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中有做酸種很久的村友開始接單賣包了,我對於這種情形總是非常樂見。
因為這就是時機成熟 ..
總不能一直在送包還被嫌酸覺得是壞掉了吧?😅😅😅
昨天看到一個台灣人在國外賣台式麵包的小店開賣酸種包...孔洞一看就是沒處理好的樣子。
比起邊賣邊學(希望會進步)的店家做法,你會想跟誰買呢?
或許,你會想,那個店家是住歐洲,一定吃過也知道好的酸種包。但實際上,純酸種包的店,並沒有你想像中的多,因為酸種要成為唯一發酵方式不簡單。台式麵包...真的很簡單。
我一直對於越精簡食材越難做好的東西很著迷...光是一顆蛋,你要怎麼煮都是不同感覺,半熟全熟,水波蛋,太陽蛋,蒸蛋,油煎蛋....
在台灣就不能吃到好酸種包嗎?
當然不是,因為它的食材全世界都有,麵粉,水,野酵種,鹽。需要的只是熟悉它,了解它...那不是看而是摸出來的經驗。
你在課堂上如果只有幾堂操作,只能學到皮毛。唯有不斷的練習才有可能進步,在這樣的狀況下其實你不用幫店家付學費。( 之所以覺得是付學費是因為店家感覺不知道甚麼是好的孔洞.... 那離" 好的" 酸種包還有一段路要走! 因為不是看孔洞就可以知道好不好吃. 但那是基礎 )
這是我昨天出爐的當日烘焙,主粉75%為斯佩爾特粉的酸種包,這應該是我目前做的斯佩爾特酸種包,當日烘焙最好的外觀及內在。
你會看嗎?知道為什麼嗎?
我自己了解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但我也知道哪裡不足得再練習...
除了酸種是以中筋粉餵養以外,其他都沒有加小麥粉
猜猜看以下的ooo,xxx是什麼?
1. 75% 斯佩爾特中礦物質粉 Dinkelmehl 812 75%
2. 20% ooo
3. 5% xxx
4. 30% 中筋粉餵養野酵液種( 100%水量)
5. 2.2% 鹽
6. 70% 水
當然不是麵筋粉,我不會什麼都加麵筋粉,沒打算做麵筋粉專研,但我一直都在研究麵筋,跟麵筋打交道是真的。
因為前一篇文有人留言說國內進口斯佩爾特粉不多,能得到的資訊也不多,所以下一篇文章我會把我這些年來使用斯佩爾特的心得寫一下。
我真的不怕別人學,#沒進步的人才會怕別人學因為怕自己的空虛被人發現,講自己有秘方有特殊做法也只是欲蓋彌彰。
因為大方向麵包能長得如何,經驗夠的,看得出端倪。
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才會有新體悟,麵包的世界裡沒有真的完美,我們都只是跟著前人的腳步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所以,並沒有存在秘方, 德國麵包大廠的麵包包裝上也會寫出各個添加物及基礎地基的成分,但總量是不會告訴你的,那就是他們的秘方....
知道自己的缺乏才會清楚如何進步。
這應該是每個人該有的生活態度.....
同時也有44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糖餃子Sweet Dumpl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要來做一道非常老派又家喻戶曉的英倫甜點:蘋果香酥 (Apple Crumble/蘋果奶酥/蘋果酥派)。 作為一道深受歡迎的英倫家常甜點,家常兩個字點出了 Apple Crumble 是許多家庭在尋常日子裡常做、常吃的飯後甜點或午茶點心,它不...
如何 做酸種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酸種與極少量鮮酵合作的斯貝爾特Dinkelmehl630牛奶土司
#個人意見之酸種與鮮酵的添加
#談長時間發酵Langzeitführung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0/08/dinkelmehl630-langzeitfuhrung.html
全文轉貼. 因為我覺得有人會懶得去看格文. 這裡貼著強調也好.
自從上一個麵包後我對於斯佩爾特粉的酸種操作上開始更想多認識一點. 斯佩爾特是英文Spelt 直接音譯的名字. 德國人叫它Dinkel. 把它磨成粉就叫Dinkelmehl
目前你在德國市面上比較常看到且可以買到的型號依照礦物質的含量低到高大概有三種:
Dinkelmehl 630→ Dinkelmehl 812→ Dinkelmehl 1050 當然有全穀粉就叫Dinkelvollkornmehl
這次是使用的食譜容積比3.4
我這個模是日式一斤吐司模. 因為最近都要做比較沒把握的實驗. 所以選的模越小越好免得浪費.
我的液種是前一晚用小麥液種1:Dinkelmehl630 10: 水 10 餵養的.
以上的作法在德國的食譜中通常就會叫它Vorteig( 前置麵糰)
接下來的主麵糰( Hauptteig) 是如此:
1. Dinkelmehl 630 100%
2. 牛奶 37%
3. 水 13%
4. 鮮酵 0.3%
5. 黑糖 8%
6. 鹽2 %
7. 乳瑪琳 8%
8. 酸種 40%
9. 維他命 C 粉( 以附贈的小量匙量一小匙. 請見我之前有關於斯佩爾特粉烘焙的文章)
這次的粉來自Aldi 蛋白質含量13%
其實這種天氣玩斯佩爾特很難玩. 因為斯佩爾特的終溫比較敏感. 不能和小麥一樣高. 所以就要想很多的方法. 除了水合. 我的水是用冰塊. 手持攪拌機. 最重要的還有容器. 雖然你的盆可以外放冰塊降溫. 但如果你的食材溫度夠冷就應該用塑膠盆保冷.
這次我用乳瑪琳. 因為覺得它比較香.
這個麵團我放室溫一個多小時後整兩團. 再放回土司盒直接就等候發了. 因為這麼短的基發麵團體積很小. 所以在擀折後直放.
後發大概有4小時才來到七八分滿. 但是我想睡了. 所以放到7度冰箱冷藏.
早上起來放27度回溫大概40 分鐘. 麵團就來到土司邊緣高度. 烤完老爺剛好下樓早餐.
圖中的梨肌是酸種或冷藏發酵常出現的東西. 其實我覺得很醜. 😅😅😅
下圖是用土司機烤好後準備上桌的樣子. 老爺說土司一定要用土司機烤過才吃是這裡的習慣. 我說日本有生土司. 他說那叫麵包不叫土司XD
這個麵包微酸. 脆脆的外皮. 雖然加了牛奶. 但還是可以看到那個斯佩爾特粉特有的金黃色澤.
老實說~ 我還是喜歡單純鮮酵完成的土司. 那個小麥本身的單純香氣比較濃. 斯佩爾特的成品本身很容易乾. 所以一般都會添加保濕的東西. 例如帶水的種子, 湯種, 或是洋車前子. 酸種通常都是一個給風味及一點保濕延緩老化的角色. 因為斯佩爾特的麵筋超級容易老化. 比較不常用在全酸種的做法. 通常這種粉在一般的酸種麵包只是臣位. 很少被拿來當主粉.
所謂的給風味就是雖然有放酸種. 但主要是用鮮酵發酵在2小時或以內基發完成的麵團.
在德國的部落客及德國一般使用酸種製作的食譜中. 很常見到的是添加鮮酵.
這跟很多美國的酸種麵包食譜不太相同. 他們對於酸種麵包是類似一種崇敬. 加了商酵就是不敬的感覺😅😅😅 所以很多人只有在做棄種食物才會用到鮮酵. 鮮酵並沒有不好. 如何使用它才是應該要注意的!
我覺得與其浪費麵粉倒不如做一條可以預期. 穩定又慢發酵的麵包. 是不是全酸種? 我倒是看得很開.
例如. 德國最知名的麵包部落客Lutz( 連專業麵包師傅都想跟他一較高下的一位地質學家)
他在Plötzblog說的這篇文章
甚麼是好麵包( Was ist gutes Brot)
https://www.ploetzblog.de/was-ist-gutes-brot/
裡面強調除了不含添加劑色素等等基本元素以外. 還包含有使用酸種. 會做一些前製麵糰例如泡水的種子還有湯種去保濕. 或是前置發酵的麵團( Vorteig) 使用的新鮮酵母總量是小於1~2%( 通常都是在高糖油麵團才會有用到2%的方式)
最後的一點就是Langzeitführungen 這個單字就是長時間的發酵.
通常從前置麵糰算起到得到一個麵包12個小時或以上是常有的事.
你可以去看看他的食譜. 就可以端倪到這樣的宗旨下能夠怎麼去慢發酵.
慢發酵的麵包好處很多. 除了風味外最重要的就是好消化.
法國對於野酵的稱法是levain 一般商酵叫levure.
一般來說因為大家都比較常用商酵. 所以雖然poolish ( 粉1: 水1) 及Biga( 粉2: 水1) 大致上就是在主麵團之前預備的一個發酵麵糰的稱呼. 但通常都是指用一般商酵去養( 但是發酵時間至少要有8~ 12小時) 的老麵. 有點類似我們的中種. 但是在商酵的使用上會是極少量的用法. 例如我這個啤酒麵包的食譜的起種方式是加鮮酵0.2% ( 或天然酵母粉 0.18 %或一般商酵0.1 %)
初學進階都適合的小揉歐式啤酒麵包食譜做法, 我的新翻折手法介紹, 水合, 後鹽, 液種名詞解釋與實作.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8/01/pain-au-levain-beer-bread-recipe-bier.html
整個發酵也是緩慢的. 這樣整個麵團的麵粉才有機會被全面地修整. 這也是酸種麵包之所以比較健康的原因.
也有人乾脆前置麵糰使用Poolish 及野酵液種. 這樣出來的風味及氣孔又是不一樣的世界! 對這種用法很想試試看的也可以去參考Claudio Perrando 的一些食譜
https://claudio-perrando.com/
不過~ #前提是你的全野酵也要做得不錯_這就像有的人杵著拐杖走路_當你拋開拐杖就無法自行行走與只是上坡才用拐杖是不一樣的. 這兩位大師一個有出全野酵的書. 另外一個有線上全野酵的大師課程.
" 偷吃步" 的方式人人都會. 但是如果阿基師只會偷吃步那麼他就不會被稱為大師了. 這件事是一個自律問題
但是當你拿跟主粉一樣比例的酸種量去混合時就是把一個過發的麵團跟一個健康麵糰去混合. 這樣的方式下主粉的麵粉不會被酸種慢分解. 反而會削弱你的麵筋. 所以為了得到好的可以吃的成品. 你可能就必須要用高量的酵母去快速發酵.
這樣當然是也可以吃的.
但就是可惜了你的粉. 就好像別人喝了200ml的優酪乳. 你其實是100ml 優酪乳加100ml牛奶一起喝.
沒甚麼不好都是幫助消化. 也有人就只喝牛奶啊!
這個比喻放在麵包上:
200 g 的慢發酵麵糰與 100 g 慢發酵麵糰+ 100g 商酵麵團的風味絕不會是一樣的.
只有用快速商酵發酵的麵團當然更不同.
沒甚麼不好. 都是有被麵包酵母吃到的麵團.
也有人吃不加酵母的蔥油餅或鳳梨酥啊~
不過近來德國發現很多麩質過敏的人是因為吃了快速發酵不完全的麵粉. 我們平常吃麵是很正常地分解碳水化合物.
被酵母不完全分解的碳水化合物比沒有用酵母的麵對身體會有問題? 這個我確實就沒研究了.
整個酸種麵糰的製作最大的藝術就是在如何處理長時間發酵的麵團. 這也是很多人失敗的地方. 有甚麼方法? 只有不斷的學習和經驗累積罷了.有的人就說那就用最強麵筋的粉來做. 事實上. 強麵筋只是讓麵包的長像比較美. 你要去了解的是要用多少的水量去拉住麵筋. 當然. 你用中筋粉要做高水量麵筋就不夠強韌! 水量減少也可以有美美的好吃的長時間發酵麵包.
要怎麼開始酸種麵包的製做?
你也可以從加入酸種逐漸減少鮮酵量來做.
就像我這個只有加一點點鮮酵的土司.
我自己的做法會比較偏向德國人的作法. 因為我做麵包不只是為了要玩麵粉而已( 不過如果是這樣. 我應該不會玩得那麼勤快) . 這是我們家每天都會吃的東西. 所以我是有完成的時間壓力的.
我也很少看著別人的食譜一步一步來. 因為我家自己的口味我比較清楚. 而且很多酸種食譜有可能你做了失敗是因為都是小麥粉但你的高筋麵粉跟書上的高筋麵粉不同. 你家的溫度跟書上的溫度不同. 甚至是你的操作手法不當. 這也是我比較不想做酸種麵包影片製做的原因.
因為酸種要留心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很少有一本書一個影片會把每個步驟的各食材溫度或是室溫等等的這些很重要的因素告訴你.
酸種的變化真的太大了! 還包括你怎麼養酵? 比例. 酸度.溫度與熟成時間.
長時間發酵的麵團很多都會放冰箱冷藏發酵. 你放置的溫度及麵團當時溫度都是很重要的關鍵點. 再加上很多人都會有習慣要原來麵團的幾倍大而不是去感覺麵糰是否過發或是發酵不夠. 以量杯來看發酵程度真的只適合相同的麵粉. 因為這裡的高筋粉比較弱. 要有長很高大的樣子時已經是過發. 光是單一麵粉就很忙. 更何況是加上另一種麵粉?
曾經我在自己的社團中比較嚴肅地反對一位村友才第一次做成功棍子就要把自己的" 經驗" 洋洋灑灑的寫成一個檔案.
做了這麼久的酸種與商酵麵包. 我還是覺得自己學不夠.
我曾經在國外的酸種麵包社團看到一位亞洲社員的作品. 老實說並不好. 而且她曾問我問題. 那個女士的思考邏輯有點怪. 後來我真的就對她敬而遠之. 結果最近在搜索FB 上的酸種社團時才知道她自己開了一個目前七百多個社員的社團. 還有一個廣告可以教學的粉絲頁.💀💀💀
只能說. 這條路大家都在走. 但是資訊正確很重要. 對於自己麵包的內容物包括怎麼控制你烤箱裡的麵包肚子中的二氧化碳那裡跑. 怎麼割線需不需要割線. 都要全盤去了解. 踏出去.國外的社團很多. 尤其是很多大社團裡的食譜及討論都可以去借鏡.
只有在知道外面的世界後才能了解自己的渺小.
一起虛心學習.
如何 做酸種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Frau_Chen陳太太陳小姐冠夫姓不冠夫姓? #德國生活
#流浪貓
#加糯米粉的帶蓋吐司小心得
#閒聊
最近的生活遇到瓶頸😅😅😅
除了做酸種麵包失敗兩次以外( 我在研究甜酸種做斯佩爾特脆皮) 還在我們家後院看到這隻貓.....
其實, 我們家後院很不太可能有人進來( 當然~ 去年那個小偷真的太誇張. ) 因為我們家有前院. 房子後面就這樣一個高平台. 接下來才是後院草地..高平台敢來的應該都是小動物. 例如去義大利幾天回來就沒看到牠的刺蝟. 當然還有常常會吃好道相報的小鳥.
我連兩天做了兩條酸種吐司都失敗. 只好先把第一條分給牠們吃. 通常我得看組織決定要不要給人吃. 真的太老化的連打粉都不能打. ( 因為太粗無法吸水). 會這樣放給外面的動物吃.
放兩天又是老化的麵包在幾天前的溫度是很乾很硬的. 昨天開始下一點雨. 下午的時候就看到五隻邊吃邊玩的麻雀朋友來.
然後自從前天我就看到牠. (牠當時沒吃這個麵包. 但是昨天晚上又看到牠所以今天想寫這篇文)
這應該是我來德國看過外觀最悲慘的一隻貓.
德國路上很少看到流浪貓.每隻你看到的貓應該都是有人養的. 大部分都是胖胖不怕人的貓. 有的貓看到你來還會翻肚子讓你摸. 這跟我在台灣看到髒髒的很瘦還很怕生的流浪貓形成明顯對比. 我們在台灣的公寓是一樓. 有小小的水泥地前後院. 有時候也會有小貓在我的摩托車上取暖. 但我知道這些流浪貓真的很不受歡迎. 因為附近那位餵流浪貓的太太會被鄰居暗地裡罵. 還好她的背景很硬. 所以大家只敢背地裡罵. 我其實是很佩服那位太太的. 關於流浪貓的議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 我帶來德國的貓也是這樣取得的. 當初為了抓到那隻貓媽媽發現真的要抓到不容易( 所以後來才又看到她帶著相同三隻花色的小貓來我家附近遊蕩) #我支持TNR 我自己的貓也是有在耳朵剪掉一小角的. 這個意思也是給牠一個生存的機會. 有的人覺得那些流浪貓會一直生. 但其實並不一定. 你看看牠的耳朵. 如果有這麼一角. 公左母右. 代表節紮了. 請給牠生存的機會. 你可以生育還可以有房子住. 牠們沒有機會但是有機會活著! 如果你給牠們機會!
說太多了. 因為牠讓我想到最近有一位長輩跟我說她從小就嚮往北國的生活. 如果生在那裏現在的歲數不知道會如何如何.....
人其實是很奧妙的. 我們可以比較可以想像, 然後有可能就會因為這樣的思考有得以實踐夢想( 或是喪志)的機會 . 但是當一個比我還老的人說出這樣的話時. 會讓我開始想很多.
究竟我們懷抱夢想要如何與現實結合? 好像是你在甚麼時候分得清楚現實與夢想的可行性時才有可能大幅度往成功的方向前進?
我在某個海外台灣社團看到一個關於冠夫姓的討論. 很多台灣太太說自己的名字冠上外國人的名字很怪. 但也有人發現在投履歷時. 冠上夫姓在第一關用履歷表審核被刷下來的機會比較小.
我沒有冠夫姓. 當時我在台灣結婚所以沒想到這個. 之後來這裡辦登記時老爺有問過我( 是在公家機關當場問的@@ 我們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是官員問的XD ) 他當時非常明確地說他沒意見而且我看得出來他很恐慌😅😅😅 因為他覺得是一件大事. 我當下認為那種變成不同姓氏的感覺得想想. 所以當時就沒有答應. 對我來說. 我不是因為大女人主義. 純粹沒仔細想過這個問題然後我很不喜歡當下沒思考就做決定. 所以, 之後每次有人稱我Frau Gxxxxer( G 太太) 時我也不會說請叫我 Frau Chen( 陳太太) .基本上, 我一點都不在意當老爺背後的女人. 因為我們在這個家的重要程度是不分軒輊這件事我自己清楚就可以.
德國同居不結婚的方式已經變成趨勢. 因為同居也享有與結婚的相同待遇但是各自財產分明( 結了婚財產就得對半分) . 也不需要考慮冠夫姓冠妻姓( 我有同事冠妻姓.) 說來我這個結婚沒冠夫姓的好像更厲害😎😎😎 但有時候也覺得怪怪的. 因為我也喜歡當老爺的太太啊~ 但是我以前的德文家教( 一位退休德國老太太) 曾經誤以為我和老爺只是同居關係. 因為我沒冠夫姓.
結婚後在台灣的過年時也被我媽講過初二再回去這種話( 後來好像就沒有這麼說) 第一年時我媽還叫我從後門進出@@ 很多時候, 我也會感覺自己是潑出去的水. 雖然老爺中文名字冠妻姓. 小孩都跟我姓. 但實際上. 我已經不是那個陳小姐了! 不知道大家在討論女性主義時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以前的人冠夫姓其實也是有一種知道" 血緣" 的感覺. 例如同姓不婚.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啊! 優生學來說是比較方便的做法. 所以我自己如果有機會, 我應該會用複姓的方式來修改我的姓( 這裡可以) 這樣你的子孫就比較容易溯源.
我公公去世後. 婆婆給我兩套餐具. 其中一套是她的結婚禮物. 當然今年滿六十年. 上面有她姓名的縮寫. 她很開心地唸給我聽. 那是我第一次想到... 啊~ 她也有自己原來的姓. 後來去了墓園. 看到老爺外婆的墓才第一次知道怎麼拼寫.
你也可以看一下這個墓碑. 這裡面有四個人. 應該是兩對夫婦. 這上面的墓碑是這裡長眠的是我們親愛的*Onkel伯父 及Tante嬸嬸 及我們的父母. 在女性的姓名後都有註解 geb. 然後加上原來的姓氏. 也就是這兩位一起長眠的女性都是嫁進來的. 你覺得有忘本嗎? 你覺得這兩個女性在她和她們的先生組成的家庭中佔的地位有低下嗎? 他們全部都是七十歲以上的高齡走的. 有沒有受世界大戰影響我不清楚. 但在我看來其實是很平等的! 就是看自己的想法及子孫如何去寫這個墓碑( 我就不知道老爺外婆的原來姓氏. 老爺應該也不知道? )#一個女人有可能因為小孩放棄自己的事業專長_但是相對的那個換得的親子時間不一定父親不想要擁有. 我知道很多爸爸也想要餵奶但沒有奶餵!
回到為什麼我寫這篇文的主題. 我在那個討論串中也看到有人說冠夫姓之後離婚除非嫁了另一個人不然不能改. 這個我並不知道真實性如何. 也沒有想研究. 但是既然是還沒結婚前. 如果想著離婚後會如何是不是很悲哀? 可能你會說我太理想主義. 凡事要思前顧後. 我一直覺得我當時沒想過如果離婚要改姓很麻煩的個性影響我對於這個婚姻的堅持.
每一個婚姻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 如果你想到的一直都是離婚. 那就會離婚. 但如果你想到的是去解決當下的問題. 那對你自己就是一種成長. 離婚不是一種罪. 但是很多時候下一個並不一定會更好. 如果根源是你自己. 那你應該還要做的是去解決你自己的行為及思考方式. 離婚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 但如果一開始就想這件事. 那麼應該就要在婚姻的過程裡更加注意為什麼會這麼想?
就像我們從來也沒辦法去選擇自己的父母. 最多做的就是理解並接受. 這也是人生課題. 老天爺給我們這樣的沒選擇的方式去歷練自己的生命. 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用自己接受到的國家社會給的教育及法律來框定自己的行為有餘力還可以去改善父母的思想. 很少人會跟父母斷絕親子關係. 但是世界上離婚的頻率卻很多. 你覺得因為牙膏擠壓的問題不能適應而離婚的原因在哪裡?
就是那位長輩告訴我如果她生在北國..... 這句話時我啞口無言的原因. 因為, 這一路走來的人生都是你自己的, 我不知道那個飢荒照片裡的人們當下想的是不是如果我生在你們的國家就好? 但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你要做的是如何讓自己當下幸福. 並且感到滿足. 因為這件事是沒有"如果" 的.
我看過很多也聽過很多如果... 如果我是首富的女兒. 如果我是名模(???)...
但想想你已經有父母哪裡有如果? 你本來就是這種外觀哪裡有如果? 身為台灣人跑來德國人的地方本來就不是" 如果我是德國人" 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的. 當你在這個土地生存時得把所有的原來的"我" 的成見都做個調整. 並且在同時去思考怎麼調適. 例如. 昨天我做了兩道菜. 這道很硬的其實肉一咬就碎的烤箱烤很久紅酒燉牛肉.
跟剁雞腿塊完成的不辣大盤雞
老爺很喜歡那個牛肉. 因為那就是德國人覺得好吃的肉. 他完全沒吃剁雞腿. 因為有骨頭有皮. 只有夾幾塊青椒馬鈴薯. 我兒子也是. 澆了一點大盤雞湯還會找看看裡面有沒有碎骨頭. 因為他不喜歡嘴巴咬到碎骨頭. 反正就是我們吐籽或吐骨頭的動作他們都不喜歡還會覺得很難受. 所以我準備兩道主菜. 我吃我自己想吃的.也順便介紹我的味道. 啃骨頭這件事我就啃給你們看😁😁😁 這樣你去台灣時才不會覺得吃不下飯.... 這就是妥協. 生活中不能只是抱怨, 你可以潛移默化很多的東西😎😎😎....
有一句話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我每次回去看到晚上路上跑很快的蟑螂都會有種親切感. 但蟑螂卻是我公婆到台灣去記憶深刻還會在聚會時提出來的印象. 我不怪他們也不會說哪個國家的蟑螂老鼠也很多. 因為那也是我的記憶. 只是我把蟑螂美化你沒有XD
所以, 在看到這隻很可憐的老貓時. 我會想到的是牠的主人是不是出事了? 或是牠是不是走失很久了? 因為照常理判斷. 這隻貓不應該以這樣的" 外觀" 出現在我家後院吃麵包. 但如果是在台灣呢?
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這麼想....
但其實我也想過. 為什麼我看到刺蝟很開心但是看到貓覺得很可憐? 兩隻都是老動物. 都是自由遊走的動物....
修行還是不夠..
繼續研究麵包去.....
因為浪費兩條土司的粉. 但還是得完成供應麵包的日常. 所以趕緊換玩鮮酵慢發酵. 這是用酪奶及6%糯米粉完成的帶蓋吐司. 西川宮晃 米粉麵包一書上寫的加糯米粉成品會縮小感覺是可信的. 雖然有種細緻的感覺但是斷口性比較大. 不過剛烤好切片時真的很軟很香. 發現白吐司好吃得帶點甜. 大概都是需要8%左右的糖.
3.5 容積比沒有很特別. 會再繼續努力!
*德國人只要是父輩的年紀都是男的叫Onkel 女的叫Tante. 所以其實很難分別是媽媽的那方還是爸爸的這方或是他們的配偶...
#德疫誌
#其實整篇從部落格文貼上來但是不想連結了XD
如何 做酸種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要來做一道非常老派又家喻戶曉的英倫甜點:蘋果香酥 (Apple Crumble/蘋果奶酥/蘋果酥派)。
作為一道深受歡迎的英倫家常甜點,家常兩個字點出了 Apple Crumble 是許多家庭在尋常日子裡常做、常吃的飯後甜點或午茶點心,它不但好吃,香氣和口感也非常有療癒感。
傳統上,Apple Crumble 是使用 Bramley 蘋果來製作,它略帶酸香的口味跟香酥的甜味恰成鮮明對比,但其實不同品種的蘋果做出來的口味也各有特色。
很多人在第一次嚐到 Apple Crumble 時,會聯想到蘋果派,味道真的有像,但好消息是它不用製作派皮,做法和時間更符合居家糕點的便捷快速,口感則更為輕盈。
它要趁溫熱享用,帶有淡淡肉桂香氣的蘋果內餡,酸度與甜度微妙平衡,搭配上層爽脆的奶油香酥碎,很容易取悅大眾的味蕾。
關於 Apple Crumble 的做法,網路上可以找到成千上百的食譜,在配方上為了更符合自己喜歡的口味,我們做了一些調整,這個調整沒有任何新手法,只是把 crumble的味道和口感,做得更香濃酥脆,而蘋果內餡酸甜怡人,兩相結合趁溫熱享用已經夠好吃了,若再添上一球冰淇淋,一熱一冷,美味程度立刻加100分,簡直讓人無抵抗力。
在這個食譜裡,我們儘可能以簡單的食材,像是 crumbe 跟內餡都是很好買到的材料,而製作上則更是沒什麼難度,此外內餡也可以換成梨子、桃子或莓果(新鮮冷凍皆可),這是一道值得一試的低難度甜點,大家一定要親自感受哦!
📍 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dumplingofficial/
📍 我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這支影片還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敬請期待
-----------------------------------
英式蘋果香酥 怎麼作呢?
下面是英式蘋果香酥派的做法與食譜:
📍 烤模尺寸:鑄鐵平底鍋,直徑 16cm, 高 3cm
📍 份量:份量因人而異,這份食譜約可以做成四份甜點
✎ 材料 Ingredients
☞ crumble
中筋麵粉 70g
細砂糖 20g
三溫黃砂糖 30g
杏仁粉 15g
軟化的無鹽奶油 50g
鹽 一小撮(約0.5g)
☞ 蘋果餡
蘋果 300g, 削皮、去籽,切小塊
細砂糖 25克
檸檬皮適量
檸檬汁 15
肉桂粉 0.3g
✎ 做法 Instructions
1. 將麵粉、白砂糖、三溫黃砂糖、杏仁粉跟一小撮鹽加入料理機中充份攪勻,接著加入不需軟化的冷藏冰奶油,打到大小不一的碎屑塊狀 (也可以用手來搓捏)
2. 把做好的 crumble 取出倒在小碗裡,蓋上保鮮膜送冷藏冰最少半小時,要冰一天也可以,但使用前 crumble 會變得較硬,要稍微剝鬆,若有較大的結塊,也可以稍微捏碎。
3. 接著將蘋果削皮、去核,切成 2 公分大小的塊狀
4. 小鍋中加入 300g 的蘋果塊,再加入白砂糖、肉桂粉、檸檬汁跟檸檬皮
5. 開中火先煮 1-2 分鐘,再轉小火蓋鍋燜煮 6 分鐘或直到蘋果稍微變軟,不要煮到過軟,因為之後還要進烤箱烤。
6. 蘋果煮好後,可以靜置 5-10 分鐘,讓它略略降溫,再倒在銬盤上,均勻舖平
7. 均勻灑上事先做好的 crumble 在蘋果餡上
8. 烤箱預熱 200°C, 烘烤 18-20 分鐘,或烤到表面金黃上色,烤溫和時間請依據自家烤箱來調整
9. 出爐後稍微放涼,趁溫熱享用,最經典的吃法是搭配一球冰淇淋,一熱一冷,非常好吃
-----------------------------------------------------------------------
影片章節 :
00:00 開場
00:30 食材介紹
01:27 如何製作奶油香酥(Crumble 奶酥)
04:26 如何製作蘋果內餡
07:42 製作 apple crumble
09:19 apple crumble 烤箱與烤溫、時間設定
09:39 搭配冰淇淋,一冷一熱吃 apple crumble
10:43 製作英式 Apple crumble 技巧分享與注意事項
-----------------------------------------------------------------------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AppleCrumble
#蘋果甜點
#英國甜點
#簡易甜點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如何 做酸種 在 美上美皮膚科診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什麼是粉刺?粉刺就是角質與皮脂混在一起,堵在毛孔裡面排不出來,我們稱這種皮膚問題為粉刺,粉刺又可以稱為內包粉刺、或黑頭粉刺,或許你可能覺得很訝異,粉刺其實是青春痘的一種!
正確的治療方式可以控制 #粉刺 的產生►►https://pse.is/3p8mqq
從平常就要做好臉部清潔,像是1.把臉清洗乾淨。2.使用磨砂膏。3.使用控油棉片。4.接著使用A醇或A酸。(維持角質層的暢通,達到改善膚質的效果)
●DRX為油性肌膚所搭配的保養套組在這邊-#油痘淨顏三寶組合►►https://reurl.cc/dGQkxq
●DRX達特仕的 #高濃度A醇 膚質全勝套組 ►►https://reurl.cc/exeLnm
🔍加入Line了解及預約►►https://lin.ee/6tmwYge
🔍撥打電話立即了解►►02-89859060
※美上美皮膚科診所-官網:
https://www.drxmedgroup.com.tw/
※美上美皮膚科診所-電商網站:
https://drx.com.tw/
※痘疤女王『莊盈彥醫師』-個人官網:
https://dracnescar.com
※逛逛莊醫師蝦皮:
https://shp.ee/944ktrd
#Shorts
如何 做酸種 在 啾c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椅子操是很常見的一種運動,
我把好用又簡單的動作,整理成椅子操三部曲,
這是第一集,頸部放鬆,
讓你邊看邊做,提高頸部活動度。
0:00 別坐太久喔
0:53 第一個動作 - 頸後肌群按壓
1:54 第二個動作 - 頸部表層筋膜拉伸
3:08 第三個動作 - 側頸與斜角肌拉伸
4:20 第四個動作 - 頭皮筋膜放鬆
5:16 第五個動作 - 胸鎖乳突肌放鬆
5:54 第六個動作 - 脊椎伸展
7:19 第七個動作 - 前後腳弓箭步前側筋膜放鬆
8:22 第八個動作 - 前後腳弓箭步腰部筋膜放鬆
9:16 第九個動作 - 墊腳尖
10:00 結語
下面是推薦影片
有興趣的點擊網址觀看哦:
手腕隱隱作痛?你可能會後悔沒有早點發現的疼痛訊號
https://youtu.be/tg4P5ejc6CI
透過輔具調整訓練強度,運動搖擺墊原來還可以這樣用
https://youtu.be/8v6nZOaWFeU
有關骨盆歪斜的答案,都在這部影片裡了
https://youtu.be/KgbjGncYBhI
打造完美頸椎,想怎麼低頭就怎麼低頭
https://youtu.be/gGiL3T64tww
手指麻麻的?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喔
https://youtu.be/ueLVNOuCocs
網球肘的復健指南
https://youtu.be/wN-XjCDx9Rg
保養手臂的五個伸展運動 - 預防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
https://youtu.be/bHBJkoteM8E
下背痛、膏肓痛的救星,上半身滾筒筋膜放鬆
https://youtu.be/IrQ8tdd603w
肩膀健康的隱形殺手『肱骨前移』,肩膀痛,別輕忽。
https://youtu.be/l7ojcgFNfCU
訓練無法突破,有可能是你的肋骨外翻了喔
https://youtu.be/-H75tY3fYAw
別再抬頭挺胸,正確的『縮肚長高』站姿,讓你不再因久站而腰痠。
https://youtu.be/OwESSKODNRo
天氣超好出大景,最簡單的百岳,新手也可以輕鬆征服的合歡山。
https://youtu.be/6N1LfWYnaFs
走路是怎麼走成假胯寬的?什麼運動適合假胯寬的人做呢?
https://youtu.be/sAwx6yYLQvQ
五十肩第三期能做什麼運動?重建肩胛肱骨節律會很難嗎?
https://youtu.be/SOVJ3vUBqmA
五十肩能逆轉嗎?五十肩確診的三個症狀,你中了幾個?
https://youtu.be/6NcdyoYtkQs
【拇指外翻】拇趾外翻會有什麼前兆?居然跟『它』沒力有關?
https://youtu.be/x2LFB3Rv9E8
睡前拉筋十分鐘,睡個好覺比什麼都重要。
https://youtu.be/vdIugUHKGWg
脖子會往前伸的人一定要看,這部影片能讓你的頸椎再撐500年。
https://youtu.be/pY4AVIQ1VY4
玉山我來啦,這可能是最難爬的山,有人花了兩年也爬不上去。
https://youtu.be/292uNJ9klds
別再碎碎念了,我頭好痛怎麼辦?
https://youtu.be/8r7wCuAh2dM
Vlog #1 今天放風出去玩,順便上點課。
https://youtu.be/DkUb25XBDYk
肩膀健康,生活好便利,準備一條彈力帶,來鬆開角度受限的肩膀吧
https://youtu.be/-7p4awI21FI
在家用彈力帶就能完成的髖關節鬆動術,促進關節組織液循環,保持下肢的彈性與活力。
https://youtu.be/JAsXfFOjs2A
一碰就痛,為什麼足底筋膜炎這麼難好?除了放鬆,足弓的力氣也能訓練,想知道要怎麼在家訓練足弓的肌肉嗎?
https://youtu.be/9bwMrxQMb_g
一碰就痛!足底筋膜炎真的好惱人,為什麼我會得足底筋膜炎?除了上醫院,其實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足跟矯正運動,也可以加速它的康復唷。
https://youtu.be/Lxt6G_-zJmc
今天挑戰用八分鐘,用滾筒完整的放鬆你的下半身;從此之後,家裡的滾筒不再只是個占空間的裝飾品了。
https://youtu.be/T5FaG9OZnCk
每天五分鐘,跟我一起做全世界最好的脊椎運動,保護脊椎不受傷,輕鬆快活一世人。
https://youtu.be/xE5y8Lw4wy0
久坐也會有運動傷害,跟我一起每天只花五分鐘,疏通阻塞的血液循環,打斷傷害的累積。
https://youtu.be/cborst0Nai8
你知道骨盆前移會害你瘦不下來嗎?如果你也有骨盆前移的困擾,快來跟我一起做運動。正確的體態加上運動,就是減肥的最佳配方唷。
https://youtu.be/-lVP9lbSYxI
躺著也能訓練核心的動作,輕鬆到會不小心睡著?骨盆前傾和臀肌失憶症有難分難捨的關係,幫你找回臀肌的記憶
https://youtu.be/TbixyhnVB1I
是翹臀還是骨盆前傾?超簡易3秒評估,別再把骨盆前傾誤當成翹臀囉。下交叉症候群簡易拉筋法,教你搶救歪斜的骨盆。(上集)
https://youtu.be/SPjIcD_8Bwc
核心強等於內力強?今天來做超簡單的核心運動,讓你能穩定身體,提高運動效率。
https://youtu.be/9ePFzKtrRl0
呼吸法真的存在,這些問題只要善用呼吸,就能解決,這部影片讓你五分鐘知道三大呼吸法的應用。
https://youtu.be/683LeSVDBCw
韓式歐巴跟美式浩克的肩膀有什麼不一樣呢?有什麼運動是可以有效改善圓肩呢?物理治療師啾c帶你練出韓式歐巴的肩線!
https://youtu.be/5JR8kiH1G4o
腰酸背痛,可能是你『胸椎活動度不足』喔! 物理治療師讓你六分鐘學會如何評估和解決腰酸背痛。
https://youtu.be/h6886T-9xWc
#啾c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