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輯】第二話:永和保福宮與年例盛典
大家知道永和保福宮的發展歷程嗎?
大家知道永和大拜拜的主角除了保生大帝還另有其神嗎?
今天要帶大家來解密永和信仰的神秘面紗~
在昨天的《永和地名的由來》特輯中,有提到永和因同安人的組成特性,而能自成一格。眾所皆知同安人是以保生大帝為信仰標的,但最初,永和並沒有自己的大廟,地方信仰是聯繫於北部同安人的精神中心—大龍峒保安宮。在日治以前,永和居民都會到大龍峒迎請保生大帝,請這位家鄉神來永和賜福保安。直至大正5年(1916),地方仕紳有感於地方未有自己的地方廟,遂決議從大龍峒分靈,於溪州肇建永和大廟—「保福宮」,保生大帝遂永立於永和。
至於,每年盛大舉行的慶典—永和大拜拜,則是有它特有的歷史變遷過程。永和大拜拜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永和迎尪公」。它的主角是來自於木柵忠順廟保儀大夫,祂其實是安溪人的守護神,但因為其驅蟲靈驗,廣受大台北地區歡迎,而昔日以務農為主的永和地區自然也成為祂的信仰圈之一。而年例時間也非一直固定,昔日原來在四月初,由永和下的四個地區輪流舉行。國民政府來了之後,因為統一拜拜的政策下,改為三月二十三日。直到近年,方在保福宮的決議下改成三月十五日。
#永和保福宮
#永和迎尪公
#大龍峒保安宮
圖片來源:永和保福宮粉絲專業
大龍峒地名由來 在 葉林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四「大」地名之由來 》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幾個「大」地名的起源由來,但因說法不一,基於版面有限,僅簡述如後,敬請不吝指教!
【大直】:基隆河一路蜿蜒曲折,但是在流經大直這段2.6公里河道時,不僅河面變寬,河道更是筆直,故命之為「大直」,即取「基隆河又大又直」之意。
【大稻埕】:先民為了曬穀稻,在此設「大埕」用來曬稻穀而得名。
【大橋頭】:由於地點正位於「台北大橋的橋頭處」而得名,而台北大橋前身是由劉銘傳所興建完成,至今仍是台北市與新北市的重要橋樑之一。
【大龍峒】:福建省同安人遷入此地,稱大隆同,取「大」大興「隆」「同」安人之意。而又當地頻出舉人秀才,稱因有附近龍峒山 (現在的圓山) 之保佑,就把「大隆同」改為同音的「大龍峒」。
大龍峒地名由來 在 廣宇建設Grande Arcade Co. - 台北市各地名的由來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北盆地原先是一般通稱凱達格蘭平埔族原住民居住、生活之地,平埔族和漢人長期接觸後已喪失其族群與文化特質,但仍留下一些常見的地名,如「大屯山」源自平埔族的社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