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當頭,為輕軌施工之前置作業,仍照進度推進,以利施工期間交通車流衝擊降低,做好準備
今天上午我前往富邦凹子底站旁開發基地之南側大順路段現地視察,實際掌握現況交通量及整體道路規劃配置,在聽取捷運局同仁簡報後,為及早因應基地南側面向大順一路(博愛二路-龍文街),後續展開輕軌二階工程可能帶來的交通衝擊,市府團隊協調富邦集團從都市設計審議時即預做規劃,透過基地空間退縮來增加道路寬度,並於今日開始整備工作。
為持續推動高雄的多項重大建設,市府團隊從工程前期就展開相關配套作業的預先規劃,除了工程面的技術問題,也有許多需協調工作要先行,舉凡行道樹遷移、台電變電箱遷移、警用監視器遷移、號誌遷移及人行道調整工程等。
富邦開發案於市府都市設計審議時,即同意在沿大順路段以退縮4米空間,來配合輕軌二階工程施作,目前將透過移除基地範圍內樹木及人行道調整,以增加輕軌工區北側混合車道寬度。
依據今年5月11日市府召開的「高雄市政府公有樹木修剪維護諮詢委員會第1屆第3次會議」審議決議,將移除29棵屬於快速生長樹種的黑板樹,另2顆俗稱「一日花」的印度紫檀,經養工處研判樹齡應逾30年,均加以移植。黑板樹部分,我參考諮詢委員會委員意見,建議富邦團隊將其以生質能源策略處理;至於印度紫檀兩株,則要求富邦團隊將其移入開發基地內,持續妝點為城市的美好風景。
防疫當頭,但為完善輕軌施工之前置作業,前述各項作業仍將由市府團隊及富邦團隊共同傾注專業與熱情照進度推進,以求於6月中丶下旬悉數完成,感謝所有工程配合團隊與我們一同合作,為利施工期間交通車流衝擊降低,做好準備。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輕軌二階的美術館和大順路段,在過去曾經因為爭議停工,不過在4月7日已經通過環差評估。但今天下午,有數十位居民再次陳情,指控軌道北移會讓綠樹成蔭的人行道消失,也可能造成3百多棵樹木死亡,希望軌道可以再往北移到停車場。只不過市府說明,如果再北移可能會影響生態,會再和民眾溝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
大順路 人行道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輕軌大順路動工後首日交通尚順暢】
高雄輕軌延宕859天後,大順路段終於動工。目前龍勝路至龍德路已架設圍籬,經過交通局行控中心統計,由於車輛事先改道,以及調整綠燈秒數,首日尖峰時間車流正常,道路服務水準維持同級。
此段輕軌分兩階段施作,第一階段先改建地下之箱涵,除了改善排水,也增加輕軌軌道承重標準,提升軌道安全性,工期大概7~8個月(約到年底)。這段期間圍籬較寬,佔有12.5m寬度,兩旁各留3.1m快車道,與2.9(北)~3.4m(南)慢車道共雙向兩車道。
第二階段才是正式鋪軌道,大約8~9個月,此階段圍籬會內縮1m。到了明年10月通車時,軌道僅佔9(站間)~9.6m(月台區)寬,車道與人行道也都會再放寬,以容納部分機車格、卸貨格和U-bike站位。
大順路輕軌動工後,雖仍引發反輕軌陣營反彈,但十人響應,一人到場。有一名持「鐵路地下化怎麼還蓋輕軌」老掉牙標語男子亂入抗議,並不影響輕軌工程全面推進。
大順路 人行道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859天等待後 輕軌大順路工程正式動工】
圖:感謝 Huang TC 提供
從2018年12月25日韓國瑜粗暴中止輕軌建設開始,大順路輕軌工程延宕至今,已經859天。
陳其邁市長上任後,經過多方收集意見溝通,專業意見與民意收集,重新微調設計,變更處環差分析送審,終於讓輕軌工程重新啟動。在上個月環差過關後,今天中午大順路凹子底路段已經開始架設圍籬。
捷運局也承諾,將全力推進工程,希望在2022年底讓輕軌經過美術館,通到C24站,和捷運紅線凹子底站轉乘。
我們也期待周邊的人行道工程、公車轉乘規劃、大順路造街計畫能盡快進行,一年半之後,就讓北高雄的市民,享有更安全便利的大眾運輸環境!
大順路 人行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高雄輕軌二階的美術館和大順路段,在過去曾經因為爭議停工,不過在4月7日已經通過環差評估。但今天下午,有數十位居民再次陳情,指控軌道北移會讓綠樹成蔭的人行道消失,也可能造成3百多棵樹木死亡,希望軌道可以再往北移到停車場。只不過市府說明,如果再北移可能會影響生態,會再和民眾溝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20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大順路 人行道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輕軌二階拖延許久,輕軌二階相關的民調和公聽會已經辦了 2 年,超過百分之 40% 的民意是支持走原線,捷運局卻打算在 2020 年繼續推造街來「凝聚共識」,到底要多凝聚共識才能算定案?還有輕軌如果改線,會造成多大衝擊?今天市議會舉行「輕軌二階爭議路段報告」,我提出了相關的質詢。
目前捷運局提出了爭議路段先「造街」的規劃,但仍無法保證施作輕軌工程,還要看造街是否順利。我要求為了避免拖延工期,造街計劃應於無爭議路段施工過程中一併完成,副市長葉匡時承諾,造街計劃與輕軌工程,希望能夠一併於 2 年內完成。但我也要提醒葉副市長,台北 1999 年就在推造街計劃,讓人行道騎樓回歸行人使用,做了 20 年才慢慢有成效,高雄如果要在 2 年內完成造街計劃和輕軌工程,恐怕是一個相當艱鉅的任務呀!
另外我也提出疑慮,原線大順路段經過許多重大交通節點,包括學校(新上國小、高雄高工、高科大、樹德家商、正興國小)與商場(好市多、義享天地、悅誠、鼎山家樂福、好樂迪KTV)等,民眾有高度的通學、購物需求,如果環狀輕軌缺一角,效率恐怕大減。
如果原大順路段被拿掉了,等於環狀輕軌不成圓,自輕軌 C24 愛河之心站(捷運凹仔底站)要前往輕軌東臨港線 (台鐵民族站),需要從輕軌轉捷運、捷運轉台鐵、台鐵再轉回輕軌,這樣的轉運,實在相當不便。
結果主線任務未解決,捷運局在專家會議之後,居然又開一個支線任務:要將輕軌西臨港線向北延伸至左營高鐵站!這段目前已有鐵路地下化的鐵路路線,這個提案把原本地下化的軌道,又重新拉一條地面輕軌,這不是跟當初反大順路輕軌的理由一模一樣嗎!!我在會議中要求市府必須把這個輕軌北延的案子另外思考,不要因此擾亂原本環狀輕軌的計畫!
一個城市要轉型,一定會有陣痛期,但我們不能因為有陣痛期,就放棄改變的可能,希望市府好好評估輕軌效益,要做,就要達到該有的成果,不要變來變去、一再拖延,或只做半套,否則實在非常可惜。
大順路 人行道 在 高閔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針對觀光局「補助開發行程與推廣旅遊行程及旅客增量」等預算(約180萬),以及捷運工程局「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計畫」預算(19億)提出質詢。
閔琳指出,高雄作為台灣新南向政策重要門戶,如何向東南亞國家及港澳地區,積極行銷高雄城市觀光、招攬海外觀光客,乃為觀光局重要業務。閔琳認為,應維持觀光局「補助法人、團體配合市府前往國內外辦理觀光推廣活動」以及「補助法人、團體開發行程與推廣旅遊行程及旅客增量等」兩筆預算,約180萬元,並請觀光局積極與業界溝通,規劃推展結合高雄觀光亮點、特殊交通運具如輕軌、雙層巴士等的套裝行程。
捷運局部分,除支持捷運岡山路竹延伸預算以外,第二階輕軌由中央補助與地方政府配合總計19億元之工程預算,在交通委員會遭到國民黨議員刪除;閔琳當時即保留發言權https://goo.gl/U8FecD
在大會上再次表達第二階段環狀輕軌捷運建設計畫應如期執行,以利銜接已完工的第一期水岸輕軌之重要性。
閔琳也強調,第二階段輕軌路線行經大順路,捷運局亦應針對當地交通狀況,與交通局研議規劃車輛分流、停車空間規劃、人行道寬度調整等措施;以免在施工黑暗期與未來輕軌通行後,造成交通壅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