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
來自聖經,現多反應經濟、社會學等領域
回到「馬太效應」的名稱緣由,來自聖經中馬太福音的故事。一位貴族要遠行,臨行前把三個僕人找來,每個人根據其能力不同、給予5,000兩、3,000兩、1,000兩銀子去經營生意。
及至貴族回來,發現前兩者都獲利翻倍,只有第三個僕人,把錢直接埋到的地底下、絲毫未善用,這時貴族獎賞前兩位僕人、嚴懲第三位僕人,馬太福音的結尾是,「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雖然故事原先的寓意,是要人珍惜資源、在職場崗位上勤勞以對。但半個世紀以來,馬太效應被陸續應用在經濟學、社會心理學、教育等領域時,強調的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
更宏觀一點來看,「馬太效應」原理,影響整個社會選擇過程,導致產業、世代間的資源和人才過度集中化。
馬太效應如何影響大眾
科學界的馬太效應,會讓研究成果愈多的人愈有名,成為所謂的「學術權威」,但同時間壓縮其他同樣專業、卻知名度不足的人申請研究經費、被外界肯定的機會。
在教育界的馬太效應,則讓識字能力不足的學生因為識字困難,造成每日閱讀量少,導致與一般識字量學生的閱讀表現差距愈來愈大。
把學術界的「馬太效應」拉大到國與國之間,台灣一年政府編列的科技發展經費,還不到美國史丹福大學和加州柏克萊大學兩所學校一年經費的總和。若再加上數十所此類名校、許多國家級研究院,台灣和美國的科技研究水平要拉近,就更困難了。
金融業也可印證「馬太效應」的影響。
在股市中,常見強勢股強者恆強,弱勢股弱者恆弱。
也就是行情看漲的股票,會愈升愈有需求,變成從頭漲到尾的飆股(台積電),相反地,如果你手中持股在大多數股票都還很強的時候就率先下跌,就可能弱者恆弱,導致股票價格背離基本價值而暴跌。
在科技業,先進國家能夠開發出更有效率的工具,進一步縮短了開發新產品或新工具的時間,循環累積,就把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後頭,難以迎頭趕上。
例如矽谷一路在網際網路、互聯網、雲端運用、AI大數據上的新創能量,就是基於「馬太效應」原理。
結論:馬太效應看到的就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強者越強、弱者愈弱,社會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公司的結構也是如此,尤其業務單位更名顕、得到奬勵的一定是優者、強者,而優、強者得到的光環越多、就如虎添翼、更加優、強,因此了解馬太效應的存在就要盡力譲自己儘快擠進優、強的行列。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Influenza: The Hundred Year Hunt to Cure the Deadliest Disease in History) 這本書其實是在新冠病毒流行前就撰寫好的,主要是作者希望能夠追查分析從1918年西班牙流感(倒楣的西班牙其...
大眾科學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Q學園
【科學精神】
這周是開學周,各位同學都過得還好嗎😺?
開始學習自然科學後,很多同學都會遇到痛苦的計算、無聊的背誦問題😢
其實
在國高中階段,學習自然科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考倒各位同學👎
就如同科普教育一樣,是希望能夠培養大眾科學的精神👍
胡適先生說過:「科學精神在於,尋求事實,尋求真理」
在這個資訊爆炸,真假資訊流竄的時代裡
讓同學能夠像科學家一樣的思考,經過邏輯推演後能夠過濾出正確的知識,才是科學教育的目的
希望各位同學在求學的路上,就算遇到算不出來的題目也不要挫折,對自然科沒有興趣也沒關係,只要帶著科學的精神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能夠抬頭挺胸的說:「我是一位科學人」
祝福各位學子在接下來人生的旅途中,帶著科學精神,披荊斬棘,無往不利!
#以後每周末都會有Q學園喔!
#介紹課程內沒教的科普八卦
大眾科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Influenza: The Hundred Year Hunt to Cure the Deadliest Disease in History)
這本書其實是在新冠病毒流行前就撰寫好的,主要是作者希望能夠追查分析從1918年西班牙流感(倒楣的西班牙其實他們根本不是發源地)之後,當時人類的反省,跟所使用的藥物與治療方式和人類的文明發展究竟有甚麼改變。
這本書中間提到了好幾個很特別的議題,包含了美國的1976疫苗接種爭議,包含了媒體面對1918年疫情的低調與瞞報,包含了美國為了每一次流感疫情而儲備的戰略物資(但他沒說為什麼這次新冠疫情流行中那麼多的口罩跟防護服卻沒派上用場)~~~317頁的短短作品,建議各位一看。
【作者簡介
傑瑞米.布朗(Jeremy Brown)
資深急診醫師,美國衛生研究院(NIH)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
布朗博士在英國倫敦長大,曾就讀於英國知名學府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院,並在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完成急診醫學的住院實習。
在進入美國衛生研究院服務之前,他先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急診醫學部擔任研究主任,並曾任急診科愛滋病毒監測計畫創始主任,期間他曾獲得美國衛生研究院三筆資助用於研究一項新的腎結石療法,並在大學部教授臨床研究、宗教與科學課程。
他是四十多篇經學術領域同儕審查過的論文和四本書的作者,其中包括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兩本急診醫學教科書。
他目前與妻子住在馬里蘭州銀泉市。
他的觀點文章發表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上,也為大眾科學雜誌《發現》撰稿。
譯者簡介
王晨瑜
復旦大學生物學系畢,復旦大學藥學碩士,目前從事醫藥風險投資。】
大眾科學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講: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研究員 黃俊銘
人類可以透過各種「感官」去感覺外界資訊,例如:眼睛的視覺、耳朵的聽覺、口腔的味覺、鼻子的嗅覺以及皮膚的觸覺。
人類的感官有其限制,所以我們看不到紫外線也聽不到超音波;感測器的發明讓這些限制得以突破,透過各種感測器我們可以擴大我們的感知範圍,並且可以量化這些感測資訊。而半導體以及相關技術的進展讓感測器得以微小化,也讓感測器迅速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本次演講我們將介紹多種感測器的有趣應用,以及如何快速將一個概念變成具體實用的感測系統。
大眾科學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講: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研究員 蔡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