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式,寒假防疫少出門,在家唸書
推薦給大家一些人文社會素養
也請大家多多支持優質的出版社
感謝歷史老師:黃健凱老師
聖功女中109學年度寒假閱讀建議書單(社會科)。
一、文學類:
1.歐美
《莫斯科紳士》,亞莫爾.托歐斯,漫遊者文化
《同情者》,阮越清,馬可孛羅
《流亡者》,阮越清 ,馬可孛羅
《華氏451度》,雷.布萊伯利, 麥田
《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 ,遠流
《動物農莊》,喬治·歐威爾, 麥田
《蒼蠅王》,威廉.高汀 ,高寶
《百年孤寂》,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皇冠
《自己的房間》,維吉尼亞.吳爾芙, 漫遊者文化
《長日將盡》,石黑一雄 ,新雨
《別讓我走》,石黑一雄 ,商周
《咖哩香腸的誕生》,烏韋‧提姆,台灣商務
《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埃利.維瑟爾, 左岸文化
《折騰到底》,哈金,時報
《等待》,哈金, 時報
《蜘蛛女之吻》,曼努維爾.波伊格, 麥田
《莎拉的鑰匙》,塔提娜.德羅尼 ,寶瓶文化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切.格瓦拉 ,大塊文化
《渺小一生(上、下冊)》,柳原漢雅, 大塊文化
《跳舞的熊》,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衛城出版
《車諾比的悲鳴》,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馥林文化
2.日韓
《柏青哥》,李珉貞,蓋亞
《國寶》,吉田修一 ,新經典文化
《螢火蟲之墓》,野坂昭如,麥田
《活著的兵士》,石川達三,麥田
《雪國》,川端康成 ,木馬文化
《少爺》,夏目漱石 ,野人
《人間失格》,太宰治 ,漫遊者文化
《羊與鋼之森》,宮下奈都 ,尖端
《深河》,遠藤周作, 立緒
《父親的道歉信》,向田邦子 ,麥田
《檢方的罪人》,雫井脩介, 春天出版社
《永遠的0》,百田尚樹, 春天出版社
《徬徨之刃》,東野圭吾 ,皇冠
《沉默的遊行》,東野圭吾,皇冠
《熔爐》,孔枝泳, 麥田
《82年生的金智英》,金南柱 ,漫遊者文化
《虛線的惡意》,野澤尚 ,讀癮出版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湊佳苗 ,皇冠
《錦繡》,宮本輝,青空文化有限公司
《日本之黑霧》,松本清張,新雨
《黑幕下的格爾尼卡》,原田舞葉,時報出版
《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清水潔,獨步文化
《流星休旅車》,重松清,春天出版社
《少年來了》,韓江 ,漫遊者文化
3.華文
(1)小說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套書》,郭松棻等,春山出版
《無父之城》,陳雪,鏡文學
《桑青與桃紅(新世紀珍藏本)》,聶華苓,時報出版
《羅漢門》,錢真 ,衛城出版
《風神的玩笑:無鄉歌者江文也》,朱和之,印刻
《陳澄波密碼》,柯忠明,遠流
《亮光的起點》,鄧慧恩 ,印刻
《追龍》,倪匡 ,風雲時代
《憤怒的菩薩》,陳舜臣 ,游擊文化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網路與書出版
《福爾摩沙三族記》,陳耀昌 ,遠流
《單車失竊記》,吳明益 ,麥田
《複眼人》,吳明益 ,新經典文化
《冥核》,葉淳之, 遠流
《FIX》,臥斧, 衛城出版
《俎豆同榮:紀頂下郊拚的先人們》,王湘琦 ,聯合文學
《孽子》, 白先勇 ,允晨文化
《終戰那一天》,蘇碩斌等 ,衛城
《綠島》,楊小娜 ,印刻
《貓臉的歲月》,顧肇森 ,九歌
《零地點 GroundZero》 伊格言,麥田
《花開時節》,楊双子, 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臺灣漫遊錄》楊双子,春山出版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陳冠中,麥田
《北京法源寺》,李敖 ,李敖出版社
《大地驚雷Ⅰ:打牛湳村》,宋澤萊 ,前衛出版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張戎,麥田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張戎,麥田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張戎,麥田
《孤獨深處》,郝景芳 ,遠流
《三體》,劉慈欣, 貓頭鷹
《大典》 王力雄,大塊文化
《一句頂一萬句》,劉震雲, 九歌
《活著》,余華 ,麥田
《紅高粱家族》,莫言,洪範
《為人民服務》,閻連科 ,麥田
《推拿》,畢飛宇,九歌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陳俊志,木馬文化
《倒風內海》,王家祥,玉山社
(2)散文
《離別賦》,張輝誠 ,印刻
《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郝譽翔 九歌
《何不認真來悲傷》,郭強生 ,天下文化
《身為職業小說家》,村上春樹 ,時報
二、歷史類
1.中國史
《毛澤東的大飢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馮客 ,印刻
《解放的悲劇:中國革命史1945-1957》,馮客, 聯經出版
《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馮客, 聯經出版
《巨流河》,齊邦媛, 天下文化
《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李志綏 ,時報
《重返天安門》,林慕蓮,八旗
《重新思考皇帝》,胡川安編著,時報
2.臺灣史
《臺灣歷史圖說》,周婉窈 ,聯經出版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3冊套書)》,吳乃德、胡慧玲、陳翠蓮, 衛城出版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呂蒼一等 ,衛城出版
《臺灣 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你可以拿來說嘴
的七十則冷知識》,每日一冷, 尖端
《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王克紹、王克雄 ,遠足文化
3.世界史
《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 宮布利希, 商周
《BBC世界史》,安德魯• 馬爾 廣場出版
《大人的日本史》,涂豐恩 ,平安文化
《獨裁者養成之路:八個暴君領袖的崛起與衰落,迷亂二十世紀的造神運動》,馮客,聯經出版公司
三、其他
1.人類學
《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阿潑 ,八旗文化
《憂鬱的邊界:一段跨越身分與國族的人類學旅程》,阿潑 ,八旗文化
《介入的旁觀者》,阿潑, 麥田
《天真的人類學家 小泥屋筆記》,奈吉爾.巴利 ,商周
《別睡,這裡有蛇!: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丹尼爾‧艾弗列特 ,大家出版
2.中國觀察
《中國變奏曲:一個旅行作家的中國二十年》,梅英東, 八旗文化
《消失的老北京》,梅英東, 八旗文化
《在滿洲:探尋歷史、土地和 人的旅程》,梅英東,八旗文化
《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歐逸文 ,八旗文化
《甲骨文: 一次占卜現代中國的旅程》,何偉, 八旗文化
3.國際
《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林育立, 衛城出版
《這就是天堂!我的北韓童年》,姜赫、菲利普.格蘭傑羅 ,衛城出版
《地中海的春天》,張翠容, 馬可孛羅
《歐亞現場:見證現代化浪潮下的矛盾與衝突》,張翠容 ,馬可孛羅
《買槍,養馬,呼大麻:范琪斐的美國時間》,范琪斐,時報出版
《身為國際新聞記者:鏡頭下的故事與文化,那些城市教我的事》,翁婉柔,高寶
《印尼 etc.:眾神遺落的珍珠》,伊莉莎白‧皮莎妮 ,聯經出版
4.電影相關
《蝦蟆的油:黑澤明尋找黑澤明》,黑澤明, 麥田
《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小津安二郎人生散文》, 小津安二郎, 新經典文化
5.公民社會
《無彩青春》,張娟芬, 行人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邁可‧桑德爾, 先覺
《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范毅舜, 本事文化
《做工的人》,林立青, 寶瓶文化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顧玉玲, 印刻
《血淚漁場:跨國直擊台灣遠洋漁業真相》,李雪莉等 ,行人
《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黃益中 ,寶瓶文化
《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李雪莉等 ,衛城出版
《被搶劫的人生:蘇炳坤從冤枉到無罪的三十年長路》,陳昭如 ,春山出版
姜維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偶像歌手如果唔係鬥人氣,唔通鬥唱歌夠唔夠氣咩?
今年日本紅白依然好睇,就係好在仲有唱歌麻麻地但係又好好睇嘅嵐ARASHI、代表著新世代音樂Project YOASOBI、少女重金屬組合BABYMETAL、女子電音組合Perfume、動漫主題曲天后LiSA、流行搖滾組合Official髭男dism。
然後,又繼續有巨肺MISIA、殿堂級Mr.Children、恐龍級的鈴木雅之和松任谷由實等等護航助陣。
一個發展蓬勃又健康嘅樂壇,就係應該有齊偶像派實力派古墓派撻成一塊。
不停有新登場年資又淺嘅偶像歌手組合出現,對維持樂壇嘅生命力更尤其重要,哎呀,各位老餅唔該你哋應該為有新人輩出而高興而唔係贈興。
#恭喜姜糖 #偶像經濟
姜維墓 在 廖碧兒 Bernice Li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私家偵探社呈獻:無間道》全足版本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9:30 足本播放‼️
【 #蘇麗珊 驚現 #陳永仁 墓碑前】
玥琪 ( #蘇麗珊 飾) 竟然係 #陳永仁 嘅寶貝女,怪唔知得劇中佢多次出現喺 #陳永仁 嘅墓碑前啦!唔知係咪血緣關係,20歲嘅玥琪已經做咗警察,而且仲為咗得到「勝聯」嘅情報而接近「子彈」( #王陽 飾) ,唔知玥琪最終會美人計得逞定錯入愛河呢?另一邊廂, 峻軒 ( #羅子溢 飾) 愛情運旺盛,同胡冠佑( #劉松仁 飾)掌上明珠胡家琳 ( #朱銳 飾)拍拖,就咁睇嚟峻軒同家琳拍拖唔只因為「愛」咁簡單......
#香港開電視 #HKOpenTV #開電視 #77台 #無間道 #羅子溢 #羅仲謙 #王陽 #羅嘉良 #蘇麗珊 #朱鑑然 #廖碧兒 #姜皓文 #香港私家偵探社 #維特健靈
羅子溢『羅仲謙』Him Law 蘇麗珊 Cecilia So Kevin Chu Kam Yin(朱鑑然) 廖碧兒 Bernice Liu 姜皓文 Philip Keung 維特健靈 Vita Green
---
i-CABLE流動版 - Google Play 下載:https://rebrand.ly/96862
i-CABLE流動版 - iPhone App Store 下載:https://rebrand.ly/096m6h7
香港開電視 - Google Play 下載:https://rebrand.ly/6d1fhan
香港開電視 - iPhone App Store 下載:https://rebrand.ly/jdihktb
香港開電視 - Huawei App Gallery 下載:https://appgallery1.huawei.com/#/app/C101773309
姜維墓 在 拜谒三国名将姜维墓,十几次北伐比诸葛亮还敬业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拜谒三国名将 姜维墓 ,十几次北伐比诸葛亮还敬业,最后被人遗忘? 124K views 1 year ago. 铁不删. 铁不删. 7.61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姜維墓 在 实拍姜维墓,诸葛亮的心腹爱将,一生是幸运的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探索中国奥秘|https://lvtu.page.link/01探访甘肃 姜维墓 ,尽得诸葛亮真传却无力回天,用自己的死为蜀汉尽实拍 姜维墓 ,诸葛亮的心腹爱将, ... ... <看更多>
姜維墓 在 Re: [心得] 姜維在沓中的兵力推估- 看板SAN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jack0123nj (墨坎)》之銘言:
: 看完這篇我突然想起小時候,讀鄧艾奇襲成都這段故事時心中的疑惑:
: 成都周邊難道完全沒有守城待援的餘地嗎?
: 劉禪接受譙周一班主降派的意見選擇出降放棄守城,是不為也,抑或不能也?
我以為是不為而非不能(當然,必須承認「能」的風險頗大)。
事實上,劉禪當時還是有一定的選擇餘地的,據守成都抗戰、向其他地方出逃都是
可以選擇的路。因為劉禪其實手上還是有王牌:就是姜維所率的主力。
當時姜維的部隊還很完整,而且據守劍閣成功擋住魏軍主力進入四川,又因為劍閣
天險,足以讓姜維在短時間內分兵,一方面據守劍閣阻止鍾會主力進入,另一方面
回師成都消滅鄧艾。
在這個時候,鄧艾的兩個狀況也必然為蜀人所知悉:
1.兵力其實不多。
2.沒有騎兵。
所以劉禪如果冷靜下來思考,並決意一戰,不管是風險較大的守成都;還是落跑出
去號召勤王,其實都是有一定的勝算的(落跑鄧艾也很難追上,理由就是他既沒有
騎兵,又不熟地理環境,劉禪真有心要跑,鄧艾還真難追上)。因為只要等到姜維
分兵回師,鄧艾就完了,而鍾會是很難對鄧艾做出有效援助的。
所以我才會認為,如果是劉備而非劉禪,那鄧艾就死定了,以劉備在歷史上的意志
力,幾乎可以肯定他絕不會屈服。
事實上也有人這麼認為,華陽國志就記載王崇後來這麼評論(當然姜維的兵力他誇
大了,還有,不可能全數南歸,一定是分兵作戰,但以姜維手上4~5萬的兵力,是
足夠分兵同時作戰並保有優勢的):「鄧艾以疲兵二萬溢出江油,姜維舉十萬之師
案道南歸,艾為成禽;禽艾已訖,復還拒會,則蜀之存亡未可量也。」
順便也回應有人的疑惑:就是姜維為什麼不自主分兵回去擊滅鄧艾,而是全軍退出
劍閣?
我的想法是:
A.姜維自己的內心多少在面臨一系列衝擊時,應該也是有些混亂的,換言之,我想
他當時可能多少有些失衡了,不見得能做出最理智(或著說軍事上最理想的)的
決定。就像曹操在剛聽到水淹七軍時也曾經失衡過,或是萊特灣海戰中栗田最後
放棄衝入登陸場的決定。
B.不過就實際層面來看,我更傾向是這樣的原因:情報太混亂了。
站在當時姜維的角度與所處的環境來看,他應該只能收到這樣的訊息:鄧艾突然
從後面冒出來了→諸葛瞻帶軍迎擊去了→諸葛瞻全軍覆沒,與後方聯繫斷絕。
這時姜維對於成都方面的情況一無所知,也不清楚劉禪的打算。而他收到的訊息
也是極混亂的(姜維傳:「維等初聞瞻破,或聞後主欲固守成都,或聞欲東入吳
,或聞欲南入建寧。」,這可以反映出當時姜維收到的情報有多混亂),我想,
這讓姜維組織有效的反擊成為不可能,因為對於姜維而言,找到劉禪的所在,並
確認其意向才是第一要務,否則就算打贏了但劉禪死了,結果也等於輸了。)
而在參考姜維傳的下一句話:「於是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我個人的
猜測是,姜維可能傾向劉禪會向東逃,尋求吳軍的庇護。所以後續可能會要與吳
軍聯合作戰,但姜維對吳軍的動機純良程度可能也不會報太大希望,所以整個軍
團帶走可能是希望能將所有資源掌握在手中,以作為之後作戰與外交折衝的籌碼
。
反過來說,如果劉禪是選擇立即派使將自己的抵抗決心告知姜維,那很可能姜維就
會選擇以軍事上消滅鄧艾軍團為第一優先,而不是歷史上這樣比較混亂的決策作結
束。
: 原文的推文有出現一種說法是成都方面見到鄧艾軍勢
: 誤認為漢中劍閣蜀軍主力遭到殲滅
這個機率不高,劉禪是很清楚棉竹之戰被殲滅的是諸葛瞻的部隊,不是姜維軍團,
而且戰後也不是劉禪立即決定投降,也是吵一段時間後才做決定的,那至少劉禪應
該是確定鄧艾是往成都前進而不是往劍閣走,因此我想影響劉禪做決策的因素應該
不會是姜維軍團被殲滅。
: 與其負隅頑抗,不如賣個乖討個下半生的清福
這應該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當然,也要公道的說,當時對於劉禪堅持作戰也是有不利的因素:
1.心理上的衝擊:本來寄予厚望的諸葛瞻竟然全軍覆沒,這對劉禪內心的衝擊應該
是非常大的,也讓他很難再有信心冒險作戰下去。特別是劉禪其實並沒有真正親
身歷經危及生命的挫境歷練(長坂他才1、2歲,只怕一點印象都沒有,之後蜀漢
遇到的各種挫折,他都是身在較為安全的地方收到訊息,而不是直接面臨危難)
,這種逆境下不屈不撓的堅定意志力,他很難培養出來。
2.蜀地人,尤其是蜀地大族的作戰決心,他可能並無把握。如果純粹就軍方的角度
來看,蜀軍正規軍還是能夠也願意一戰的,但是蜀地地方豪族的態度可能就未必
了,這點譙周就是很好的代表。你要說仇國論完全沒有投降(或換個說法,天命
有歸)意味,我想是說不通的,譙周並不一定之前就跟司馬家有勾搭,但是他本
身沒有堅決抵抗的意志這點應該沒有問題。而仇國論可以有市場,一定程度上是
我想可以反映(至少相當部分)蜀地豪族的心理:「要支持劉家,行;但是要盡
全力支持?看看;要不計代價站在劉家這?那就謝謝再聯絡。」,如果要比擬,
或許劉表治下的荊州士人對於劉表與曹操的態度頗為類似。
在諸葛瞻慘敗賠掉短時間內最有可能挽救危機的有戰力部隊後,蜀地豪族是否還願
意全心支持劉禪一搏,我想劉禪是沒有把握的,蜀地豪族應該也是吧。真的搏下去
結果會如何,大概沒人能逆料。
相較之下,選擇投降,以劉禪個人的角度來看,確實不見得是差的選擇。不過,還
是回頭來說,假如是劉備的話,我還是認為他會搏下去。如果換成曹操、孫權,大
概也是會搏下去,只能說劉禪終究不是他們。
: 可是這個說法真的可以成立嗎?
: 因為鄧艾並不是突然出現在成都旁邊
: 而是沿著陰平小道爬過崇山峻嶺出現在成都平原邊界
: 往成都推進的途中也遭遇了一些據點關卡
: 甚至還和諸葛瞻爆發大戰
: 這段時間的大量接觸應該可以得到足夠的資訊
: 判定鄧艾軍不是象徵劍閣陷落的先鋒部隊
: 而是一隻孤軍深入的奇軍
其實這點成都方面早就知道了。譙周傳自己就提到:「及聞艾已入陰平」,換言之
,鄧艾去爬山,成都方面是一清二楚。
: 在這種情況下認定劍閣陷落而選擇開城投降會不會太早了
: 即便諸葛瞻迎戰鄧艾的軍力是蜀地最後的戰力
: 正史中也記載鄧艾也不是大獲全勝
: 反而是經歷了一番苦戰才勝出
: 面對這樣沒有後援,無法重建,只能現地補給的疲痺之師
: 成都方面擠出禁衛軍和城中軍民據城而守
: 有沒有可能等到南面或東面的駐防軍馳援解圍?
駐防軍不可能,諸葛瞻應該已經把成都還能調動的機動兵力都抽空了,關鍵在於
姜維軍團的分兵回援。
如果只據守皇城,等待姜維的援軍,以路程來說其實是有可能的,問題在於意志
與士氣能否支撐到姜維回援,這又要看劉禪本人了。要是是孔明時代,以他受蜀
地人民愛戴的程度,應該是毫無問題,但劉禪就真是兩說...
: 我有猜想過也許蜀漢朝中早就從放棄北伐的主流意見中
: 悄悄衍生出趁早投降的想法
: 諸葛亮死後北伐復國更顯渺茫
: 而姜維即便也是難得的奇才
: 但屢次北伐除了虧空國庫
動用軍隊當然會花費資源,不過以姜維動用軍隊的規模來說,你要說蜀漢是因為
這樣導致民窮財盡,老實說我不太信。如果這樣就會讓蜀國財政崩盤,那孔明時
代動用更多資源的北伐(第1、4次應該都比姜維北伐規模大,更不用說傾全力的
第5次)更應該會導致崩盤才對,可是我們可以看到並沒有,甚至在孔明時代蜀漢
不說遊刃有餘,但至少5次北伐,沒有人說蜀漢民眾面有肌色。
所以歸根結底,我認為還是內政的問題,孔明時代消耗資源更凶,但是蜀漢並沒
有一絲一毫崩盤的樣子;動用資源遠叫孔明時代少,而戰果更大得多的姜維北伐
,反而會導致蜀漢國力崩潰?我想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並不是說姜維北伐沒有損耗蜀漢國力,但這並非蜀漢崩盤的主因,至少,在物質
上並不是。
: 就算是一時的也好
: 卻收不到可以和諸葛亮比擬的戰果
其實姜維北伐戰果是比孔明時代要好的。光是一個洮西大捷應該就是蜀漢立國以
來對外戰爭戰果之最,一戰做掉數萬人,逼的魏方短時間內兩度下詔罪己,鄧艾
坦陳損失慘重,光此一戰純以戰果而論,這戰果就無人可比。
只是這樣的信心,被段谷摧毀了。
如果洮西大捷這樣的勝利能夠再來個2、3次,或許情況會不一樣。但是上天沒有
給姜維機會,就像也沒有給漢尼拔機會一樣。
段谷一戰純就死傷來說,其實還好,至少應該還遠小於洮西大捷魏軍的死傷(段
谷戰後必然會吹噓己方勝利的魏方詔書也只說「斬將十數,馘首千計(不是萬計)」
,可見明確陣亡的該只有數千人,不會破萬)。
但這一戰摧毀了蜀人的樂觀心理,讓他們發覺魏國丟了數萬,還是可以生出數個
數萬來,而且姜維並無法保證百戰百勝。
: 甚至難以招架司馬昭策畫的滅蜀戰役
: 丟失漢中退守劍閣
: 種種悲觀的氣氛中
: 才孕育了對我們這些後世的讀者來說
: 覺得突兀而沒有節操(?)的決定
: 但對他們而言也許只是順勢而為罷了
: 目前我給自己的答案是
: 成都不是不能守,而是不想守
這邊我同意。
: 但我的學識淺薄
: 也許各位先進還有不同的見解
: 還請各位指教
--
某人云:抗戰期間,中共將自己的實力壯大了七倍以上,
★ ; 以「始終只有兩個軍」的假象來應付外界觀感,
* * 而且很忠實地每次派出一點二個倒楣鬼去抗日。
可知"七分壯大自己、兩分應付、一分抗日"並非隨便講講,
ψ sPz101 這確實是令人望塵莫及的恥力,哦不對,戰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86.1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464023007.A.83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