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舊城區散策】
身為一個台中人,對於台中建築歷史卻是近一年才慢慢認識~感謝許多前輩攝影師的緣分
初秋午后,從東區帝國糖廠到中區台中車站週邊的宮原眼科、中山綠橋、綠川、全安堂、臺中彰化銀行總行,一路步行到中央書局、舊華南銀行及西區台中市役所,透過漫步的方式拍攝紀錄屬於台中人的建築並且重新體認歷史。
河川是城市之母,台中市沿著重要的河川開啟了一連串街區的活動提供市民漫步,從台中車站開始到綠川水岸、柳川水岸到了歲末總是妝點了繽紛色彩,讓舊城區重現繁華熱鬧的景色。
台中車站
站上三代車站新穎寬廣的平台,望向二代車站,仔細觀察仍然可見一代車站屋頂的身影,所以台中車站其實三代都目前都依然保存著,你看見一、二、三代車站的身影了嗎?
帝國糖廠
前身是「日本帝國製糖株式會社之臺中工場」,位於現今臺中市東區。然而目前大家所見的建物,則是建於昭和10年西元1935年,隨著時代變遷,在戰後作為臺灣糖業公司臺中辦公處。
宮原眼科
興建於1927年宮原武熊日本眼科博士建,在日治是臺中州規模最大的診所,直到戰後博士返回日本,光復後也曾經為台灣日報營業處所,之後經歷921大地震、颱風等天災受損,所幸2010年由知名日出乳酪蛋糕接手改建經營至今,目前為止是許多旅人到台中旅行必定規劃的景點之一。
中山綠橋(舊稱:新盛橋)
建造於1908年(明治41年)
當年日本政府為慶祝臺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當時地點位於臺中公園舉辦慶祝典禮而修築橋梁,在歷史上別具有意義。
宮原眼科與中山綠橋
中山綠橋越綠川的拱形橋梁,鋼筋混凝土橋樑
橋上細膩鑄鐵欄杆與浮雕能感受到前衛時代感
綠川
圖為綠川中區段
綠川以前從無名溪流到後來稱為「新盛川」,並於西元1912年(明治45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參加台中神社祭典而巡視河川,因當時河川景色綠意盎然,所以將「新盛川」重命名為「綠川」根據史料紀載日治初期綠川曾有多次整治之規劃。
戰後;1970年代以後因綠川在環境上面臨了危機,由知名攝影記者余如季先生發起了《綠川•同心花園》活動在當時引起各界迴響。
近年;2016年底台中市府執行了「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又再一次改造綠川中區段的景。隨著近年綠川成功整治後,於2018獲得日本優良設計獎,已成為全台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全安堂、台灣太陽餅博物館
興建於1905年,並於1909年完工落成
是日治時期台中三大富商之一,盧安發跡地
更開創全安堂,販售進口名藥,百年來歷經許多故事
最終於2014年整建為太陽餅博物館至今
臺中 彰化銀行總行
臺中中區彰化銀行總部為中區的銀行建築,由白倉好夫與畠山喜三郎設計,建於1936年,並於兩年後的1938年完工落成。
現今依舊由彰化銀行使用,中區為總行營業部,二樓設有行史館,可採預約參觀。
中央書局
1945年開始起造,1948年開幕的「中央書局」,屹立近百年
2015年3月由信誼基金會共同承租建物,歷經三年規劃改建,於2020年重新開幕,早期中央書局在台中地區扮演著重要角色,更是當時人文與知識的交會地。
華南銀行舊址 寶雅台中中正店
建造於1952年的華南銀行舊址,座落於中區台灣大道、市府路口
見證了中區的興衰,記得我在拍攝時,有一位伯伯前來搭話,他問,我在拍歷史嗎?
原來這位伯伯是老台中人,從學生時期就在中區走跳,就學、創業至今退休,他也算是見證了中區的興衰,週遭的建物與攤販他暸若指掌,從他的分享感受到了他對於眼前現況的樣貌與他年輕的記憶截然不同。
台中市役所
臺中市役所興建於明治44年(西元1911年),為仿歐式建築,至今已超過百年,更是臺中第一棟鐵筋混凝土的建築,是為了台中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創建,1920年,台中市成立,台中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遷隊台中州廳內辦公。
市役所主體建築為L字型平面三層樓建築,其建築風格融合日本明治維新時代,以日式官署建築常見的西洋古典主義風格。市役所建築形式為仿巴洛克風格,開口部位特別強調造型表現,各種門窗多變,裝飾相當講究。入口的聳柱式及以八組木屋架組合而成的華麗圓頂,除造形搶眼,更是臺灣同時期少見的木構造圓頂。建築採用包括磚構造、木構造、鐵筋混凝土構造及鋼構等組合而成,可說是日治時期建築構造技術具體展現的經典案例。(資料來源: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台中 #建築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葳葳愛旅遊WEIWEI Love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8年4月,我們來到了位於歐洲的克羅埃西亞旅遊,這趟旅程成了至今最後一趟歐洲之旅,不曉得何時才會再有機會前往了呢! 今天我們來到扎達爾(克羅埃西亞語:Zadar),是克羅埃西亞的第五大城市,也是扎達爾自治州(Zadar Administrative County) 的首府。扎達爾曾是威尼斯近郊的...
「大 三 巴 浮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 三 巴 浮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 三 巴 浮雕 在 米雪兒michelle Love. Fashion Beauty Dia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 三 巴 浮雕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 三 巴 浮雕 在 葳葳愛旅遊WEIWEI Love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 三 巴 浮雕 在 hi_Patti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 三 巴 浮雕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 三 巴 浮雕 在 三分半- #燦爛的遺產「大三巴」上面的雕刻你看懂了多少?... 的評價
大 三 巴 浮雕 在 米雪兒michelle Love. Fashion Beauty Dia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初,會一頭栽進香氛蠟燭的坑,就是因為它!
法國歷史最悠久的蠟燭品牌Cire Trudon
1643年在巴黎開始為歷代法國皇室與教堂製作專屬香氛蠟燭
路易十四與瑪麗皇后奢華的凡爾賽宮廷香~
仔細了解品牌歷史會對Cire Trudon滿懷憧憬
它的尊爵優雅滿足了香氛給人的無限幻想
每一顆蠟燭都出自法國諾曼地,
玻璃瓶身鑲嵌著金色浮雕徽章,印著一串拉丁文:
「Deo regique laborant」意思是「為國王和上帝服務」,
能想像當年Cire Trudon在法國的崇高地位
啊~可以滿足一下姐奢華的幻想~
而香氣呢~更不用多說,你們入手一顆就能明白
姐目前一共收集了三顆,每一顆的香氣都獨特迷人
成分是純天然植物油蠟(早期的蠟全都來自天然蜂巢)
燭芯也是100% 純棉棉線
❤️Cire Trudon Dada 茶與香根草(綠色)
是姐收集Cire Trudon的第一顆蠟燭,
前調:桉樹、蕓香葉
中調:茶葉、薄荷
底調:甘菊
香氣讓人非常放鬆,精緻的香氣感覺格外有氣質
❤️Cire Trudon Abd El Kader 摩洛哥薄荷茶 限量版(白色)
是聖誕節慶限量系列,
白色玻璃瓶身在燭火燈光下格外迷人
前調: 綠薄荷、檸檬黃、黑加侖子花蕾、蘋果、姜、丁香
中調: 茉莉
底調:香草
早上喜歡聞著配上早餐,有種提神醒腦的舒暢感
新鮮薄荷辛辣生薑和胡椒~思緒都清晰了
也格外有異國氣氛~
❤️Cire Trudon Tadine 迷情檀香 限量版(藍色)
這顆一點,滿滿的高級感!
很像是走進五星渡假飯店時迎面而來的香氣,
前調:小豆蔻
中調:檀木精油
底調:愈創木
溫潤檀木的木質香味,讓身心靈得到一股平靜的力量
喜歡在睡前點上,讓一夜好眠
儀式感,是這一年多來最常聽到大家掛在嘴邊的詞
點上一顆香氛蠟燭是最容易營造質感生活的方式
關在家防疫,Cire Trudon讓生活滿是”儀式感”
寫完,又想再多收集幾顆了~
#CireTrudon法國百年香氛
#香氛蠟燭
大 三 巴 浮雕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事求世 37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以弗所(2015)
魔戒有三部曲,寫時事求世到現在也第一次出現三部曲,因為艾菲索斯這個地方太豐富了,一篇寫不完,只好分成三篇從不同面向切入介紹給大家。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是西元前2世紀希臘人費羅(Philo),描述當時在世界的七個偉大建築,分別是「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奧林匹亞宙斯神像」、「以弗所阿特密斯神殿」、「哈利卡納蘇斯的摩索拉斯王陵墓」、「羅得島太陽神巨像」以及「亞歷山大港燈塔」,雖然號稱「世界」,但仔細看其實都集中於地中海區域,主要是由於當時對世界的認知有限,而全世界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瀕臨歐、亞、非三洲,涵蓋了埃及、希臘、兩河文明,透過航行其間的繁盛海上貿易,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只不過七大奇蹟中除了金字塔完整保存下來,其他要不是完全消失,不然就是僅存斷垣殘壁。
土耳其的艾菲索斯,古稱「以弗所」,是極其精彩的一座歷史文化城市,除了羅馬人留下的城市外,還有聖母瑪利亞晚年居住住所,七大奇蹟中的阿特密斯(Artemis)神殿也在這裡,阿特密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狩獵與生育女神,大自然的象徵,到羅馬時期改名為黛安娜(Diana),無論甚麼名字,人們在那樣的年代崇拜祂,都是希望帶來豐饒。
阿特密斯神殿在西元前550年,由來自於克里特島的建築師設計興建,幾乎全是用大理石建成,建築面積長115公尺、寬55公尺,用127根高19公尺的列柱支撐起屋頂,柱頭則是柔美的愛奧尼式。鄰近的希臘城邦呂底亞(Lydia)著名的國王克羅索斯攻打以弗所,還獻給神廟一組有浮雕的柱頭,刻上他的名字,目前在大英博物館,呂底亞大約在公元前660年開始鑄幣,可能是最早使用純金和純銀鑄幣的國家,非常富有,英語有句「As rich as Croesus」,意思就是像克羅索斯富甲一方,有錢就是任性,捐錢當然不忘留名,就跟台灣各建築也都喜歡題字紀念相同,可能平民百姓無法捐錢,難怪爭先恐後喜歡在古蹟上刻字。也許你去過艾菲索斯,但不見得來過這邊,這都是歷史記載外加想像,如今的神殿僅剩一根柱子,不勝唏噓,帶客人來看一根柱子,很容易被客訴的。
西元前356年,一位名叫黑若斯達特斯的年輕人,想要做一件讓後人記得可以名列青史的事情,於是放火燒掉神廟,這比劉文聰還厲害,沒有不爽也要送你一支番仔火,重修時剛好亞歷山大大帝經過,感佩以弗所人的付出,願意負擔所有費用,不過一樣要求題字在上面,被委婉地拒絕,「因為神不用幫另一個神蓋房子」,多麼有技巧的回答啊!西元262年以弗所遭哥德人攻擊,神廟又受到破壞,至4世紀因基督教興起,多神信仰被取代而遭荒棄。
阿特密斯在希臘神話多是以窈窕女性樣貌出現,但在土耳其阿特密斯樣貌非常特殊,全身像長滿瘤一樣,還有許多動物,其實那是象徵一顆顆孕育生命的乳房,給與大地無盡的滋養。1961年土耳其出土一尊土偶,被認為是西元前6000年新石器時代安納托利亞的大地之母Cebela,從祂外觀來看,身材豐滿圓潤,乳房充滿奶水,坐在兩邊鑲有可能是豹或母獅雕刻的椅子上,胯下有嬰兒頭探出,是古代人類生產的姿勢,也是代表豐收生育的豐饒女神,當後來希臘人移民小亞細亞後,信仰文化碰撞結合,希臘的阿特密斯與小亞細亞的大地之母又產生寓意相同,但形態迥異的神祇樣貌,十分有趣。
大 三 巴 浮雕 在 葳葳愛旅遊WEIWEI Love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年4月,我們來到了位於歐洲的克羅埃西亞旅遊,這趟旅程成了至今最後一趟歐洲之旅,不曉得何時才會再有機會前往了呢!
今天我們來到扎達爾(克羅埃西亞語:Zadar),是克羅埃西亞的第五大城市,也是扎達爾自治州(Zadar Administrative County) 的首府。扎達爾曾是威尼斯近郊的港口城市。曾是達爾馬提亞王國(Dalmatian)的首都,歴史可以追塑到石器時代末期以至新石器時代(Neolithic),而我們來到的舊城區可說是南歐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古城,保留許多古羅馬的遺址及建築物。這次我們就要帶大家來探訪一下這個歷史悠久的古城----札達爾
我們這次會帶大家來看
1.舊城門(The Land Gate)---
位於札達爾半島的入口,威尼斯統治時期,1543年由義大利維洛納建築師(Michele Sanmicheli)所打造,城門上的浮雕是守護神St. Chrysogonus騎在馬背上的英姿,上頭展翅的聖馬可石獅子,是威尼斯的精神象徵
2.五井廣場 (The Five Wells Square)---
16世紀時,由於土耳其人不斷入侵,除了修築城牆外,威尼斯人還建造大型的儲水槽,水槽上方有5個開口(井口),19世紀後,儲水槽已不再重要,奧地利將軍Welden便在此建造第一座公共公園,而公園的入口就在這5口井旁邊…
3.船長塔(Kapetanova kula)---
五角造型的高塔,當時是威尼斯人存放武器的塔樓位於五井公園旁
4.聖多那教堂(Crkva sv. Donata u Zadru)---
札達爾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興建於 9世紀,當時稱為三一教堂,外觀是少見的圓形建築形式,是典型且獨一無二的拜占庭風格聖殿,15世紀時由主教聖多那重建,因此改稱為聖多那教堂,由於音響效果極佳,1979年後成了每年國際中古世紀文藝復興音樂季的場地
5.聖瑪利亞教堂修道院(St. Mary’s Church)---
屬於本篤會女修道院,一般相信此教堂是札達爾女貴族 Čika 於1066年所興建,教堂在16世紀時翻修成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加上了三葉型的圓潤山牆,而內部則為巴洛克式風格
6.羅馬廣場(The Roman Forum)---
羅馬時代的市政中心,由第一位羅馬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設立,大小為45*90公尺,廣場上由柱廊包圍,柱廊上方有各種裝飾,柱廊下方為當時的商店、工藝舖,目前只剩地面舖與兩根羅馬石柱仍保存著
7.海風琴(Morske orgulje)---
由建築師尼古拉·巴希奇(Nikola Bašić)設計,於2005年4月15日向公眾開放,白色碼頭堤岸的步道底下,安裝了藏於海中的35根長短大小不一的共鳴鋼管,地表只露出一排方形、圓形小洞,隨著海浪衝擊而產生強弱變化的共鳴聲,可聆聽亞得里亞海的浪漫樂章...
也希望大家會喜歡~~~
拍攝器材:
GOPRO6、IPhone
#克羅地亞 #札達爾 #歐洲之旅
克羅埃西亞Croatia之旅|閃耀海上的羅馬古城札達爾Zadar|聆聽自然旋律海風琴【葳葳愛旅遊】

大 三 巴 浮雕 在 hi_Patti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ODEL身形參考》
🔸Kimi🔸
M號,161cm/54kg
肩寬38/胸圍88/腰圍69/臀圍93cm
🔸嫻嫻🔸
XS號,159cm/42kg
肩寬36/胸圍77/腰圍55/臀圍78cm
#Pattis #12月號 #唱抒情詩冬眠的森林
00:00《12月號|唱抒情詩冬眠的森林》新品時間軸整理
03:09《M20021》餘溫定格 | 條紋拼接綁帶吊帶洋裝(咖啡/黑)
09:28《M20113》來自英倫的問候 | 繫帶撞色羊毛紳士帽(淺棕/咖啡)
12:57《M2022G》薄荷與奶油 | 夾心色彈性粗跟短靴(米白/灰綠)
19:28《M20030》華麗地平線 | 復古雕花蕾絲小立領上衣(米白/粉)
20:09《M20012》二線譜 | 雙緞帶網紗傘裙(卡其/深藍)
24:25《M2021F》甜美反問句 | 2way附緞帶交叉綁帶低跟短靴(白/黑)
26:33《M20112》小尾巴 | 撞色毛球針織貝蕾帽(白/粉/酒紅/黑)
31:56《M20042》慵懶之歌 | 彈性透膚毛毛蕾絲荷葉上衣(白/黑)
32:54《M20032》麻醉了整個冬天 | 設計鈕扣短褲(咖啡/黑)
38:37《M20039》厚磅結局 | 附綁帶格紋毛料襯衫短洋裝(白/棕)
44:56《M20023》脅持溫柔的極光 | 絲光壓褶V領光澤感長洋裝(香檳杏/黑)
49:25《M20114》剛柔並濟 | 優雅鏈帶小金牌層次腰帶(米杏/黑)
52:53《M20020》彩色雪花之歌 | 荷葉領碎花縮腰長洋裝(橘綠/紅黑)
56:14《M20115》復古對話 | 寬版方扣環真皮腰封(米白/棕/黑)
01:00:51《M20007》甜美代稱 | 荷葉方領小薔薇綁帶洋裝(白/黑)
01:01:40《M2024J》優雅的頻率 | 彈性針織雙色短靴(米杏/黑)
01:06:40《M20037》灑一把糖 | 荷葉綴布蕾絲碎花上衣(卡其/深藍)
01:07:00《M20009》備忘錄上的航線 | 壓線鈕扣後鬆緊寬褲(咖啡/黑)
01:13:30《M20017》出租優雅 | 滾邊口袋滑布襯衫(杏/黑)
01:13:54《M20038》半城裡的冷漠 | 不對稱鈕扣百褶裙(灰綠/米白)
01:18:34《M20031》傾盆而下的迷失 | 點點綁帶立領洋裝(白/黑)
01:24:13《M20014》彩紅煙花 | 點點金線碎花荷葉透肌上衣(紅/紫)
01:24:47《M20027》埋藏十年 | V領羊毛吊帶荷葉洋裝(灰/咖啡)
01:25:23《M20083》精準的領地 | 撞色鋪棉格紋綁帶大衣(杏/深咖啡)
01:31:49《M2023H》像一隻羊 | 毛毛滾邊內刷毛環扣短靴(咖啡/黑)
01:34:52《M20041》最初的領土 | 拼接色塊立領洋裝(單一色)
01:36:41《M20111》溫柔小姐 | 內刷毛格紋綁帶軟質帽(棕/酒紅)
01:39:06《M20102》高領雪花 | 立體珍珠雪花耳環(單一色)
01:39:23《M20101》專屬日 | =耳夾=縷空葉片三色球節日耳環(單一色)
01:39:53《M20103》伯爵夫人的淚 | 浮雕肖像水滴珍珠耳環(單一色)
01:41:10《M20104》棉花糖般的愛戀 | 立體絨毛雲朵愛心耳環(粉/灰)
-----------------------------------
1.《M20001》十四行詩月夜 | 浮雕點點壓摺鬆餅釦洋裝(月暈杏/灰雲紫)--灰雲紫
2.《M20005》松果季 | 附寬腰帶皺褶皮傘裙(咖啡/灰綠/黑)--灰綠
3.《M20015》高於體溫的擁抱 | 菱格毛衣拼接澎袖百褶洋裝(白/黑)--黑
4.《M20033》沾了糖的煙 | 附毛毛領巾碎花綁帶洋裝(灰綠/玫紅)--灰綠
5.《M20039》厚磅結局 | 附綁帶格紋毛料襯衫短洋裝(白/棕)--白

大 三 巴 浮雕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十九集:黃山腳下行紀
攝製組繼續在安徽省黃山市的旅行。沿著神奇的緯度線行駛,尋訪中國名茶—太平猴魁的唯一產地。來到徽文化發祥地之一的黟縣,前往西遞古村跟隨中國知名置景師品味徽派建築。採訪古村裡的老居民,品嘗著名徽菜臭鱖魚。
西遞古建築群位於安徽黃山市黟縣城東7公里。村落面積12.96平方米。西遞村始建於北宋,已有950年的歷史。西遞村是以宗族血緣關係為紐帶,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侵襲,也未受到經濟發展衝擊,村落原始形態保存完好。村中街巷沿溪而設,均用青石鋪地,街巷兩旁的古建築淡雅樸素,錯落有致,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築佈局相宜。 西遞村中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是徽派古民居建築藝術典範。2001年,西遞村古建築群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遞原村名西溪,因村中有三條平行山溪,自北而南,在村口交匯,然後“不之東而之西”,與傳統的中國大陸幾乎所有的江河自西往東流淌相反,故以此特色而得名。西遞村始建於北宋,已有950年的歷史,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四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安徽省黟縣西遞、宏村兩處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傳統風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古的古民居建築成一船形,建築物主要為木構磚牆,採用抬梁或穿鬥構架,院落平面講究對稱,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廂房入口處有天井。自由組合成二進、三進、四合等多種形式院落。西遞村四面環山,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彙聚。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西遞村古村落佈局與環境融為一體,建築風格統一,組合豐富多變,色彩淡雅,裝飾精良,是皖南傳統村落範例。 西遞村的村口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它是西遞村的標誌,胡文光刺史牌坊建于明萬曆六年(西元1578年),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牌坊高12.3米,寬9.95米,系三間四柱五樓單體仿木石雕牌坊,通體採用當地的“黟縣 青”大理石雕築而成,整個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圓雕等工藝裝飾出各種圖來,而每一處圖案都蘊含有極深刻的寓意。胡文光牌坊造型莊 重、典雅,石刻技藝出眾,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太平猴魁是產於安徽黃山區(古稱太平縣)的一種綠茶,名列中國十大綠茶之列。太平猴魁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屬綠茶類的尖茶,被譽為中國的「尖茶之冠」。猴魁尖茶的外形奇特,特點是葉芽挺直肥實,兩頭尖而不翹,不彎曲、不鬆散。太平猴魁滋味鮮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時即使放茶過量,也不苦不澀。太平猴魁始創於1900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產於黃山區(原太平縣)新明鄉猴坑一帶的猴村、猴崗、顏家三合村。傳說「猴魁」原本是野生茶,產於黃山東北山麓六百里的山高聳雲天,後來飛鳥銜來茶籽撒播在石縫之中,於是逐漸繁衍生長成林。可是四壁陡峭無人能上,山民就馴養猴子上峰頂採回茶葉,並經手工精製成猴魁。目前,太平猴魁知名品牌有猴坑、猴崗、顏家、魁冠等。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太平猴魁榮獲一等金獎。

大 三 巴 浮雕 在 三分半- #燦爛的遺產「大三巴」上面的雕刻你看懂了多少?...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必定是大三巴、觀音像、媽閣廟景致⋯⋯然而作為澳門 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你看看大三巴,你究竟 ... DEI」浮雕,表示這座教堂所供奉的是聖母,以及表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