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簡生活提案 】| 01 衣櫃篇-汰舊
#宅在家救台灣
#調整生活的樣貌
滿載的衣櫃,似乎是許多人的困擾。
今天在女性穿搭社團裡看到有人提問,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之前很喜歡現在還能穿但有古早味的衣服。雖然想斷拾離,但是因為淘汰速度太慢,所以衣櫃永遠處於爆炸狀態,所以心情很差。
/
不知道這樣的苦惱,大家是不是很耳熟?
/
🔸分手需要技巧,衣物的去蕪存菁也是🔸
懶媽也曾經衣櫃爆滿,在經過將近四年的斷捨離後,目前春夏秋冬上身下著的衣物總量,已控制在50-60件左右的數量。
初步的篩選方式很簡單,大家可以照做看看。
① 挑出目前能穿且能 #隱惡揚善的衣服
這樣做,可以先減少挑選衣物時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心情穩定、輕鬆,進入下一個整理步驟,就能因為心平氣和而更順利。
② 挑出已泛黃、褪色、領口鬆垮、材質不佳、#穿不出門的衣物
這些衣物基本上可直接淘汰,若跨不過丟棄衣物的門檻,又或是認真想留作它用(eg.當抹布),就把它們通通打包集中,在袋子或箱外貼上大標籤註明〈舊衣抹布〉,日後就不可再買新抹布,需要抹布就直接從中拿取。
③ 認真思考《#真的還會穿嗎》
穿得下卻充滿古早味的衣物,丟不掉的不是衣服,也許是關於過去的回憶。可以先挑出幾件《當年具代表性、特別有回憶的衣物》保留,其它的先裝箱收好。
跟感情一樣,少見面感情自然會淡,下次再見,就是談分手的時候了。
分手雖有點痛,但分手完後卻覺得無比自由。
與人分手如此,與物分手亦是如此。
/
🔸謝謝他人的善意,捍衛自己的選擇🔸
我自己在斷捨離的過程中,最煎熬的,是處理他人給予的衣物,這些衣物的來源,可能是朋友、可能是家人。
要處理這些衣服,彷彿要跟家人朋友劃清界線,心中有好大一個門檻過不了。尷尬的是,有些衣服雖然材質好、剪裁佳,卻不符合我當下的個人特質、生活型態,,也找不出適合的穿搭場合。
想了又想,最後我還是決定與他們說再見。
我相信贈與者的心意,是希望我們穿了漂亮展現朝氣。但物品是否與自身匹配,感受者是我,而不是別人。
衣服美則美矣,不適合、穿不住、沒機會穿的,再留也只是壓縮了衣櫃空間。
也許,未來的我會適合、會喜歡、會有機會與這樣風格的衣物相遇,但不是現在。
#如果依然過不去心理這關
#或覺得對不起贈衣的人
你可以試著這樣做
🔹每次跟贈衣人見面時都穿對方送的衣服,觀察對方反應,看他會希望你多穿給他看,還是會一臉尷尬。
➡️ 若是前者,就在見面時把所有對方贈送的衣服都穿過一輪,也算對得起對方心意。
➡️ 若是後者,表示對方也沒有很想過問你衣物的處置方式,這樣就按照自己的心意處理衣服即可。
🔹若跟贈衣人少見少聯絡,也許...你們早就緣盡,留幾件衣物回憶,其它的部份又何必強留。
/
🔸撐起品味的是適合自己的個人風格🔸
在《#時尚斷捨離》這本書裡提到,時尚款式雖然會捲土重來,但細節之處鐵定不同,不管如何,衣櫃裡若塞滿的是適合現在自己的衣服,遠比衣櫃裡塞滿時代的眼淚,要更令人開心啊~~
至於如何判斷怎樣的衣物適合自己,除了靠自己摸索、閱讀市售相關書籍,也可以尋找個人風格規劃的老師。
自己摸索可能耗時費力,卻有種逐步了解自己的感動。
閱讀書籍是提點自己、檢視自己的理解。
找風格規劃師,所費不貲,但卻成效立見。若要選擇,懶媽覺得優秀的風格規劃師,是找出適合你個性與風格的衣物,讓衣物與你之間的配合相德益彰,而不是設計出你需要配合演出的劇本。Mindset與外顯風格若沒相輔相成,最後依舊會走回胡亂購衣、不知所從的舊路。
想問問,如果是你,會怎麼選,為什麼會這麼選呢?
❶ 自己摸索
❷ 閱讀相關書籍
❸ 找風格規劃師
想優化生活、調整居家空間,卻不知道該怎麼做嗎?
◎ 歡迎找懶媽聊聊 http://bit.ly/LazyMom-LINE
———
我是文青懶媽,熱愛親子共讀創造回憶的高雄整理師,剛剛好的理想生活推廣者。暫定每週二五固定更新,其它日子隨意。
#文青懶媽
#高雄整理師
●●●●●●●●●●●●●●●
歡迎
《按讚》讓懶媽知道自己的文章對你有幫助
《留言》跟懶媽聊聊天或分享自己的觀點
《分享》希望更多人能一起享受生活的餘裕
《私訊》望能以旁觀者清的角度為你解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陳家樂 Carlos Ch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唱歌個樣永遠都拿口拿面? 呢次仲要一次過唱咁多首添? 我自己揀咗其中三首出嚟,如果想聽更多,記得去《今晚唱飲歌》收睇 今晚唱飲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XVuKZI7Vs 吉隆坡之旅: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
如何 知道 緣盡 在 女神聊療心空間《心靈導師Leon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到了一定年紀,終將不爭不吵不計較。》
人生這一路上,會遇到坦途,也會遇到低谷。
不順意時,我們常常喜歡去爭、去吵、去計較。
但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卻漸漸收起了自己的鋒芒。
甘願做一個低調謙虛的人。
不是因為爭不贏,不是因為吵不過,也不是因為計較不來。
而是明白,不爭不吵不計較,才是這輩子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不爭,是一種大度。」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為了一些小事而爭論。
總覺得事情一定要爭個勝負輸贏,爭個明明白白,才能過得去。
可是,生活並不是擂台,無需事事爭個高低。
要知道,爭來爭去,爭到最後,既會敗了心情,也會傷了和氣。
《宋稗類鈔》裡,曾經記載這麼一個故事。
官至州縣監察官蘇掖,家業很雄厚,但他卻十分吝嗇。每次在置辦房產時,總是為了少付一分錢而斤斤計較,與賣方爭得面紅耳赤。
有一次,他又看上了一戶人家的別墅。
由於賣家生意失敗,所以急需賣掉以維持生計。
於是,蘇掖想乘人之危,拼命壓低房價。
其出價之低,更是讓賣家連連嘆氣。
正當他與賣家爭論不休時,旁邊的兒子是在看不下去。忍不住插話對他說:
“父親,您還是在價格上多給別人一些吧。說不定將來哪一天,我們兒孫也會有無奈賣掉別墅之時。那時候,我們也會希望別人能出一個好價錢的。”
蘇掖一聽,彷彿醍醐灌頂,又驚訝又後悔!
之後,每逢遇到爭執的時候,他都給別人留有餘地。
不再像之前那般斤斤計較了。
有一些人,總喜歡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爭執不休。
他們總怕自己會吃虧,所以常常爭個你死我活,只為了得到屬於自己的利益。
殊不知,爭贏了一時的利益,失去的卻是永遠的人心。
老子曾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而攻堅強莫能勝之。”
不爭,便會多一份溫和,多一份包容。
學會不爭,才能在恬然中享受人生另一種風景。
「不吵,是一種心境。」
常有人說,衝動是魔鬼。
人最怕的,就是意氣用事,尤其是情緒不好的時候,時常忍不住吵吵嚷嚷,大動干戈。
如果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吵不鬧,才能收穫內心的一份寧靜,一份心安。
蘇軾和佛印路過一家酒館,打算酒館裡歇一歇腳,吃頓午飯再趕路。
不料,店小二看到他們兩人衣著樸素,便冷眼相看。態度很差,只忙著招呼其他衣著光鮮華麗的賓客。
面對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蘇軾很快就忍不住發了脾氣,破口大罵:“他真是個勢利小人!”
說完,蘇軾便想把店小二喊過來,好好質問一番。
然而,佛印卻制止了他。
飯後,他們準備離開酒館的時候,佛印還十分恭敬的向店小二付了賬。
蘇軾悶悶不樂的問道:“這個店小二這樣區別對待,你怎麼不跟他理論,反對那麼恭敬?”
佛印說:“如果我大吵大鬧,也改變不了他們對待我們的態度。相反的,效果可能會更糟糕。”
的確,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為了不關痛癢的事情而爭爭吵吵,不僅自己心情會變得糟糕,矛盾可能也會增加。
很多時候,許多的不快和煩惱,都是因為心太過於浮躁,所以常常被壞情緒控制。
不愉快的事,不記恨在心裡,心靜下來了,情緒就穩了。
情緒穩定了,生活才能過得舒坦,人生才會開心。
“「不計較,是一種格局。」
聽過這麼一句名言:「人生許多痛苦的原因,在於盲目的較勁。」
一個人感覺快樂多還是痛苦多,往往就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若想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放寬心,少計較。
要知道,人生之所以幸福,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在於不計較的少。
公孫弘年輕時,家境不好,因此他一直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後來,雖然公孫弘貴為丞相,但依然保持著從前的生活模式。
每頓飯都只有備一個葷菜,而床鋪也只有薄薄的棉被。
於是,有朝廷官員向漢武帝參奏了他一本:
“公孫弘為人臣之首,無論是身份之高還是俸祿之巨,都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但是,他卻總吃得不好,生活用品也很差,這樣做不就是沽名釣譽嗎?為了騙取一個美名,竟然陷皇上和其他臣子於不義!”
漢武帝聽後,馬上質問公孫弘。
公孫弘回答:“那位大人說得不錯,果然他是最了解我的人。他敢於當著眾人面前指責我,說明我確實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正是因為有他的忠心,皇上您今天才能聽到對我的這些批評。”
面對別人的參奏,公孫弘不僅沒有計較,也沒有為自己辯解,反而讚許別人的直言批評。
這樣的做法,讓漢武帝和大臣們都紛紛稱讚,覺得他為人謙虛,更加尊重他了。
佛祖說:
“眾生無我,苦樂隨緣。縱得榮譽等事,宿因所構,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
計較得太多,實則是一種羈絆和負累。
凡事少計較,我們才能擁抱晴天。
凡事少計較,我們才能收穫幸福。
凡事少計較,我們才能步步登高。
俗話有說,合則共贏,鬥則兩敗。
不爭,是一種大度。
不吵,是一種心境。
不計較,是一種格局。
#心靈導師Leona
#塔羅牌深層意識解讀聊癒
#人生方向指引
#前世今生靈魂旅程探索
#讀心聊心
#負面情緒釋放負面思想調整
#探索內在真實自我
#兒童寶寶心靈探索
#心靈創傷聊癒
#身心靈成長課程
#光的課程 #藝術治聊 #心靈講座
#一對一 #團體 #講座
如何 知道 緣盡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愛莉莎莎踩到線」如何不要踩線踩地雷?
晚餐時,居然,全家人,都注意到了這事件。
本文作者,很認真分析,雖未全面,但也值得看看。文超長,我居然也速讀看完了。
我的看法,昨晚跟前世情人討論過了,情人獨享不外傳XD A Nan Tsai
本文看完,簡單回饋幾點:
「愛莉莎莎踩到線」如何不要踩線踩地雷?
1. 專業的核心,不在google, 也不在網路。自媒體的困境,無解。除非,夠用功,夠精進,又通才,又專業。
2. 盡信書,不如無書。千年以後,還是一樣:盡信網路,不如無網路。
3. 法官,也不可能盡懂各種專業,所以,他們也會謙卑地請教專家的專業或鑑定。
4. 專業的累積,需要龐大的知識與多年的經驗,智慧需要成本,時間也要成本。想要不勞而獲,隨便google,都不一定能寫出一篇碩士論文了,還想只靠google大神就能變成神?
5. 日本法官請教諮詢專家,一個小時5萬日幣,出庭作證一個小時20萬日幣。專業的累積,成為專家,你想投入多少成本與時間?靠google靠維基就好?
6. 愛莉莎莎沒有醫生朋友嗎?專業的Youtuber 專家顧問是誰?蛤,沒有請教醫療專家,她就敢嗆醫師?多少專業主持人幕後總是花了多少功夫與成本?網紅知道嗎?
7.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道歉,不見得會丟臉,但是,硬拗只是找屎!
8. TCM全方位危機管理術,,抓對爭點是第一重要!不懂要會問,找對專家,確認真實,第一時間,發現錯了,就趕快道歉,謙卑學習,化危機為轉機,才是上策。
(既然道歉了,就回歸理性討論,也不用追殺到底。提升媒體識讀與全民醫學常識,也算逆行菩薩功德一件XD)
9. 醫師網紅難道就不會踩線踩到地雷? 當然,也會啊! 趨吉避凶之道? 同上!
我用專業,好好的當醫師就好,哪有時間來網路戰酸民或教化鄉民?
10. 什麼是「信任」?什麼是「緣份」?
老話一句:
醫病有信任,順勢隨緣盡己度眾生,醫度有緣人!
如何 知道 緣盡 在 陳家樂 Carlos Ch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唱歌個樣永遠都拿口拿面? 呢次仲要一次過唱咁多首添? 我自己揀咗其中三首出嚟,如果想聽更多,記得去《今晚唱飲歌》收睇
今晚唱飲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XVuKZI7Vs
吉隆坡之旅: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M-K3oL0r4T6pLKl5w7Ywyj1k0BzpwS7
#陳家樂 #CarlosChan #電影金曲 #今晚唱飲歌 #電影 #主題曲 #插曲
Lyrics 歌詞
《 #甘心替代你 #鄭伊健 》#古惑仔3之隻手遮天電影插曲
不管天邊風已起
只想依依看著你
夜闌人靜會否仍可希冀
經得起憂傷與悲
只因心中有著你
路遙長夜記憶從不捨棄
長街的身影穿過風雨有傲氣
曾一起出走不怕闖進了絕地
如夢如煙 全像遊戲
彷彿天和地在挑選我跟你
如像我亦重遇了生死
難道只好淌淚心痛告別你
無法讓我此際(甘心)替代你
《 #今生不再 #黎明 》#玻璃之城 電影主題曲
多得這雨勢 將煙花撲毀
才令我體會 凡事會枯萎
多得這剎那 不小心脫軌
遺憾才會令你 珍惜得徹底
同渡過這盛世 隨手都採到星火的美麗
但我怎知道這份執迷 抱入來世 仍在你軀體
就趁那歌聲悠揚
玻璃倒影映了今生不再的幻象
天空正掛著今世最亮的月亮
蜚短流長未來將怎麼設想
恨這晚歌聲悠揚
當中多少秒鐘可跟最愛來分享
種種恩恩愛愛 可伸展多少世代仍在唱
多得這剎那 分針不再轉
才讓時間實踐 驚心的愛戀
同渡過這盛世 隨手都採到星火的美麗
但我怎知道這份執迷 抱入來世 仍在你軀體
就趁那歌聲悠揚
玻璃倒映了今生不再的幻象
天空正掛著今世最亮的月亮
蜚短流長未來將怎麼設想
恨這晚歌聲悠揚
當中多少秒鐘可跟最愛來分享
種種恩恩愛愛 可伸展多少世代仍在唱
種種恩恩愛愛 不可多得的美麗但無常
怎麼可設想
《 #高攀愛 #李靖筠 #陳家樂 》 #我的筍盤男友 電影主題曲
極地和赤地 仿似兩種人
若突然接近 定會惹災禍
炎夏結霜 縱畫面太不相襯
但我竟能 被你吸引
寂寞陪我坐 因有你光臨
但未能高攀 欠缺愛戀運
難入你心 會激起太多公憤
做你戀人 要應付太多厄困
從旁待你好 我願無言奉告
相識得太早 怕嫌棄更加早
情緣像泡影 怕動人承諾 我都未配得到
相戀沿途 荊棘滿佈
怎麼到老
自問曾去做 想愛那種人
但是仍灰心 愛哪有僥倖
橫越雪山 有多少勇者命途斷送
做你戀人 要努力更多
我愛你我都堅信
為何待我好 你是如何做到
喜歡得太早 怕無情更加早
情緣像泡影 怕動人承諾 我都未配得到
相戀沿途 荊棘滿佈
雙雙到老
情緣盡太早 痛著沉迷亦好
天都不看好 我仍能承受到
回頭便看到 最動人承諾 勇敢便配得到
不管貧窮 不管富貴
堅守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