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近康定路口),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在半世紀前因道路拓寬而被拆除的部分,正在蓋回來。(張哲生 攝)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在被指定為古蹟(1985年)之前,於1969年至1975年間,其右護龍(北側廂房)因長沙街之拓寬而被切掉將近一半的空間,之後興築的北側牆面結構則是混合了石牆、斗子砌牆及紅磚牆,並非祖師廟最初的磚造古牆。
臺北市文化局之2019年5月8日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83016917號函決議:先以祖師廟古蹟保存區967地號內先行修復;維持既有道路寬度,人行道縮減,公共設施保留不動。
艋舺清水巖乃自福建泉州安溪清水巖分靈來台祭祀,於清乾隆52年(1787年)創建,清咸豐3年(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時被燒毀,後於清同治6年(1867年)重建。
艋舺清水巖廟宇兩廊曾於日治時期用作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今台北市老松國小)、台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今台北市成功中學)、艋舺第二公學校(今台北市龍山國小)等校初創期之校舍,對教育的貢獻良多。今址為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康定路與長沙街交會處),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合稱「台北三大廟門」,也與三峽祖師廟、淡水祖師廟合稱台北地區三大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俗稱艋舺祖師廟,目前廟前牌樓上的全名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最早興建於1787年(後於1867年重修,1875年竣工),1985年被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早期,台北盆地周圍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故台北地區清水祖師廟林立;在台北的清水祖師廟中,又以艋舺祖師廟、三峽祖師廟與淡水祖師廟三地最為重要,而其中又以艋舺祖師廟最具歷史特色,象徵泉州三邑人、同安人、漳州人與客家人外的第四種移民勢力,還見證了「頂下郊拚」這場影響台北歷史甚鉅的械鬥事件。
1780年代自中國大陸渡海來台的福建泉州安溪移民,公推翁有來為董事,募得30,000銀元,為其從泉州府安溪縣蓬萊鄉清水巖攜來的清水祖師香火,於1787年(清乾隆52年)在台北艋舺修築廟宇,1790年(清乾隆55年)落成,即今之艋舺清水巖。
1817年(清嘉慶22年)6月,颱風侵襲艋舺清水巖,翁有來於是又向鄉人募捐5,000銀元重修。
後來,泉州三邑人為了爭奪艋舺的商業利益,於1853年(清咸豐3年)與同安縣人發生「頂下郊拚」事件。當時居住於艋舺的泉州三邑人,欲攻打同安人,但苦於沼澤之礙,便想由清水巖通過,故向安溪人要求燒毀清水巖,並答應事後將重修清水巖。
沒想到「頂下郊拚」事件之後,三邑人竟毀約,於是清水巖董事白其祥只得向安溪移民募款25,000銀圓以重建清水巖,並於1867年(清同治6年)動工整修,但工程進度緩慢,一直到1875年(清光緒元年)才完工。
當時的艋舺清水巖有三殿,格局完整,但後殿於1940年(日昭和15年)遭大火燒毀,迄今未重建,因此目前僅剩三川殿及正殿。
艋舺清水巖在日治初期的1896年(日明治29年),被台灣總督府用來當做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今台北市老松國小之前身)之校舍。該校於1906年(日明治39年)1月遷至現址(蓮花池畔),並改名為艋舺公學校。
1919年(日大正8年)4月1日,艋舺第二公學校(今台北市龍山國小之前身)也在艋舺清水巖建校,將之作為臨時校舍。
1922年(日大正11年)5月8日,台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依地方人士之倡議,設校於艋舺清水巖;之後在1925年(日大正14年)於樺山車站附近興建新校舍(地點為今台北市濟南路一段71號),在翌年(1926年)夏天落成啟用,並訂定5月17日鄭成功登陸台灣之日為該校之校慶日,同年5月30日,該校正式從艋舺清水巖遷往新址。
二戰後,台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於1946年奉令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北第二中學,之後依眾議定名為台灣省立台北成功中學,用以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而台灣省立台北第一中學亦同時更名為台灣省立建國中學,乃寓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建國成功」之意。
1982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制定之初,係將古蹟區分為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三種。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於1985年8月19日由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後於1997年4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次修法時,改為市定古蹟,再於2000年1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次修法時,改為直轄市定古蹟迄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農曆六月廿九日至七月廿九日(國曆7月31日至8月29日),依循古禮舉辦「中元盂蘭盆勝會」各項活動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是台北市文獻會經文資普查主動提報,法會傳承了傳統習俗,融合儒、釋、道思想,並依佛教的儀軌與經典,營造深富民間文化特色的中元普渡祭典,祭祀內容結合歷史事件,諸如祭拜「樹蘭花腳...
「大龍峒保安宮祭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其他] 請問現在疫情期間有祭改的廟- 看板Folklo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臺北大龍峒保安宮- 首頁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淺談收驚與祭改的二三事(祭改篇)-香腸小生 -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有這種事,宮廟祭改會失敗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心得] 保安宮祭解- 看板GoodPregnan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Re: [問題] 請問台北農曆七月祭改不錯的宮廟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2月28日,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康定路口),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在半世紀前因道路拓寬而被拆除的部分要蓋回來了!(張哲生 攝)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在被指定為古蹟(1985年)之前,於1969年至1975年間,其右護龍(北側廂房)因長沙街之拓寬而被切掉將近一半的空間,之後興築的北側牆面結構則是混合了石牆、斗子砌牆及紅磚牆,並非祖師廟最初的磚造古牆。
臺北市文化局之2019年5月8日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83016917號函決議:先以祖師廟古蹟保存區967地號內先行修復;維持既有道路寬度,人行道縮減,公共設施保留不動。
艋舺清水巖乃自福建泉州安溪清水巖分靈來台祭祀,於清乾隆52年(1787年)創建,清咸豐3年(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時被燒毀,後於清同治6年(1867年)重建。
艋舺清水巖廟宇兩廊曾於日治時期用作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今台北市老松國小)、台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今台北市成功中學)、艋舺第二公學校(今台北市龍山國小)等校初創期之校舍,對教育的貢獻良多。今址為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康定路與長沙街交會處),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合稱「台北三大廟門」,也與三峽祖師廟、淡水祖師廟合稱台北地區三大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俗稱艋舺祖師廟,目前廟前牌樓上的全名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最早興建於1787年(後於1867年重修,1875年竣工),1985年被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早期,台北盆地周圍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故台北地區清水祖師廟林立;在台北的清水祖師廟中,又以艋舺祖師廟、三峽祖師廟與淡水祖師廟三地最為重要,而其中又以艋舺祖師廟最具歷史特色,象徵泉州三邑人、同安人、漳州人與客家人外的第四種移民勢力,還見證了「頂下郊拚」這場影響台北歷史甚鉅的械鬥事件。
1780年代自中國大陸渡海來台的福建泉州安溪移民,公推翁有來為董事,募得30,000銀元,為其從泉州府安溪縣蓬萊鄉清水巖攜來的清水祖師香火,於1787年(清乾隆52年)在台北艋舺修築廟宇,1790年(清乾隆55年)落成,即今之艋舺清水巖。
1817年(清嘉慶22年)6月,颱風侵襲艋舺清水巖,翁有來於是又向鄉人募捐5,000銀元重修。
後來,泉州三邑人為了爭奪艋舺的商業利益,於1853年(清咸豐3年)與同安縣人發生「頂下郊拚」事件。當時居住於艋舺的泉州三邑人,欲攻打同安人,但苦於沼澤之礙,便想由清水巖通過,故向安溪人要求燒毀清水巖,並答應事後將重修清水巖。
沒想到「頂下郊拚」事件之後,三邑人竟毀約,於是清水巖董事白其祥只得向安溪移民募款25,000銀圓以重建清水巖,並於1867年(清同治6年)動工整修,但工程進度緩慢,一直到1875年(清光緒元年)才完工。
當時的艋舺清水巖有三殿,格局完整,但後殿於1940年(日昭和15年)遭大火燒毀,迄今未重建,因此目前僅剩三川殿及正殿。
艋舺清水巖在日治初期的1896年(日明治29年),被台灣總督府用來當做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今台北市老松國小之前身)之校舍。該校於1906年(日明治39年)1月遷至現址(蓮花池畔),並改名為艋舺公學校。
1919年(日大正8年)4月1日,艋舺第二公學校(今台北市龍山國小之前身)也在艋舺清水巖建校,將之作為臨時校舍。
1922年(日大正11年)5月8日,台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依地方人士之倡議,設校於艋舺清水巖;之後在1925年(日大正14年)於樺山車站附近興建新校舍(地點為今台北市濟南路一段71號),在翌年(1926年)夏天落成啟用,並訂定5月17日鄭成功登陸台灣之日為該校之校慶日,同年5月30日,該校正式從艋舺清水巖遷往新址。
二戰後,台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於1946年奉令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北第二中學,之後依眾議定名為台灣省立台北成功中學,用以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而台灣省立台北第一中學亦同時更名為台灣省立建國中學,乃寓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建國成功」之意。
1982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制定之初,係將古蹟區分為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三種。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於1985年8月19日由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後於1997年4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次修法時,改為市定古蹟,再於2000年1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次修法時,改為直轄市定古蹟迄今。
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8月1日,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近康定路口,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於半世紀前因長沙街拓寬而被拆除的部分要蓋回來了!(張哲生 攝)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在被指定為古蹟(1985年)之前,於1969年至1975年間,其右護龍(北側廂房)因長沙街之拓寬而被切掉將近一半的空間,之後興築的北側牆面結構則是混合了石牆、斗子砌牆及紅磚牆,並非祖師廟最初的磚造古牆。
臺北市文化局之2019年5月8日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83016917號函決議:先以祖師廟古蹟保存區967地號內先行修復;維持既有道路寬度,人行道縮減,公共設施保留不動。
艋舺清水巖乃自福建泉州安溪清水巖分靈來台祭祀,於清乾隆52年(1787年)創建,清咸豐3年(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時被燒毀,後於清同治6年(1867年)重建。
艋舺清水巖廟宇兩廊曾於日治時期用作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今台北市老松國小)、台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今台北市成功中學)、艋舺第二公學校(今台北市龍山國小)等校初創期之校舍,對教育的貢獻良多。今址為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康定路與長沙街交會處),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合稱「台北三大廟門」,也與三峽祖師廟、淡水祖師廟合稱台北地區三大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俗稱艋舺祖師廟,目前廟前牌樓上的全名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最早興建於1787年(後於1867年重修,1875年竣工),1985年被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早期,台北盆地周圍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故台北地區清水祖師廟林立;在台北的清水祖師廟中,又以艋舺祖師廟、三峽祖師廟與淡水祖師廟三地最為重要,而其中又以艋舺祖師廟最具歷史特色,象徵泉州三邑人、同安人、漳州人與客家人外的第四種移民勢力,還見證了「頂下郊拚」這場影響台北歷史甚鉅的械鬥事件。
1780年代自中國大陸渡海來台的福建泉州安溪移民,公推翁有來為董事,募得30,000銀元,為其從泉州府安溪縣蓬萊鄉清水巖攜來的清水祖師香火,於1787年(清乾隆52年)在台北艋舺修築廟宇,1790年(清乾隆55年)落成,即今之艋舺清水巖。
1817年(清嘉慶22年)6月,颱風侵襲艋舺清水巖,翁有來於是又向鄉人募捐5,000銀元重修。
後來,泉州三邑人為了爭奪艋舺的商業利益,於1853年(清咸豐3年)與同安縣人發生「頂下郊拚」事件。當時居住於艋舺的泉州三邑人,欲攻打同安人,但苦於沼澤之礙,便想由清水巖通過,故向安溪人要求燒毀清水巖,並答應事後將重修清水巖。
沒想到「頂下郊拚」事件之後,三邑人竟毀約,於是清水巖董事白其祥只得向安溪移民募款25,000銀圓以重建清水巖,並於1867年(清同治6年)動工整修,但工程進度緩慢,一直到1875年(清光緒元年)才完工。
當時的艋舺清水巖有三殿,格局完整,但後殿於1940年(日昭和15年)遭大火燒毀,迄今未重建,因此目前僅剩三川殿及正殿。
艋舺清水巖在日治初期的1896年(日明治29年),被台灣總督府用來當做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今台北市老松國小之前身)之校舍。該校於1906年(日明治39年)1月遷至現址(蓮花池畔),並改名為艋舺公學校。
1919年(日大正8年)4月1日,艋舺第二公學校(今台北市龍山國小之前身)也在艋舺清水巖建校,將之作為臨時校舍。
1922年(日大正11年)5月8日,台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依地方人士之倡議,設校於艋舺清水巖;之後在1925年(日大正14年)於樺山車站附近興建新校舍(地點為今台北市濟南路一段71號),在翌年(1926年)夏天落成啟用,並訂定5月17日鄭成功登陸台灣之日為該校之校慶日,同年5月30日,該校正式從艋舺清水巖遷往新址。
二戰後,台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於1946年奉令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北第二中學,之後依眾議定名為台灣省立台北成功中學,用以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而台灣省立台北第一中學亦同時更名為台灣省立建國中學,乃寓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建國成功」之意。
1982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制定之初,係將古蹟區分為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三種。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於1985年8月19日由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後於1997年4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次修法時,改為市定古蹟,再於2000年1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次修法時,改為直轄市定古蹟迄今。
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農曆六月廿九日至七月廿九日(國曆7月31日至8月29日),依循古禮舉辦「中元盂蘭盆勝會」各項活動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是台北市文獻會經文資普查主動提報,法會傳承了傳統習俗,融合儒、釋、道思想,並依佛教的儀軌與經典,營造深富民間文化特色的中元普渡祭典,祭祀內容結合歷史事件,諸如祭拜「樹蘭花腳」、「五泉廟」、「車藏 腳媽」等,深具在地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意義,也彰顯北台灣早期移民開發奮鬥史。
龍山寺表示,拜「樹蘭花腳」、「五泉廟」是寺裡特有的傳統,因當年漳泉械鬥就發生在龍山寺附近,血衣就埋在寺內的蘭花樹下,所以才有拜「樹蘭花腳」,寺廟現址當時也蓋了五泉廟,以祭拜械鬥死去的人,後來要建龍山寺時,寺方答應每年都會祭拜五泉廟,便有了這傳統。
艋舺龍山寺年度祭典除了寺內所供奉佛神聖誕的祝聖儀式外,亦配合時令節日舉行祭祀活動,其中以農曆七月「中元盂蘭盆勝會」最為隆重,為萬華區之祭典盛事,簡稱盂蘭祭或慶讚中元。清人唐贊袞於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所撰《臺陽見聞錄》中提及:「臺俗盛行普度,門貼紅箋,大書慶讚中元。……自七月初起,至月盡止。又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臺灣日日新報》載有:「陰曆七月慶讚中元,近城市街分為三大廟門,高豎燈旛普濟無依孤鬼。其十一二兩天為大龍峒保安宮結緣之日,凡屬同安原籍者與焉;十三四兩天為艋舺龍山寺結緣之日,凡屬晉南惠原籍者與焉;十九二十兩天為艋舺祖師廟結緣之日,凡屬安溪原籍者與焉。」
五、依文獻紀錄,慶讚中元活動於艋舺地區已行之有年,原則上依原鄉祖籍劃分祭祀群體,於七月中旬舉辦祭典。舊時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由三邑人士之黃林吳三姓輪祀,按例進行起鼓、放燈、普施、搶孤等活動。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巡撫劉銘傳令行禁止搶孤之風,遂改為設筵饗祭,祭品則由艋舺三邑人為首的武榮、螺陽、晉水及金紙商金晉興等四個祭祀團體籌備置辦,號為「四大柱」。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改為三姓合辦,或與大稻埕三邑人士輪辦。至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年)後,「中元盂蘭盆勝會」回歸龍山寺主辦。
六、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自農曆六月末日地藏王廟發表開始,至七月末日龍山寺謝燈篙而告一段落,每年均有眾多民眾參與「贊普」及放水燈遊行,為萬華區之一大盛事。
六月二十九日 地藏王廟發表
七月一日 豎燈篙 (布幡、紙幡、七星燈)
七月十二日 發表連放榜 (為紙糊神祇開光結壇)
七月十三日 拜樹蘭花腳 (奠祭清朝來台墾民械鬥戰亡人士)
七月十四日 放水燈 (招請水上孤魂)
七月十五日 普度 (設孤棚、孤飯、供品;施食)
七月三十日 謝燈篙 (普度結束)
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演出劇團: 陳麗香歌仔戲團
演出時間:107年 10月04日(週四)19:00
演出地點:彰化縣埤頭鄉合興宮
本集主題:陳麗香歌仔戲團-「意樓情深」演出介紹
專訪來賓:施純權 Ben Shih
劇情介紹:
鹿港繁盛之時,商行林立。其中廈郊是最大的行郊(近似今日的公會組織)之一。統領行郊的爐主有著莫大權力,包含媽祖祭典時的統籌決策,與背後的利益支持。因此早心生不滿的黃本利暗中勾結海盜李先廣,設計對付當權者楊四海。
此時,楊四海之子懷宗,渡海往唐山趕赴科期,與新婚妻子意娘情深難捨,臨行在意樓下種下楊桃樹以慰其心;誰知,一同長大的黃秋金亦對懷宗癡情一片,默默守護著。
楊四海拒絕李先廣的要求,種下禍因,同時書僮小四帶回懷宗墜海身亡的惡耗,一時悲痛讓四海病重身亡,留下意娘獨自面對海盜劫掠楊家商船、致使負債破產的局面.............
劇團介紹:
民國79年由林博裕、陳阿香夫婦成立,迄今已有廿多年的歷史,為因應時代潮流與觀眾需求,近年來修改劇團經營方向與表演形式,於民國101年更名為【陳麗香歌仔戲團】。 成立宗旨:承襲內台歌仔戲時期豐富藝術特色,並致力於改進傳統歌仔戲單調表演程式,融合現代劇場思惟,期許每年創作1~2齣新劇碼,使歌仔戲不但具備鄉土的親切感,帶入創新,讓每一齣戲碼都能精彩緊湊、高潮迭起、又不失既有歌仔的原味。
本劇團105~107年連續三年入選彰化縣傑出演藝團隊;且又入選2017、2018保生文化祭-家姓戲匯演團隊之一,是彰化縣第一個前往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參與演出的歌仔戲職業團體,對本劇團近年的努力是一大肯定與殊榮。 希望本劇團能獲得更多觀眾的欣賞與肯定、期許「忠孝節義」精神可以潛移默化深植觀眾心中、強化觀眾對傳統藝術的熱情、振興中部地區傳統藝文產業的發展,更進而使本劇團能晉升國家級扶植的優良表演團隊。
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陳麗香歌仔戲團演出傳統大戲《施公案-刺妻殺母》 施純權團長專訪
陳麗香歌仔戲團成立廿多年,成立宗旨:承襲內台歌仔戲時期豐富藝術特色,並致力於改進傳統歌仔戲單調表演程式,融合現代劇場思惟,期許每年創作1~2齣新劇碼,使歌仔戲不但具備鄉土的親切感,帶入創新,讓每一齣戲碼都能精彩緊湊、高潮迭起、又不失歌仔原味。
陳麗香歌仔戲團入選「2017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保生文化祭家姓戲 】匯演」團隊,於4月22日本週六晚間七點,假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廟前花園廣場演出歌仔戲《施公案-刺妻殺母》,本劇由團內演員歐慧君改編外台經典戲碼、知名樂師柯銘峰老師擔任音樂設計,劇情描述丁有義胸懷大志,上京赴考榮登新科狀元。豈料因意外搭救端敏郡主,康熙皇帝有意挑選其為郡馬爺,丁有義雖心中忐忑,仍因擋不住富貴誘惑而當殿領旨,拋妻忘母;又害怕事跡敗露竟痛下毒手,犯下逆天的極刑。親弟丁有財知情後,一狀告上順天府,請施公為親人秉公申冤。傳統大戲,唱作俱佳,一看丁有義如何變心薄情,進而害死兩條人命;二看丁有財大義滅親,在公堂上悲憤交加。施公到底如何不畏強權逼迫,為民主持公道?丁有義最終又是因何認罪?本劇文武並重,將展現古冊戲的唱念韻味及身段之美,精彩可期。
#免費入場自由入座
主辦單位:大龍峒保安宮
演出團隊:陳麗香歌仔戲團
演出劇碼:《施公案-刺妻殺母》
演出時間:106年 4月22日(週六)晚間7點-9點半
演出地點: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
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臺北大龍峒保安宮- 首頁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龍峒保安宮 ,俗稱「大浪泵宮」或「大道公廟」,為國定古蹟。在清朝與艋舺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有台北三大寺廟之稱。 關於保安宮的創建,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一相傳 ... ... <看更多>
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淺談收驚與祭改的二三事(祭改篇)-香腸小生 - 靈異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然後大概在幾天前,嗯,我回來了。闊別一年,再次有機會踏入靈異版, - 民俗,介紹,收驚,祭改,宗教. ... 圖為大龍峒保安宮歲初祭改照片. (資料來源: ... ... <看更多>
大龍峒保安宮祭改 在 [其他] 請問現在疫情期間有祭改的廟- 看板Folklo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想請問現在疫情期間有在祭改的廟嗎?
或是有提供郵寄祭改的嗎?
另外如果解封了,有推薦去哪裡祭改嗎?
謝謝大家。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33.1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lklore/M.1626098414.A.D6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