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剛開始習慣疫情新生活, XUAN 劉軒 邀請我們年度代表作《#一年的告白》主角 Doreen+Mish 上他的podcast。
我第一次認識劉軒是在一個小型的工作坊,2019年6月,兩個台美人組織合辦一場探討小留學生的工作坊。「小留學生」這個簡單明瞭的詞,英文學名叫 「Parachute Kids」(降落傘孩童),描述 8-16 歲獨自去國外讀書的孩子,在父母沒有陪伴在旁的情況下求學。「降落傘孩童」的目的是求學而非移民,形式分幾種:住學校的、住親戚朋友家的、住寄宿家庭的,或是父母在當地買房子給小朋友住(通常會有兄弟姊妹一起)但父母留在台灣;可以想像小朋友像傘兵一樣降落在一個新的國家,然後開始獨自生活,可能寒暑假會回台灣跟家人相聚。
我是一位降落傘孩童。我的最好姐妹BFF也是;我去美國、她去英國。
第一次碰到劉軒,他以移民人的身份跟在座已長大的「降落傘孩童」分享他的成長過程,及回台灣後的感觸。我當時覺得關於他講的,有蠻多共鳴:跨文化的過程,不一定風平浪靜,要如何把危機轉變成機會;面對外界你無法控制的事情,如何在心靈內達成平衡。
這也是劉軒在《#劉軒的HowTo人生學》節目上跟受訪者探討的。我很喜歡這個節目,它讓我在雜亂中可以乾淨的去想一些事情,不一定每次「想」就會有結果,但「探討」的過程是必要的。在第34集裡,他訪了我們《一年的告白》紀錄片podcast的母女主角。我好喜歡訪談的結果,他問了很多尖銳的問題,完全抓到了紀錄片的核心,我很開心他的聽眾可以透過他的觀點來認識這個故事。還沒聽訪談的朋友們,我非常推薦: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EP.34「把話說好了,我才能準備好說再見」:
Apple Podcasts https://lihi1.com/nBR9X
Spotify https://lihi1.com/PGR2i
Google Podcasts https://lihi1.com/4VCQT
原文 for 更多平台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48781199944695&set=a.277448093744673
這是劉軒2019當天分享的有關「降落傘孩童」工作坊的文: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156941235911418&id=191959436417 。
其實,我當天沒跟劉軒說到話,哈~(我剛作弊)
我是之後才真的認識到他。他有很多可以令人看齊的地方,比如,對世界的好奇心,對事情的用功態度,對人的同理心,等等,但我最欣賞的,是他的正能量,他的 Kindness(善)。這個能量可以讓周遭的人都想要變的更好。
對於 Kindness,這個簡單、基本的事情,是我這兩年半才開始理解的:要改變世界,一個人可以很有才華、很出名、很有勢力,但最終,是 kindness that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善」才能感染週遭,提拔身邊所有的人,讓世界變得更好。我很幸運這兩年內遇到了許多散發「善」能量的人,他們讓我想要成為一位更好的人。
這個週末是女主角 Doreen 的生日,祝 Doreen 生日快樂,祝 Mish 生女兒紀念日快樂,感謝兩位將她們的故事公開給世界聽,讓我們從她們身上學習,並感受到愛的力量。還沒聽《一年的告白》by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的網友們,有空可以試試看聽,也請多多指教:
Apple Podcasts https://bit.ly/DOS_SALIDAS_Apple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DOS_SALIDAS_Google
Spotify https://bit.ly/DOS_SALIDAS_Spotify
官網 for 更多平台 https://oneyear.t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為您朗讀:兩岸回不去的昨天】 此刻的我,靜靜地在這元宵之夜,端詳著那座由龜蛇駝起雙鶴的銅雕。這雕像並不大,上頭還...
「如何成為寄宿家庭」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吳怡慈 Emily Y. W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成為寄宿家庭、接待家庭補助、接待家庭培訓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成為寄宿家庭、接待家庭補助、接待家庭培訓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友善臺灣-境外學生接待家庭專案計畫Taiwan Hostfamily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美國女生惡夢般的台灣寄宿家庭經驗 - YouTube 的評價
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近來,加拿大政府與與原住民社群針對1833-1996年的一些原住民學校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檢討當時國家力量如何帶走孩子,進而形成了近似文化滅絕的學校教育。
這樣的反思與檢討或許來得太晚,但在今天對於這整個政策與事件的整理與紀念正是為了讓後世更加清楚原住民在當代面臨現代國家的處境,也提醒我們弱勢原民文化在今日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
渥太華——有時是加拿大皇家騎警帶走他們。有時候是校車。無論如何,幾代加拿大原住民家庭別無選擇,只能將他們的孩子送到由政府設立、教會經營的寄宿學校,這是為了削弱他們的文化和語言,並同化他們。
2015年,全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宣布,這些從1883年到1996年運營的學校是一種「文化滅絕」的形式。
但學校造成的嚴重破壞並不止於此。該委員會對學校中廣泛存在的身體、性和情感虐待進行了分類記錄,這些學校往往人滿為患、人手不夠、資金不足。疾病、火災和營養不良都帶來了死亡和痛苦。
由於這些學校,幾代原住民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少得到父母的照顧,並且經常因他們所經歷的事情而受到創傷。1969年,學校被政府控制,但是,該系統強制的家庭分離和虐待對在那之後出生的原住民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0年後,最後一批學校關閉。
該系統本身也是失敗的,從未成功實現將原住民文化貶入博物館的目標。
許多原住民社區經歷了語言和文化習俗的復興,許多人認為這是從學校的影響中恢復過來的重要一步。在該委員會展開工作的同時,社區就土地所有權展開談判的努力正在取得成功,並在設法實現更大的自治。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706/indigenous-residential-schools-photos/zh-hant/
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跨越年代的先驅
#過去最紅的女裝大佬 #朱利安埃爾廷奇的故事
-
朱利安·埃爾廷奇(Julian Eltinge, 1881年 – 1941年)出生於馬薩諸塞州牛頓的一家採礦家庭,他是被譽為歷史上最傑出的反串演員之一。
從小,朱利安便展露出與眾不同,打扮成女性的興趣,作為礦工的兒子,在跟隨家人向西旅行時,則經常在路過的沙龍廳向眾人面前展露出驚人的表演天份。不過,當父親得知朱利安的特別興趣時,因無法忍受兒子的獨特而開始毆打他,以致於愛死心切的母親只好將朱利安送往波士頓,以確保他的安全。
當時,世界正處於平權意識依然模糊的年代,即使當時的社會觀感已經有所進步,然而人們對待這些有著特殊喜好的人們並非給予尊重,而是極度排斥他們的「不正常」。
-
儘管如此,但朱利安仍然決心進入演藝界,在寄宿學校就讀的那段期間,他依然堅持練習舞蹈,一邊則兼職乾貨推銷員過著忙碌的生活,多數文獻顯示,朱利安後來則和波士頓少年團的學生們,於特里蒙特劇院表演滑稽劇,並取得了不錯的迴響。
最大的轉折,則是朱利安在該劇飾演的天真無邪少女,意外吸引了其他製片人的注意,從此揭開了他在舞台和電影職業生涯的起點。
1904 年,知名的製片人皆作曲家愛德華·E·賴斯(Edward Everett Rice)邀請了朱利安加入音樂喜劇 《威克姆的威克斯先生》的演出,儘管該劇未取得成功反響,不過朱利安的人氣則因而迅速崛起。
-
在平權意識模糊的年代,當時的社會氛圍經常扼殺這些女裝演員的生涯。
不過,朱利安與當時大多數女裝演員不同,他從不採取滑稽的風格描繪女性,而是在以聰明、微妙和詼諧的諷刺反串,在表演刻畫著被父系社會所定型的女性形象。
由於朱利安以假亂真的表演技巧,在許多觀眾當即並未認出男兒身的情況下,不僅打破了當時對於刻板演員的定義,而這種打破舊規的魔力正是朱利安的精髓。
另外為了避免大眾對於他性別認同的批評,朱利安在幕外則以男子形象出席各種聚會,甚至還刻意散佈他其他男人打架的故事,以塑造他男子氣概的形象。
-
然而這些惡評並不影響朱利安的演藝事業,他的才華很快受到女性客群為主的熱烈歡迎,甚至還受邀在愛德華七世面前演出。
最終,朱利安成為了一顆超級巨星,在舞台事業成功後,則進入了好萊塢出演自己的首部故事片《#迷人的伯爵夫人》(The Countess Charming)。
他還推出了自己的時尚雜誌《朱利安·埃爾廷奇雜誌》(Julian Eltinge’s Magazine)和《美人提示》(Beauty Hints) 來藉機宣傳自己使用的化妝品,緊身胸衣和鞋子。如何著裝看起來苗條的美容秘訣,如何遮蓋難看鬍子等儀態解密,受到大批粉絲的歡迎。
在巔峰時期,甚至在紐約的第42街還特地建造了一棟以他名字命名的劇院,甚至還成為當時好萊塢片酬最高的幾個男演員之一。
=
直到惡名昭彰大蕭條的來襲,人們不再對模仿女性行為或雜耍劇感興趣。
朱利安個人也因為投資失敗,在大蕭條損失慘重,甚至還患上了抑鬱症,儘管他繼續在夜總會演出,但實際上收效甚微,他也漸漸失去人氣,成為外人口中的過氣演員。
最終在1941年,他在一家夜總會的表演時病倒了,十天后在他因腦溢血,而位於曼哈頓的公寓裡去世,享年 59 歲。
雖然至今注20世紀初的表演風潮早已不存,然而朱利安最大的成就,便是將原眾人鄙視的女性模仿,透過投入演技的真誠提升到受眾人尊敬的程度。
他的才華帶入了主流,並為日後追隨他的扮裝表演者鋪平了先驅道路。
而朱利安,獲得20世紀最偉大女性模仿者的名號也實至名歸。
#因此到了今天我們才有更多可愛男孩子能欣賞
#老實說朱利安的裝扮真的超猛的
#留言收其他朱利安的性感照片和本次的參考資料
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為您朗讀:兩岸回不去的昨天】
此刻的我,靜靜地在這元宵之夜,端詳著那座由龜蛇駝起雙鶴的銅雕。這雕像並不大,上頭還沾了些灰,就佇立在客廳的一角,被我遺忘多年。但就在今時今日,它忽然活了起來,背負著一幕幕記憶,還有那兩岸回不去的昨天。
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就是這尊雕像的故鄉。踏在龜蛇上的雙鶴,象徵黃鶴歸來的傳說,栩栩如生。記得就在辛亥革命百年的前夕,我受邀第一次到武漢參加紀念活動,行程中就安排了登黃鶴樓。就像是一見鍾情一般,我第一眼就看上了這座銅雕,從此也與武漢結下了緣。
此後的幾年,我又多次在因緣際會下造訪武漢,到過辛亥革命紀念館,也走過毛澤東還在國民黨時主持的農民講習所,還有國共合作在武漢大學留下的抗日遺跡。武漢給我的印象,充滿激昂的歷史,如同一個平凡的午後,我一人站在漢口的江灘,看滾滾長江東逝水,正如這座城市「火爐」的稱號,革命似火,浪花淘盡英雄!
可曾經那樣火熱的武漢,如今卻冷冷清清,只剩一片淒涼與肅殺。從春節到元宵,中國人最看重的團圓之日,許多人回不了家,更有一個個天人永隔的消息。而最教人寒心的,是好不容易才結束選舉喧囂的台灣,因為蘇貞昌的一句「禁止口罩出口」,再掀起反中、恐中的浪潮,甚至從一開始咒罵大陸不讓台人回家,到後來武漢包機終於成行,卻因為出現有所謂「確診」的病例,瞬間批鬥起機上「沒有台灣身分」的「台灣媽媽」,痛罵那些台商的大陸配偶,把她們當作洩憤、攻擊的目標。
過去,海峽隔絕了兩岸的往來,拆散了本是骨肉天親的中華兒女。然而,在那個「反攻大陸」的年代,他們仍是我們的同胞,兩岸中國人仍是一家人。曾幾何時,兩岸開放了,三通了,一個個兩岸通婚的家庭誕生了,但「台灣人」和「中國人」卻成了兩個對立的名詞!台灣人一邊從口中的「中國」賺進大筆出超,一邊歧視、仇恨屬於那裡的一切,包括與台灣人共組家庭的「陸配」們。
我本來只冷冷地繼續看這些人炒作反中的情緒,但實在看不下去,不得不說出肺腑之言,更為兩岸的明天充滿憂慮。兩岸的昨天,是當年我曾榮幸獲得旺報第一屆「兩岸徵文獎」佳作的文章,題為「那年八月在廣州」,記錄下2009年八八水災,我正寄宿廣州一個平凡的大陸家庭,見證他們討論著「一定要為台灣同胞捐獻愛心」、「絕不能輸給湖北、四川」的情景。當這些「昨天」已逝,兩岸的「明天」又將走到哪裡?
前不久,一個寒流來襲的夜晚,我鑽在被窩里刷手機,偶然滑到1985年群星獻唱的《明天會更好》,那是台灣音樂史上的創舉,也是華人歌壇空前的一幕。後來,在1993年香港歌手齊聚人民大會堂為華東水災的義演,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公益晚會上,這首台灣才子羅大佑創作的歌曲不斷響起、傳唱,唱出了因歷史分隔的兩岸三地,渡盡劫波再被喚醒的同胞愛。
人們不禁追憶,那個充滿希望的台灣,那段小小的台灣引領華人流行文化的歲月。忽然間,人們如大夢初醒般驚覺,原來那已是回不去的昨天,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沒有太多的八卦新聞,更沒有政論名嘴、網軍口水的昨天,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還有,那個「我是中國人」、「我們中國人」的台灣。曾經,就在汶川地震、北京奧運、兩岸三通的那一年,我們以為那個「昨天」能夠再來,我們為骨肉相連、兩岸同心而感動。也就在那一年,馬英九就職的慶典上,我們告別了兩岸動蕩的扁朝歲月,大會以「明天會更好」的大合唱作為結束。那時,我們又怎料不到幾年,這一切就和當天特別返台演出的鳳飛飛,瞬間都變成了昨天!
那段令人難忘的昨日,是我在台大校園裡初遇大陸來的同學,後又隨著交流團到北京奧運觀賽,驚訝於充滿朝氣的大陸中學生,震撼於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爽朗少年。還有在台北中正紀念堂、西門紅樓前的廣場,與台大、政大、淡大……的大陸交換生徹夜長談,談兩岸、談家國、談人生,最後往往是在啤酒的陪伴下,大家接力唱起兩岸的愛國歌曲,歌詠我們共同的大中華,在激昂的歌聲中踏上歸途。
曾經的曾經,就這樣轉眼成為過去。我經歷了回不去的台灣,就像網友重溫那場香港群星在人民大會堂的義演,也是同樣回不去的香港。很可能不出十年,再回頭看這段回不去的昨天和今天,你會發現,冥冥中自有因果,莫怪由不得自己,而是半點怨不得他人!
2020庚子鼠年,一年一度的春晚蒙上了肺炎疫情的陰霾。當零點的鐘聲敲響,畫面帶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分會場,由曾經因為說了句「我是中國人」而被霸凌的台灣藝人歐陽娜娜,和大陸表演者合唱「明天會更好」。是啊!從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大饑荒再到肺炎疫情,歷史上的庚子年,一直都是充滿動蕩的一年。無論時局如何變幻,永遠有我虔誠的祝禱:昨天回不去了,但願明天會更好!
●本文首次發表於2020.2.22台灣《旺報》
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成為寄宿家庭、接待家庭補助、接待家庭培訓在PTT/mobile01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成為寄宿家庭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接待家庭補助、接待家庭培訓、寄宿家庭費用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成為寄宿家庭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友善臺灣-境外學生接待家庭專案計畫Taiwan Hostfamily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趕快來參加接待家庭座談說明會吧! 已培訓的家庭也趕快把這個消息告訴親朋好友吧 一起讓臺灣成為多元文化的宜居地 ... ... <看更多>
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在 成為寄宿家庭、接待家庭補助、接待家庭培訓在PTT/mobile01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成為寄宿家庭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接待家庭補助、接待家庭培訓、寄宿家庭費用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成為寄宿家庭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