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茶的萱,慚愧的,其實對茶葉沒有研究🙈
不過梨山茶我還是知道的!!
茶葉好像是越高海拔,會越好喝,
畢竟氣溫越低,生長出來的茶葉越美味~
因為低溫可以讓茶生長變慢,
累積更多的有機質跟果膠,口感更濃,
日照少,又可以形成夠多的胺基酸,
也就是讓茶湯甘甜的成分!!
-
「天池」就是在海拔2500公尺的地方,
是台灣海拔最高的茶園喔!
這邊的烏龍茶,根本是我喝過最好喝的烏龍茶❤️
大家都知道我只喝無糖的茶,
因為不喜歡甜的飲料,
但是茶的甘甜我超愛的~
畢竟是不一樣的甜😜
-
這家叫作「茶曉得 xiao de tea」,而且很可愛,
他們的標語是「你不曉得,茶曉得」
我最喜歡這種有點可愛有點好笑的口號了哈哈哈
果斷入手一套~
包裝也超美的,送禮感覺就很高級,
可是價格一點都不貴喔!!
-
拿到手馬上泡了一大~杯,
是帶有果香的味道,很淳厚的感覺,
不用泡很久就有濃濃的茶香,
-
茶葉很完整!我還上網查多少毫升的水要放幾克茶葉🙈
結果泡開以後因為每一片都是大片茶葉,
濾杯直接滿到炸😆
-
這次挑的禮盒組,有一包天池,一包天府農場,
天府農場是海拔2300公尺左右,是在梨山對面的山頭上,
一樣帶有果香,而且我覺得味道不輸梨山天池欸!
一樣濃郁撲鼻,溫順回甘,
完了講得好像老人家哈哈哈怎麼辦,
可是喝茶就是這樣子啊!
不管你是要靜靜的,沖一壺熱茶,享受自己一個人的時光,
仔細品嘗每一口,感受一下這種古老的情調,
就像「茶曉得」的品牌精神一樣,
(對,我很愛看人家粉絲團的簡介XD)
「因為茶,曉得了,愛」,超有意境!
還是泡好一大瓶,放在冰箱,天熱的時候倒一杯,
大口大口的、享受清涼解暑,
都很適合!!
-
好可惜沒在中秋節之前看到,不然就可以拿來送禮了😆
現在只好自己喝掉啦~~
(喝得很開心😁😜
網誌版
https://reurl.cc/Gra0ly
-
茶曉得店家資訊
旗艦門市:台中市太原北路130號
電話:04-22915357
-
信箱:xiaodeteatw@gmail.com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
茶曉得網路平台
官網:https://www.xiaodetea.com.tw/
FB : https://www.facebook.com/xiaodetea
LINE : @092vdtzd
IG:@xiaodeteatw
太原 海拔 在 謝淑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雲林·品好茶
巷弄茶香
虎尾《太原茶莊》
創立於1927年
誠信為本 3代經營
深耕細作台灣茶
與推廣茶的文化
是雲林在地
傳承百年的茶莊
1927年第一代
創辦人王水諒先生
創立義春茶行店鋪
1956年囍獲
有中國書法家草聖之稱
于右任大師題字
改名為 #太原茶莊
成為傳承的金字招牌!
1972年第2代
王元河先生接手經營
目前傳至第三代王文揚
除了堅持茶葉的高品質外
也從傳統的行銷方式
結合網路電商銷售
全台各地都可以
買到他們的精品茶葉囉!
2018以雲林石壁《雲頂茶》
獲選雲林縣十大伴手禮
也被經濟部認可為五星店家
雲頂茶的品種是金萱
產區在雲林最高茶園 #石壁
海拔高度1300公尺
茶葉都是手工採收
是道道地地的雲林好茶!
來到雲林就是要,
喝當地、買當地的茶葉呦!-謝淑亞
#雲林良品 #雲林百選
店家:太原茶莊
地址:雲林縣虎尾鎮福民路115號
電話:05-6323453
時間:8:30~20:30(週一公休)
太原 海拔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氣候變化,文明遷移,部族戰爭,國家誕生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 新浪博客作者:讀歷見聞
地球在距今4000多年的史前時期發生氣候變化,引發了全球性的嚴重洪水災害。在這個漫長的大洪水時期,我國黃河下游的山東龍山文化和長江下游的江浙良渚文化,都因為遭受洪水災害而逐漸衰微。華夏文明的重心被迫向黃河中上游的中原地區遷移,我國最初的夏王朝便是出現在這一地區。
當時我國正處於堯舜禹時代,許多古籍對大洪水都有記載,也提到了先民為躲避水患而遷徙的事蹟:
《孟子 ·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汜濫於天下。」
《淮南子·本經訓》:「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
《淮南子·齊俗訓》:「禹之時,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積薪,擇丘陵而處之。」
堯舜禹為了躲避大洪水,先後分別建都平陽 (今山西太原)、蒲坂 (今山西永濟)和安邑 (今山西運城)。但事實上在他們之前的三皇五帝,大都居於江河下游的東部地區,王國維就曾說過「堯舜之前如神農、黃帝、太昊、帝嚳皆居東方」。
可見這場大洪水的暴發,影響了華夏文明的落腳點,成就了開啟居中之國的夏王朝。否則,隨著山東龍山文化和江浙良渚文化的發展融合,我國最初的王朝極有可能出現在東方的近海地區。
一開始負責治理水患的是「有崇氏」鯀。鯀其實很善於治水,他修築堤壩圍堵洪水的「堙障法」並非一無是處,治水失敗的更主要原因還是嚴峻的氣候和落後的物質條件。鯀被追責後,他的兒子大禹接過了治水的重任。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大禹上任後改「堙障」為「疏導」,但是仍然見效緩慢,因為他花了漫長的十三年時間才「成功」。對於這樣的成功,屈原就不大相信,他在《天問》中質疑「洪泉極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則,何以墳之?河海應龍,何盡何歷?鯀何所營?禹何所成? 」
屈原大概覺得,以他通達天地的高超思維都想不通的事情,很可能是假的。
大禹如果有機會親口回答屈原的質疑,他至少能夠說出兩大理由來證明治水確實需要耗時十三年!
第一個理由就是打贏部落戰爭、一統天下需要這麼長時間。大禹是禪讓制轉變為世襲制的關鍵人物,這十三年時間是他為江山傳子,助兒子啟開創一代王朝創造條件的關鍵時期。
其實經過堯舜時代向高海拔地區的西遷之後,水患對先民的威脅已經不那麼急迫,否則也不可能給大禹十三年的時間去治理。換句話講,大禹能夠在治水總指揮的位置上坐穩十三年,事實上是另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就是部族衝突和戰爭。只有消滅敵對部族,有效地控制不同部族,以中央集權為特徵的國家才能夠建立起來。三皇五帝都在做這樣的事情,但都沒有取得最終的成功。上古時期部族之間衝突與戰爭的記載,在古代史籍中非常多見:
《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
《荀子 ·議兵》:「堯伐讙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
《荀子·成相》:「禹有功,抑下鴻,辟除民害逐共工。」
所以大禹並不是像他父親鯀那樣,傻傻地只想著設法治水。他的成功並不是治水方法的成功,而是藉治水之名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實力壯大才是真實的成功。當時華夏大地上的主要矛盾,是水患的威脅與先民渴望安居之間的矛盾,子承父業、接班治水的大禹是大多數部族都能接受的人物。
大禹被舜任命為司空,並兼任總領聯盟事務的「百揆」,有權指揮各個部族的人力物力進行治水。在治水大權之下,大禹也就能以妨礙治水為名,征討不順從的部族,「禹伐共工」就是例證。
共工氏在我國上古時期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部族,女媧、顓頊、帝嚳以及堯舜等人都和共工氏發生過戰爭。古籍提到共工氏時,最常見的說法就是「振滔洪水」,只要一發生洪水就說是共工氏作怪。
所以大禹完全可以說,三皇五帝都沒有擺平共工氏,他自然更需要一些時間去搞定共工氏,才能把水患的禍根除掉。
就這樣在治水的十三年時間裡,手握大權、可以號令四方的大禹以治水之便,將各個部族的民眾按照地域劃分,建起早期的社會管理組織,具有國家意義的管理機構也在這基礎上逐漸形成,成為其後正式建立國家的基石。
大禹要說的第二個理由絕對是重量級的。水患是天災,天不降災,人間自然無禍。大禹完全可以說,經過他十三年來的努力,上天深受感召而決定不再讓災禍降臨,於是水患自然根除。
事實真相是這樣嗎?根據現代科學的推斷,確實很可能就是這樣的。
地球上多雨時期一般發生在暖期氣候向冷期氣候的轉變,這個變化過程相對緩慢,所以多雨時期常常持續很長時間。而大禹恰恰趕上了氣候發生相反變化的時期,冷期氣候開始向暖期氣候轉變,這是一個快速突變的過程,有雨過天晴的效果。因此,隨著氣候的快速好轉,氣候帶北移離開華夏地區,季風、降雨變得正常化,植被逐漸得到恢復,洪水災害也就自然得到消除。
所以說,大禹的成功並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在等著聽天命的過程中,必須竭盡人事,奪取並鞏固地位和權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是鯀以生命為代價,給他講清楚的道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