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公開透明在哪裡?
抗議黑箱遴選機制,選出萬年反同委員!
今天早上與跨黨派促進性別平等連線議員呱吉、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林亮君、吳沛憶、台北。生生不息。王閔生、苗博雅 MiaoPoya,以及性別團體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一起召開記者會。是什麼讓七位跨黨派台北市議會以及眾多民間性別團體如此憤怒?就是為了本屆甫公佈的性平教育委員會委員名單。
委員名單一公佈,所有關心性別平等教育的人都看傻了眼。這個委員會的任務是推動台北市性平教育業務,但是卻找了曾經有多次反同言論的張文昌與高松景,無異是 #請鬼拿藥單。再者,這兩位委員都已連任四屆以上、是萬年委員,到底他們對於性別平等教育有什麼重大貢獻,才能一直連任?教育局有責任出面說清楚。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的委員,是由遴選小組所負責選出。我早在上會期就已提案通過,要求遴選委員跟性平教育委員會的委員名單同時公佈,公開透明以示負責,沒想到教育局竟在遴選簡章辦法上卻 #忽略議會決議,我以為只有韓國瑜市長會如此藐視議會,沒想到台北市竟也視議會決議如無物。
我必須要提醒教育局長曾燦金,「 #公開透明」是柯文哲市長高舉的理念價值,教育局卻反其道而行、遲不公開遴選委員名單,是 #要打臉柯文哲市長嗎?是在跟市政府與市議會唱反調嗎?
今天能聚集這麼多跨黨派議員與性別團體,就代表大眾無法信任這份名單、也不能再接受黑箱作業。希望教育局盡速公開遴選委員名單、公開遴選會議記錄,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未來性平委員會也應該全程直播,這才是公開透明、全民監督的展現。
🔹反同人士進性平教育委員會?爭議懶人包👉https://bit.ly/3dIckiR
🔹相關新聞:
上報|【神巧合】北市性平會爆「萬年委員」卡位 2人都反同志教育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7117
Ettoday|性平會黑箱遴選?邱威傑批北市教育局:2位民間代表都反同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512/1712198.htm
自由|北市性平會遴選反同大將卡性別團體 柯文哲被要求說明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162794
公視|北市性平會遴選遭批黑箱 選出萬年委員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78394
風傳媒|北市性平教育委員會名單爭議 北市議員、性平團體籲柯市府公開透明、撤換不適任委員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2665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委員名單公開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學界龍頭出包 自清何需等指示
2016-12-19 00:21聯合報 林志忠/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特聘教授(新竹市)
台大校長楊泮池。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最近由於台大教授的論文造假案,牽涉了十年以上的十多篇論文,其中四篇更有台大現任校長作為共同作者,因此廣受注目與批評。
有些批判將台灣的學術界詆譭得體無完膚,這些報導除了在社會民眾之間,造成對高等教育很深的負面印象之外,也對大多數全心力灌注於教學和研究的老師,產生極大的心理挫折感。在台灣高教面臨艱鉅挑戰的今日,這是很不幸的社會和學界的「兩敗俱傷」。單就這一點而言,台大的行政主管和全體教授,實在欠台灣社會一個公道,無論道歉多少次都不為多!
這次論文造假事件所以延燒一個多月,而且還沒有止息的跡象,確實反映了台灣學界的一些病徵與沉痾。主要的原因是,一旦發生醜事時,如不能進行公開並且明快的調查,媒體的報導和民眾的臆測,就很容易倍加負面,其結果就是全台灣的學界都受害。
關於學術倫理以及研究行為不端的案件,公開且明快的處理至為關鍵。以二○一四年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理研」,相當於日本的國家科學院)的小保方晴子的STA細胞造假論文事件為例,理研在論文發表三周之後就組成調查委員會,而且調查委員名單公開。一個半月之後,理研就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進度報告。二個月之後,就公布完整報告。而且報告有日文版和英文版,都發布在理研官方網站—日文版報告是對日本學界和社會負責,英文版報告則是對國際學界負責。隨後,理研理事長(二○○一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和所有理事,全被日本文部科學省(相當於教育部)撤換。這應是等於一級主管全部撤換。
另外一個國際著名的違反學術倫理案件,是發生在二○○二年的美國貝爾實驗室的Schon論文造假案。卅多歲的年輕科學家Schon被視為是「明日之星」,有機會奪取諾貝爾獎,但不久就被發現他的神奇耀眼研究成果都是捏造出來的。貝爾實驗室於是很快組成「外部」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名單公開。五個月之後,調查報告完成,貝爾實驗室將它公布在網路上。
之後,小保方晴子和Schon也被他們各自就讀的日本早稻田大學和德國Konstanz大學撤銷博士學位。
至於國內例子,二○一三年交大有兩位學者在英國《自然.奈米科技》期刊發表論文,隨即被國外學者嚴重質疑造假。經過先後兩個國內獨立委員會調查屬實,兩位當事人於二○一五年春季被學校解聘。
身為台灣的學界龍頭,台大應該要足以做為其他大學效法的榜樣,而不是消極地、被動地等待和請示教育部和科技部官/職員,如何處置?尤其在教育部和科技部遲疑不前,或手足無措之時,台大更應該主動展現自身的識見、氣概與高度。反之,台大就會讓眾多辛辛苦苦從事教學研究、深耕本土的各大學教授的處境更加艱難!
委員名單公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