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或許不是疫情下我們所期待的電影院救世主,但他對於實體放映經驗的堅持卻是從一而終,儼然使他成為好萊塢產業界的暗黑騎士。
(文末抽電子書序號)
#克里斯多夫諾蘭,這個家喻戶曉、自帶票房的國際大導演,去年的最新力作《#天能》(#Tenet)原先被外界及影城大佬們期許能夠成為歐美影院重啟的開路先鋒,最終卻身先士卒,成為疫情反撲之下的陪葬先驅。
它在九月初踉蹌上映 ——當時美國僅 68% 的戲院有限度地營運 —— 首週末僅開出兩千萬美元的票房,遠低於《#黑暗騎士》的一億六千萬、《#全面啟動》的六千萬,甚至連《#敦克爾克大行動》也有五千萬。《天能》在諾蘭的堅持下於疫情尚未完全紓緩時發行上映,也釀下了諾蘭與長期合作片廠華納的第一個分歧點。
不僅票房不亮眼,《天能》的獎季之路也表現黯淡。即便科幻類型向來不討獎緣、故事情節也反應兩極,但大場面的實體特效與壯闊攝影、融合倒轉元素的配樂與聲音設計等技術項目,理論上都應該在好萊塢大片紛紛退檔的一年更加獲得注目。
就連《歡迎光臨奇幻城堡》的導演 Sean Baker 都讚嘆: 《天能》足以名列他心目中的年度代表作,「本應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然而,《天能》就連在自家優勢的 #英國影藝學院獎 都只能獲得一項提名,而最終則以兩項 #奧斯卡獎(最佳視覺效果獲獎、最佳美術設計提名)作收。
相較之下,《敦克爾克大行動》獲得八項奧斯卡提名(三項獲獎)、《#星際效應》獲得五項奧斯卡提名(一項獲獎)、《全面啟動》獲得八項奧斯卡提名(四項獲獎)、《黑暗騎士》獲得八項奧斯卡提名(兩項獲獎)。若屏除作品本身(影評評價依然有中上),究竟在本次獎季的宣傳與行銷策略上,《天能》出了什麼問題?
根據 indiewire 於三月的一篇深入報導顯示,去年11月當戲院已無法繼續苦撐營業時,諾蘭向華納請願,希望將原本已編列的獎季行銷預算拿來挹注《天能》的院線發行,好讓《天能》在戲院能夠播映更久。同時,也投入資金發行實體的藍光與 DVD 光碟(而拒絕上架串流平台)。
這連帶導致華納轉而將獎季宣傳重點挪往口碑後期發酵的《#猶大與黑色彌賽亞》,也因為《天能》已用罄原先編列的宣傳預算,華納就沒有寄送試看帶給奧斯卡會員(以及工會等其他評獎的產業團體),也不願意再花費 $12,500美金將《天能》上架至影藝學院的內部串流平台。同樣省略的,還有其他獎季常見的線上媒體訪談、虛擬映前映後座談、實體看板和線上廣告等。
這不僅導致《天能》在獎季前期幾乎無人聞問,少數提名的視效獎項甚至是視效公司自己花錢剪花絮跑宣傳,而當《天能》在 3/15 獲得兩項奧斯卡提名時,奧斯卡會員甚至無法在任何線上平台觀賞這部電影(當時《天能》唯一的串流計畫是奧斯卡頒獎後六天才會上架到 HBO Max)。
最終,在片場的斡旋下諾蘭還是妥協了,同意讓《天能》至少於三月底上架至奧斯卡會員內部的觀影平台,或許也才讓它最終有機會抱回至少一座獎項。而諾蘭與華納的恩怨卻越演越烈,在華納宣布 2021 年所有電影都會同步上架至 HBO Max 平台後,諾蘭不客氣地大力抨擊,指控華納不尊重與其合作的創作者,直指 HBO Max 是「最差勁的串流業者」。
諾蘭與華納的分道揚鑣看起來已成定局,但接下來他將在哪個新東家落腳?在各家紛紛轉戰串流、發展自家IP的時代,有足夠金流支持大成本原創製作,並願意尊重實體院線發行的片廠,大概只剩下索尼與環球。或許諾蘭會與昆汀塔倫提諾一起在索尼守護傳統發行的最後一片淨土。
現在回顧來看,諾蘭不惜葬送作品的獎項以及自身的榮辱,也要堅持大銀幕的觀影經驗。某方面而言,他正是好萊塢絕無僅有、最浪漫的靈魂之一。
⦿
最近疫情持續籠罩台灣,乖乖待在家是讓電影院能早日重啟營業的最佳方式。不妨也趁這個機會,好好閱讀幾本書,消消沈積在書架上那些買來尚未閱讀的「擺飾品」。
前些日子,感謝 野人文化 特地寄來了一本號稱影迷聖經等級的《#諾蘭變奏曲:#當代國際名導Christopher Nolan電影全書》。400頁全彩印刷的精裝本,不管是拿在手上或擺在書架上都是份量十足,但對於喜歡諾蘭的影迷來說,可以將諾蘭過去十來部作品的創作秘辛與導演的心路歷程一次收納,可說是必收藏的夢幻逸品。
諾蘭是出了名的重視個人隱私,過去幾十年在媒體的鎂光燈下,卻鮮少道出脫離作品以外的私事與想法。本書由美國影評人兼紐約大學電影系講師湯姆.邵恩(Tom Shone)撰寫,他在《敦克爾克大行動》後終於獲得諾蘭首肯,透過經年累月的訪談統整,他以導演歷年的作品為經、輔以導演童年與自身經驗為緯,從《#跟蹤》、《#記憶拼圖》,到《黑暗騎士》三部曲,再到近期的《敦克爾克大行動》和《天能》,完整爬梳幾十年來創作歷程當中的有趣靈感、回想與思辨。
像是寄宿學院的寢室經驗如何讓他聯想到《全面啟動》當中的集體做夢、《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如何受到《雙城記》的影響、一趟渡船之旅如何啟發了《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創作等等。每個篇章都充滿了有趣的豆知識、諾蘭自己的思路,以及作者自身的觀察與理論。如同一部諾蘭電影般,像拼圖一樣逐漸拼湊出完整的諾蘭面貌。
《1917》、《007:空降危機》導演山姆.曼德斯如此描述這本書:「《諾蘭變奏曲》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珍寶,是講述這位當代電影人的寶典。本書博學、繁複,有如迷宮,並開拓人們的眼界。世上最接近錯視藝術大師艾雪(Escher)作品的東西,就是諾蘭那顆不凡的腦袋。」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諾蘭迷的話,推薦可以看看這本書,讓你更深入認識那個常常被說作品「疏離冷冽、缺乏情感」,卻又一再讓主角背對鏡頭、掩飾內心波濤洶湧悲壯之情的幕後癡情男子——克里斯多夫諾蘭。
⦿
本書購買資訊:
75折❣️【誠品獨家.封面全彩精裝版】
https://reurl.cc/YW3NVD
75折❣️【博客來限定.獨家書衣精裝版】
https://reurl.cc/zb5RlN
博客來讀書日(每月27日),或會員日(每月7日)可再享折扣
🌍小資愛地球 - Readmoo 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book/210175898000101
⦿
這本書老實說定價比較高,我這邊向出版社爭取到兩本《諾蘭變奏曲》完整電子書,要回饋給各位影迷朋友。
🎁抽獎辦法:
Step ①:追蹤〈丹眼看電影〉。
Step ②:留言你最愛的諾蘭電影&推薦原因。記得 Tag 一位朋友喔!
Step ③:公開分享此篇貼文。
🎁截止及開獎日期:
6/6 (日)晚間 23:59 截止,
6/7 (一)公佈得獎名單,將抽出兩位,各獲得《諾蘭變奏曲》Readmoo 電子書兌換序號乙份。
#本專頁保有一切活動解釋權
奧斯卡影城會員 在 星光好選喆&電癮好選喆【贈獎專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送票好康來囉!!
星光好選喆的觀眾朋友趕快來抽電影票🤩
第70屆柏林影展全球首映,全場觀眾兩度起立鼓掌!
《#塵霧家園》奧斯卡金獎提名導演最新作品《#波斯語課》要來贈票啦!
.
⭐️索票辦法:
1.訂閱「電癮好選喆」YouTube頻道:https://pse.is/P58MU
2.將訂閱成功畫面截圖並貼至底下留言區。
3.標註要參加的場次(A場次或B場次)
.
*下載 MAGIC HOUR APP(magichour.tw) 免費登記參加更多最新電影特映場次~
這次沒抽中的朋友,還是可以在APP上免費登記報名,一樣有機會在APP上抽中參加特映喔。
Ø ios下載 https://tinyurl.com/24wfrpdv
Ø 安卓下載 https://tinyurl.com/8m9fpnat
.
⭐️符合以上辦法就有機會獲得【#波斯語課】電影特映券序號一組,票數贈完為止:
A場次:
交換券使用日期:03/17(三)19:00 (請於3/16(二)12:00前兌換)
地點: 台中新光影城
B場次:
交換券使用日期:03/17(三)19:00 (請於3/16(二)12:00前兌換)
地點: 台南新光影城
兌換APP:Magic Hour (magichour.tw)
.
⭐️活動細節:
*一人1組電影特映券序號。
*將於110/3/14(一)下午公佈得主。
* 兌換流程:至 Magic Hour特映app→免費註冊並成為會員→選擇指定電影及場次→輸入電子序號→完成登記→現場須核對證件領票
*每組序號僅能在兌換期限內使用一次,不得轉讓、轉售、掛失,亦不得要求兌換現金或其他商品或服務。
*為避免影響訂票人觀影權益,請填寫真實姓名,姓名及個人資料僅供特映活動確認身份及現場取票使用。
*APP訂票成功後,請註冊者於場次前一小時憑本人任一證件於影城現場取票,限本人親取恕無法代領。
*影城現場取票時提供之電影票券為已劃位之對號入座票券,不得要求變更座位或重新劃位。
*影城取票時間期限、放映場次、級別及其他放映現場相關事項,皆依各放映影城現場規定。
*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暫停、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及活動最終解釋權。
*若有特映及註冊相關問題,請來信至 magichour@gpx.tw 將盡快為您處理。
.
#波斯語課 #車庫娛樂 #ETtoday分享雲 #ETtoday新聞雲 #ETtoday星光雲 #ETtoday看電影
電影預告👉http://yt1.piee.pw/3btycf
奧斯卡影城會員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端 · 暢讀節 8.03-8.07 五週年全站限時免費開放。如果你不是端傳媒會員,不曾閱讀它們家的深度好文,現在絕對是能一飽知識的好時機,目前CharMing也有三篇文章刊登於此。
感謝端傳媒提供撰稿人一片自由寫作的空間,而讀者的支持、訂閱與點閱,更是支撐好媒體與文字工作者最大的回饋。
【在日本當女導演有多難:男性主導的映畫世界金字塔】
該探究的不是美國奧斯卡被消失的「女性聲音」,而是整個龐大的電影產業鏈中,女性是如何成為「從優選擇」的例外,這一點,放到在全球各國男女平等程度排行121名的日本,成了一座難以推倒的高牆。
每年三月舉辦的日本電影金像獎(日本アカデミー賞)是日本仿照美國奧斯卡,以會員投票制度選出年度電影與工作者,也是日本唯一有電視台轉播的頒獎典禮。然而,在歷年43屆得獎名單中,由「女導演」拿下最佳導演與年度電影的次數為「0」,日本電影金像獎儼然成為名副其實的「日本奧斯卡」。
全文: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407-culture-japan-female-directors-their-tough-circumstance/
【我們未來再相見!瘟疫存亡時刻,日本獨立電影院自救大爆發】
隨著疫情的擴大與外出自肅,觀影人數大幅減少,電影映演業進入生死關頭,三月時多數電影院也只能消極應對:從加強消毒、週末休館、身體不適者得以退票、取消預售票且限當日購票、營業時間縮短,到停課期間謝絕學生入場等。直到4月7日政府針對包括東京與大阪等七個疫情嚴重地區發布「緊急事態宣言」,雖然沒有法律強制力要求電影院勒令停業,但東寶旗下的TOHO影城即在當晚,果斷宣布關閉七個縣市內約30座、170間廳數的電影院。
或許和其他國家相比,沒有被政府勒令停業的日本電影院或許不是最慘的,但相對來說,現狀卻是讓原本就相對弱勢的獨立電影院,成為被政府放生與自生自滅的對象。
全文: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415-culture-japan-cinema-with-covid/
【瘟疫的日子裡,日本電視台駛入黑暗隧道⋯還有可能出來嗎】
「密閉的攝影棚,與密集的工作人員們密切接觸」的環境,加上喜劇泰斗志村健的逝世,與多名藝人相繼染病,各大電視台成為日本人中的「防疫破口」。然而,電影院、Live House可以暫時休業,即將上映的新電影可以延期,但是在電視普及的現代,只要一回到家按下遙控器開關,就有聲音與影像流瀉而出的電視娛樂,又該如何面對新冠狀病毒帶來的產業衝擊?
全文: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712-culture-plague-japanese-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