排除孕婦與哺乳期婦女的。這是一直以來,藥物研究的性別問題,除了孕期與哺乳期,女性常因月經造成的不穩定,被排除在許多藥物研究族群之外。有學者提出,目前的研究都顯示「沒有造成傷害的證據」,這跟「證據顯示不會造成傷害」完全是兩回事!若將這個族群的婦女排除在藥物實驗之外,可能讓她們無法得到最佳的治療。也有學者指出,孕期與哺乳期生理機轉並不相同,諸多研究卻都將其視為同一族群,這也是有問題的。
在諸多機構與組織的呼籲下,目前知道的是Pfizer在3月宣布將進行一項包含4000名24週至34週健康孕婦的大型研究,收集疫苗對孕程、產程以及新生兒的影響。不過這個研究的成果,最快是10個月後,也就是2022年了。
收集目前發表的研究資料,大多顯示孕婦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並不會比一般婦女高。但有研究報告顯示孕婦感染新冠肺炎之後,加護病房住院率、插管率、與死亡率較高,但這些研究有一些研究方法的問題,像是高達64.5%女性死亡案例,並無她們懷孕與否的資料,所以這些數據是否被高估,需要更嚴謹的研究澄清。
〈面對新冠肺炎,孕媽咪疫苗怎麼選?〉全文見第一則留言。
這篇是阿萍醫師日前整理給信誼基金會與會員們分享的文章,再次分享給大家作為參考。
圖片來源 台北市政府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