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蠟筆」是一則怪談系的都市傳說。
聽說有些房子會殘留從前住在這裡的人所遺留下來的意念,像是不捨、愁苦、埋怨、忿恨、委屈、懊悔、憂鬱、酸楚、焦慮不安等情緒。
一般仲介帶客戶看房子的時候,只能憑藉房屋的外觀以及仲介透露的資訊來判斷這房子適不適合住進去,能掌握的訊息十分有限。其實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如果看中意的房子,應該要找機會在不同的時間跟附近的住戶還有店家聊聊天,通常社區裡發生過什麼事,左鄰右舍都會有所耳聞,稍微瞭解一下前一手的住戶或是這棟房子的來歷,是買屋的必備常識。
聽說在城市的近郊有著這麼一棟中古洋房,整體外觀屬於磚造建築,採光不錯而且通風良好,交通環境也相當便利,附帶一提,它的房價相當便宜,條件這麼好的房子感覺好像天降下來的禮物。於是有一對夫婦透過仲介看房,很快地就下定決心買下它,並且在短時間之內搬進去住。
在此之前,這棟房子閒置了很久,也不曉得是什麼原因,但因為房子本身滿乾淨的,沒有堆放什麼陳舊的物品,這對夫婦對於撿到如此便宜的物件感到喜出望外,自然不會去多想,也請了搬家公司把日常需要的物品還有家具,統統搬進了新家,開始全新的生活,就如同好萊塢電影常演的那樣,一切美好得不像是真的,其實從這裡就應該開始懷疑才對,但人們總是會忽略一些細節,選擇自己想看見的部分。
才住進去沒有多久,丈夫在屋內的走廊上發現了一枝蠟筆,它是紅色的,沒有人住的房子,怎麼會出現小朋友塗鴉用的蠟筆呢,這對夫妻並沒有生孩子,所以不可能是他們帶進來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前一任房客忘了帶走,可能是小朋友遺落的物品,丈夫也沒多想,順手就把紅色蠟筆扔進垃圾桶,繼續忙他自己的事,就這樣怪事接二連三發生。
過了幾天,這次換成太太在走廊上撿到了紅色蠟筆,可是說也奇怪,屋子的門鎖並未被撬開,窗戶也完好無缺,沒有外人侵入的痕跡,照理說不會有誰惡作劇,刻意把紅色蠟筆遺留在地板上,先前搬家工人來的時候,地板上的雜物都清掉了,印象中也沒發現過紅色蠟筆,所以它為何會出現在這裡,真的教人摸不著頭緒。
丈夫也感到不解的搔了搔頭,明明我已經把蠟筆扔進垃圾桶裡,怎麼還會出現在此,他覺得有點生氣,於是乾脆把紅色蠟筆拿出屋外,走到露天的垃圾回收區把它扔進子母垃圾車裡面,頭也不回的轉身往家的方向走去,並把大門給關上。
接下來的發展,想必你已經猜到了吧。又過了幾天,這對夫妻再次於走廊上發現了紅色蠟筆,社區附近幾乎不見小朋友的蹤影,但他們確認過是同一枝蠟筆沒錯,雖然覺得事情並不單純,可是除了蠟筆之外,也沒有別的線索,於是他們對了一下眼神,決定開始搜索蠟筆掉落的附近,有沒有什麼可疑的地方。
於是發現到牆角的壁紙有剝落的痕跡,而且剝落的地方還不只有一處,顯然因為牆壁受潮使得壁紙與牆面開始剝離,用力撕開一角,裡頭竟然不是磚砌的牆,而是水泥牆,這使得兩夫妻開始有了懷疑,莫非在這棟洋房裡,還有他們原本不知道的隔間,也就是說在可見的屋內,還隱藏了另一個房間,並且被壁紙悄悄的掩蓋住,只不過現在被他們發現了,但他們不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祕密。
這次他們找了工人把壁紙全部撕開,並且開始敲牆壁,想知道裡頭的房間究竟是什麼情況,花費一番工夫,終於牆壁被敲開了,裡頭果然是一個小房間,但空無一物,牆上其實有個木造的小門被鎖起來,鑰匙也不知去向。房內的空氣中飄散著一種異味,很像是死老鼠的屍體在空氣中靜置許久最後乾掉的氣味,令人作嘔,他們在暗不見光的小房間裡,拿起手電筒往裡面照過去,只見房間的牆壁上被紅色蠟筆密密麻麻寫滿了同樣的字句:
「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像是聲嘶力竭,血淋淋的吶喊著。
猜想應該是有個孩子被困在這裡,做媽媽的不讓孩子出去,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做出這種禁錮孩子自由的動作,沒有人知道,可是從牆上零亂而重複的字句當中可以感受到孩子當時的惶恐、不安、哭泣,無人伸手求援的絕望感,但四處察看,並沒有發現任何小朋友的屍體或是隨身物品。
這則都市傳說會讓人害怕的點在於,不曉得當初被關在這裡的孩子最後有沒有順利的離開,或是孩子是否遭受苛酷的虐待或毆打不得而知,但會讓人聯想到那些被綁架的孩童,他們默默地在某個黑暗的角落等待救援,最後還是遭遇了毒手,尤其像是這種可能被掩埋在屋內的某處,若不是紅色蠟筆的指引,可能真相不會被公諸於世,它讓人有許多恐怖的聯想,便宜的老房子、無端多出了一個被隱藏的房間、可能的受害者、被虐待的孩童,這一連串的元素,很適合被拍成恐怖電影的題材,好萊塢的「厲嬰宅」系列不也是如出一轍。
大部分的都市傳說都有著發源地不祥,聽朋友的朋友如此轉述的性質,很少有這種怪談故事是有明確出處的,根據維基百科的條目記載,這則怪談,是由作家伊集院光在廣播節目中向聽眾朋友公開述說的。對於伊集院光來說,這是完全創作出來的怪談,也是他平日的樂趣之一,能說出令人發毛的怪談故事,對於想像力超乎常人的作家是一項頗具吸引力的挑戰。
只不過透過廣播的傳播媒介,聽眾或許會誤以為是真人真事,於是會告知自己的親友,我從廣播上聽到這麼一則怪談,也有聽眾大概是聽了這集的節目,而把聽來的故事當作親身體驗的怪談投稿到雜誌或社群平台,形成了一種通過「朋友的朋友」聽聞而來的管道,於是擴大了故事的知名度,逐漸形成一則都市傳說。
任誰也不想住進像那樣可怕的房子裡,但怪談的迷人之處,就在於轉述的人會添加自己的想像,讓故事本身有更多豐富的元素,添加其血肉。所以即使原本是一則創作出來的怪談,也因為轉述的人相信確有其事,而增添了可信度,於是像不幸的連鎖信一樣,持續透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將故事的生命力延續下去,或許下次在屋內撿到紅色蠟筆的時候,你也有自己的故事版本可以說了。
文字 / 銀色快手 怪談師、偽民俗學家
我把紅色蠟筆的影片放在留言的第一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觀賞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50的網紅Edzyl Playgrounds欸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acebook(簡稱FB)是源於美國的社群網路服務及社會化媒體網站,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成立初期原名為「thefacebook」,名稱的靈感來自美國高中提供給學生包含相片和聯絡資料的通訊錄(或稱花名冊)。 Facebook是在2004年2月4日由馬克·祖克柏與他的哈佛大學室友們所創立[8]。Face...
「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Edzyl Playgrounds欸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星光奈奈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Tracy L. 紙上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如果花知道】全劇線上看-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第一次健走練習#4月行動 - Facebook 的評價
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攝影134] 細說分鏡 Vol.11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45
🖍當你心急著這些同時,時間在你的焦慮中,偷偷的消失了
🖍「這次,又失敗了,抱著失望的心情告訴自己 - 下次再來吧」
時間是「相對性的」,這裡不是什麼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性的時間」,而是指,相同的時間,對每個人心裡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同樣的 10 分鐘,有人覺得無聊、漫長,有些則是剛好相反,就像 10 秒鐘一樣短,同樣的時間,相對於不同心境下的人,所代表的意義,心中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心流
心流這一詞不是什麼新概念,在維基百科上是這麼說的:
🔺「心流(英語:Flow),也有別名以化境(Zone)表示,亦有人翻譯為神馳或沉浸狀態,是由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首度提出,定義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感及充實感等正向情緒。」🔻
當你身處理「心流裡」,你的心情是愉悅、享受、沉浸當下,外在再如何的影響到你,你都不覺得是一回事,此時的你確實是有著興奮的感受,感受希望等正向的情緒。
另一方面,你也會覺得時間過的飛快,一小時的拍攝時間,就像是 10 分鐘這麼短,確實這心情身為喜好攝影的我們,很常體驗過這種狀況,比較難過的是陪伴在旁的家人、朋友,相同的一小時,對我們是 10 分鐘,對他們…,嗯,可能超過一小時還要久。
無論用多少個馬錶、多精準的電子鐘來測量,「一小時就是一小時」,但是對於不同心境下的人「相對感受」就完全不同,這就是前面提到…,時間是有「相對性」,對於不同人心境下的人,感受就完全不同。
🟥心急如焚
除了處於心流的心境下,會覺得時間過的快,另一種同樣也覺得時間就像是被偷走的,就是在你慌張時,時間走的特別的快。
我一個人在國外旅行時常有這種感受,當抵達陌生的地點,尋找特定目的,透過 Google 地圖尋找的同時,地圖上顯示 20 分鐘步行可抵達,但實際上花費的時間卻總是超過這個 20 分鐘,並不是我步伐短及慢,就是常常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走到,無論是心裡的感受 20 多分鐘,還是我實際上真的花超過 20 分鐘都一樣。
好吧,再提一個我更不想回憶,勸任何第一次去威尼斯島旅行的人 「千萬」不要在經驗不足、語言不通下,在任何一個島上閒晃,這是很危險的事情,這個城市會默默吃了許多旅人的時間,甚至是真的吞了你。
當時第一次一個人在那兒時,距離訂的火車還有 4-5 個小時,總不可能待在旅館裡消磨時間,而在這三天二夜,在聖馬可廣場一帶已經走到不想再走,於是想冒個險,走走沒走過的巷弄看看,有沒有更有趣的畫面可以帶回來。
🔺好了,這下真的好了,一但走出熟悉的路線,恐懼感慢慢的淹沒上心頭,原以為可以愜意散步方式悠遊在這美麗的城市,成為我直到現在最難以磨滅的回憶,並不是我被搶、被偷、掉東西還是受了傷,而只是單單的「迷路」。🔻
那時手上雖然有手機,也連上網路,使用 Google Map 也是行得通,但當年手機運算能力不夠好,GPS 信號也不是很準,明明將目的定在聖馬克廣場,卻總是走不到,甚至是照著路線走了十數分鐘,我的定位點就整個反過來飄往反方向另一頭去。
不只是如此,那裡每個城景、彎道、小橋、花園、噴泉,好像處處長的一模一樣,如果你看過電影「移動迷宮」,大概就是那個感覺,你千萬不能用視覺記憶眼前的景像,做為你的路徑方向,而是要用明確的座標,甚至是清楚的方向感、左轉幾步、右轉幾步,才能朝目的前進,不至於原地兜圈。
最後當然成功的找到原到旅館的路,提了行李急時的趕上火車,但那迷路的 3 個多小時的驚慌與恐懼,在我心中卻像是膽顫心驚的 30 分,甚至更短,這樣子的經驗絕對與「心流」完全沾不上關係,卻也是感受那種「時間的相對性」。
🟥拍照時的經驗
熟練的攝影人,輕鬆自在有著一套流程,自背包放下後,有條不紊地拿出器材,一一架設好,並且享受拍照的過程,還能偷閒地欣賞景像,與他人聊個天,交換不同的拍設想法
另一種極端一點的,從一抵達目的地開始,心跳與血壓就直線上昇,手忙腳亂開始整準備拍照,有的甚至連包包拉鍊頭在哪,一時間就傻掉了,相機拿出來,還在找電池在哪兒,一裝上去又發現這顆沒電,趕緊換下一顆。
記憶卡呢? 那一張是空的? 都長的差不多,該用哪一張才不會蓋掉先前拍過的照片?
還有腳架,拿出腳架扳開三根腳,轉開快拆板裝在相機上,好不容易固定好相機,下一步就是為了構圖,腳架高一點、底一點,縮那一段腳比較好? 還是把中柱縮短一點更快? 好像有點不穩相機搖搖晃晃的,「到底是哪一節的螺旋沒有鎖緊」,看著雲台有三個螺旋,轉哪一個才能固定相機,同時能水平旋轉改變方向?
這些都已經花了不少時間,但闖完這一關還有下一關「構圖與曝光」,又卡到該用哪個鏡頭拍攝比較適合? 要拍出跟網路上看到的美景一樣,那…,焦段該長一點還短一點? 完了,一開始就裝錯了鏡頭 – 應該拿望遠變焦鏡頭才對,又匆忙的取下相機,換上鏡頭,連換鏡頭的動作都不甚熟練,就像是初學者第一次摸相機一樣的拙劣。
再次將相機裝上腳架,好了,總算可以開始拍攝了,一不查覺時間,原來在這些動作中已經耗掉了不少時間 – 疑,怎麼會天色暗了? 不是才剛抵達嗎? 怎麼才剛開始拍,一個小時就過了? 當然曝光想法就要隨著時間天色重新思考一下,下一個大麻煩就是 – 還是那幾個變數,快門、光圈、感光度、白平衡等等,甚至構圖又要重新調整,排除、包含哪些光線。
在你心急的這些同時,時間在你蒼忙、焦慮的心態下,偷偷的消失了,時間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但在每個人心中產生的「時間相對性」就大大不同,最後不但影響照片的成果,也影響這次拍照的體驗。
🟥失敗了,重拍吧
一張對於自己是「成功」的照片,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天時與地利是我們無法決定,只能預測與碰碰運氣,唯有「人和」是我們可以盡可能控制到最好。
🔺出門前就先將記憶卡、電池裝在相機上,並且需設構圖,先裝上最先使用 (或最常使用的鏡頭),到了現場就不用一直換來換去,對於腳架的安裝使用非常熟練,熟練到在全黑的環境下,單靠手掌與手指的觸覺,就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一但抵達地點,只是照本宣科,心中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將器材準備的好,開始拍攝。🔻
這是我的習慣,多年來的習慣讓我每次拍照,到了現場都不會發生前面提到那些讓我慌張失措的狀況,但這並不是一天就養成,我也曾經因為習慣動作沒有養好,到了現場對於手邊器材出現意外的狀況,甚至「天時與地利」也配合的不好,敗興而歸的經驗也是有的。
「天時、地利與人和」,我認為是一張對自己來說「成功的照片」,就這三個要素,雖然前面說的「人和」是最好控制,事先準備,好過現場失控,但 3C 器材總是「3C 產品」,還是有耍任性、不聽話,甚至是…靈異的狀況都可能發生,我們能做的,真的只有盡量的做好我們能控制好的變數,其餘的天、地、運,就交給「緣份」吧。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討好所有人就無法討好自己
.
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110年度心理健康月(線上直播活動)
《82年生的金智英》(韓語: 82년생 김지영,英語:Kim Ji-young: Born 1982)是一部由同名小說改編,於2019年10月23號在韓國上映的韓國電影。由金度英執導,鄭有美、孔劉主演。該片講述出生於1982年的三十多歲平凡女性金智英,在產子後因為周圍人事變化,以及家庭中婆婆等家人的言行一度造成其心理疾病,以及在其丈夫和家人的幫助下尋找自我恢復生活的故事。
取自維基百科
.
你知道最讓我難過的是什麼嗎?醫生反問我,飯是電子鍋煮的,衣服是洗衣機洗的,為什麼我的手腕會痛?
~《82年生的金智英》
醫生,我覺得自己這樣子也不錯,我有時是某個人的妻子、某個人的媽媽,這樣子也不錯,但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被困住了,繞過這道牆走別條路,還是一道牆,我有時候會想是否一開始就沒有出口。
~《82年生的金智英》
可以不要再說「幫」我了嗎? 幫我做家事、幫我帶小孩、幫我找工作,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嗎? 然後,要是我去工作,賺來的錢難道都只花在我身上嗎? 幹嘛說得一副好像很關心我未來工作的樣子?
~《82年生的金智英》
自從成為全職主婦以後,金智英最深刻的體悟是:
人們對「持家」的雙重定義。有時持家會被看作是「整天在家裡閒著沒事做」,充滿著貶意和歧視;有時則被看作是「養活一家老小的事」,把妳捧得高高在上,卻又不會用金錢來換算這件事情,因為一旦有了定價,勢必就得有人支付。
~《82年生的金智英》
.
討論議題:
■ 如果我是金智英,我會怎麼欣賞我自己?
■ 療癒之路怎麼走?
■ 解離症狀所代表的意義
■ 家庭中無形的性別歧視
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Edzyl Playgrounds欸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Facebook(簡稱FB)是源於美國的社群網路服務及社會化媒體網站,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成立初期原名為「thefacebook」,名稱的靈感來自美國高中提供給學生包含相片和聯絡資料的通訊錄(或稱花名冊)。 Facebook是在2004年2月4日由馬克·祖克柏與他的哈佛大學室友們所創立[8]。Facebook的會員最初只限於哈佛學生加入,但後來逐漸擴展到其他在波士頓區域的同學也能使用,包括一些常春藤名校、麻省理工學院、紐約大學、史丹佛大學等。接著逐漸支援讓其他大學和高中學生加入,並在最後開放給任何13歲或以上的人使用。 2012年9月,Facebook內已有超過十幾億個活躍使用者。 2013年第4季,依據官方公布的資料,台灣約有1,500萬人每月登入臉書,每日活躍用戶1,100萬人。
- 動態訊息(News Feed):動態訊息就是用戶登入之後,在全螢幕的模式之下,網頁右邊會顯示登入用戶所關心的人事物的最新動態,成為Facebook最重要的資產。
- 訊息(Messages):可以透過私密訊息發送給目標用戶的訊息匣,就像電子郵件,只有收信人和發信人可以看到。
- 讚(Like):是用來表示網友對發文者的表態,發文者可以是個人、社團、公司、與粉絲專頁。利用「讚」按鈕網友們對該頁面進行讚賞及表態。透過「讚」,Facebook會讓你的朋友知道你曾經按過那些讚,例如你如果按了某個粉絲專頁所設計的小測驗,這樣當你按了讚之後,你的朋友也會看到哪個小測驗或小遊戲。
- 建立Facebook 廣告。
- 建立粉絲專頁。
- 建立「社團」。
- 撰寫「網誌」。
如何賺錢?
廣告廣告精準的廣告
Facebook在2017上的廣告收入高達39.9十億美元
除了側邊的廣告以外,任何數據都是可以賺錢
粉絲專頁按讚
貼文互動
問題
現在你們還喜歡用臉書嘛?
你們對於臉書同溫層的看法是什麼?
(來源維基百科)

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星光奈奈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合作頻道 @Hot Emma
以下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1907年11月14日,由北埔台灣人何麥榮及賽夏族人共150餘人攻打北埔鄉支廳各分遣所。群眾最後攻打日警北埔支廳(即今金廣福公館),並且殺害北埔地區的北埔支廳廳長渡邊龜作、郵電局長、日警與日本人共57名,其中包括屠殺了5位4至10歲的小孩,但蔡清琳方面卻毫無動靜。
台灣總督府聞訊後立即派兵從新竹到北埔來鎮壓,進行圍捕,參與武裝起事的台灣人死傷慘重,紛紛退入北埔山區,蔡清琳更跑到五峰鄉避難。當時日軍派駐北埔的人數約有二千人,日軍指揮官口喻當時北埔莊莊長徐泰新,如果逮捕不到這些抗日分子,就要把北埔莊民全部殺掉。因此,徐泰新馬上找來北埔望族姜家的負責人姜振乾商討如何安撫日軍,於是姜家願意負責日軍在北埔期間所有的開支費用,另外邀請當時的北埔公學校校長安部手作[5]先生出面向政府請求不要殺害無辜的北埔百姓。同時北埔鄉長也要求何麥榮等抗日人士敢做敢當不要牽連北埔鄉親 。到了11月底,亂事便已全部平息,而附和的賽夏族人知道受騙,將蔡清琳槍殺,並另行砍下十多名義勇的頭,與蔡清琳的屍骸一起交給日軍。最後,日本軍警就此事逮捕百餘人。
1907年12月在北埔開設臨時法院審理此案,經審判後,該事件的首從共有9人被台灣總督府判處死刑,有期徒刑或行政處分者則為97人。並且秘密處死當地許多客家人。但由於當時對原住民採「懷柔政策」,對於賽夏族僅沒收其槍械。而趙明政則佯死隱居避禍。1907年12月23日,發起事件的抗日人士全部被日軍處死於內豐地區。

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Tracy L. 紙上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重點行程
- 聖母百花聖殿 Cathedral of Santa Maria del Fiore
這次有點可惜沒有進去 只能期待下次再訪可以參觀教堂內部
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GVEMap
- 老橋 Ponte Vecchio
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exOj7j
- 中央市場 Mercato Centrale
部落格介紹文
https://jay7134.pixnet.net/blog/post/220017179?m=on
- 百年牛肚包 Da Nerbone (since1872)
我個人覺得超好吃 中央市場必吃!!
部落格介紹文
https://haruhii.pixnet.net/blog/post/46522284-da-nerbone
- Trattoria Armando (sine 1957)
店址 Address: Borgo Ognissanti 140/R - 50123
電話 Tel: +39-05521726
午餐 二到五 12:30 - 14:00
晚餐 一到六 18:45 - 22:00
Lunch: from Tuesday to Friday 12:30-14:00
Dinner: from Monday to Saturday 18:45 to 22:00
八月只有晚餐
In AUGUST we are open for dinner only
網站 http://www.trattoria-armando.com/
- 佛羅倫斯 聖徒約翰慶典 Festa di San Giovanno, Calcio Storico
早上. 市民遊行 & 彌撒
晚上. 在舊橋邊10 - 11pm有煙火秀
六月佛羅倫斯有非常多活動 這個慶典最重要的一天是6/24
不過整個月都有為此有特別的活動 如果是六月前往 不仿做做功課
可以看見更不一樣的佛羅倫斯
慶典完整介紹(英文&義大利文)
https://www.visitflorence.com/florence-events/june-24-feast-day-in-florence.html
- 時尚精品GUCCI的發源地就是義大利的佛羅倫斯
Gucci Garden
地址 Piazza della Signoria, 10, 50122 Firenze FI, Italy
Gucci 佛羅倫斯的另外兩間店
地址 Via de' Tornabuoni, 73r, 50123 Firenze FI, Italy
地址 Via Roma, 32r, 50123 Firenze FI, Italy
我很喜歡佛羅倫斯的GUCCI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發源地個關係
每間店都有自己的特色 如果喜歡藝術設計 就算不買進去逛逛也很棒!
- 皮件、包包的店沿路都是 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逛
✏️文具控行程
- Parione Uno (since1923)
網站 http://www.parione.it/en/
店址 Address: Via dello Studio, 11/rosso 50122 Firenze
電話 Phone: +39 055 215030
- IL Papiro Frienze
網站 https://ilpapirofirenze.eu/en/
這的品牌在佛羅倫斯有六間分店 所以就不一一打上來
下面這個網址店進去往下滑 可以看見所有分店的資訊唷!
https://ilpapirofirenze.eu/en/content/12-shops
- Rilegatore di Libri: Ablerto Cozz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lbertocozzifirenze/
店址 Address: Via del Parione, 35 r, 50123 Firenze FI, Italy
電話 Phone: +39 055 294968
- Scrivimi di S.M. Davids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Local-Business/Scrivimi-165778016795891/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crivimi_firenze/
店址 Address: Piazza del Mercato Centrale, 40, 50123 Firenze FI, Italy
電話 Phone: +39 055 265 8275
💤Airbnb推薦
Monteverdi 3
https://www.airbnb.com/rooms/18318182?source_impression_id=p3_1586592116_%2BP6ukrz7bXx63cHc
-
音樂 / Music: Elodie, Marracash - Margarita
演出者 / Performer: Elod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nPeROggH4
音樂 / Music: Benji & Fede - DOVE E QUANDO (Official Video)
演出者 / Performer: Warner Music Ita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QhyYngmW0I
音樂 / Music: ARROGANTE - IRAMA OFFICIAL VIDEO
演出者 / Performer: IRAMA OFFICI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0Sm83tmHY
音樂 / Music: Elisa, Carl Brave - Vivere Tutte Le Vite (Lyric Video)
演出者 / Performer: ELISA Offici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tsiqgAM0U
剪輯軟體 / editing tool: Premiere Pro
-------------------------------------------------------------------------------------------
- 手帳 | 文具 | 封蠟 | 印章 | 拼貼
Journal. Stationery, Wax seal. Stamp. Cut and paste
- 喜歡分享紀錄自己的生活
Loving to share and document my life
- 從寫手帳 專頁 到現在的影片
From document on paper, social media, and now filming
Facebook: Tracy L.
https://www.facebook.com/heyiamtracy/
Sharing Instagram: @_tracysjournal_
https://www.instagram.com/_tracysjournal_
Personal Instagram: @_iamtracy_
https://www.instagram.com/_iamtracy_/

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第一次健走練習#4月行動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果 朋友們想試試,最好還是要先確保路面是平坦跟安全(以及沒有狗屎)的喔 ! ... 我看只有當地人知道怎麼來… ... 以下資訊摘自維基百科:. ... <看更多>
如果花知道 維基百科 在 【如果花知道】全劇線上看-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果花知道》 #全劇線上看還在扼腕自己錯過《如果花知道》精彩大結局嗎? 立即按讚、訂閱#衛視中文台官方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一口氣40集讓你追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