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家企業會想要研發紙製酒瓶,是因為看到一份數據表示,歐洲在2018年時總共丟棄了820萬噸塑膠包裝,這些垃圾造成地球龐大的負擔,所以他們就決定要在2021年,推出完全不含塑膠成分的紙製包裝瓶,搶搭環保熱潮,為地球貢獻心力。業者強調這款酒瓶是由環保紙漿、可生物分解的食品級樹脂組成的,製作方式是以模具來加壓紙漿,然後用微波技術進行固化,所以裡面完全不會出現我們常見的,紙杯裡面那層「塑膠淋膜」,是個無塑瓶,然後蓋子用的是鋁蓋,因此連瓶加蓋全身100%可回收,預計會先用在旗下的「黑牌」系列上,如果能如期問世,將會是全球第一支酒精飲料的環保瓶。
目前除了這個威士忌品牌,丹麥啤酒大廠也打算推出兩款叫作「綠色纖維瓶」(Green Fibre Bottle)的環保啤酒瓶。兩款原型都是用「永續木纖維」製成的,可以完全回收利用,裡面會塗一層特殊薄膜來防滲漏,一款薄膜是「再生PET聚合物」,另一款是「100%生物源PEF聚合物」,業者目前正在測試兩款瓶子的防滲漏程度。不過酒瓶本來就沒在用塑膠,而且很多網友都在問,玻璃不是本來就可以回收嗎?何必大費周章製造紙酒瓶呢?
酒精大廠很少使用塑膠製品,通常都用玻璃,但是玻璃從製作到運送,整個過程會產生許多碳足跡。例如,玻璃必須加熱到600度以上才能彎曲被塑形,燒製上相當耗能源。而一般常見的330ml鋁罐可樂,每瓶碳足跡是170克,但同樣330ml的玻璃瓶裝可樂,每瓶的碳足跡卻是350克,整整一倍,而且玻璃瓶因為比較重,運送時也會間接增加貨車的油耗和碳排。
再看到回收部分,廢玻璃被回收後,第一步要經過分類、分色,第二步是去雜質清洗,粉碎研磨,製成再生玻璃粉碎料,然後入庫包裝,送去一般的玻璃製造廠商,重製成新的玻璃,整個過程吃力不討好,沒什麼人願意做,也不是所有回收廠都有這樣的技術。
而台灣本身也禁塑滿一年了,現在有很多廠商加入減塑行列,用紙吸管取代塑膠吸管,不過我每次飲料還沒喝完吸管就融化了,心情很不好。不過我很好奇,像是紙杯紙容器裡面都含有一層用來防水的塑膠淋膜,難以被回收處理,有九成都是直接當一般垃圾丟掉,那紙吸管就會比較環保嗎?
其實兩年前英國媒體就揭露,英國某大型速食業者使用的紙吸管,其實根本不能回收再製!他們用的紙吸管,推出的初期由於太薄,被顧客批評「會被飲料溶解」、「口感很怪」,因此業者只好把紙吸管加厚處理,結果太厚的吸管,讓合作的垃圾處理廠難以再次加工,最後這些紙吸管就只能先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掉,讓當初環保的美意大打折扣。
至於台灣的話,根據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彭元興的說法,台灣市面上所使用的紙吸管是由純木漿(原生漿)抄造的,裡面不會使用PE淋膜,實驗結果也證明,用傳統紙類回收設備就可以搞定,不需要特別的設備或製程來處理。這是理論上啦,實際上呢,大多數的回收商都不會接受沾過食物的紙類,所以用過的吸管最後恐怕也是被當成垃圾丟掉,總之,用紙吸管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可以救海龜,但其實不要用吸管最好。
其實無論是哪種紙製品,都會經歷伐木、運送、製紙、漂白、染色等程序,過程非常繁瑣,消耗的資源是塑膠的好幾倍,更容易造成全球暖化,但好處就是比較容易降解,反觀塑膠,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是「禍害遺千年」。哪一種材質是真正環保愛地球,我們很難針對單一面向下定論,但無論使用何種材質,記得要把握3R原則:Reuse(重複使用)、Reduce(減少使用)、Recycle(回收),才能達到垃圾減量的最終目標。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
威士忌酒瓶再利用 在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SMWTA品酒會拾穗-Glenturret與酒標設計
先談我個人的喜好。身為工程師的我,絕不讓人意外的喜愛精簡、乾淨、清爽的設計,版面言簡意賅的傳達酒廠或酒款特色、理念即可,而且理念毋需太多,1、2個便夠,搭配的色彩或圖案設計也毋需太過繁雜、繽紛,最重要的是,選用的圖案、圖片或訴說的故事必須與酒款、酒廠有一定連結,如果毫不相干,至少也要簡潔而賞心悅目。在這幾個前提下,該提供的資訊最好都能在酒標上展示,沒講清楚或意在言外的意涵,如果需要行銷或業務在一旁闡釋、提醒這一支酒想要表達的是怎樣怎樣,對我來說都覺得多餘了。
以上對於設計癖好的描述主要針對OB酒款,如果對照著看Arran的新舊設計,酒友們應該很容易了解為什麼我會喜愛新包裝。至於市面上琳瑯滿目的IB酒款,雖然我仍以相同的偏好眼光去審視,但由於原酒來源繁多,裝瓶商必須尋找系列性的主題,所以多了許多設計概念。另外今天盛行的社團、酒專及個人包桶,通常具有特殊意義、價值、目的,但爭奇鬥艷的設計方向過於凌亂,我以為切莫「鄭聲亂雅樂」,以致如主持人灯灯所言「酒標說明多過於酒款」,那就是惡紫奪朱了。
但話說回來,我數十年來養成的工程師美感和偏好,在行銷人員眼中根本不值一哂。正如品酒會眾人對我的韃伐,瓶身、酒標、外盒和廣告等種種設計,最重要目的不是討我喜歡,而是為了讓這支酒在酒專、酒吧林立的數百支酒當中,如鶴立雞群般一眼便被消費者認出、挑中,行銷人員也才有機會鼓起如簧之舌去講述酒標裡的故事,最終讓消費者掏錢買單,當然買酒、喝酒的人也多了「酒」餘飯後的談論題材。
所以身為工程師的我只能悶聲喝酒,不過也聽到了幾個有趣的重點,如:
何謂正標、背標?這是從LMDW裝出的Artist系列所衍生的問題。灯灯認為完整的藝術創作屬於裝瓶商的系列概念,擁有豐富的意涵(是什麼?),所以應該是正標,另一張寫滿文字的酒標,只用於說明酒款種種,算是背標。不過這個問題無須爭辯,因為按照法規,酒標正前方必須標示威士忌的種類......(參考附錄),所以正標、背標很容易區分。另外,品酒會眾多酒款中,我最喜愛的酒標設計便是Artist了,有藝術性,也做了詳細的說明。
酒齡越來越重要:審視大酒商的核心酒款,新包裝上的數字被放大許多,顯然酒商一掃過去多年教導消費者「年份、酒齡不重要」所花費的苦心,再度重視起酒齡數字對銷售量的助益。我的小人心態是,當裝不出足夠的有酒齡酒款時,酒齡只好不重要,當威士忌湖逐漸成形之後,酒齡一躍成為重點。
酒瓶重量也很重要:K大提醒我們注意,高齡酒款(如21年)的酒瓶,其瓶底厚度硬是比低齡酒款厚,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具有份量,讓消費者產生多花一點錢也值得的尊榮感。行銷針對消費者心理的打擊還真是無孔不入!
如何分辨OB、IB?同樣還是K大的提醒,OB酒款上的酒廠名稱一定非常顯著,讓消費者望一眼就可注意,但IB酒款的酒廠名稱字體一定縮小,用以凸顯裝瓶商。
英國沒有審查酒標的單位:雖然又是K大的說明,但,沒有嗎?所以當我們寄出費盡心力製作的酒標,酒廠或裝瓶商澆一盆冷水的告訴我們不同意使用,都只是自律審核?確實,法規中並沒有事先送審的要求,不過HMRC官員可隨時檢查法規中所要求的一切,包括酒標、包裝、廣告等等,若不符合規範,那麼就有權要求停止銷售並施予處罰,所以對於熟悉法規的酒廠和酒商,當然會依一定的標準來審查設計,另一方面,對於可能傷及酒廠、酒商信譽的酒標設計,打回票也是正常的。不過這一點並不適用於美國,因為美威裝瓶前必須通過Certification/Exemption of Label/Bottle Approvals (COLAs)來確定酒標的合法性。
因為這場品酒會的主題並不是酒,所以未留下任何酒款記錄,不過仍就記憶所及寫下小小心得,或可提供酒友們參考,或只是野人獻曝、不值一哂。
附錄:蘇格蘭威士忌法規(2009)中的酒標規定
1. 酒標正前方必須標示威士忌的「種類」,並從以下5種種類之中擇一標示:單一麥芽、單一穀物、調和麥芽、調和穀物以及調和式。
2. 上述文字必須印在酒標上肉眼可見的位置,每個字都須同樣醒目,且與其它說明文字一樣突出,不過以下字樣不在此限:
獨立標示的"Scotch Whisky"
酒齡、蒸餾及裝瓶的年份或日期
其它共同構成品牌名稱的文字
3. 威士忌的種類名稱不得被其它文字、圖片覆蓋或打斷,也不能附加其它文字,唯一可用的補充說明只有「產區」,但必須完全在以下5個產區進行蒸餾:高地、低地、斯貝賽、艾雷島和坎貝爾鎮。
4. 有關「產區」有些例外,如:
如果威士忌完全在某個特定區域生產,那麼可以不標示產區,而選擇在酒標中標示該地區,如"Orkney 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
斯貝賽區屬於高地區域內的特定範圍,因此可選擇標示為斯貝賽區,或是高地區。
2009年9月1日以前(也就是現行法規公佈前)註冊的品牌或公司名稱不在此限,如"HIGHLAND QUEEN Scotch Whisky"或是"Highland Distillers Ltd"。
使用2個以上產區的威士忌來調和製作的調和式威士忌,可將各產區都標示清楚,如"Blend of Highland and Islay malts"。
假如某個穩定的品牌擁有多種不同產區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那麼可在酒標內加註產區,例如品牌名稱為"Highland 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瓶中酒液來自艾雷島,便可加上艾雷島產區的標註。
5. 有關蒸餾廠名稱的使用,必須
瓶中酒液必須完全在蒸餾廠釀製蒸餾,才能使用蒸餾廠名稱作為品牌名稱。
故意誤導消費者瓶中酒液產自其它酒廠是不合法的。
利用單一麥芽、單一穀物的名稱來誤導消費者瓶中酒液產自其它酒廠是不合法的。舉Glen Dornoch為例,這是SWA用來說明而自創的酒標,乍看下一切正常,而且底部還標註"Glen Dornoch Distillery Ltd",更讓消費者相信這支酒是產自Glen Dornoch酒廠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但蘇格蘭並沒有這間酒廠,只是品牌名稱。
威士忌酒瓶再利用 在 niusnews 妞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妞妞們知道,海攤上有一大部分的垃圾,都是玻璃瓶嗎?許多人狂歡喝酒完剩下的一堆酒瓶不知道怎麼處理嗎?現在就讓妞編輯來教大家怎麼「廢物再利用」,讓酒瓶也能成為藝術品!
#妞新聞好康活動報報
近期因為疫情大家是不是悶壞啦?讓這個六日我們一起享受陽光☀️享受沙灘🏖️享受酒精🍹~
由「 Wild Turkey Taiwan 野火雞波本威士忌 」主辦的「淨灘公益活動」邀請了4位女力調酒師到烏石港和大家一起淨灘,一起暢飲調酒啦🦃
不只讓海灘環境更乾淨,賣調酒賺的錢還會同時回饋給醫療改革協會👩⚕️!
而且最重要的是,只要到場響應淨灘活動,就免費送妞妞們喝shot👍🏻
快把這個消息分享給妳所有的酒鬼朋友(笑)~
威士忌酒瓶再利用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家企業會想要研發紙製酒瓶,是因為看到一份數據表示,歐洲在2018年時總共丟棄了820萬噸塑膠包裝,這些垃圾造成地球龐大的負擔,所以他們就決定要在2021年,推出完全不含塑膠成分的紙製包裝瓶,搶搭環保熱潮,為地球貢獻心力。業者強調這款酒瓶是由環保紙漿、可生物分解的食品級樹脂組成的,製作方式是以模具來加壓紙漿,然後用微波技術進行固化,所以裡面完全不會出現我們常見的,紙杯裡面那層「塑膠淋膜」,是個無塑瓶,然後蓋子用的是鋁蓋,因此連瓶加蓋全身100%可回收,預計會先用在旗下的「黑牌」系列上,如果能如期問世,將會是全球第一支酒精飲料的環保瓶。
目前除了這個威士忌品牌,丹麥啤酒大廠也打算推出兩款叫作「綠色纖維瓶」(Green Fibre Bottle)的環保啤酒瓶。兩款原型都是用「永續木纖維」製成的,可以完全回收利用,裡面會塗一層特殊薄膜來防滲漏,一款薄膜是「再生PET聚合物」,另一款是「100%生物源PEF聚合物」,業者目前正在測試兩款瓶子的防滲漏程度。不過酒瓶本來就沒在用塑膠,而且很多網友都在問,玻璃不是本來就可以回收嗎?何必大費周章製造紙酒瓶呢?
酒精大廠很少使用塑膠製品,通常都用玻璃,但是玻璃從製作到運送,整個過程會產生許多碳足跡。例如,玻璃必須加熱到600度以上才能彎曲被塑形,燒製上相當耗能源。而一般常見的330ml鋁罐可樂,每瓶碳足跡是170克,但同樣330ml的玻璃瓶裝可樂,每瓶的碳足跡卻是350克,整整一倍,而且玻璃瓶因為比較重,運送時也會間接增加貨車的油耗和碳排。
再看到回收部分,廢玻璃被回收後,第一步要經過分類、分色,第二步是去雜質清洗,粉碎研磨,製成再生玻璃粉碎料,然後入庫包裝,送去一般的玻璃製造廠商,重製成新的玻璃,整個過程吃力不討好,沒什麼人願意做,也不是所有回收廠都有這樣的技術。
而台灣本身也禁塑滿一年了,現在有很多廠商加入減塑行列,用紙吸管取代塑膠吸管,不過我每次飲料還沒喝完吸管就融化了,心情很不好。不過我很好奇,像是紙杯紙容器裡面都含有一層用來防水的塑膠淋膜,難以被回收處理,有九成都是直接當一般垃圾丟掉,那紙吸管就會比較環保嗎?
其實兩年前英國媒體就揭露,英國某大型速食業者使用的紙吸管,其實根本不能回收再製!他們用的紙吸管,推出的初期由於太薄,被顧客批評「會被飲料溶解」、「口感很怪」,因此業者只好把紙吸管加厚處理,結果太厚的吸管,讓合作的垃圾處理廠難以再次加工,最後這些紙吸管就只能先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掉,讓當初環保的美意大打折扣。
至於台灣的話,根據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彭元興的說法,台灣市面上所使用的紙吸管是由純木漿(原生漿)抄造的,裡面不會使用PE淋膜,實驗結果也證明,用傳統紙類回收設備就可以搞定,不需要特別的設備或製程來處理。這是理論上啦,實際上呢,大多數的回收商都不會接受沾過食物的紙類,所以用過的吸管最後恐怕也是被當成垃圾丟掉,總之,用紙吸管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可以救海龜,但其實不要用吸管最好。
其實無論是哪種紙製品,都會經歷伐木、運送、製紙、漂白、染色等程序,過程非常繁瑣,消耗的資源是塑膠的好幾倍,更容易造成全球暖化,但好處就是比較容易降解,反觀塑膠,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是「禍害遺千年」。哪一種材質是真正環保愛地球,我們很難針對單一面向下定論,但無論使用何種材質,記得要把握3R原則:Reuse(重複使用)、Reduce(減少使用)、Recycle(回收),才能達到垃圾減量的最終目標。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