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一陣子,照完全身CT之後顯影劑的高劑量碘讓身體需要適應一下!!一直處於一種懶懶昏睡的狀態....
疫情降為二級之後我還是乖乖待在家直到前兩天有點事情被召喚回娘家,於是在娘家住了幾天,這幾天我都睡的超早,有時三點四點就起床!!我每天做早餐給孩子吃卻甚少做給爹娘吃,難得的做了早餐給爹娘吃,這天我一共做了五份,完全的客製化,連兩隻都提了要求(這兩隻打蛇隨棍上太OVER),至於我為什麼很少做早餐給爹娘吃呢,大概是我娘太會煮,我爹習慣了老婆的味道,女兒的不太適合吧!做完以後覺得...其實我也可以開個早餐店吧🤔🤔
🔶🔶🔶🔶🔶🔶🔶🔶🔶🔶🔶🔶🔶🔹🔶🔶
前幾天有個親戚來拜訪,這時間點有人主動提出來拜訪都讓人心驚膽跳的,是防疫觀念太薄弱了還是怎的??!!通常這人拜訪的目標都是爹娘,今天他要來找我,簡略的聽完爹娘敘述他的來意,讓我深思了一下,這是親戚間避不掉的應酬(說是應酬真不為過)!!(以下我們簡稱他為R)
R找我聊聊關於“賣”麵包的事情,吃過我做的麵包一直讓他印象深刻,他想試試透過網路販售,讓我製作給他販售,R先生興頭很高,對這行不太了解,說不太了解還是高估了,他根本一無所知,就是本著親戚關係覺得可以提出這樣的要求來跟我談,起頭說著不論價格就是看我要多少錢賣給他,他轉手就好🤔🤔,這個思考點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這樣的價格賣的出去嗎???
回想起...四五年前吧!我也賣過一陣子麵包,起意不是以銷售為起點,單純就是一次出爐的麵包數量太多,我不想一直吃同一種麵包想多做幾種,於是把我需要的數量留下來其他分享給身邊的人,久了他們就要求我賣給他們,那時固定每週出爐兩天,每次製作近兩百個,那陣子瘋狂烘培讓我印象深刻,早上八點開始一直到下午五點結束,這9個小時幾乎是馬不停蹄的,製程一個緊接一個,有時需要奔跑趕著進爐出爐,製作完成後還要配合面交,常常回家已經筋疲力竭,老公不太能諒解,偶有抱怨跟爭吵!現在回頭看那段時光也覺得瘋狂😂😂這兩年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還是能做只是興頭少了許多,約莫也是身體的不適讓人犯懶,提不起勁!
再來,我認為販售這件事品管很重要,要如何量化的控制品質,確保回購的客戶一直吃到是那個記憶中的味道不會隨意跑偏這很重要,這是科學腦又發作了還是被老公SOP影響著,但是麵包製程中變化因素太多,溫度,濕度,材料狀態每一種都會影響,依靠控制品質的是我的手感跟經驗!!曾經我也因為手感不對整盤放棄出貨,趕忙再重新製作出貨。
對我來說,麵包最難的不是銷售跟製作而是在時間內交貨到客戶手上,連麵包店都不賣隔夜麵包了,我這種標榜著天然無添加的麵包老化的更快,當天出爐沒取貨,超過隔天中午的我基本上都拿去送人了!我沒辦法接受客戶吃了放48小時以後的麵包跟我抱怨著不好吃.....即使那個起因可能不是因為我,也不想打壞自己的招牌!
但今天卡著一層親戚關係我必須設法說服他這不可行啊!也好險他的好高騖遠,我說完製作過程的品管跟出貨的困難之後他就打住了幻想.....
論起銷售,不禁又讓我回想起那陣子的販售經驗,現在有了冷凍櫃可以做冷凍宅配出貨,如果我要再開放訂購應該會開個5~10種品項,改為先接單再排程出貨,這樣時間控管會好一點,壓力也會小一點!!你們覺得呢🤔🤔
以上,就只是想想啦,老公那一關我就被打槍了!!😂😂😂如果哪天我需要靠自己的時候再來好好思考(被老公踹飛)
#自煮防疫
#捷徑杰靖
#黃若婷貝果 Andy's Mom Home Bakery
#宏裕行花枝蝦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股市選擇投資上市公司股票的時候,有沒有考慮上市公司盈利情況如何?一家企業能否盈利是投資者看重的因素,就要看的就是毛利率。我們今天就會分享如何量化價值型投資,聚焦賺錢能力高的公司,助你輕鬆獲利五倍回報。 #毛利率 #懶人包 #街頭智慧 #懶人選股法 #新手最愛 #投資新手 ==========...
如何量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art Ⅰ:「輕鬆」訓練非常「不輕鬆」】
2019年11月曾在 Leader經理人 分享KFCS 教練培訓課程的初衷與想法,當時是從《ENDURE(耐力)》這本書開始帶大家思考「耐力」是什麼?我曾問過身旁的人,一想到「耐力」或「耐力運動」、「馬拉松」、「鐵人三項」,你立即會聯想到什麼?很多人會想到的是辛苦、忍耐、意志力、流很多汗、抽筋、鐵腿、撞牆、硬撐……等字眼。只有少數人會提到喜歡、愉快、樂愛、享受、幸福、美妙、好玩。為什麼?
我個人認為不只跟東西方文化差異有關,也跟訓練理論與方式有關。當我們太過強調最大攝氧量、耐乳酸、意志力、吃苦是通往金牌唯一的道路,讓這些念頭跟耐力訓練強力綁定在一起,久而久之,「耐力運動」就變成「忍耐痛苦的運動」。當我們談享受訓練時,很多時候變成口頭說說而已,每次訓練還是大都在痛苦中度過,或以痛苦作結。
並不是說最大攝氧量、耐乳酸、意志力、忍耐和吃苦不重要,我認為需要的是「平衡」,不能「只有」痛苦、「只有」體能,訓練也要有輕鬆的元素,要有力量和技巧。我們必須更全面地看待耐力運動,更深刻地認識它,才會更喜歡它,在那次五十多分鐘的分享中是我想讓投身耐力運動圈的人能對「耐力運動」與「耐力訓練」有另一層看見的嘗試。
當時分享的感覺很好,但不久就忘了。剛好光佑這次花了六七個小時的時間幫我上字幕與重新剪輯這個影片,讓我有機會再溫故與知新,從中我也為自己上了一課,也把這些影片分享出來(總共會剪成4部),這是第1部分,討談論的主題如下:
● 何謂盡力?為什麼頂尖選手在進終點時看起來不會喘、還能舉手微笑致意?他/她們到底有沒有盡力?
過去我所以為的「盡力」是跑到表情猙獰、齜牙裂嘴,盡終點前要剛好用盡全身的力氣才對得起自己和比賽。但每當我看到亞奧運的跑者進終點時還能舉手致意、並沒有非常喘,而且還笑得出來,我就很想知道他/她們到底有沒有盡力。經過這幾年的研究,我得出的結論是:他/她們盡力了,只是那種盡力不只是把體能催到底,而是「心→體能→力量→技術」之間能量通暢無阻地流動的一種狀態,只要其中一環(一個箭頭)卡住了,肌肉和動作就會開始掙扎,痛苦會浮現,表現也會開始下降。所以痛苦與掙扎並非「盡力」的必要元素,反而是阻擋全力發揮的障礙。當然,速度愈慢愈容易順暢流動,速度愈快愈容易會卡住,而頂尖選手就是可以在高速下用這種方式盡力。
● 耐力 vs 持續力:最頂尖的選手是最懂得「放鬆」的選手。
我們常會把「耐力」當作「忍耐力」,也就是比誰最能忍受痛苦、看誰忍比較久。但若調整一下視角,把「耐力」解釋成「持續力」,比得時誰能在同樣的速度下持續更久時,路徑就打開了,不只有忍耐痛苦一條路,還有一條路是比誰最能在該速度下「放鬆」。例如三分速,菁英選手可以在騰空時放鬆,但沒有髖關節活動度腳掌拉不起來的人,一跑這麼快,腿一騰空就會很緊繃,根本放鬆不了,也來不及回來,所以會跑到很掙扎,自然無法用三分速跑太久。也就是說菁英選手可以在高速下,該用力時用力,該放鬆時放鬆,所以才能有持續力……用同樣的速度跑完半馬或全馬。
● 「適應(adaption)」是訓練與進步的重要機制,但我們該「適應痛苦」還是「適應輕鬆」?
舒適圈的概念大部分都聽過。任何進步都是從「適應」來的。原本不會、不習慣,但做久了/練久了不舒服的事(或速度)就慢慢被納進自己的舒適圈裏。適應就好比跨出舒適圈。但問題是,不少人總是跨得太大步了,所以一開始很辛苦,進步之後還想立刻再進步,所以再繼續往前跨,又繼續痛苦…如此反覆不斷地去「適應痛苦」,這個過程會進步沒錯,但也很容易碰到瓶井,因為一直處在痛苦的狀態中,人的潛意識(打從心底)並不喜歡!沒有人會喜歡痛苦,這種內在衝突的狀態會限制技術知覺的開發,很多人的成績就是卡在這種內在的衝突中。KFCS的建議是大部分的訓練應是「適應輕鬆」,從四分速進步到三分五十之後,三分半已經納入舒適圈的範圍了,此時應在舒適圈的外圍再多待一會,讓這種有點苦又有點舒服的狀態再多適應一會,把該速度所需的力量和技術知覺打穩後再往前走,進步的路會走得比較遠。
● 「練心」與科學化訓練之間的關係。
那不同距離下,何種速度才是舒適圈的外圍呢?也就是「適應輕鬆」的配速到底該設定在在多少?例如八百八趟的間歇,我的每一趟要跑多少?這些問題在KFCS的訓練體系中都有明確的答案,我已經設計一套計算方式來把不同間歇與節奏跑訓練的配速區間計算出來。
● 「輕鬆」訓練非常「不輕鬆」。
適應輕鬆的訓練並不容易。以間歇訓練來說,今天要跑八趟八百,前兩趟跑得不錯,都跑得比上星期快(上星期都跑3分整附近,今天都快了十秒,跑到2分50,感覺卻差不多),所以第三趟就想跑更快,也真的跑更快,跑到2分45,狀況極好,但跑完很喘,接下來五趟為了想繼續看到2分50秒以內的數字,所以逼自己要盡力,也真的每趟都跑到2分40~45秒,但每次跑完都喘到快把肺都吐出來了,極為辛苦。這種就是「適應痛苦」的練法,雖然辛苦,但很快、很爽。「快」除了指錶上的速度很快所以會讓人很愉快之外,也是指訓練時間會比較短了。但另一種「適應輕鬆」的練法時間會拉得很長,因為要花時間磨……回到上面的例子,今天前兩趟跑2分50秒,比上週快,但也比上週喘,要怎麼跑得跟上週一樣是在3分速附近但更輕鬆了,此時第二趟結速最好要調整一下,做個技術、讓心情平靜下來,休息足夠後短衝個10~20公尺抓一下跑感,等到狀態來了再跑第三趟,跑到2分55秒,而且比前兩趟和上週都輕鬆許多,你很滿意。接著就是要延續這種輕快跑到速度的狀態,讓後面五趟都能做到,那就不能急,一趟一趟把好的狀態跑出來,中間的休息也要花時間去讓好的跑感沉澱下來。最後的訓練時間可能會是前一種一趟接一趟衝完的方式還要多出0.5~1小時,但哪種訓練品質比較好我們都知道。這種追求輕鬆的練法,一點也不輕鬆。
● 訓練時不能貪心。
進步時或狀況好時,切勿貪進;若太急著跑更快或想進步更多,有時的確會有速效,但更可能提高受傷或碰到瓶井的機率。所以,進步應該慢一點比較好。這個觀念也跟「適應輕鬆」的練法一致:不跨大步,才能減少阻力,反而之後可以跑更快。這個原則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跑者要去掉對速追求的執著心,不然在練間歇時「還覺得很輕鬆、還能跑更快為什麼不跑呢?」對速度和進步的追求是人人都有的執著心,但在許多訓練現場,必須「忍」住,去掉貪進的心,「守」在規劃好的配速區間裡。這通常要有教練帶比較容易做到。我們在教練課時也會從多方面提及這一點。
--
KFCS 自行車、游泳與跑步教練的培訓班在前兩年已在台灣各辦了一梯次,今年(2021年)八月將在台灣開辦跑步教練培訓第二梯(加上大陸是第三梯),下面是課程大綱與簡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課程大綱
第一課:整體的訓練框架與理論說明
第二課:重新認識速度:各距離最快速度之間的關係
第三課:跑者最關心的跑量該如何量化與個人化
第四課:跑者的體能
第五課:跑者的力量
第六課:週期化訓練的本質與原則
第七課:跑者的技術
第八課:跑者之心:教練如何在線上引導跑者
第九課:把全部整合在一起並學習使用線上一對一的教練工具
第十課:作業與申論題總檢討並說明後續報告與認證流程
上述安排是在理想情況下的課程進度,會再依實際課程情況動態調整,有興趣從事跑步教練工作或帶跑團的人可以參考簡章。
#課程簡章:https://lihi1.cc/h4xVj
--
#RQ線上教練 完成培訓後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上架到RQ擔任一對一教練,去年參加培訓的12位,都已參與實習或自行對外教學的經驗,目前有5位通過銅牌教練,2位升到銀牌教練。比較欣慰的是,看到他們能開始落實課表中的算法來計算學員的配速區間,並落實「適應輕鬆」的中心思想,有興趣從事一對一線上教練工作者,可以先到RQ上了解一下: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course/online
如何量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 KFCS 跑步教練培訓】
2019年在大陸辦了第一場,2020年在臺灣辦第二場。今年因台灣疫情升溫,原本還在考慮是否要續辦,後來跟光佑討論了幾次後,理論課改成線上進行,實際演練和內訓等之後疫情趨緩後等衛福部宣佈可以戶外活動後再另外安排。預計8/6(五)開始第一次上課。
#教練培訓流程 跟前面幾場一樣:
1、理論:了解整體的訓練架構和系統
2、作業:完成課堂中的指定作業
3、跟練:跟著 KFCS 5K課表訓練四週(須寫日誌)
4、實習:帶學員完成至少三個週期的訓練
5、撰寫與繳交實習報告
6、成為銅牌教練
比較大的差異,是把原本兩個全天的理論課,拉長到十週,每週兩小時,目前是排在週五晚上七點到九點 (8/6~10/8 預計10堂,但如果講不完會再動態調整)。
十週的理論課只是開始,後續的跟練5K課表和實際帶學員訓練才是化知識為行動的關鍵。這次會用Google Meet進行線上教學,每次課程都會錄成影片給學員複習,這是線上課的好處,當然缺點是無法立即走出教室進行實際訓練。
#課程大綱
第一課:整體的訓練框架與理論說明
第二課:重新認識速度:各距離最快速度之間的關係
第三課:跑者最關心的跑量該如何量化與個人化
第四課:跑者的體能
第五課:跑者的力量
第六課:週期化訓練的本質與原則
第七課:跑者的技術
第八課:跑者之心:教練如何在線上引導跑者
第九課:學習使用線上一對一的教練工具
第十課:作業與申論題總檢討+報告說明
上述安排是在理想情況下的課程進度,會再依實際課程情況動態調整,有興趣從事跑步教練工作或帶跑團的人可以參考去年的課程的紀錄影片和簡章。
#課程簡章:https://lihi1.cc/h4xVj
--
#RQ線上教練 完成培訓後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上架到RQ擔任一對一教練,去年參加培訓的12位,都已參與實習或自行對外教學的經驗,目前有5位通過銅牌教練,2位升到銀牌教練。比較欣慰的是,看到他們能開始落實課表中的算法來計算學員的配速區間,並落實「適應輕鬆」的中心思想,有興趣從事一對一線上教練工作者,可以先到RQ上了解一下: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course/online
如何量化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股市選擇投資上市公司股票的時候,有沒有考慮上市公司盈利情況如何?一家企業能否盈利是投資者看重的因素,就要看的就是毛利率。我們今天就會分享如何量化價值型投資,聚焦賺錢能力高的公司,助你輕鬆獲利五倍回報。
#毛利率 #懶人包 #街頭智慧 #懶人選股法 #新手最愛 #投資新手
======================
1) 本月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新我要做富翁 試堂分享會 (香港站)▶ https://money-tab.info/mts-trial?yt=1
贏在美股試堂分享會(Online)▶ https://money-tab.info/ussjac?yt=1
Jasper 期滙商品分享講座+試堂▶ https://money-tab.info/comjasp?yt=1
Eric Sir期指策略分享講座+試堂▶ https://money-tab.info/futeric?yt=1
King Sir 樓市講座▶ https://money-tab.info/proking?yt=1
齒輪理論 入門班/初班▶ https://edu.money-tab.com/m0m1-reg-c?m0m1=yt
其他活動▶ https://money-tab.info/activity?yt=1
2) 我要做股神APP下載:
iOS▶ https://bit.ly/moneytabapp_i
Android▶ https://bit.ly/moneytabapp_a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我要做富翁?sub_confirmation=1
讚好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如何量化 在 阿里出品!如何量化体验设计?看这一篇就够了!(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Feb 21, 2022 - 如何评估设计价值已经成为设计同行都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篇将通过复盘优酷设计构建内容行业的设计质量评估体系的过程,盘点国内外现有体验度量理论 ... ... <看更多>
如何量化 在 怎會還有踩踏技術可言呢? 但我們可以試著思考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何量化 踩踏技術?踩踏技術會因訓練而進步嗎?】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卻很少人關注。主要因為是很多人懷疑踩踏技巧需要學嗎?雙腳已經被限制在同一個固定的迴圈裡 ... ... <看更多>
如何量化 在 分享履歷量化指南(有範例) - 工作板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數據當道的年代,相信大家對於「量化」一詞並不陌生,透過量化我們可以對於某項指標有可以依循的了解,以我們日常當中常見的『銷售突破300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