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離開的巴士媽媽]
巴士媽媽離開了。讀者們都知道,這幾年我兩次訪問這位「巴士媽媽」,數年前她為智障人士爭取牙科撥款,致電電台,因為兒子牙患影響儀容,而多搭不容易被別人看到臉容的巴士少搭地鐵,得到了這個稱號。
昨晚我出席了她的守靈祈禱會,訝異一位基層婦女的最後聚會,竟吸引近百人出席。巴士媽媽是虔誠天主教徒,她每個星期日定必帶智障兒子阿豪出席彌撒。這天,阿豪也來了,安靜地參與。院舍的工作人員,用圖片解釋了讓他明白,媽媽去了天家。
大家不用擔心阿豪,巴士媽媽雖然離開,但仍然有很多人愛護他。
巴士媽媽在患上肺癌的這段日子,病情有起有跌,公開替同路人爭取藥物治療,不願優先用民間捐款,拖着病軀到立法會陳情,最終獲得藥費,但癌病時好時壞,幸運地獲得愛心醫護幫助,最後有一段狀態好的時光,她約我和她全家一起品茗,更和家人短暫出遊。
她更細心地籌劃最後一段路,把自己心愛的物品送贈出去,把公屋收拾好交還政府,還教導女兒亦即是豪的妹妹如何接手照顧阿豪。
巴士媽媽就是如此一個負責任,為人設想的人。她的女婿在儀式上分享道,外母大人認識他之後,不斷請教他電腦剪片技術,由燒錄光碟,從網上下載音樂,他還好奇一個婦女在搞邊科?
原來巴士媽媽一直惦記其他同路人,希望其他智障子女的家長可以藉着聽粵曲放鬆,所以錄製音樂分享給其他家長,更籌備了一個粵曲小組,經常粉墨登場,定時到老人院表演。
自己已經很多負擔,但她總在想別人。這也解釋到,為何昨晚這位基層婦女的告別儀式上,即使在疫情寒冬裡,澳門的親友不能到來,也把偌大的教堂擠得人頭湧湧。天主教教友,弱能人士和家長們,粵曲小組的朋友們,院舍的工作人員們,都要親身來送別巴士媽媽。
那美好的仗她已經打過了。我沒有看過這麼充滿愛的喪禮。
在最後的日子,巴士媽媽和兩名一手帶大的孫女、女兒、女婿一起生活。女婿透露,孫女和婆婆一起玩樂和鬥氣,「就像平日一樣」。這位婆婆非常搞笑,每日替孫女改一個不同的花名。
紀念冊裡有一幅照片,是阿豪拖着小女孩的背影,原來阿豪從院舍放假外出,外甥女會親切地牽着舅父的手「照顧」他,讓婆婆特別安慰。在滿滿的親情和愛裡,巴士媽媽最後一刻沒有經歷太多痛苦,離開了世界。
在喪禮上,巴士媽媽的女婿公開感謝不同的人,包括我這位記者和張超雄議員,我們實在受寵若驚。蘇小姐更親手送贈了孫女手繪的感謝卡給我們,對着女兒說:「這位就是記者姐姐」。我又感動得熱淚盈眶。
她們這一家,總是如此充滿感恩之情。這本應是她們一家人傷心的時候,她們卻永遠記着要感謝別人,蘇小姐的笑容,永遠溫暖和誠懇,我相信,這就是家教,來自巴士媽媽的承傳。
蘇小姐還替巴士媽媽編製了一本精緻的紀念冊,裡面寫了她和很多親友的懷念說話。
我也獲邀在紀念冊裡寫了悼念文章,特此獲蘇小姐同意轉載。她會想讓我在這裡感謝曾經關心過,祝福過她們一家的讀者。
***
[我和巴士媽媽這一家]
我在大學教新聞已十年,教導年輕人時,忍不住勸說學生若他日做記者,要學習和受訪者保持一定距離:「有熱情是好,想幫人也是好。但做一個好記者,要懂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始終記者和受訪者關係微妙。」
但我也不忘補充:「或許你會問,記者可不可以和受訪者做朋友?也不是不可以,如果對方像『巴士媽媽』這種人,你用長時間看得清楚了,作為受訪者的她不是想利用記者,反而倒過來說,你做記者在受訪者身上看到公義和人性的善良,當然可以做朋友呀。」
蘇太在我的新聞採訪裡,有「巴士媽媽」的暱稱,這是因為她在2017年3月公開爭取政府向智障人士牙科繼續撥款的時候,曾經致電到電台烽煙節目,談及曾經與未糾正牙患問題的成年智障兒子阿豪出街時,若坐港鐵時,因為座椅是面對面的,其他乘客會因兒子儀容被嚇到雞飛狗走,反而坐巴士因為別人只看到兒子背部,所以沒那麼大壓力。直到兒子醫好牙患戴上假牙,就成個「靚仔哂」。
我慨嘆,在現今香港還有人因為得不到醫療照顧而受着這種歧視。另外,蘇太那種黑色幽默,在苦難由仍會說冷笑話的性格,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於是我抽空替她和兒子做了半天深度採訪,在明報刊出了全版報導,後來收錄到我的著作《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一書裡。
我記得採訪那四小時裡,我窮追猛打地提問,讓我挖出了更多故事。例如即使蘇太兒子是政府資助牙科服務的受惠者,即使醫護人員有愛心地做了一套假牙給阿豪,蘇太還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一段很長時間去訓練兒子戴假牙才成事,那不只是撥款不只是純粹錢銀的問題。
我看到的不只是一位慈母,還看到蘇太是一位有責任心,有智慧,有遠見的女性,她不但公開大方地告訴大家她的兒子有智障問題,亦沒有婦人之仁地溺愛兒子,而是咬實牙關訓練兒子餘下的能力,希望他能過有尊嚴的人生。
而公開自己的家庭狀況,她也不是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多偉大,而是想社會更公平,想政府繼續支持特殊牙科服務的撥款,讓更多同路人受惠。也是因為有她的付出,後來政府再替這個牙科服務更新了維期三年的撥款,又有多幾千個智障人士受惠。
做記者多年來,我訪問過很多有需要群體,只要稍作交流,我就知道受訪者是不是只想從記者身上得到益處,是不是想利用記者的影響力,是不是只想求私利。蘇太和她的女兒蘇小姐,肯定不是這種人。
智障牙科的採訪過一段落之後,蘇太於2019年4月才聯絡我。短訊第一句就寫道:「我在三月初驗出肺癌」,我了解蘇太性格爽直,沒有多餘的客套,單刀直入,她清楚告訴了我治療過程,因為癌病的基因特變而適合使用一種新藥,而公立醫院的規定卻要求病人需要先服用舊藥証明沒用才可以獲得新藥資助,而這種新藥若由病人自已付費卻是天價。屋漏逢夜雨,蘇太已動用了原來給兒子儲下的基金應急。
我稍作資料搜集,即發現蘇太所言非虛。而我很了解蘇太為人,她是那種不想隨便麻煩別人的人。
在智障牙科服務記者會上,蘇太拿出了小型理髮器和口腔檢查小鏡控訴:「兒子的頭髮我會剪,牙齒我也幫他檢查。我想告訴政府,我們家長不是坐著等你幫,自己做到的一定做,是忍無可忍才向你們『官爺』出聲。」她說完這句話,全場喝彩。
蘇太就是這種人,沒有真正需要,不會找上我來。我立即採訪了她把文章在自己公眾臉書戶口上發佈,她亦公開到立法會申訴,說話鏗鏘有力,即使自己身體虛弱,正被病痛折磨。
讀者得知這位「巴士媽媽」患病的消息,熱情地留言:「請求蘇太接受大家捐款」「可不可以請蘇太先接受眾籌藥費,明白她想其他病友受惠,但請勸一勸她,爭取時間治療,再繼續申訴。」蘇太幫過很多人,這一次,公眾希望她先想一想自己和兒子。
然而蘇太和女兒蘇小姐婉拒了公眾的捐款,她們表示暫時可以應付,希望做的是改變不公義的制度,讓更多人受惠,不希望自己早於其他病友先用藥。
做了記者廿年,我採訪過這麼多人,蘇太和蘇小姐這兩母女,比社會上很多所謂的達官貴人,情操要高尚得多。即使她們一家面對着絕境,也沒有忘記同途人,不想自己先受惠。這種會考慮公義的做人處事方式,說的人多,做到的沒幾多。
所以我更盡力去幫助這一家人,即使我做的僅是做回一個記者做的事,把事實鋪陳,說服公眾,向政府施壓。
事情過後,蘇太和蘇小姐經常把感謝的話掛在嘴邊。但說實在,作為一個記者,我卻感到,我從這個家庭所見證到人性的光輝,感受到來自平凡人的善良,所得到那種真摯的關懷,相比我所付出的,算不得甚麼。
坦白說,我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有一個兄長是長期病患者,但家人的應對態度,相比下沒有蘇太那麼勇敢,那麼坦然,那麼有遠見。而近來我亦因為要處理家事,自己的情緒也掉入了低谷。所謂能醫不自醫,記者幫不了自己的家人,唯有去幫更有勇氣的陌生人。
而令我領悟到的是,蘇太兩母女與我非親非故,對我的關愛,卻是如此的澎湃,潤澤了我的心靈。
在病患和喪親之後,蘇太和蘇小姐依然記念着我。蘇太在她離世前一個月,仍給我發短訊:「很掛念你,(記得)對自己公平一點呀!精神支持你。我們認為你定能跨過困境,天助好心人。有空隙就善用一分鐘來錫下自己!」
即使面對母親離開,蘇小姐仍不忘給我送上安慰:「感激你一直支持守護,好多謝您的大愛,在我們最無助時以您的專業和熱情扶我們一把。雖然一切已過去,但您的恩德我們會永存心中,媽在天上會為您祈禱。」
看到兩人的短訊,我總是熱淚盈眶,幾次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我只是做了一個記者應做的事,並沒有甚麼特別。反而是蘇家的情操,不想打擾他人的體恤,對別人的感激之情,每一次都深深打動着我。能夠認識你們,是我在專業和人生裡的莫大運氣。
我永遠記得,蘇太那種舉重若輕的黑色幽默,談起艱難和挑戰,她總會說一些冷笑話,緩和一下人生的苦澀,讓氣氛不致太肉麻。這是我喜歡的蘇太,她身上有一種平凡婦女的獨有智慧和堅毅。她常說,自己是一個普通人,自己的經歷也很平凡,不明白為何我會那麼喜歡訪問她。她總是把自己那海量的付出和愛心,說得輕描淡寫。
為了忠於她本人的真性情,我在三年前訪問她的文章這樣作結,我相信,如今她在天堂,也喜歡我再次引述這一段,為她的地上人生作一個小結。
「蘇太叮囑筆者別把她寫得太偉大:『或許別人會說,你生了這個仔很委屈,但我信天主教,信仰令我覺得,我們來這個世界像是一趟旅遊,表面上角色扮演是『我是阿媽你是仔』,其實在神面前我們都是弟兄姐妹.我的態度好像嬉笑怒罵,只因我覺得沒所謂開心或屈辱,面前純粹是一個task,只能一往向前完成佢。』」
***
巴士媽媽的女兒蘇小姐在紀念冊裡寫了一個後記:
回想媽某天跟我說:「有個記者跟了我大半天,還跟我去佐敦接(孫女)放學。」我不以為然,原來那個「不明來歷」的記者,正是日後我家天使Vivian。她寫我媽,比我知的還要多,我沒耐性聽的,她甘之如飴;我沒空做的,她去做了,寫出一篇影響深遠的報導。
這位從空氣中冒出來的神奇人物,與我媽惺惺相惜,對媽的狀況她有切膚之痛。老實說,我覺得她和我媽很相似,認定了是對的事情,就一股腦兒去做,不計較付出,或許這就是緣份。雖然說了很多次,還是要再一次向妳道謝,願天主賞賜你美好的生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
「天主教喪禮白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澳洲人妻日誌 Una+Paul=Love in o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問題] 馬來西亞婚喪喜慶習俗- 看板Malays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天主教喪禮帛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天主教喪禮帛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福傳好幫手 天主教喪禮介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民俗習俗知識家- 天主教喪禮禁忌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民俗習俗知識家- 天主教喪禮禁忌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參加恩師的葬禮...該注意哪些呢??(才不會煞到)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新時代殯葬禮儀有限公司- 《帛金奠儀》 帛金,又稱白金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2022親家花牌寫法-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2022親家花牌寫法-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2022親家花牌寫法-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Re: [討論] 大家怎麼看喪禮這件事? - WomenTalk 的評價
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澳洲人妻日誌 Una+Paul=Love in o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澳洲防疫政策快報🇦🇺7月25日
▶聯邦政府政策、新聞
→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表示,其Scamwatch計劃已收到3,550個關於冠狀病毒的詐騙檢舉,政府聯繫追踪團隊的任何成員都不會要求您提供信用卡或銀行詳細信息,除非是已經跟維州政府申請1500澳幣或300澳幣補助金額,才會詢問這些資訊。
▶地方政策
⬛昆州
→新增0例,共1,076例,死亡6例。
→5個活躍病例,2例正在醫院治療。
→昆士蘭飯店業協會表示,在許可的情況下在短時間內強制執行一項新的無規定規則幾乎是不可能的。
→警方昨晚檢查200多間場地,覺得顧客的行為一直令人擔憂,敦促顧客儘早前往酒吧和夜總會,避免排隊。
→昆士蘭衛生部傳染病處執行董事Sonya Bennett醫生已被任命為副首席衛生官,她擔心酒吧顧客沒有社交安全距離。如果有一個我們不知道的病例,像新州發生那樣的事,那麼它可以防止傳播風險和更大的病毒爆發風險。
→昆州副總理表示,某些營業場所不符合COVID-19安全準則。如果人們不注意警告,昆士蘭可能會進一步封鎖。如果人們不明白這一點,我們當然會研究是否需要採取執法行動。如果俱樂部很忙,而你在排隊,也許可以先去去別的地方……或者早點到達,然後進場。
⬛新州
→新增15例,共3,465例,死亡51例。
→新病例中的6例從海外返回,住在隔離飯店;8例與Stockland Mall Wetherill park的Thai Rock餐廳感染有關;1例仍在調查中。
→新州24小時內共進行30,535次測試。
→4例確診的COVID-19病例與一名上週在雪梨西南部參加過許多天主教禮拜的婦女有關。
→新州衛生局表示,在為期四天的時間裡參加以下服務的人應立即自我隔離,並接受COVID-19測試,無論症狀如何。衛生官員說,即使測試陰性,人們也應繼續自我隔離,如果之後出現症狀,則應再次進行測試。可在Fairfield醫院和Cabramatta的Fisher街停車場的直通診所進行測試。
7月16日下午6:30,在Bankstown的St Brendan's天主教堂一小時
7月17日下午1:00至晚上8:00在Fairfield East的Ausia 喪禮。
7月18日上午10:00在Bankstown的St Brendan's天主教堂舉行儀服務1小時
7月18日上午11:30至下午1:00在Rookwood公墓的St. God of Lawn墓地舉行葬禮
7月19日上午7:30,我們在Mt Pritchard的Mt Carmel天主教教堂一個小時的活動。
⬛維州
→新增357例,共7,744例,新增死亡5例,共死亡61例。
→目前維州有3,995例活躍病例。
→在總病例中,墨爾本大都會區7,168例,維州其他地區有437例,一些病例仍在調查中。有229例在醫院治療,包括42位住在重症加護病房的患者。
→新病例中,與已爆發病例相關共37例,其他320例正在調查中。
→300起病例與公共大樓有關;183例與Al-Taqwa College有關;45例與Colac的ALC羊廠有關;71例與Ardeer的Estia養老院相關;74例與Fawkner的St Basil老人之家相關; 80例與Somerville Retail Services有關;與Werribee Baptcare Wyndham Lodge相關的23例;49例與Werribee的Glendale養老院有關;與Essendon的Menarock Life Aged Care相關的60例;22例與Brighton的Regis養老院相關;KFC Truganina的工作人員與5起病例有關;等其他病例。
→維州首席醫學官表示,增加限制可能不會導致更少的病例。養老院的居民平均年齡接近90歲,在這群人中,感染的嚴重程度非常高。冠狀病毒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感染,關鍵是不能讓病毒入侵,一旦爆發,這些人的身體弱勢將使他們處於危險之中。
→維州總理表示維州第二次冠狀病毒為難以置信的頑固,有313名健康醫療人員和1名國防軍成員被認為是活躍病例。由於養老院有大量的臨時工和居民年紀大容易感染,維州的老年養老院仍然處於極具挑戰性的環境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從病例數還是從本質上來說,這些人處於衰弱和衰老,存在原本就有的健康問題。目前採取的措施: 工作者將輪調工作整合到同一個站點而不是在多個地方工作,來減少傳播病毒的風險;維州政府為因為陽性檢測結果而沒工作的人支付1,500澳幣,為接受檢測病毒並等待結果的工作者支付300澳幣;減少訪客人數;員工無症狀檢測;感染控制方面的額外教育訓練;政府會對因為只能在同一個地點工作的工作而處於不利的工作者提供財務支持。目前有38個養老院設施,包含500多個活躍病例。
⬛北領地
→新增0例,共31例,死亡0例。
→2個活躍病例。
→連續15天沒有新病例。
⬛首都領地
→新增0例,共113例,死亡3例。
→連續15天沒有新病例。
→1個活躍病例。
⬛西澳
→新增2例,共656例,死亡9例。
→活躍病例5例。
→連續7天沒有新病例。
⬛南澳
→新增0例,共447例,死亡4例。
→活躍病例2例。
⬛塔斯
→新增0例,共227例,死亡13例。
★聯邦政策和各州政策詳細內容,請自行到政府官網查詢。
★如果你在澳洲發現自己有可能感染病毒,請勿自行到診所或醫院,請打電話給你的家醫或打電話到政府的24小時防疫專線1800 020 080,如需翻譯請打131 450。
★如果遇到緊急醫療情況,請致電000。
今天澳洲新增374例,共13,950例,死亡145例,世界病毒感染第72名。以維州政府官員今天說法,養老院疫情短時間內有可能無法控制,但政府也努力想了幾個政策,讓這些臨時照顧工作者不會成為傳播病毒者。接下來幾周有可能還是天天都會看到維州新增死亡人數,在醫院和重症加護病房的病患逐漸增多,許多醫療人員也都感染,維州的醫療人員到時是否能有足夠人手照顧接下來的病患,和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感染,都是重點。住在熱點區的朋友,建議出門還是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住澳洲的朋友防疫還是要注意,除了工作和學習外,盡量不要去熱點區。封鎖的心情苦悶,記得找親友聊聊。
如果你喜歡Una的澳洲防疫政策整理,歡迎給個支持點讚和留言🤗,祝福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度過這次疫情,記得吃好、睡好、運動,然後少抱怨,看一下澳洲政府的努力,讓我們繼續為澳洲和世界禱告。🙏
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麵包上的風信子
#風味強烈的純野酵部分Einkorn義大利蔥油餅佛卡夏
#兒子的指定口味焦糖咖啡口味Panettone
#從頭七談沒有宗教信仰的這一家
在IG還有麵包社團上看到很多在家烘焙的人會在佛卡夏麵糰上作畫. 我很喜歡. 但常常會想. 這樣好吃嗎? 其實. 我之前去了義大利後. 覺得那樣單純加一點點香料甚至不加 . 切開, 裡面夾橄欖醬及一片沙拉葉還有新鮮Mozzarella 起司的麵包. 吃起來真的很讚!
所以當我決定自己也來畫時. 就只有準備這四種食材. 紫洋蔥. 青蔥, 乾燥迷迭香及鹽之華. 老爺非常討厭蔥味. 因為他回去陪婆婆並且要去巴伐利亞區工作. 所以我可以在家玩洋蔥. 我覺得紫色的洋蔥辛辣味比較少一點. 德國的一般白洋蔥味道真的很強烈. 通常生吃都會選用這種洋蔥. 我們台灣大大顆的洋蔥他們覺得是蔬菜. 不是調味的@@
看到一片白白的麵片. 你會想要怎麼畫呢?
我腦海中閃過" 隨風而逝" 這四個字.
我想要很多的小小花隨著風飛揚.
於是臨時想到最近常見的紫色風信子. 之前看到我住日內瓦的大妹po了萬紫千紅陽台裡有好多! 只是味道差別很大😅😅😅
說到這個. 趕緊請我妹給我一點照片... 她很喜歡種花. 這些花很多都是用包裝水果的塑膠盒種的! 超厲害!
這時是滿庭香的時候!
還沒有看過其他人做這樣的聯想. 所以去po在麵包社團及自己村中的回響很大. 我想. 這陣子大家的桌上都可以有飄著洋蔥味的風信子了! 🤣🤣🤣
這個麵團裡的主粉是使用20%Einkorn全粒粉. 其餘的還是繼續使用過期嘉禾高筋粉. 我的手感上.台灣一般的麵粉因為很細緻沒有甚麼灰分. 所以使用起來吸水很快也很快的會粘手. 吃起來是比較Q的. 但是說實在沒有很多個性. 這也是我用它來搭配麵筋弱Einkorn的原因.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台式麵粉除了吸水佳. 吸油也佳! 快用完了. 應該會拿它來做一個台式夾甜餡的土司. 或是利用現在外面常有的零度天氣來玩可頌!
麵糰本身是使用li.co.li 25%來發酵的. 基發後冷藏至少有12小時. 倒出來平鋪再等後發. 這種野酵麵片為了不要有中間隆起. 所以會先用手指頭戳幾下. 我先淋上橄欖油再用手指戳. 然後才開始玩拼圖.
記得.一定要灑上一點鹽. 我用鹽之華. 烤完後還可以看到結晶體. 吃起來口感也很不同. 你一定能想像如果蔥油餅的蔥沒放鹽調味是很難吃的... 這就是我覺得很多花花草草佛卡夏應該沒很好吃的原因. 因為你得衡量整個味道的平衡還要讓烘烤過後的花形還在.
這就是我把烤前烤後都仔細照了相的原因. 我個人還是喜歡有裡有外的東西...
已經可以開始想像會有一整排風信子的佛卡夏在未來出現了!
我兒子的生日要到了. 之前的兩個panettone一個切來吃. 另一個拿給我女兒的小男朋友.
我問了我兒子如果要做下一個Panettone . 他希望會是甚麼口味?
他回答咖啡口味@@
我個人會喜歡喝咖啡. 但是對於咖啡口味的其他食物很排斥. 覺得咖啡就是咖啡. 邊喝咖啡邊吃咖啡口味的甜點不是太咖啡嗎?
我這樣回我兒子. 他說: 你不是也做抹茶口味的甜點也喝抹茶嗎?
啊~~
原來是這樣耶~
心結確實有解開. 但是我還真的不知道我自己有這種盲點...
於是就這樣完成了咖啡口味的Panettone .
如果你看過一些市售的Panettone甚至是一些大師的Panettone食譜. 都會看到使用Panettone香精這種食材. 我其實不知道所謂的香精是甚麼香氣. 所以這個panettone麵糰中. 為了強化我還不清楚有沒有的咖啡味. 我加了幾滴焦糖香精. 當然. 這樣的麵糰是不希望有水果在裡面的. 我只有用新鮮橙皮絲意思一下去蛋腥味. 剩下的. 就留給三種不同的巧克力丁來工作.
已經放入塑膠袋. 等我兒子生日就來切開!
學了這個麵包的做法以後真的有種豐富了野酵視野的感覺. 因為基本操作已經熟練. 現在. 我想研究的是在溫度的調控及麵粉的選擇上來找出我喜歡的孔洞. 並且利用不同的食材配比還有微調基本食譜來做出配合不同時令與節日的Panettone. 這樣就可以不會出現像我們平常清明節才會拿出平底鍋抹潤餅那樣的情況發生.
這種麵包. 是可以度過一整年的考驗的! 食譜上. 我應該不會公布. 目前都是使用上課的食譜來調整. 但是我覺得這個麵包要注意的並不是食譜. 而是操作的手法還有硬種的照護. 並且有一個可以控溫的發酵方法. 我有了發酵箱後真的有發現在這個麵包的製作上. 把攝氏26度 上下加減兩度會有很多的可能. 而我自己也可以省去思考:到底是我的操作不好還是溫度不好才失敗的這個因素.
********************************以下又是非關麵包文的分隔線. 不想聽我碎碎念的可以離開座位下課了*************************************
會想到隨風而逝這四個字是因為我沒有回去陪婆婆. 心裡一直惦記著自己一個人的婆婆... 會一直想婆婆自己一個人一定很難過.
昨天我女兒落井下石地說: 我們根本星期一回去不會怎麼樣. ( 誰叫她周日要去男朋友家待到晚上吃飯. 都還不是為了等她!!! )
我也懶得解釋我的考量. 這陣子因為各國的出入限制嚴苛. 讓我對於我未來的自由有更想要好好保障的想法. 在前幾年. 如果有人問我還會待德國多久? 我應該想都不用想地回: 只待十年.
但是現在. 我希望我也能把這裡當自己的家. 可以這裡待著. 也可以台灣待著. 而不是吃碗內看碗外. 因為兩個都是我的碗啊! 有這麼多的牽掛... 怎麼可能就揮袖離開...
我女兒昨天邊吃佛卡夏邊問我台灣之前參加的我外公的喪禮.
我不知道那一天對於他們有甚麼樣的記憶. 把之前的照片翻出來... 只記得當時老爺也不算是被我逼迫地穿上孝服.當我外婆把孝服交給我時. 老爺說: 物理學家是無神論的!
我只有淡淡地回: 你穿上的話. 活著的家人都會當你是一家人.我外婆也會很開心...
真的, 在此之前大家對於不會說台語國語的老爺完全就是: 啊~ xx的德國老公.
這個喪禮之後. 竟然有親戚記得他的名字了.
我們的喪禮就是這樣把所有的人心都拉攏. 一起悲傷一起度過這樣的艱難時刻啊!
反觀老爺昨天告訴我的話, 他說他和婆婆昨天去了墓園. 婆婆得和禮儀公司的人商量墓地及儀式.
然後, 婆婆打算把自己母親的墳地取消.
我很驚訝!
我問老爺: 那你外婆的骨灰呢?
老爺回: 禮儀公司會處理
😱😱😱
婆婆就這麼三個姊妹. 以前大家都還健康的時候會帶著大家去掃墓. 我兒子女兒常常跟著去. 德國的墓園都很美很幽靜. 他們並不是像我們這樣每年掃一次墓的. 常常是家裡的花開了就會急忙摘一些去放墓園.
我想, 他們去掃墓的次數比我們台灣人一輩子都多....
但自從我婆婆的大姊去逝. 二姊跟她也因為老公太老不能開車. 沒有辦法再去整理以後. 應該也沒怎麼再有機會去了. 我婆婆的父親是二戰時去世的. 三姊妹跟自己的母親一起長大....
所以當她想就這麼結束自己母親的墓地合約時...真的讓我聽著就想掉淚.
唉~
這對我來說. 很震撼. 也很不捨.
就像我公公在萊比錫醫院時有提到想把自己兩年前領養的貓送回去收容所的想法....
感覺, 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電視劇中常演出有人很輕鬆地說: 死後, 就把我的骨灰往某個地方灑去...
但有誰不想被記住? 不想被懷念?
有誰真的下得了這種決心?
在沒有宗教這個選項時. 我們會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這個自己走來又回去的這一遭其實並不單純真的只有自己!
我想雖然每個宗教對於七這個數字都很敏感.
一周有七天. 天主教有七個原罪
瑜珈裡有七個脈輪
我們不只有七天的回魂. 還有七七四十九天的緩衝期!
昨天是我公公頭七.
我這樣地想著自己周遭的一起互享喜怒哀樂的一群人的生命...
.
.
.
活在當下
欣賞每一個豐富的色彩珍愛周遭的人事物!
#WirbleibenZuhause
#StayAtHome
#家裡蹲
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呢條影片會講下吳孟達達哥喪禮將於 聽日3月7號設靈嘅資料畀大家聽下,亦都分享一下喪禮前後嘅冷知識。
田雞表示,設靈當日下午5~6時給傳媒採訪, 跟住晚上六至七時為公祭時段,開放給公眾人士及影迷前來致敬;隨後的安息禮拜祈禱儀式,屬私人儀式進行,只限親屬好友參與,不作公開安排;3月8日告別儀式及火化禮同樣是私人儀式進行。
另外,田雞又特意為達哥家人澄清說︰「因應近日謠傳四起,現家屬謹此聲明,沒有授權或同意任何人士、機構,以任何方式、渠道代收帛金或舉辦任何追思會事宜。」以免撞中有人混水摸魚 ,謀取私利 。
訃(附)告表示為表對亡者的敬重及尊重家屬意願,任何時段於靈堂範圍內嚴禁攝錄, 違者將逐出靈堂。因應疫情持續,進場人士必須遵守衛生署現行有關場地人數限制、佩戴口罩及遵守治喪處防疫安排,不能作長時間逗留,以策安全。
而家我又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出殯前後嘅冷知識。
香港的殯儀程序一般包括:
設靈〔於先人出殯前一晚進行,同時進行宗教儀式,傳統上親人會在當晚於靈堂過夜,稱為守夜
入殮〔把先人遺體安放入棺木〕
大殮〔包括瞻仰遺容、封棺、辭靈等,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出殯(靈柩前往下葬)
下葬(通常為土葬或火葬,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從殮房直接出殯則只可簡單儀式。
有什麼法事/儀式最堂見和分別?
道教
道教是香港最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破地獄[3]、擔幡買水, 坐蓮花等,亦會燒一些紙紮用品,以求「陰安陽樂」。
佛教
佛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上貢等,目的為超渡先人,儘快輪迴。
天主教
天主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奉香,唱詩歌,祈禱等,目的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基督教
基督教亦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唱詩歌,祈禱等,目的與天主教一樣,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頭七」及「回魂夜」是什麼?
「頭七」及「回魂夜」好多人都以為同一樣?其實係兩回事。
「頭七」:- 代表先人已正式「開喪」,而「開喪」則代表先人已可納受後人香火及拜祭。同時,亦代表先人已知自己死亡。
- 「七」,即是先人每七日就會經?生死一次。故此古語曰:「生人做生日,死人望做七」。
- 「頭七」係人死後第七日,如:先人1月1日死亡,1月7日就係先人「頭七」。
通常「頭七」、「三七」、「五七」、「尾七」都會道堂打齋超渡先人,或於家中為先人設祭品、香燭,拜祭一番(俗稱做七)。古時,法事過後,家屬都會招待親友飲食齋菜或自家茹素(俗稱食七)。而做七,同時亦係代表「拜閻王」。而「二七」、「四七」、「六七」稱為暗七,暗七屬外嫁女、女性身份拜,祗需簡單上香、燒金銀、溪錢拜祭。
「回魂夜」:
- 「回魂夜」又稱「回煞」,回魂夜日子、來回時間、來回方位、停留時間。而「回魂夜」則由先人生辰、死亡八字以道家計式再配合通勝而得出。
- 「回魂夜」其實係一連兩晚….
第一晚為「私歸」,即是先人自己偷偷回舍探望家人。
第二晚為「正歸」,「正歸」才是「回魂夜」日子,即是當晚會有牛頭馬面(凶神)及黑白無常(煞神)帶住先人回舍、享用祭品及離去。
「回魂夜」當晚,生人睡覺前需將較剪或其他利器放於床頭才睡覺。到第二朝早,將較剪或利器拋擲出客廳才步出睡房,此做法目的係避免仍有凶煞神停留於屋內,此舉稱為「出煞」。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kU_OdkoM9A/hqdefault.jpg)
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天主教喪禮帛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天主教喪禮白包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ganganx也提到各位好想請問一下妹妹的老公的爺爺(親家爺爺)過世了親家是台南安南區人親家爺爺生前住高雄喪禮還 ... ... <看更多>
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天主教喪禮帛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天主教喪禮白包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ganganx也提到各位好想請問一下妹妹的老公的爺爺(親家爺爺)過世了親家是台南安南區人親家爺爺生前住高雄喪禮還 ... ... <看更多>
天主教喪禮白包 在 [問題] 馬來西亞婚喪喜慶習俗- 看板Malays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好意思
第一次在馬來西亞板發文~
但我有不定時過來看文章,一直想著有機會一定要去玩!
→離題了不好意思...
想請問一下 馬來西亞辦喪事的時候的習俗
我現在在日本上班,公司有馬來西亞分公司;
中小企業大家感情都還蠻不錯,
員工旅遊更是,日本一團跟馬來西亞一團,直接在旅遊目的地會合再一起行動。
剛剛老闆突然打電話來問我,
中國文化習俗裡,如果公司員工的父母過世的話會怎麼辦。
我以台灣的治喪習俗告訴他,一般是會派代表過去捻香,向喪家致意。
然後送別式的時候會送花籃跟包一下白包這樣。
後來一問之下才知道是馬來西亞分公司的員工的母親過世了。
由於有點突然應該無法親自過去致意,
討論到後來,老闆說那就包一下白包,再附上致意的小卡好了。
我擔心如果兩邊習俗不一樣會鬧成笑話,
想請教一下大家,馬來西亞華人的治喪習俗是怎麼樣的呢?
先謝謝大家了~
--
☆☆三分鐘熱度女王☆☆;
https://www.wretch.cc/blog/isabe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106.92.2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