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未歇,台灣本土疫情再起,面對新冠病毒安心防疫技巧與原則】: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使全球陷入不確定性,關於疫情大流行的的新聞從不間斷,讓人感到殘酷無情。所有這些都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傷害,因此,我們應當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關注疫情的消息可以理解,但是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會使現有的心理健康問題變得更糟。英國一個關注焦慮症的組織「英國焦慮症協會」(Anxiety UK)代表尼基·利德貝特(Nicky Lidbetter)解釋,「害怕失控」和「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是許多焦慮症患者的共同特徵。
心理健康慈善機構「Mind」的發言人羅西·韋瑟利(Rosie Weatherley)表示,許多焦慮症源於對未知事物的擔憂,等待著事情的發生,從宏觀角度上來說,目前的疫情符合了這些條件[1]。
Covid-19疫情發展至今,大家都要接受我們正面對著一項危機,因此很自然地會感到焦慮,甚至恐慌。除了遵循醫學的指引來進行預防及自我保護之外,我們必須瞭解的是,這個危機事件影響我們的不單只是身體或是病的問題,而且還帶來心理的壓力與情緒問題,因為這項危機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以及廣泛的影響性[2]。
■Covid-19全球大流行 5精神症狀你中了幾項?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詹仁輝表示,Covid-19疫情爆發後,相關新聞幾乎攻占各類媒體版面。因病毒傳染力極強,部分患者甚至出現重症及死亡風險,為了避免被傳染,許多人都取消了旅遊行程,也減少親友間的聚會,外出也會戴上口罩,形成少見的景象。各國政府及團體紛紛宣布防疫政策,除了生活上的限制,人們的心理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例如:
1.不安及恐懼
手機上及社交媒體每天都能看到疫情相關新聞,令人恐慌,有人因此瘋狂購買口罩、酒精,深怕自己防護不足而染病,甚至也擔心家人出門的安全。
2.對未知的無助及挫折感
3.被隔絕及孤獨感
一般民眾減少了外出及聚會,接受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的人也被限制了活動處所,都會令人出現失去自由、孤獨感及被社會隔絕的感受。
4.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染病後的病人及其家屬或照顧的醫療人員,可能會出現過度警覺、注意力不集中、作惡夢、逃避、疏離人群等症狀。
5.醫護人員的壓力
醫護人員如臨大敵,除了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院內感染,也要應付因防疫而增加的臨床工作、會議及行政工作[3]。
■預防武漢肺炎的感染,除了一般的預防措施之外,也要靠「安心」的處理
面對這看不見的敵人,許多的不安也反應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像是口罩排隊購買、賣場囤積搶購,甚至目前大家口罩不離身、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已經是一種重要且必要的習慣。除此之外,提升精神心理上的安心防疫也是很重要的。
■「安心PEACE五技巧」
畢竟持續的心情平靜,是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的。首先介紹面對疫情的焦慮不安可以做的「安心PEACE五技巧」:
►P (Prepared):預作準備並篩檢重要訊息。
▪當新聞媒體不斷報導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的攀升,以及口罩購買的恐慌現象,會讓人擔心及愈感無助。我們在睡前不宜過份關注相關訊息,每天應盡量控制自己接收訊息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減少因訊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
►E (Enhance your safety):焦慮不安時,採取可以安穩身心的實質行動,好好照顧自己,提升安全感。
▪像是為生活環境打掃消毒,準備健康的食物,從事簡單的運動,做些實質的行動照顧自己,肯定與鼓勵自己有因應危機的能力,增進身心安全感。
►A (Accept your emotion):面對未知的恐懼,我們需要先覺察自己的焦慮是否符合現實狀態,學習安撫與接納自身情緒。
▪在這段時間,每個人的心情都受到影響,找人聊聊,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安,分享彼此轉移注意力跟紓壓的好方法,並且與家人好友連結,心情會安定很多。
►C (Change your behavior):調適壓力反應,改變自己的行為。
▪在每日忙碌的生活中,安排一段時間,走出戶外,伸展一下身體,呼吸新鮮空氣;或是留給自己幾分鐘,安靜地坐一會兒,藉由短時間的靜心與舒展,重新調節與穩定自己的身心。
►E (Engage in your life):盡可能投入日常,保持生活的穩定性。
▪危機事件的發生常令人不知所措,心情浮動不安,保持生活作息的規律與穩定,能幫助我們提升免疫力,更有能量去面對與應變危機;每天可以安排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嘗試創造豐富的生活體驗,藉此降低焦慮,舒緩情緒。
防疫難免影響正常的經濟活動,特別是全球化影響下許多產業可能會面臨長時間經濟蕭條問題,個人、家庭、企業、國家、社會可能都要做好準備。沒有永久的黑夜,希望大家都能團結合作,一起度過這個難關[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BBC News 中文(繁體)「肺炎疫情: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1906001
∎[2]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in Taiwan)「安心手冊-新冠肺炎風暴如何調適自己的壓力」:https://bit.ly/3eXjO4I
∎[3] (元氣網)「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5精神症狀你中了幾項?」: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4430762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面對新冠病毒安心防疫技巧與原則(作者:張家銘/林口長庚醫院復健暨社區精神科主任):https://bit.ly/2S1LYCK
➤➤照片
∎前副總統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瘟疫中的我」:
►https://www.facebook.com/chencj/photos/pcb.2854691791278291/2854691754611628/
前副總統陳建仁說,他還記得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流行期間,台灣的人心也是從初期的彼此猜疑(suspicion)、疏離抗拒 (alienation)、相互苛責(resentment)和汙名化他人(stigmatization);不斷地轉變為彼此同情 (sympathy)、相互感恩(appreciation)、反省向善(reflection)和自我奉獻(self-devotion),這就是台灣人在艱難困苦中,不斷淬鍊出來的美德。
前副總統陳建仁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心連心、手牽手、肩並肩,一起走出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陰霾,早日恢復平安喜樂的日常生活。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疫情下的心理衛生 #安心PEACE五技巧
衛生福利部 /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心治癌 專題 - 趙思雅註冊臨床心理學家@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林女士是第二期乳癌患者,正接受化療,日後或需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林先生發現太太壓力很大,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還不時哭泣。 (一) 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對癌症的治療和康...
如何 照顧 焦慮症患者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貓心小語]
依附理論,談的是過去對我們的影響。我們的過去,似乎決定了我們未來一生中的發展,就在那短短的12個月,一生的大略際遇,似乎都已經被決定了。
但是,我們真的沒有辦法超脫依附嗎?對我而言,我覺得很難,真的很難。不過所謂的超脫依附,就某種形式上而言,似乎是一個哲學問題。
所謂因果,正因為有了因,所以才有了果,正因為是這樣被養大的,所以才會有後續的影響,無論你是把過去當作是不可超越的,或是努力的超越過去,我們都在過去的影響之下,正因為有了過去,所以才有了決定要把過去當作解釋自己行為的選擇,或是把超越過去當作自己生活目標的選擇。無論如何,我們都是被過去所影響的人,我不認為有所謂真正的超脫。
但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我們會受到當下外在事件的影響,而被觸發(priming)出很多過去累積而來的經驗,譬如說一個曾經被劈腿的人,在面對現任伴侶和其他人外出時,就有可能觸發出他的不安全感,進而使得這個人失控,爆發出非常強大而充滿力量的憤怒;反之,當一個人遇到一個很照顧自己的新朋友時,便有可能觸發出過去被溫暖對待的經驗,而使得這個人也用友善的態度來回應對方。
不要小看觸發的力量,我們都無意識間受到天氣的影響,冬天比夏天更容易讓人覺得冷漠,在暴雨中淋濕鞋子,更有可能讓人對公司的影印機當機而大發雷霆。這就是人生的真相,我們不斷被過去所影響著,而現在又成為未來的過去,影響著未來。
所以,依附到底有沒有可能被改變呢?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回到依附的本質。依附並非全有全無的,而是一道光譜,今天你活在一個溫暖的環境,不斷地被觸發安全感,那麼你累積的安全感就會變多,朝安全依附移動的可能性自然而然就會變高。
但有趣的是,有些人寧願被過去所束縛著,他們雖然說著要超脫過去,但卻不斷用過去來作為解釋自己當前行為的原因。我不覺得這是一件錯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著,過去的那些傷害,真的太痛太痛了。
我不是一個有傳統道德的人,甚至覺得很多華人傳統道德都是屁,不斷約束著我們,使得我們更沒有辦法超脫過去,不斷覺得自己骯髒、受人討厭、沒有價值,然後不斷地重複觸發過去的這些傷痕。
即便不符合傳統道德,那又怎麼樣?我不喜歡用選擇這個詞,尤其在諮商室裡面,作為一個憂鬱症與焦慮症患者,對於選擇這個詞聽起來特別刺耳,尤其當老師跟我說:「我可以理解你的過去,但同樣的,在這個社會上,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你,或是都必須配合你。」聽起來格外刺耳。
是阿,這是事實,但難道當事人會不知道嗎?這句話不就再次觸發了當事人的無能與無力感嗎?為什麼要對一個脆弱的當事人談選擇呢?這是增加他的韌力,還是習得性無助呢?
去你的,我只知道在所有的關係裡面,包含諮商關係,信任與安全感,是改變的第一步。
如何 照顧 焦慮症患者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心治癌 專題 - 趙思雅註冊臨床心理學家@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林女士是第二期乳癌患者,正接受化療,日後或需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林先生發現太太壓力很大,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還不時哭泣。
(一) 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對癌症的治療和康復有什麽影響呢? 0:27
(二) 癌症患者可以怎樣應對負面的情緒和壓力呢? 1:49
(三) 乳癌患者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可如何面對和調適身體和情緒的變化呢? 4:45
(四) 家人對癌症患者的關心和照顧,會否對患者造成壓力?癌症患者的家人應作怎樣的關懷和支持? 6:34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如何 照顧 焦慮症患者 在 給抑鬱症患者家人的三個建議|照顧者心力交碎怎麼辦? (中文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Joseph心理諮詢室理念:身心健康是複雜的問題,藥物更不是唯一治療方法。探索更多可能性,才會找到出路。人類是萬物之靈而不是機器,唯有身、心、靈 ... ... <看更多>
如何 照顧 焦慮症患者 在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熱鍋上的螞蟻,認識焦慮症!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熱鍋上的螞蟻,認識焦慮症!~~呂依真心理師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特約心理師/ 北市立聯合醫院北投門診駐診心理師“焦慮”是照顧者的頭號冤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