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0401-Q20420)
Q20401:
你好龔sir, 有件事想同你分享,就係我終於開始創業啦
我係一位90後(女),幾年前考左個專業牌,可以自己接生意做啦
而且我都已經遞左辭職信,做埋今個月。
最令我開心既,就係今日接到第一單生意,賺7萬蚊,係我打工既2.8倍人工
一直以來,身邊既人都話我唔係創業既材料,包括算名先生、我個ex、佢地都話打工先岩我,話我人脈唔好,話我份人好靜,內向。即使我決定左創業,長輩都會同我講「依家經濟咁差,創業唔係咁好」
總之係有幾盤冷水淋過落嚟,如果俾著係以前既我,我會選擇相信佢地口中既「我」,同埋「認命」。因為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冇人脈,又內向,真係唔岩做生意。
不過近年來我接觸左好多唔同既資訊,開始接受「自己可以創造自己既未來」「我追求創業既路上係冇阻礙,唯一阻礙係自己」,而且每當我感到沮喪,我都會睇返呀sir既video「選擇做自己」「唔洗理其他人講咩」「要聽意見,都要聽一個成功人士既意見,唔好搵個根本唔識創業既人既意見」
老實說,以前份工唔係我鍾意做既事,但佢可以幫到我搵錢,我會繼續用 價值投資既方法,令我早日財務自由,同埋建立好事業,他日可以交俾其他人為我服務,成為我既被動式收入,咁我可以抽多d時間照顧我既未來家庭,花多d時間做運動,好好愛錫自己
龔成老師:
太好了!恭喜你!
我記得我辭去銀行工,出來做全職投資者,當時都好開心。
雖然驚,但明白方向正確,所以要踏出重要一步。
我相信你找到自己正確的方向,你一直在這方向努力就得。你講得正確,我地唔好理其他人,因為大部分人,都會對創業、做自己,會給你負面的評價。
其實,這世界真正成功的人只是少數,可以問一般人意見,我地不會得到最好的建議。
總之,做自己係最好的,我期待你不斷給我好消息,加油!
------------------------------------------------
Q20402:
睇成哥既書 知道你都係一個重視錢既人 想請教下成哥見到1211由2xx 蚊去番1xx 蚊 時金錢無左1部分, 會用咩心態去對待,好似成哥你千萬身家, 這個上落落差應有過百萬, 點樣先可以令自己心境平和d 去看待件事呢?
我都好想好似成哥咁財務自由,但眼見自己大部分既錢都靠人工儲到多,投資多數輸,令自己有感唔投資仲可以儲多d 錢,但同時明白確實輸通棖。
龔成老師:
比亞迪(1211)股價大上大落,因此一定要平常心面對股價,過往我經歷過佢由$88跌落$12。
我地要好平常心,唔好成日心掛掛股價,唔好成日睇股價,唔好成日計自己有幾多身家。
因為所謂的股價,只是這刻市場的二手成交價,如果我睇好的是企業5年後、10年後的價值,根本不用在意這刻的股價。
你可以觀察全球投資最賺錢的人,例如巴菲特,佢地都是長線持有,平常心對待短期股價,這一點你一定要做到。
如果你過往投資輸多贏少,不如用月供股票的模式,長期累積財富,會比較適合你。
------------------------------------------------
Q20403:
你好龔sir!有留意你分享唧。我想問現手上股票組合,吉利4000股31.6入嘉里物流1500股25.05入,信義光能4000股20.5入我是新手
還有小米2000股29·8入,3067入1600股21.28入藍月亮3000股17.6入我價太高入咗
希望老師可分柝一下嗎?可以長線投資。
現在投資大約40萬。如果老師有時間可以給我分柝一下。感謝您
還是沽出那一只股票
轉盈富基金好呢?
龔成老師:
現時你持有的,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你可以長線投資,雖然部分股買入價少少貴,但只要你不是過份集中某一股,問題不大的。
不過,你組合潛力股類別較多,如果你本身年齡較大,又或風險承受能力不太高,可以考慮轉部分到較低風險的股票。
但如果你能承受風險,可以保持,但日後再有資金買入股票時,要建立更平衡的組合方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
Q20404:
龔成老師您好 想問一下爲何你那麽推薦盈富基金?
還有長期持有的定義是不是就算怎樣跌也不用理會?還是跌到一個低位賣出止損等趨勢回好在買入(這個動作維持長時間)?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因為盈富(2800)這是一個「平衡組合的工具」,當中有55隻成份股,對股票組合有平衡作用。
盈富不是高增長的項目,但就我過往做了10年銀行及證券行的經驗,比起散戶自行選股(輸錢),投資盈富有基本的增值,反而是更好。
因此,可說是一個平穩增長的項目,因此適合大部分散戶的。
所謂長線持有,是指一個大方向,當中都有可能進行賣出的。
例如當盈富升到貴的水平,就可以部分賣出。
又或盈富質素明顯轉差,就算下跌都要賣出止蝕。
------------------------------------------------
Q20405:
成哥你好,請問你除左金莎,比亞迪,小米,必瘦站,福壽園之外仲持有邊啲股而又值得推介的呢?
我對你的股票分析能力非佩服亦好有信心,我目前有少量資金,想從你已持有的股票之中選擇一隻買入。
如果可以的話請告訴我等我可以參考一下。另外,你認為有邊一啲行業將來的盈利能力會比較高?感謝
龔成老師:
上述的股票,我都會長線持有。
另外,你可以考慮中生製藥(1177),當我地分析時,要用長期的眼光,不要停留在這刻的情況。
中生是潛力股,人口老化令佢長遠有唔錯的增長,無論是政府投入的行業資源,又或是人民生活質素令可控制資金上升,都令人們更在醫療方面投入更多。
佢已建立一套完整的商業系統,有多個已賺錢的藥品類別,同時毛利高,可以不斷將錢投資在新藥裡,這模式運作很好。
但這類藥物企業,難免有一點風險,因此要久不久檢視,中短問題不用理會,但如果有一些核心性的問題,就要再全面分析。
就這刻來說,這股可以一直持有,因為商業模式理想,高回報,不斷再投資令股東利益快速增長。加上睇翻佢的業績,保持增長,這令企業價值有實際的上升,令股價得以支持。
現價合理區中上部,有貨可持有,分注或月供可以,這股可以長線持有的。
另外,安碩恒生科技(3067),同樣有長線投資價值。你都可以考慮。
這基金追蹤恆生科技指數之表現,而恆生科技指數,都是一些有質素的潛力股,例如阿里(9988)、騰訊(0700)、小米(1810)、美團(3690)等的新經濟類公司,長遠有潛力。所以有長線持有價值。由於基金有30隻股票,比起單一股票,風險能減低。
不過,現價都唔平,大約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因此,這刻不能大注投資。最好的策略,就是月供,或自行分注小注慢慢收貨(例如每月買一次、或2個月買一次),總之慢慢入,不能用盡現金,原理如同不斷儲貨,這樣就能平均買入價,減少風險。然後就長線持有。
------------------------------------------------
Q20406:
老師。本人30歲 想1年能儲到100萬
我月薪$40000
每個月能儲2萬
我應該 怎樣投資
現有10萬現金
我常常聽你講月供盈富基金 點解呢
請老師幫幫我理財
及現有300股呀里
1000股小米
龔成老師:
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現時你持有的股票,都是有質素的,可長線。
盈富(2800)這是一個「平衡組合的工具」,當中有52隻成份股,對股票組合有平衡作用。
盈富當然不是高增長的項目,但就我過往做了10年銀行及證券行的經驗,比起散戶自行選股(輸錢),投資盈富有基本的增值,反而是更好。
所以,我一般會叫網友,以盈富作中心,加上其他股,這就是一個穩中求勝的策略。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做月供股票,每月$10000。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4000。
另外再加幾隻(每隻$20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20407:
感謝老師,平安好醫生賺緊唔少
老師瑞聲$35先係合理價中部?
現價合理頂?
龔成老師:
太好了!平安好醫生(1833)值得長期持有的!
瑞聲科技(2018)不差的,本身有一定的規模與技術,長遠發展正面,不過,佢增長力不是好強,只能視為平穩增長類別。
$35合理價中間,現價合理區中上,大約是,可以分注投資,長線持有。
------------------------------------------------
Q20408:
老師,我做緊中國鐵塔0788嘅企業評估表,當中有一啲數據有疑問,煩請賜教。
中國鐵塔嘅流動資產遠低於流動負債,但計埋非流動資產又遠勝於非流動負債,整體嚟講係正數,但分開嚟睇,佢算唔算係現金流低而影響營運呢?
我做到資產負債表分析嘅現金嗰一part,應該點樣去演繹呢?中國鐵塔算唔算係資產型企業?
龔成老師:
你說得正確,中國鐵塔(0788)的資動資產少過流動負債,因此這方面我地會扣左分。
我地會首先唔理非流動資產,只集中計算佢流動情況,以了解佢的流動性,這方面的確唔算好穩健。
但不代表這企業會倒閉,我地可以從另一角度分析,如果你睇郵佢過往的「流動資產淨值」,會見到佢每一年都是負數,即是與你現時見到的情況一樣,但你見佢多年來都無事,營運正常,反映佢的財務情況就算如此,也不會倒閉,這是由於佢的客是3大電訊商,現金流十分穩定,對佢來說流動性風險不高,你會見到佢的經營活動現金流保持理想正數。
因此,這不代表佢會有問題,只是我地從投資者角度分析,知道佢風險度高左。
另外,中國鐵塔算係資產型企業。
------------------------------------------------
Q20409:
龔sir 我看到新世界發展 市盈率是82 身為一間地產公司 82市盈率如此之早是什麼原因? 看了財報也看不明白 是因為合了股的原因嗎? 可以幫忙分析嗎
同時 我想最近有留意 愛康醫療和中遠海控 你認為兩只都是優質股嗎?
因為愛康醫療是做3d骨科的 相信長遠都是有發展的 加上他是首間中國商業化的品牌公司 有一定的護城河 也有定價力 因為身為病人和醫院角度 一定是買最好的 所以多貴也會買 這想法有問題嗎?
中遠海控 是因為我看到海豐國際跟他相比之下 似乎是低股了 加上拜盈上任 相信是會利好 中美關係又會緩和 長遠或中期內應該是不差的?
我投資中遠海控這種追落後的想法是有錯嗎?因為有些行業 往往是贏家全取
龔成老師:
新世界發展(0017)有兩個因素出現這情況。
第一,這類有「物業重估」因素的企業,你在分析市盈率時,要作出調整。
例如佢一年盈利$10億,而物業重估有$90億,就會令到佢盈利變成$100億,市盈率數字會變細左。
第二,因為疫情因素,企業中短期的盈利大跌,盈利數字變得好低,令到佢市盈率數字變大左,比起正常情況大左好多。
愛康醫療(1789),以長遠業務分析,正面的。
佢以「愛康」品牌從事設計、開發、生產及銷售骨科植入物,並專注於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植入物。
睇翻佢的資料,佢的產品包括用於初次手術的骨關節植入物,以及為置換、修復或升級前次手術的植入物或部件的翻修手術而專門設計的骨關節植入物。都是有前景的業務。
這股業務不差,有增長潛力,盈利增長,這反映企業有實際的價值提升。
不過,這股經常處於少少貴的水平,投資時要考慮價格風險。
中遠海控(1919)主要從事提供集裝箱航運、集裝箱碼頭管理與經營服務。
整體的質素算是不過不失,雖然在行業有一定的規模與優勢,但行業整體的賺錢能力無過往咁強。
經濟好轉會對佢有利,因為始終是對經濟較敏感的行業,現時的股價已反映相關利好因素。預佢之後只能平穩增長,未必是高增長類,現價合理。
------------------------------------------------
Q20410:
龔sir,我見你提及1357,但我見佢呢3年既毛利同收益都減少緊,點解會覺得佢潛力既?
Zoe Lam
同埋見股東應佔溢利係連幾年負數,所以吾太明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美圖公司(1357)近幾年的虧損,正不斷收窄,你唔能夠單睇財務數據,要配合佢業務分析,佢過左最差時期,現時慢慢向好。
佢主要從事提供在線廣告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以及開發、製造及銷售智能硬件產品。
見佢財務數據改善,這企業仍有發展力,有長線投資價值。不過業務變化始終大,不建議大注投資。
------------------------------------------------
Q20411:
想問 VOO 同QQQ 咩價位會便宜?
我見呢兩隻由之前到宜家都一直上升,其實係咪之後下跌機會不大?
QQQ 同3067 相比,邊隻會優質啲?
龔成老師:
VOO現價已在合理區中上部至頂,要跌3成以上先算平。至於QQQ,已在合理區頂至略貴,要跌翻4成以上先算平。所以,如果投資,要用月供,或慢慢分注模式去入,唔好一次過入,就能避開風險。
無人知佢地會唔會跌的,我地只能從投資值博率角度考慮,平衡風險。
安碩恒生科技(3067)同樣可長線。
這基金追蹤恆生科技指數之表現,而恆生科技指數,都是一些有質素的潛力股,例如阿里(9988)、騰訊(0700)、小米(1810)、美團(3690)等的新經濟類公司,長遠有潛力。所以有長線持有價值。由於基金有30隻股票,比起單一股票,風險能減低。
不過,現價都唔平,大約在合理區頂,因此,這刻不能大注投資。最好的策略,就是月供,或自行分注小注慢慢收貨,原理如同不斷儲貨,這樣就能平均買入價,減少風險。然後就長線持有。
QQQ就美股,3067就中資股。我相信10年、20年後,中美都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因此都可以考慮,無話邊個一定較好。
------------------------------------------------
Q20412:
老師,楓葉教育近期盈利率下跌,負債率高企,但它是因為疫情影響,以致幼稚園倒閉、留學生下跌、夏令營取消。
我看這些因素都會因為疫情過去而慢慢重回正軌。
現在是不是一個投資的好時機?但負債率提升左咁多,我有D 15、16。
龔成老師:
楓葉教育(1317)不是無質素的,但教育類股票增長力比過往略有減慢,加上政策因素,成為不確定性,始終市場都會擔心之後不少有甚麼政策。
佢的賺錢能力,確的有影響。
睇翻近幾年,教育行業的政策,中國政府都有少少偏向收緊,無論在學費收費上及發展上。
由於市場擔心企業之後的增長力,令這股的股價較弱。因為佢過往曾經增長不差,但在政策風險下,最影響的不是現時的業績,而是之後的發展,令增長力減慢。
以一間平穩增長的企業來計,近期都算合理價中下部,但就唔建議投資太多,始終政策風險難估,但都算有質素的。
另外,再加上你上述所講的因素,都令佢中短期不利,不過,我地最重要是分析企業的長期情況。
整體來說,這股仍是有質素的,中短期會弱,長遠會好轉,但好轉後都不能預期是爆升類。現時股價合理,投資價值都有,但就要控制好注碼。
------------------------------------------------
Q20413:
老師,1 發覺尋找優質潛力股真的頗有難度,請問有冇更快及更有效的方法去搵?
2. 老師最近又有冇搵到新的潛力股可以參考一下?
龔成老師:
1)你可以睇《選股勝經》,有具體教你選股方法。
我地要比市場早一步去找到優質股,就要用自行選股的方法,例如股票班所教的5大選股法,我會利用這些方法,快速選「有可能成為潛力股」的股票,然後再在當中睇下邊D較有機會的,再深入分析。
選潛力股不易的,無話特快的方法,要花時間,但可以找到的。
2)有兩隻風險類潛力股:雷蛇(1337)、美圖公司(1357),見佢財務數據與發展正改善中,不過,仍有一定的風險,我仍然未能完全確定佢地的質素,只見發展已過左最差時期,這些股投資要控制注碼。
------------------------------------------------
Q20414:
老師,有事想請教你,我係一個行動力強的人,呢個性格有好有唔好,有時我決定買入一隻股票長期持有,諗好等佢回調後買入
自己亦會設想好合理價格,但當佢越升越有時就會忍唔住入,經常破壞自己設想好價格,我應該要如何能培養好耐性,可以遵守設定好嘅規則呢?謝謝
龔成老師:
你只要用紙筆寫低投資策略就得。
我在股票班裡,都會派一份6頁紙的「企業評估表」,當中除了要學生在買入股票前,要仔細分析企業外,亦要完整去填寫投資策略。
佢地要在買入股票前,填好「投資策略」,即是甚麼價入市,用怎樣的投資策略,月供?分注?一次過入?總投資金額多少?
你可以參考這些方法。
------------------------------------------------
Q20415:
龔sir,如果我想先睇你著作,應該睇邊本先?
<<80後百萬富翁>>? <<50優質潛力股>>? <<財務自由行>>?
另外,月供為:
2800 (盈富基金), $3000
2382 (舜宇光學), $2000
2318 (中國平安), $2500
388 (港交所), $2500
可以嗎?
龔成老師:
《80後百萬富翁》是最入門的,你可以睇這書先。
月供部分,有質素的,你可以進行,長期就得,就算部分股現價唔平,但長遠始終不面,你可以長線的。
最重要是長期,以及你每月仍有一定的現金剩。
------------------------------------------------
Q20416:
1211想買,但都是放棄,太高喇
如果長城汽車及吉利,邊一隻值博率較好?或應買邊一隻?
另外,點睇992
謝謝你,祝你身體健康!
龔成老師
你可以考慮吉利(0175)本身的質素不差,擁有一定的銷售網絡及品牌,不錯的市場策略及定位,而又能把握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機遇。
長遠來講,佢的品牌與發展在中國仍理想,2018年,吉利透過旗下海外企業,動用超過$500億人民幣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股份。由于戴姆勒股權結構分散,所以吉利已經成為了戴姆勒集團最大單一股東。這不單有利佢有中國發展,同時長遠,可能加快了海外發展速度。
現時價位在合理區頂,甚至有少少貴,股價波動,有貨可長線。最好回少少,或這刻小注等跌再加。
另外,你亦可考慮GX中國電車(2845),這基金的目標是追蹤Solactive中國電動車指數NTR「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持股中最重就係比亞迪A股(002594),中國因為能源問題,長遠一定要發展電動車,這是大方向,故此股有一定投資價值。
由於近期不少車股被炒起,此股現價略貴。無貨可以現時入少少,到有明顯回調才再慢慢加注。
潛力度是有的,但會比較波動,如投資宜慢慢分注,可長線。
至於聯想集團(0992),都是有質素的企業,但增長力不算好強,產品的競爭大,如果講個人電腦市場,過往多年來價格都無乜上調。
近期因為疫情,需求大左,所以整體正面,發展力都提高左。
長遠都有發展的,始終有些業務都有增長力,整體是平穩增長型,但未必是高增長,現價合理區中上部。
長遠都是正面,但要睇疫情過後,真正的市場情況。算是平穩增長類,但不是高增長類。
------------------------------------------------
Q20417:
龔sir,最近的大上大落的環境令自己覺得組合升得太慢,想更取得更高回報,有小小想急追科技股。
大型科技港股可像只有9988在合理範圍,其他的都太瘋狂,但好多人都說升市莫摸頂,令我想為手上1/3的現金有所增值。提外一話,應怎樣為一個指數作出估值評估呢?
龔成老師:
高增長股當然是吸引的,特別是你會見到身邊可能有人,買這類股而大賺,但我地都不能無視風險,我20年前投資科網股,正正見到這情況,美股的納指,升到5000點當時歷史高位後,因科網股爆破,而跌翻去1000點,要過左15年後才上翻5000點水位。
你會見到大市是可以跌8成的!
我並不是說現時會出現這情況,但我地投資,一定要明白這點,所以,最好是建立平衡的組合,新經濟舊經濟股都有,新經濟股不能太過多。
不過,部分新經濟股的確有實力的,所以我地要從「質素」去分析,以分注模式去入,同時留一定的現金,你唔好用現金用得太快。
至於估值,新經濟股是難的,因為「預期因素」是核心,例如之後的銷售、盈利等,利用這作為基礎估值。但估值出來的數,不能盡信,只作參考。
------------------------------------------------
Q20418:
老師,以往MPF均選增長力高(高風險)基金,已經升了30%,現年44歲,是否應該先將部分/全部基金轉移到保本或低風險基金?
龔成老師:
強積金會以「年齡及個人的風險度」等因素,作為整個配置的大方向,年輕時進取,中年平衡,年長保守,這是大方向。
至於市況,可以作為小調節。
如果你過住100%集中在進取,現時你44歲,加上大市升左,你可以部分轉到較平衡的基金,但就不需要全部轉。
由於44歲仍有增長力,因此不用轉到保守,只要部分轉為平穩型類別就得
記住,強積金不會轉來轉去,而是長期的調整。
------------------------------------------------
Q20419:
龔sir 本人26 剛買左6百幾既樓 放租
預計4年後 再儲多120萬 加上家人可能會有150萬資金給予
到時想換同區一線900幾既樓 之後先再儲錢投資
定換800幾既樓 留有資金投資但咁好大幾會會 養車玩
投資角度邊個好?(單身 無家庭負擔 同家人住)
換左樓有機會自住
龔成老師:
最好當然是股樓平衡,物業是資產項,你當然可以持有,到日後換樓,如果用盡現金及借貸,而你又無股票,就是將所有財富都集中在一個物業,這就會出現集中風險。
比較好的做法,當然是物業、股票、現金都有,股票的增長力較快,流動性較強,你在財富配置上,有一定股票較好。
加上你日後可能自住,如果你全部資金都投資物業,你就再無資金利用股票增值。
當然,如果你日後換樓,好想轉$900萬,另一個方法,就是不要太急做這動做,令你做到時,可以留有部分現金及股票。
你26歲,是財富增長的黃金期,要好好把握,同時投資較有增長力的項目。
------------------------------------------------
Q20420:
龔sir, 有點概念的嘢想問。如果買入了某隻股票,但股價跌了例如多過5%甚至更多,其實係咪都無需要沽出,係點判斷是否需要沽呢?
但,驚唔驚升唔翻上來呢?
龔成老師:
我持有比亞迪(1211)12年,過往見過佢由$88跌到去$12,我都一直持有,有10年佢的股價都只是$40-$70,我只是一直持有,間中見佢跌得多加注,到近一年先大升。
如果你用跌5%就賣出,你會錯過了比亞迪、港交所(0388)、騰訊(0700)這些大升股。
我地最重要,不是睇短期股價,而是睇「企業的長期價值」「企業質素」。
只要企業有質素的,你就值得守,甚至加注,如果無質素,就算蝕都要盡快走。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跨界車是潮流,是趨勢,也是車廠的求生之道。在這個由智慧型手機主宰的時代,消費者自然不會滿足於四門三廂房車,他們要的是用途更多元的產品,同時看起來更吸引人,更有話題性,於是休旅車與掀背車合為一體。眼前這輛UX,便是Lexus給消費者的回應。 兩道配方並非1:1,掀背車的成分顯然高得多。這是好事,因為...
好事多汽車評價 在 島輝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今早妮妮邊大便邊看飛機的照片~
過年狗走失的狀況比我本來預期的嚴重好多,已經看到好幾篇撿到走失狗、自己的狗不見的貼文,剛剛收到一位呼呼學生來訊,說今天遇到一隻被鞭炮嚇到走失的米克斯,跟妮妮一樣是屬於敏感型,還好自己運用不直接靠近狗狗、側身、撇頭等等慢慢與狗狗建立關係,說到如果遇到熱情的好心人,反而可能不會這麼順利,最後狗狗順利回家了!大過年就好事一樁,真的很為她們一家和狗狗一家開心!
元宵前,已打算即便帶妮妮去以往可以大放風的地方也不會放繩,這種風險實在無法承擔。
妮妮過年間只有早上和下午散步是順利的,拜兩年前過年被煙火嚇到所賜,妮妮晚上出門聽到煙火聲就會很不安直接回家了,該祝那位只想自己爽的人什麼好呢?希望您吃的蛤蠣永遠都有很多沙唷!
==
其實我們家今天被隔壁一家屁孩吵一整天,大人不在小孩開趴無仿,但一整天無止盡的傢俱拖拉聲、碰撞聲,讓妮妮整天都沒睡,按電鈴無效、晚上終於開門然後直接衝出酒味,一開始死不承認,後來我說我就住隔壁才停止辯解,但勸說完全無效,到現在仍沒有消停的跡象,我們現在在找寵物友善汽車旅館,目前沒看到評價可以的,妮妮也累到頻頻瞌睡但睡得不安,就算找到了,我們出門去住,對妮妮來說會比家裡好嗎?
想著明年該怎麼做?
好事多汽車評價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德勤發佈2020技術趨勢報告:五個新趨勢可引發顛覆性變革
北京新浪網 10-26 18:12
來源:產業智能官
「2020 年的趨勢將顛覆整個行業,並在未來十年重新定義業務,即使數字創新已成為各種規模企業的常規行為。」德勤管理諮詢新興技術研究總監兼政府及公共服務首席技術官 Scott Buchholz 在一份報告中如是說。
近日,《德勤 2020 技術趨勢報告》(中文版)正式發佈(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了五個可能在短期內引發顛覆性變革的關鍵新興趨勢:「數字孿生:連結現實與數字世界」;「架構覺醒」;「技術道德與信任」;「人感體驗平台」;「財務與 IT 的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德勤第十一年發佈技術趨勢年度報告。今年的技術趨勢報告繼續在開篇回顧了 11 年來的技術趨勢發展,展示了技術趨勢隨時間推移的演進全過程以及最新宏觀科技力量作為業務轉型基礎帶來的共生效益和不久的未來的新興科技力量。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未來三大顛覆性技術(即環境體驗、指數智能和量子技術)正蓄勢待發,我們將在本世紀20年代末開始感受到它們的影響。
一、九大宏觀科技力量
隨著以技術為驅動的創新的空前擴張,一場高風險的「打地鼠」的競爭遊戲由此展開,企業利用技術保持先進的能力將決定其生死存亡。
過去十年內,數字化體驗、分析技術和雲技術為各項技術賦能,展現了他們自身的價值,已然成為眾多企業有效地推進戰略和新商業模式的核心基礎。接下來十年中,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將成為企業變革的顛覆性驅動力。它們的應用範圍將越來越廣,各行各業的案例成倍增加。技術業務、 風險和核心系統現代化是驅動企業變革和創新的基礎技術,它們需要保持穩定、強勁、可持續發展。
基於此框架下討論新興技術,可以簡化技術進步對企業所造成的顛覆性影響。同時,圍繞九大宏觀科技力量衍生更多細分領域和更加細化的技術創新點和趨勢點。
十年前我們首次探索數字化體驗、分析技術和雲技術之時,只能看到其中的可能性,並不能確切地估測 它們的影響。現如今,這些技術已經為大家所熟知,並在對業務、運營模式和市場造成了顛覆性影響之 后,發展勢頭依舊迅猛。
(1)數字化體驗
數字化體驗依然是企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因素。實際上,在德勤 2018 年全球 CIO 調查報告 中,64% 的參與者表示接下來的三年裡,數字化技術將對他們的業務造成影響。在去年的超越營銷:體驗重塑中,我們已經審視了這一趨勢,企業正逐漸摒棄傳統意義上以獲客為核心的營銷模式,轉而致力於創造更多以人為本的互動——包括與其員工和商業夥伴的互動。
(2)分析技術
分析技術包括能夠提供深刻洞察的基本技術和工具。數據管理、數據治理以及數據運營體系這些重要因素不僅僅是人工智慧項目的核心基礎。同時,鑒於企業內對數據儲存、數據隱私和數據使用的嚴格要求,這些重要因素也是必須面對和考慮的重大策略點。
60%的首席信息官(CIO)表示,在未來的三年內, 數據和分析技術將對他們業務帶來影響。但這個問題正變得更具挑戰性。「靜止的數據」 和「使用的數據」這兩個久經考驗的概念被「動態數據」所連接,藉助工具和平台動態數據進而支持數據流、數據攝取、數據分類、儲存和訪問。值得欣喜的是,雲技術、核心系統重塑、認知技術和其它技術正在為異常複雜的挑戰帶來全新的解決方案。
(3)雲技術
雲技術已經全面深入企業。90% 的企業在使用基於雲技術的服務,並且這一比例有增無減。實際上,就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預算來看,接下來三年內對雲技術的投資會翻倍。正如我們 2017 年所預計的那樣,雲技術已經不僅僅只是作為基礎應用,它帶來了 「一切即服務」 的藍海,使任何 IT 能力都可以變成基於雲的服務供企業使用。在眾多企業當中,少數超大規模企業主宰了公有雲和雲技術服務市場,在雲技術的賦能下,為其它宏觀力量的進一步創新提供基礎和平台,例如分析技術、雲技術、區塊鏈、數字現實,以及未來的量子技術。
雲技術還驅動我們思考並重塑一些陳舊的企業管理和業務職能。
當今的顛覆性驅動力(即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都是由體驗、分析技術和雲技術發展而來。未 來十年,這些新的趨勢雖然不再新鮮,但它們將和過往的重大趨勢一樣,在人們持續深刻的理解和應用 中,推動重要的變革。
(4)數字現實
數字現實技術,包括 AR/VR 、混合現實、語音交互、語音識別、普適計算、360°全方位攝像和沉浸式技術等,幫助用戶突破鍵盤和屏幕的禁錮,與用戶感知無縫銜接,用戶可更加自然地參與互動。數字現實的目的是打破傳統的空間界限,讓人與底層技術進行自然、本能、甚至下意識的互動。
(5)認知技術
機器學習、神經網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機器人程序、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更廣泛的人工智慧領域等認知技術可能推動所有產業變革。這些技術將人機互動個性化、場景化,通過 定製化語言或圖像信息,驅動業務流程,實現無人值守。
企業對認知技術的需求大幅增長一一互聯網數據中心(IDC)預測 2022 年 企業此項支出將達 776 億美元,與此同時,信任和技術道德問題也迫在眉睫。
(6)區塊鏈
德勤 2019 年全球區塊鏈調查報告中,超過半數的參與者表示區塊鏈技術至關重要,較前一 年增長了 10% 。83% 的人能夠明確構思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較前一年增長了 9% 。調查結果顯示,2019 年,企業已經不再討論「區塊鏈是否可行?」,轉而關注「我們該如何利用區塊鏈?」
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公司持續領航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但其它領域也開始推行區塊鏈技術, 尤其是政府、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科技、媒體、通訊等領域。
再提技術業務、風險和核心系統重塑似乎有些枯燥無味,但不可否認,它們是業務的核心所在。企業在這些已經發展很成熟的領域,依然繼續進行著可觀的投資。綜合來看,正是因為它們不僅為數字化轉型、創新與增長提供了可靠的、可規模化的基礎,也是在分析技術、認知技術、區塊鏈等顛覆性技術成功投資的必要條件。
(7) 技術業務
隨著技術應用與業務戰略的融合,技術業務也在不斷發展。隨著企業更多地通過重塑 IT 來實現運營效率提升和與業務部門合作者一起進行價值創造,很多 IT 團隊通過實施促進跨業務協作的開發體系(如敏捷和 DevOps ),逐漸將傳統的項目制交付調整為產品化運營。
強大的技術功能讓企業更敏捷地響應技術驅動的市場和業務的變化。一隻強大的數字化技術運營團隊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回應技術對市場的影響以及相關業務挑戰。
(8)風險
在以創新為驅動力的時代,企業面臨的風險遠遠超越了傳統的網路風險、監管風險、運營風險及財務威。2019 年的 CEO 和風險管理調查報告指出,企業最大的風險廣泛涉及新顛覆性技術、創新、生態系統合作夥伴、企業品牌及名譽、文化等。對此,很多公司清楚地意識到他們還未對此類風險做好準備,或沒有想法在管理此類風險方面進行投資。
除合規和安全的必要要求,企業還面臨新興技術對產品、服務和商業目標的潛在影響,這些使得企業正在把更為廣泛的信任作為企業戰略。
(9)核心系統現代化
核心系統現代化體現了數字化轉型、用戶期望及數據密集型演算法給核心系統的前台、中台和後台帶來的持續性壓力。無論是在財務數字化、實時供應鏈,還是在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核心系統都承載了關鍵業務流程。
在如今這個即時、持續和定製交互的時代,企業需要降低整體的技術負債。實現核心系統 現代化的成熟舉措,比如重塑現有的遺留系統,更新 ERP 系統及重寫其他系統,這些目前來講尤為重要。
二、未來三大顛覆性技術
隨著三大顛覆性技術(即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崛起,並準備在未來十年為業務做出重大貢獻 的同時,未來三大技術發展和創新的新星(環境體驗、指數型智能和量子技術)正蓄勢待發。我們將在 本世紀 20 年代末開始感受到它們的影響。
a:環境體驗
環境體驗展望了這樣一個構想:在未來,技術只是環境的一部分。計算設備的功率不斷增加,體積不斷縮小。這些越來越小的設備將我們的輸入從非自然的(指向、點擊和滑動) 演變為自然的(說話、手勢和思考),它們與我們的交互從被動的(回答問題)變成主動的(提出意料之外的建議)。
隨著設備變得無縫和無處不在,它們和我們越來越密不可分。想像未來的世界,一些微小的,已連接的,內容感知的設備被嵌入辦公室、家中或者其他地方,成為背景活動的一部分。例如,你如果在腦海中想「我要在一個小時之內出發去機場」,就能觸發一系列背景活動,包括安排航班值機,準備可供生物特徵識別的虛擬登機牌,將無人駕駛汽車目的地設置為正確的航站樓,將家中的智能系統狀態調為「離開」,以及暫停出差期間的快遞服務等等。
b:指數智能
指數智能建立在當今認知技術能力上。如今,機器智能能夠發現數據中蘊藏的規律,但是無法判斷這些規律是否有內在的意義。同時,它目前還缺乏識別和響應人類互動和情感的細微差別的能力。而且,機器智能的認知能力還非常有限,比如機器能夠打敗國際象棋大師,卻不能理解房間發生了火災需要逃跑。
未來有無限可能。隨著對語義和符號識別的理解,機器逐漸能從假想的相關中梳理出真實的因果關係。藉助來自人感訥驗平台的技術組合,我們的虛擬助手將越來越能夠識別並適應我們的情緒。隨著研究人員開發出更廣義的智能,指數智能將超越統計和計算的層面。我們敢說,最終,這將導致更有能力的人工智慧誕生。
c:量子技術
量子技術利用亞原子微粒的反直覺特性處理信息,進行新型計算,實現「不可非法侵入式」 交流,技術微型化等等。量子計算中,這些量子比特(或量子位)的特殊屬性有可能發生 指數型變化。通過操縱單個粒子,量子計算機將能夠解決某些高度複雜的問題,這些問題 對於目前的超級計算機來說,太大,太雜亂,包括從數據科學到材料科學。
隨著研究者們不斷突破技術限制,量子計算機將逐漸取代傳統的計算機。數據科學家將能 夠處理前所未有宏大的數據量,並從中獲取相關性信息。材料科學家利用量子比特模擬原 子,這是無法在傳統計算機上實現的。同時,在通訊、物流、安全、密碼學、能量等不同領域,我們都能預見無限可能。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各類前沿技術動態,基於宏觀科技力量及其可被預期的時間範圍,報告歸納整理了一張完整的統一化視圖。
三、五大關鍵新興趨勢
一)技術道德與信任
技術變革常態化的同時,贏得全方位的信任變得更具挑戰——但也充滿機遇。
隨著數字技術的出現,企業要用戶以新的更深層次的方式信任他們,過去是獲取用戶個人信息,現在則是通過數字痕迹追蹤用戶的線上行為。同時,技術引起的問題也經常成為新聞頭條,例如安全漏洞、不當或非法監視、個人信息濫用、虛假信息傳播、演算法歧視、缺乏透明度等等。這些事件導致利益相關方之間不信任(包括客戶、僱員、合作 夥伴、投資者和管理者),嚴重損害企業聲譽。的確,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正在逐漸下降,人們對公共機構的態度也越來越謹慎,員工則要求企業明確闡述其核心價值觀。
德勤 2020 年全球市場趨勢報告中提到,當今時代,品牌信任對企業來講尤為重要,關係到企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客戶、監管機構,還是媒體,都期望品牌商在其開展業務的各個領域都是開放、誠信和始終如一,從產品生產、促銷活動、到員工文化和合作夥伴關係維護等。
被技術顛覆的企業,它的每一個方面都意味著可以贏得或失去任何一個客戶、員工、合作夥伴、投資者和/或監管機構信任的機會。如果領導者能夠充分貫徹企業價值觀和技術道德觀,努力履行「做好事」的承諾,企業就能夠與利益相關者建立長期牢固的信任關係。在這種情況下,信任就變成了一個全方位的 承諾,並且確保信任是企業的技術,流程,人員都在共同努力維護的基礎。
技術道德這一術語指的是不局限於或側重於任何 一項技術的綜合價值觀,這個價值觀是指導企業對技術使用的整體方法及通過部署這些技術驅動業務戰略和運營企業應考慮主動評估如何以符合公司宗旨和核心價值觀的方式使用技術。
在數字時代,信任是個複雜的議題,企業面臨著無數的生存威脅。雖然顛覆性技術通常會給企業帶來指數型增長,但僅憑技術卻無法建立長期信任。因此,領先企業們正在通過全方位的維持利益相關者所期望的高度信任。領先企業們正在嘗 試通過各種方式,來維持利益相關者所期望的高度信任。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數字現實和其它 新興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融入我們的 曰常生活。企業該如何通過客戶、合作夥伴和員工使用這些技術來構建信任呢?
解讀企業價值觀。
如今,技術根植於業務,機器學習也驅動著業務決策和行為,因此,必須先了解企業的技術解決方案,才能進一步解讀和評價企業價值觀。數字化系統可以被設計用來減少偏差,讓企業能夠遵循自己的原則運 營。
保障措施可以防止用戶以不健康或不負責任的方式使用技術,從而幫助提高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例如,一家公司對可能成癮的遊戲強制限定遊戲時間和遊戲花費一個內容提供商提醒用戶關注信息來源的準確性;雲計算提供商在 戶超出其預算之前自動發出警報。
建立強大的數據基礎。
如果不能系統性地、統一地追蹤數據內容及來源,並確定可訪問數據的人員,就沒有辦法營造良好的信任環境。強大的數據基礎讓利益相關者擁有共同的願景, 為數據負責,採用安全的技術手段實現有效的數據管理。管理者需要讓利益相關者了解他們提供的數據將如何運用,此外,除非為了法律或監管的目的,在利益相關者要求時須刪除相關數據。
強化防護措施。
德勤 2019 年未來網路調查報告顯示,管理者為網路問題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網路防禦體系意味著您要 保護您的客戶、員工和商業合作夥伴,讓他們遠離與他們——或者說你們——的價值觀不同的群體。從最開始就需要建立並實施網路安全風險策略略,並將其貫穿於商業運營和政策制定的全過程,這絕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部門的問題。企業領導者應當與信息技術部門一起制定全面的數字安全風險策略,考慮安全、隱私、 誠信和保密等各方面,增強利益相關者的信任,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優勢。因此,需要評估企業的風險容忍度,明確弱點所在,並判斷企業最具價值的數據和系統,制定風險緩解策略和恢復計劃。
二)財務與 IT 的未來
IT 和財務領導者共同努力為創新融資尋找靈活的途徑。
德勤的研究發現,56% 的首席信息官(CIO)期望應用 Agile, DevOps 或類似的靈活 IT 交付模式,來提高 IT 的響應能力並激發更廣泛的創新的雄心。
但目前有些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這些努力:資金的來源和分配。IT 的運營和開發流程正變得越來越靈活,更加側重產品,而財務部門仍舊按照過去數十年的方式來制定預算、融資和財報。結果顯而易見:IT 需求與財務流程之間的矛盾。若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它可能會破壞首席信息官(CIO)的創新計劃,乃至整個企業的戰略目標。
IT 對資金的需求與財務的漫長流程之間的矛盾並非形成於一夜之間。而是在過去十年中曰漸累積。雲技術和平台技術一步步地顛覆了傳統運營模式,迫使財務部門不得不重新評估財務管理方法。
《報告》指出這種變革體現在三方面:
從資本支出轉向運營支出
從在現場轉型到基於雲的系統,涉及大量的支出從資本支出轉移到運營支出。事實上,團隊一直都有一些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新的準則是「誰開發誰管理」。從會計的角度而言,短期運營支出增長會影響季度財報。
衡量難以捉摸的投資回報率。
技術創新舉措通常是難以達到內部收益率預期的嘗試,可能產生正回報也可能不會。在財務及短期收益上, 創新投資通常不具備傳統 IT 項目的信心水平, 因此這類投資往往也很難通過標準管理流程獲得有力支持。在某些情況下,這會導致財務部門難以建立精確的流程,來跟蹤長期投資回報率。例如,對於無限期重複使用的平台這類的固定預算投資,跟蹤其投資回報率更是難上加難。
計算交付價值。
根據德勤《 2018 年全球首席信息官(CIO)調查報 告》,65%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評估 IT 投資時, 通常採用具體案例具體分析的方法,而不是遵循常規財報流程。顯然,在評估 IT 帶來的價值這件事上,首席信息官 (CIO )與首席財務官 (CFO)不在同一立場。
作為財務與未來的T趨勢的一部分,我們預計有更多首席信息官(CIO)、首席財務官(CFO)以及他們各自的團隊,將會積極探索解決這些及其他在融資、會計與財報上所面臨的挑戰的方法。
三)數字孿生技術
利用下一代數字攣生技術助力企業設計、優化和轉型。
當下,企業正以多種方式使用數字彎生技術。在汽車和飛機製造領域,數字彎生技術逐漸成為優化整個製造價值鏈和創新產品的重要工具;在能源領域,油田服務運營商通過獲取和分析大量井內數據,建立數字模型,實時指導鑽井作業在醫療保健領域,心血管研究人員正在為臨床診斷、教育、培訓,創造高模擬的人類心臟的數字彎生體;作為智慧城市管理的典型案例, 新加坡使用詳細的虛擬城市模型,用於城市規劃、維護和災害預警項目。
數字彎生可以模擬物理對象或流程的各個方面。它們可以展現新 產品的工程圖和尺寸,也可以展現從設計到消費者整個供應鏈中 所有子部件和相應環節——即」已建成「數字彎生,也可採用 「即維護」模式——生產車間設備的實物展現。模擬模型可以捕獲 設備如何操作,工程師如何維護,甚至該設備生產的產品如何與客戶關聯。數字彎生可以有多種形式,但它們無一例外都在捕獲和利用現實世界的數據。
數字孿生髮展勢頭迅猛,得益於快速發展的模擬和建模能力、更好的互操作性和物聯網感測器, 以及更多可用的工具和計算的基礎架構等。因此, 各領域內的大小型企業都可以更多地接觸到數字孿生技術。IDC 預測,到 2022 年,40% 的物聯網平台供應商將集成模擬平台、系統和功能來創建數字孿生,70% 的製造商將使用該技術進行流程模擬和場景評估。
與此同時,通過訪問大量數據,使得創建比以往更為詳細、更為動態化的模擬成為可能。對於數字孿生的長期用戶而言,這就好比從模糊的黑白快照過渡到彩色高清數碼照片一樣,從數字源中獲取的信息越多,最後呈現的照片就越生動逼真。
長期來看,若想要實現數字孿生技術的全部潛力, 可能需要集成整個生態圈內的系統和數據。創建 一個完整的客戶生命周期或供應鏈(囊括了一線供應商和其自身的供應商)的數字化模擬,可以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宏觀運營觀點,但仍然需要將外部實體整合到內部數字化生態系統內。直至今曰,大多數企業仍對點對點連接之外的外部集成感到不滿意。克服這種猶豫可能是一個長期挑戰, 但最終,所有的付出都將是值得的。未來,期望企業會利用區塊鏈打破信息孤島,繼而驗證信息並將其輸入數字孿生體中。這可以釋放先前無法訪問的大量數據,從而使模擬更加細節化、動態化、更具潛在價值。
四)人感體驗平台
通過Al、神經科學、人本設計重塑人機聯接。
人感體驗平台趨勢顛覆了傳統的設計方法,它首先確定我們想要實現的人性化和情感體驗,而後決定使用何種情感和 AI 技術組合能夠達成這一效果。企業將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員工群體和其它利益相關者,確定能引起他們共鳴和引發他們情緒的具體響應或行為,並進一步開發情感技術,使其能夠識別和複製某一段體驗中的特質。
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將會看到人們對人性化的技術需求曰益增長。在數字化革命進程中,我們目前進入到一個階段,就是每個人之間未必有 接,但每個人一定都與技術有聯結。我們正在消除流程和交互,直接與機器互動。因此,我們渴望我們正在迅速失去的東西:有意義的聯結。為此,我們期望技術能夠用更 加人性化,更人道化的方式跟我們互動。設計能夠滿足這一期望的技術需要對人的行為有更深刻的洞察,並不斷創新,以提高我們預測和響應人們需求的能力。不久的將來,人感體驗很有可能會帶來長久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五)架構覺醒
演進架構師角色,從而轉變系統架構並支持業務 發展的速度。
越來越多的技術領導層和高管們逐漸意識到,如今,技術架構領域的科學在戰略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事實上,為了在技術創新顛覆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已成立的企業需要不斷演 他們的架構一一這一過程可以從改變技術架構師在企業內扮演的角色開始。
這種轉變的目的非常明確:把經驗最豐富的架構師安排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即加入到設計複雜技術的軟體開發團隊中。一旦這些架構師被重新部署和賦能,他們便可幫助簡化技術棧, 提升技術敏捷性,從而為新興企業獲得市場優勢。另外,他們還可以直接負責實現業務成果,解決架構難題。
此外,擁抱架構覺醒這一趨勢的企業將開始重新定義架構師角色,使其更具協作性、創新性,並能對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做出回應。具有全局觀的架構師可能會發現,自己正在多部 門混合的項目團隊中,與專注於應用程序的架構師 以及來自 1T 和業務部門的同事共同作戰。未來,他們的使命將不僅是利用傳統的架構組件,還要利用顛覆性力量(如區塊鏈、AI、及機器學習)大胆創新。
資料來源:https://m.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026/36690918.html
好事多汽車評價 在 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跨界車是潮流,是趨勢,也是車廠的求生之道。在這個由智慧型手機主宰的時代,消費者自然不會滿足於四門三廂房車,他們要的是用途更多元的產品,同時看起來更吸引人,更有話題性,於是休旅車與掀背車合為一體。眼前這輛UX,便是Lexus給消費者的回應。
兩道配方並非1:1,掀背車的成分顯然高得多。這是好事,因為我對它的期待不只是一輛小一號的NX,那多無聊,我不想再接那種複製、貼上、縮小或放大的爛招,你知道我在說誰。UX絕對不是小NX,後者仍是道道地地的SUV,相反UX身上的休旅味不過淡淡一抹,它的舞台不在郊外,而在市區。
推薦文章:
Lexus UX250h | 城市遊俠
https://www.topgeartw.com/?p=17837
TopGear TW網站 https://www.topgeartw.com
TopGear TW Youtube頻道 https://goo.gl/evdQLN
TopGear TW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pgear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