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網友在臉書靠北女友發文表示,她跟男友交往一個月,約會幾次後對方要求她吃飯付錢,她一聽立刻放生對方,直呼「以前男生還沒吃到前都會演一段,現在男生直接不裝了!」
我實在無言以對。首先男女請對方吃飯並非天經地義,應該是對彼此的情意和禮貌。或許這些禮貌是演出來的虛偽,但如果只有男方汲汲營營的善意請客吃飯,而女方從不回以請客或禮物的善意,那這場戲肯定是演不下去。
台南還有個瓦斯工人,因為愛慕漂亮的護理師,不但長期付出金錢供對方花費,還買了台車子給對方代步。誰知道護理師另外結交男友,瓦斯工人想討回車子,最後卻遭護理師和其男友教唆他人痛打,而後身亡。
在齋主看來,當前男女市場中許多詭譎的現況,問題都出自一方不願意「演」。許多女生連基本「回禮」的應對都不具備,許多人約了男生只想蹭頓飯,男方不見得要你付出些甚麼,但至少讓彼此多點遮羞布。男方更是豪不顧忌的在網路上發表言論,說女人就是種用錢就能買到的動物,老子與其花錢請女人吃飯,還不如花錢買春。
齋主誠摯提醒一下。若你認為無法承擔對方對你的善意,就請婉拒自己無法負擔的善意,反之,當你對任何人釋出善意時,也千萬別想著對方一定要有所回報。
「有來有回」是理想狀態。
既然是理想,就要有理想落空的心理準備。
正因為如此理想,才配得上愛情。
我常覺得AA制讓男女雙方算得清清楚楚,讓雙方少了很多人情上的相互依欠。各付各的彼此看起來都不吃虧,卻也沒想過這樣清清楚楚的關係,正因為乾乾淨淨,所以反而顯得脆弱。
為對方付出,不見得只有金錢,更多的是份心意。當你請對方吃飯,不只是希望能共享餐點,更是滿足了希望看到對方幸福神情的慾望。換句話說,你如果對於付錢付得不開心,就代表你們沒必要吃得那麼貴XD
我家那個壞心眼女友 千層蛋糕公主 曾告訴我,要讓人愛上你,絕對不是要請她吃好料、送貴重的禮物,而是要讓她願意為你付出、願意為你投入。當她投入的越多,你相對的也要回饋得更多,這種一來一往的關係就能自然的建立。
倡導AA制的人,不就少了這種對彼此的付出嗎?
婉拒貴重禮物 在 Ashley 在這裡愛說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給我的青春期大孩子,關於接受與付出的分寸(二部曲)
某天放學,中學生拎回一袋品牌化妝品,
說是同學家長給媽媽的謝禮,
原本輕鬆的下課氛圍就這樣僵了:
「妳怎麼能未經當事人同意就代收禮物呢?」!!
小學常有晨光媽媽、故事隊志工好意分送孩子們糖果、文具的情形,
當時我們就討論過,如果是平常就不食用的色素糖果或實在用不上的文具,
可以以什麼樣的方式直言婉拒並誠心謝謝同學家長的熱心,
因為收下任何“對自己多餘的”食品或文具,就是浪費,
一來違反日常對零食的選擇原則,二來也要懂得開放文具被好好使用的機會,
至於小學生間的禮物餽贈,適逢帶班的幾位導師都禁止這類互動,
因此親師生間一直相安無事到畢業.....
只是中學生開始學習人際社交的社會化,父母亦步亦趨的叮嚀很多時候有“不在現場的不合時宜”,
因此父母改變態度,更開放地放手讓中學生主導判斷也是成長過程的必要,
但當再度遇到“來自同學家長的好意”,
不再是單純平價的糖果文具時,妳該怎麼做到適當的尊重與表態?
同樣也就簡單的兩個叮嚀:
「不代收」與「不收彼此能力不相符的餽贈/無功不受祿」。
即便是大人,家人與伴侶間也不適宜有“代收餽贈”的行為,
因為非本人,完全無從判斷這個禮物往來間是否合宜(甚至合法),
只要沒有經過本人同意,
請千萬不要代替父母與任何家人代收任何來自對方友人的盛情好意,
這也是最基本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清白自保。
或者某些同儕間餽贈物品不是未成年的你/妳能負責任時,
諸如名牌衣飾、手機電玩等(這已經遠超過青少年能負擔的貴重),
更要劃清“接受的界線”,
還沒有經濟獨立能力的青春期大孩子,
最要學習修煉的就是避免虛榮的誘惑,
因為青春期大孩子實在尚無法判斷,
這是有目的的利誘控制,還是來源不清的贓品出清,
世風日下,如果毒品都能侵入校園以糖果包裝來毒誘,
那麼其他“來自同儕非能力可及的莫名物品餽贈“,
都有可能是各種非法目的的手段之一。
然後再回到中學生幫媽媽代收的禮物,
妳要清楚大人間的人情交際,非孩子能介入收受判斷,
如果有不能面對面的轉交,自然有其中原委,
身為一個”孩子“,最好的推卻之詞便是”我需要父母的同意才能.....“,
非本人,誰都沒有權力去越俎代庖,
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中學生不能不懂的基本。
而接下來該是讓青春期大孩子理解與異性間,
關於接受與付出的分寸.....
長大其實沒什麼大不了,就是這些皮毛罷了,
但這些皮毛卻足以牽一髮動全身,
因為愛,所以得讓我們的青春期大孩子都確實知道。
#主婦與非主婦 #給我的青春期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