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少年爸媽看過來!【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給您深層理解的方向
#文末有抽書辦法共送出3本
#好書當然要來試試手氣
#請讀到文末喔
我自己的《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是以父母的角度來觀察與書寫;這本【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是在校園擔任心理師的【陳雪如Ashley】長期觀察集結的教戰守則。
雪如心理師認為青少年的「暴走」,其實跟嬰兒的「哭鬧」是一樣的,都是在傳達訊息:
「我不舒服了,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怎麼做,請幫幫我。」但他們不知道他們的方式傷了人七分,更會自傷三分。
所以大部分青少年暴走後多半懊悔自己搞砸了一切。
我的書是以「媽媽的角度」書寫,當然會花一些篇幅站在父母的委屈點上,
但是和青少年長期交手的雪如老師,則是更客觀地帶著讀者去透析青少年暴走與偏差行為背後的訊息,深刻看到他們自己處理不好或處理不來的隱隱傷痛。
現代的父母都樂於學習,知識水平也高過我們父母那一輩,所以雪如老師在本書裡傳授了不少心理學專業的方式,也非常鼓勵父母們都要懂一些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比如說「敘事治療」,光是能讓孩子放心自在的在我們面前暢談他們的內心、自己描述事件的來龍去脈、面臨的問題,就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透過一些好奇地探問與發自肺腑、具同理心的「探問」,就能讓防衛的青少年拆掉面具、軟化下來,自在從容的相信爸媽能夠接納他們的負面情緒。
雪如老師反而要提醒爸媽,如果孩子從未在我們面前表現過負面的情緒,那麼,很可能孩子已經決定將一切深埋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不太願意或是已經不敢把爸媽當成他們信任的依靠。
我自己三個青少年,我非常清楚這種感覺。
青春期是壓力爆棚的成長階段,課業、升學、複雜度升高的人際關係、身心劇烈變化,事實上,他們大多數都沒辦法將自己所有的壓力妥當處理好。
所以,我也在我的書裡曾不斷同理爸媽被青少年當成「人肉沙包」的種種委屈,真的是人生一大折磨,此時期,不少爸媽都會想,為什麼要生個報仇的來折磨自己。
但是,就像雪如老師在本書所言,青少年在一起(特別是男孩)打打鬧鬧、嘻嘻哈哈,但遇到事情卻不見得能夠真正深入的談心,也不見得能從朋友處得到幫助。
我家大男孩每一個都在他們無助的時候,大深夜來敲我的房門,然後在我兩眼矇矓時,無助地在我面前痛哭流涕,
我也曾問過他們,有沒有跟知心朋友說一說呢?他們會說,男生在一起通常不大聊心事。
所以我會在他們低落的時候張開臂彎,讓他們好好地、放鬆地在我懷裡抒發負面情緒,
然而,等他們心情調適好的時候,卻一樣頂嘴,依然忘了要時時溫柔對待親愛的爸媽。
為什麼?因為,就如同我在我的書裡所說的「游泳池理論」,爸媽就是他們奮勇游出去之前一定要踢蹬的那面牆。
我們是他們認為永遠堅韌不變、也不會倒下的那面牆啊。
所以雪如老師在書裡強調,其實,青少年很多時候是喜歡和爸媽相處的,而且比起上一代的父母,現在的青少年更願意和父母談心。
只是,爸媽要懂得避開青少年的雷,特別雪如老師提到,要掌握有效溝通的八大祕訣:
•避免指責
•避免貼標籤
•罵人不要超過十個字(這一點太高難度了,我有跟雪如老師哀求過了,我說我的版本是「三分鐘」,這樣可不可以,她說OK啦)
•適時停頓給孩子思考
•詢問孩子的意見
•孩子求助時再給建議
•摘要孩子說的話(確認孩子表達的,和爸媽接收到的是否一致)
•區分主觀評論和客觀的觀察
雪如老師這本書多以心理學為論述架構,其中,我比較想提出來的是她不斷提到「包溫」理論:「情緒系統」這個部分。
也就是不少青少年的問題不見得在孩子本身,追根究柢下去,才發現問題在於整個家。
父母多半會認為孩子有問題,認為孩子需要改變、調教,錯都在對方,甚或夫妻的問題也是如此,因此交相攻擊,全家人甚至因此陷入混亂的防衛攻擊戰爭裡,不斷消耗家庭能量。
因此需要做的,不是先去糾正、改變我們認為有問題的那個成員,因為問題很可能盤根錯節,到底那位成員的偏差行為是因還是果,不見得釐得清楚。
最好的做法是,家中某位成員的情緒功能率先改變,就有能量、有機會去影響其他人、帶動整個家。尤其是父母,是最有能力、有見識、可能率先去改變的那個角色。
這一點非常能呼應我自己的書,讀者若讀過《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應該記得有一篇我寫到我生氣時就會出去走一走,然後自己激勵自己要展開自我覺知、自我探究,
深切想清楚該怎麼做,才能帶動偏差的孩子自然而然的跟著改變,甚至牽動全家人的互動模式。
雪如老師也在本書《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裡提到網路世代面臨幾個問題,其中讓我最憂心也最有感的就是:
這一代青少年面臨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憂鬱不安、自殺比例陡增、人際疏離、寂寞孤獨感嚴重。
她觀察到,現在大學裡,熱中參加社團活動的學生愈來愈少,更多人是自顧自的生活。
因為大家都活在手機世界裡,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獨來獨往,不少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都覺得自己是邊緣人,沒有歸屬感,
但也愈來愈多人習慣了這種「邊緣化」的感覺,然而,在網路世界裡活絡,卻不代表心裡就有充分被滿足的歸屬感。
現在的多數孩子從小都被呵護長大,因此普遍有延遲成年、延遲擔負自己人生責任的新現象,因此也普遍脆弱。
因此,雪如這本書我最推薦的一部份是她有一大篇幅在討論「青少年的心理疾患問題」,包括面對想要自殺的孩子,我們能提供的協助是什麼?
怎麼樣偵測到孩子有憂鬱傾向、甚至已達到憂鬱症的程度?
目前出現思覺失調症狀的孩子也不少,他們會表現出如何的行為模式?
當孩子必須服用精神藥物時,會出現如何的副作用,又該如何和精神科醫生討論?
另外,當然也談及網路成癮、網路霸凌、情感教育等相關議題。
陳雪如心理師的這本書以「心理學」為基底,加上多年的諮商實戰經驗,算是青少年問題談得廣也切得深的一本好書,菊仙推薦給家有青少年的父母或是老師們一起閱讀。
💖抽書辦法超簡單:
• 即刻起至5/17(一)24:00時起,在【本文】按讚並在底下留言: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連同本文】公開分享至自己的臉書,
• 5/18(二)公布得獎名單並以私訊通知。
💖【書訊: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880?sloc=main
Search
好書當然要來試試手氣 在 #文末有抽書辦法共送出3本 - 探索|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 2021年5月10日 ·. 家有青少年爸媽看過來!【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給您深層理解的方向. #文末有抽書辦法共送出3本 · #好書當然要來試試手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