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導覽廣告與你可能(不)知道的李春生小故事:
說到大稻埕的發展與繁華,不可或缺的人物就是「李春生」,此人何許來頭呢?首先,他是少數從清末到日治初期都受官方重視的大人物,其次,他是臺灣19世紀末與洋人接觸頻繁並且發展茶葉的重要人士,第三,因為他信仰基督教之故,在今日的大稻埕還能見到他一手催生的大稻埕長老教會。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zFu4U1WY55eeeciY8
20世紀初改建的大稻埕長老教會,傳聞是李春生到了中國沿海的各國領地觀摩後帶回來的風格,這是一座雙塔西立面的美麗建築,立面充滿各類歐風建築裝飾點綴了教堂的美麗。
雙塔隱密地放在建築正面頂端的兩邊,二樓窗戶與教堂兩側窗戶皆採取了些許哥德式建築風格的一些元素,正面四根歐風柱式按照比例地筆直地落到地面柱礎部分,每到傍晚,夕陽西曬,灑落在教堂上的每一片橘橙都更加彰顯了教堂的美感。而教堂旁邊的建築,就是按照原本日本時代李春生住宅元素意象恢復的李家大樓,細細品味這棟復古新大樓,也能揣想當年李家之於長老基督教會有多麼地重要。
上述開始提及李春生的事蹟,待我默默道來,他在1850年就在英商洋行從事茶葉貿易,後來與蘇格蘭茶商陶德共同創立淡水寶順洋行,也經營煤油生意,因這兩大產業而致富,更被清末巡撫劉銘傳器重,邀請他與板橋林家林維源一同在大稻埕建築千秋街、建商街,以便更加吸引淡水的洋商也能在臺北市周遭設點貿易。
不只如此,當日軍在1895年要從基隆進入臺北前,也是李春生等仕紳共同討論派商人代表辜顯榮與各國商人代表前往基隆告知日方臺北市當時的紛亂並表示臺北部分目前沒有糾結反日勢力(當時臺灣民主國已開始潰敗,其他省份的清朝軍隊反而在臺北城各處多番引起糾紛),爾後自然地,李春生也跟新來的日本總督府要好,他當時以「外國人身分」獲頒勳旭日章,晚年他更加重視基督宗教帶給他的感觸以及他能回饋給鄉親的恩典,著有許多宗教相關著作,1924年,即大正13年,他才安詳離世葬在今日圓山附近。
僅僅一位李春生,就能看出大時代背景下商人與商行的活動軌跡、基督教在北部的傳播,還有橫跨清國與日本國統治下的重要人物事蹟,而大稻埕,遠遠不只如此,還有更多重要的名人雅士、美麗建築,並隨口在轉角便能碰到百年老店或美味佳餚,這樣的好地方,值得你細細品嘗,參加導覽,更近一步了解大稻埕這處美好所在。
講者簡介:呂其正,臺灣大學社會系與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畢,論文題目與臺北城南歷史變遷有關,曾計劃過西門町黑暗旅遊、臺北城建築漫步、大稻埕聚落變化導覽等多條導覽路線,並於粉絲團「歷史小豬愛說話」與「黑色酒吧」擔任專欄作家,撰寫與城市發展相關景點的前世今生。
活動共3小時,一人500元,報名成功後主辦單位會回信告知匯款帳號,請於活動前匯款並回信通知主辦單位已完成匯款。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zFu4U1WY55eeeciY8
10月18號1400-1700,大橋頭站1A出口集合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大 稻 埕 長老教會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森喜朗前首相悼詞中提到的柯子彰,恐怕是1930年代,最風靡日本的台灣人運動明星。
柯出身大稻埕長老教會,少年時即赴京都求學,他又高又帥、靈活有領導力,打橄欖球,打到哪都是冠軍,先是早稻田校隊隊長,23歲是日本最年輕的國家代表隊隊長。
日本球界曾票選他是史上最厲害的「13號」中場(台灣公視曾製播「永遠的13號」),森喜朗的爸爸森茂喜則是柯最相濡以沫的隊友,柯經常在森家出入。
2019年,日本舉辦世界杯橄欖球賽,曾希望以台日合資推出以「柯隊長」(The Captain Ka)為名的電影,惜未趕上盛會。
這一年多,我在籌備台灣電影,與台日籌拍「柯隊長」的團隊接上頭。因經費龐大,目前我雖無力協拍,但初次開會時,柯的大公子柯世賢走進來,竟是我的高中老師,算是歷史的擦邊球。
森喜朗在17年前卸任首相後,曾來台親赴柯子彰墓園悼祭;17年後率團則專程來台悼念李登輝總統。
他以兩代交情、父親與柯子彰「共同追逐一個球」的友誼羈絆,寄寓形容「自己與李總統」、「台灣與日本」的共同未來,應是出自肺腑,表達對李總統最真切的追思儆仰。
柯子彰的故事https://tw.news.yahoo.com/amphtml/%E8%87%BA%E7%81%A3%E6%A9%84%E6%AC%96%E7%90%83%E4%B9%8B%E6%98%9F-%E6%9F%AF%E5%AD%90%E5%BD%B0-%E4%BD%8D%E6%93%94%E4%BB%BB%E6%97%A5%E6%9C%AC%E4%BB%A3%E8%A1%A8%E9%9A%8A%E9%9A%8A%E9%95%B7%E7%9A%84%E8%87%BA%E7%81%A3%E9%81%B8%E6%89%8B%E7%9A%84%E8%BB%8C%E8%B7%A1-001508301.html
#中間那位帥到不行
#令人動容出自肺腑的悼詞
#本來我以爲這部電影最難的是國族主義的矛盾
#現在看來有機會好絆
大 稻 埕 長老教會 在 姚文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森喜朗前首相悼詞中提到的柯子彰,恐怕是1930年代,最風靡日本的台灣人運動明星。
柯出身大稻埕長老教會,少年時即赴京都求學,他又高又帥、靈活有領導力,打橄欖球,打到哪都是冠軍,先是早稻田校隊隊長,23歲是日本最年輕的國家代表隊隊長。
日本球界曾票選他是史上最厲害的「13號」中場(台灣公視曾製播「永遠的13號」),森喜朗的爸爸森茂喜則是柯最相濡以沫的隊友,柯經常在森家出入。
2019年,日本舉辦世界杯橄欖球賽,曾希望以台日合資推出以「柯隊長」(The Captain Ka)為名的電影,惜未趕上盛會。
這一年多,我在籌備台灣電影,與台日籌拍「柯隊長」的團隊接上頭。因經費龐大,目前我雖無力協拍,但初次開會時,柯的大公子柯世賢走進來,竟是我的高中老師,算是歷史的擦邊球。
森喜朗在17年前卸任首相後,曾來台親赴柯子彰墓園悼祭;17年後率團則專程來台悼念李登輝總統。
他以兩代交情、父親與柯子彰「共同追逐一個球」的友誼羈絆,寄寓形容「自己與李總統」、「台灣與日本」的共同未來,應是出自肺腑,表達對李總統最真切的追思儆仰。
#中間那位帥到不行
#令人動容出自肺腑的悼詞
#本來我以爲這部電影最難的是國族主義的矛盾
#現在看來有機會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