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海線輕旅行在清水❗
台中市府觀光旅遊局推廣健康自然、充滿文藝氣息的小旅行,以自行車低碳旅行搭配便捷環保的公共載具688路公車,讓旅行更舒適及愜意。時至初夏,觀旅局特別規劃「清水鰲峰山自行車輕旅」,串連周邊景點,在初夏時一次感受慢活輕旅的自在,品味台中的山海景致。海線景點搭配清水區密集的ibike租借點,提供大家便利的綠色輕旅選擇,到訪旅客不論是搭公車或自行車都能一卡在手,暢遊海線景點。
鰲峰山運動公園,早期稱「清水公園」,假日總吸引不少民眾前往,在廣大陽光草坪上奔跑、聊天散步,園區內設競合體驗遊戲場,多樣化可讓兒童強健體魄的遊憩設施,可至風箏區享受追風樂趣,山上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有一望無際觀景台,是全家運動休憩的好去處。下山後走訪清水紫雲巖,品嚐樹下阿婆粉圓,騎自行車道往五福圳自行車道,在清幽鄉間小徑間騎自行車追圳旁奔馳的火車,遊賞趙家古厝夏季荷花,或在稻間車道中享受陣陣撲鼻而來的稻香。
午餐推薦梧棲漁港餐廳享用現撈新鮮漁貨海產料理,可選購觀光伴手禮,下午可搭觀光船出海,享受充滿鹹香海風的海上巡禮,以不同視角瀏覽台中風光,搭配導覽員生態解說、有獎徵答,幸運的話還能看見白海豚躍然海面。傍晚時騎在濱海自行車道往北暢遊國際網站票選為一生必遊的景點「高美濕地」欣賞夕陽,觀賞特有濕地生態環境,一整排高美風車大道美景盡收眼底;晚上可落腳臨近高美鹿民宿咖啡或台中港酒店,享受難得愜意時光。
第二日行程首站可拜訪港區藝術中心,沉浸於美好歲月的藝術氛圍,在欣賞每件藝術品的過程中感受心靈沉澱。由港區藝術中心步行約5分鐘至附近的「擀麵一條街」,街上各具特色的地道擀麵館是在地人早午餐的首選,點盤滷得入味的小菜入座,聽聽店家回溯著清水眷村的美好時光;用餐後可散步至附近位在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後方富有懷舊文藝氣息的海灣繪本館,由眷村屋舍所改造,以海灣與大翅鯨為主題,館內充滿海洋元素,為書友及小朋友打造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閱讀環境。
下午推薦尋訪清水在地代表性的美食─米糕或肉圓。品嚐代代傳承下來的好味道,清水米糕名店家之間都有些許師徒關係,口味各有千秋,相當具有地方風味特色;白頭蔡肉圓則是饕客不可錯過的人氣排隊美食。享用美味的銅板美食後,下午再依照自己的體能及技術程度安排騎乘路線,若還有體力的話,可騎乘於龍井堤防自行車道往南前往麗水漁港悠閒散步,感受藍、白色系地中海度假風情,傍晚再往東騎乘至大肚山最美的藍色公路,欣賞夕陽照映和蜿蜒公路彼此對映的繽紛色調,夜晚騎上大肚台地的望高寮夜景公園,眺望180度零死角的大台中夜景,讓映入眼簾的經典夜景結束此趟美好的旅程。
觀旅局提醒,上述鰲峰山自行車遊程涵蓋清水、沙鹿、龍井及大肚等區,為頗具考驗的進階路線,建議大家可衡量自身體能狀況規劃騎乘路線,並注意騎乘交通安全。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大 肚 台地 特色 在 CNEWS 匯流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中「大肚萬里長城登山步道」健行路線,位於大肚山台地西南側之保安林區,因整段蜿蜒如長城而得名,登山單程約需1小時路程,是假日健行休閒不錯的選擇。
.
#大肚山 #大肚萬里長城登山步道 #宜居城市
.
#CNEWS匯流新聞網 按個讚!分享好文章!
★更多新聞看這裡:https://cnews.com.tw/
大 肚 台地 特色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Q給台灣的提案34-36 翻轉海線】
選戰最後三天了,耳語滿天飛,我不會怨嘆被網軍攻擊,被韓粉霸凌,努力跑選區闡述理念,正面選舉是我的堅持。
到了最後,聽說政見都沒人看,不過沒關係,我還是要把我這幾個月在地方座談會、客廳會講的政策,再整理一次說給大家聽。
祖先來自澎湖,在高雄長大,我是來自海上的人。所以來到海線這裏,帶著鹹味的海風吹拂,總讓人有著熟悉的感覺。然而,台中海線的發展,似乎總與市區有著落差,甚至令人覺得越拉越大。面對盤根錯節的地方利益,海線長遠的產經綜合發展,創造在地生活圈,減少對市區依賴的宏觀規劃,卻難以被正視。「#翻轉海線」,不要再等二十年,現在就該開始實現。
【3Q給台灣的提案34:大肚創生】
大肚的名稱,來自台灣原住民最大的政權-大肚王國(Tatuturo,漢人翻譯為大肚),也可說是台灣第一個「本土政權」。遺憾的是,由於大肚王國屬於部落聯盟,且沒有文字,在長期與荷蘭與兩個中國政權(明鄭王國與清國)作戰後,被漢人幾乎趕盡殺絕,少數倖存者遷往埔里一代,從此只留下了「大肚」這個名稱,但從大肚王國沿著烏溪發展,也可看出此處地理位置四通八達,兼具水利與居住便利性的天然有點。
#地方創生
有著多元文化印記的大肚,人文薈萃,我剛拍完影片的瑞井社區、蔗廍社區......都有很強的社區能量,進行過數次官民合力的社區營造運動。這樣的居民向心力,我認為是推動「地方創生」的最佳條件。地方創生跟「社區營造」不同的是,不只是「宣傳當地特色」,「拼觀光」,更是國家戰略,要讓地方留住產業,留住年輕人,避免老社區衰亡。因此,我們在中央需要推動專責單位,修改法令,改善財政分配與強化人才返鄉;在地方,則需透過發掘歷史文化,連結人、生活與土地;需要找出社區特色,思考要引進或振興的產業,或透過與周邊區域合作,改善交通建設,來建構「#區域聚集結構」,打團體戰。我會利用大肚的優勢,讓這些特色聚落,不再孤獨。
#貼近自然
大肚橫跨河谷到丘陵的地形,使得聚落被分隔成數處,但也因此,有著台中最美麗又可親的地景,有可以眺望大台中風景的望高寮,不同的角度也可望向彰化或台灣海峽方向。在林佳龍市長任內,曾推出「百里登山步道」、「自行車道四環線」概念,要讓市民用貼近土地的方式,親近台中的地景。然而,在政黨輪替後,相關的概念停滯,非常可惜。
我認為,除了繼續推進親近自然的步道建置,也要搭配大眾運輸系統升級,讓郊區輕旅遊也成為市民和外地觀光客的好去處,將能讓更多人認識大肚,認識台中。
#保護自然
此外,大肚台地過去是被相思樹林覆蓋,但隨著人為開發,植被逐漸縮減,又受季節性森林火災破壞,大肚山逐漸禿頭,這對於水文涵養,地表降溫,甚至揚塵抑制都會有不良影響。我若當選,希望中央能協助進行植被調查、遙測研究、部分復育,也希望地方能引進生態開發概念,與發展雙贏,莫讓大肚山的綠意繼續消失。
【3Q給台灣的提案35:潔淨龍井】
#產業轉型
講到龍井,就會想到龍井最大的地標台中火力發電廠,在1986年建廠以來,中火不斷擴建,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廠。但造成的污染問題,是直到近十年才躍上媒體頭條,並且到了林佳龍市長時代,才開始逐步改善。而在中火旁,還有台中第二大燒煤大戶中龍鋼鐵,另外工業區中小型廠商,港區貨船的柴油機排煙、老舊大貨車的汙染,這些全造成了影響海線空氣品質的因素,並非單一原因。
要講到防治空污,需有全面做法,讓「#永續產業鏈」取代中國國民黨建立的「高碳產業鍊」,且在都市建設,環境維持上,都需要全面跟進。我主張一視同仁,針對各種空污污染源全面管理,除了要求中火天然氣機組汰換加緊建設,也要並加密海線的空氣監測器,針對固定與移動污染源異常升高狀態強化稽核。在港區船舶應全面使用案電與脫硫柴油,強化「#綠色港口」的規範,讓地區空汙源穩健下降!
而以能源而言,未來台中港區將是台灣風電重鎮,除了西門子已經在台中港設立組裝廠外,從零組件供應,到風機維修管理,都會是台中的巨大商機,也會是龍井在地的就業機會,除了繼續監督經濟部落實產業規劃,我們希望中國國民黨地方政府不要再阻擾綠能產業發展,不要阻饒國產產業鏈成形,帶動產業升級的機會!
#生態正義
台中的建設資源集中於山線,但電廠、重工業均位於海線,海線居民承受較高健康風險,資源卻不如山線。然而,和污染相關的台電回饋款,不是只有特定區可領取,就是被地方樁腳和利益團體拿走。我一向主張,「智慧治理」不是口號,而是要解決實際需求,用來檢討健康與醫療資源分佈。我認為,對於汙染大戶管理方式,應直接透過公開透明的風險預估方式,將回饋以「免費健檢、醫療費用折抵」給承受較高風險的每個市民,不只是龍井,還包含周邊地區,並加強投資海線的社區醫療,以解決高風險地區的健康問題!
#大眾運輸
因為大肚山台地地形,也讓大肚山上過去大眾運輸只能依賴公車,然而捷運藍線的興建,將會改變這個狀況,除了全力協助交通部通過藍線後續程序外,我也希望中央地方能針對車站區域,做好聯合開發,轉乘配套設計,讓大肚山上的居民,包含居民與學子,有一條便捷聯通山海線的捷運。如此一來,「台地人」東西逢源,不論是到達中港副都心,或是台中市區都相當迅速,生活圈也會有革命性改變!
【3Q給台灣的提案36:沙鹿副都心】
#再創新高市
你知道沙鹿曾經有機會並肩台中市區,成為中部兩大城之一嗎? 1941年,日本規劃設置工、商、漁港合一的「#新高港(後演變為台中港)」,並配合合併梧棲、清水、沙鹿設立新的洲轄市「#新高市」,都市計畫面積3600公頃,規模不輸台北高雄。然而,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和隨後日本戰敗,計畫無疾而終。國民政府雖一度承續計畫,在海線設置省轄市,但很快取消。之後台中港發展也以工業為主,而沒有連帶市鎮的規劃。
「新高市」的計畫有沒有可能復活呢? 我認為,隨著台中港商業休憩區的開發,藍線捷運的興建,山海環狀線的升級,擁有雙港、雙軌道、雙快速道的海線區域,將能成為台中的下個潛力區。而山海環狀線與藍線捷運的交會站,便接近沙鹿車站與市區,此處將會是「新高市」的核心!
#航太產業
沙鹿因臨近清泉岡基地,是漢翔的大本營,也是我國自製戰機、負責亞太地區F-16維修能量的重鎮,附近並設有「台灣先進複材中心」與「漢翔航太研習園區」。在蔡英文總統「國機國造」政策,台美關係也達近40年最佳狀況下,漢翔未來持續看好。 我進入立法院,會繼續支持國防自主,不論是自主研發、現役戰機改良、外購戰機維持與維修,都會持續提升我國航太產業技術基礎,並進一步作為民用產業技術升級的資本。 不論是能源或國防,台中雙港都能受惠於國家整體產業轉型策略,也讓更多的技術人才留在台中就業生活。
堅持國家改革,海線的改變,從現在開始將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