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工法打造大漢溪左岸,大嵙崁親水園區預計於明年3月完工
依山傍水與有著豐富歷史文化的老街,讓大溪擁有獨特的魅力,現在我們更以兼顧堤防安全與生態保育,將中庄地區打造為適合全家休憩娛樂的親水河岸綠帶。中庄調整池第一期完工後,挖起的土方堆疊成丘且暫無其他用途,加上中庄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極具觀光發展潛力,因此,我們積極爭取由市府管理中庄第二期土地與中央前瞻建設補助。整項計畫包含「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工程」與「大漢溪跨河休憩路廊銜接工程」兩項主要工程,預計分別於明年3月、9月完工啟用。
#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工程,運用減法設計並利用土丘地形特色,以坡腳造林、土丘頂背、風林蔭道的生態設計,提升整體自然景觀風貌,此外,再將中央水道種植水生植物,營造適合生態復育的濕地環境,同時設置水岸石頭步道與無障礙步道,讓遊客可以漫步其中,感受多元生態的大漢溪左岸。
#大漢溪跨河休憩路廊銜接工程,則是築起一座長達419公尺的跨河大橋,不僅串聯河東、河西兩岸自行車道,提供更便利的交通,遊客更可從中庄步行至有著世界級「全球卓越建設獎」殊榮且獨具大溪特色的 #山豬湖生態公園,帶動整體大溪觀光發展。
同樣位於大溪區中庄調整池下方的 #埔頂水資源回收中心,目前工程進度超前,也預計將於明年底前完工,完成後可提升埔頂、員樹林、大漢溪沿岸生活圈居住品質,處理過後的水質標準更符合放流水規定,不僅可再生利用或放流至鳶山堰,如再逢旱季,這些水資源也可提供消防車、清潔大隊洗街車、工程澆灌等取水使用。水資源回收中心搭配大嵙崁親水園區的整體規劃,讓整個大溪建設更完善,打造河岸成為優質的水域生態。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年初,侯市長和桃園市長 鄭文燦 在 #雙城論壇 上約好要找一天一起沿著 #大漢溪 騎自行車從桃園到新北,終於今天履行了承諾,完成串起大漢溪沿岸到 #新北淡水、#新北八里 全長65公里的河濱自行車道,讓兩市市民朋友能更便利、更舒適地騎著自行車暢遊。今天天氣很好也很暖和,兩位市長也騎了一小段,看著雪...
大溪建設 在 趙正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溪好生活 再造歷史現場!
在溪流和山林的懷抱中孕育,在清領、日據和戰後的漫長歲月中成長,大溪不僅是許多在地鄉親居住的家園,更保存了眾多珍貴的古蹟建築、文化傳統,以及跨越百年的歷史記憶。在台灣各地都市化建設蓬勃發展的當下,不少國人都利用節假日來此休閒遊憩,尋求身心的舒緩和精神的依託。
為了咱大溪在地的永續發展,正宇從上任後就積極結合中央、地方資源,順利推動總經費超過3.9億的「慢城.大溪」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其中,正宇向中央爭取的補助額達到60℅的2.3億元,為大溪文化資產與觀光風貌的重振打下堅實的基礎。
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包括農業水圳、商貿榮光、山林治理三大主題,在地方鄉親及各單位同仁的努力下,近年已陸續開展 #國定古蹟李騰芳古宅活化 、#大溪農會倉庫修復利用、#日式警察宿舍群修繕開放、#老街騎牌樓整治 等工程,除了再現大溪各時期居民的生活樣貌之外,更延續了老城區的機能與活力。未來,代表大溪特有民俗文化的 #社頭文化館 、緬懷大溪女兒的 #鳳飛飛紀念館 以及充滿藝術文教氛圍的 #大溪警察宿舍群 也將逐步開放。
正宇和您相約😊
疫情解封後,一起到大溪來「慢遊」,感受小城的歷史文化和大漢溪流域的山水風光!
⭐️大溪文化場館微解封:
7/16起,木家具館、武德殿及李騰芳古宅(外埕及內埕區域)適度開放,除實施實聯制外,也有入館人數限制喔!
更多資訊看這裡👉🏻https://culture.tycg.gov.tw/home.jsp?id=443&parentpath=0,385
⭐️今夏熱血戲劇「#神之鄉」熱播中,和正宇一起感受大溪宮廟陣頭文化!
神之鄉播出時間:
7/10起 每週六晚間09-11點 公共電視13頻道
7/11起 每週日晚間08-10點 東森戲劇40頻道
7/11起 每週日晚間10點上架 LINE TV
#大溪好生活
#大溪 #建設
#立法委員 #趙正宇
大溪建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益之旅
💞拜訪前大溪鎮代表會 #主席邱秀芬
瞭解大溪建設與差異,期盼大溪需要改變的力量
提醒 #奕勝
不分省籍,不分族群、不分藍綠,建設大溪,建設桃園
#共築桃園未來幸福🎈
邱奕勝
大溪建設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年年初,侯市長和桃園市長 鄭文燦 在 #雙城論壇 上約好要找一天一起沿著 #大漢溪 騎自行車從桃園到新北,終於今天履行了承諾,完成串起大漢溪沿岸到 #新北淡水、#新北八里 全長65公里的河濱自行車道,讓兩市市民朋友能更便利、更舒適地騎著自行車暢遊。今天天氣很好也很暖和,兩位市長也騎了一小段,看著雪白的芒草跟晴朗的天空。
北北基桃是一個「#大臺北共同生活圈」,只要新北市好,便能帶動周邊的城市一起變好。同時,也為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非常開心桃園市也加入了北北基 #一證借閱 的行列,未來市民朋友只要持有借閱證,便可在四個城市的圖書館相互借閱書籍,相當方便。侯市長當年也曾擔任桃園縣警察局長的生活,非常喜歡 #大溪 的好山好水,桃園和新北緊鄰,還有很多事務可以互相配合、合作。侯市長和鄭市長會繼續加油,推動多項市政建設,加強捷運系統連結,規劃串連龜山、 #新北新莊 及 #新北林口 等地交通,一同打造更完善的生活圈。
#新北好好玩 #新北任我行 #安居樂業 #以人為本 #厚友誼 #侯友宜
-趕快來跟侯市長做朋友吧!-
☑️LINE@ https://page.line.me/youyi/timeline/
☑️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ouyuih/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

大溪建設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凌子楚最清楚#一日市政#工務處#建設處#教育處#627
在道將圳入口處,設置污水處理廠,在番仔寮公園,和港坪國小側門地下,設置簡易地下礫石曝曬污水處理設施,將污水變成可以再利用的水資源,繼續灌溉,大溪厝,何庄,頭港地區的千畝良田,改善食安危機(627)
道將圳,用涵洞,北引赤蘭溪的溪水,經八掌溪河床下方,進入嘉義市區。
牛稠溪忠義橋下,水利會,有一個污水節流閘門,可以管制不讓嘉義縣和睦地區的污水,汙染道將圳。
所以,這裡是第一可以處理的地點,設置一個污水處理廠,作為嘉義市端,第一道源頭管理的攔截點。
隨著道將圳的溪水,往西流,流經市區芳草里,草地尾,角仔寮,灌溉並收集家庭汙水,到達車店里,直進世賢路污水下水道。
另外,在信義路路頭,嘉雄陸橋西側,公道一高架路下方的番仔寮,有第二個可以處理污水重要的戰略截點 。
在這裡,非汛期為了加大水流,讓水流繼續往北輸送,就在此處做了電動攔河壩,來自東區垂楊路,民族路,中山路,林森路污水,全部匯流,讓水位上升,集中到一側地勢較高的污水下水道,才能有足夠的水壓,讓水繼續往北流。
這個污水下水道,會在高鐵大道,港坪國小側門口右下方,從中排西側較高水位的污水下水道系統,往西轉往大溪厝,何庄,頭港, 這裡是第三個戰略攔截管制點。
最後,這股從嘉義縣和睦地區,匯流進入嘉義市的道將圳溪水,和城市的雨水和家庭污水,會合流到和嘉義縣交界的埤麻腳(蓖麻腳),重新進入嘉義縣境。
嘉義縣埤麻腳(蓖麻腳)的「北閂」,這裡的汙水,又黑又臭又大,令人難以想像,不是颱風汛期,都如此嚴重,一旦大雨或颱風淹水,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地理等高線,高低位能落差的天然作用,從嘉義縣流經嘉義市的溪水,雨水和污水,又留回嘉義縣境。
結果,在嘉義縣埤麻腳(蓖麻腳)的埤鄉裡活動中心旁,連結埤麻腳(蓖麻腳)的「北閂」的排水溝水,全部又堵塞在高速公路口下方的涵洞,平時還可以順暢讓污水流過。
一旦到了雨季,或颱風季節,無可避免的是,又大又臭又黑的污水,因為高速公路下的三個涵洞,設計不良,無法容納瞬間水流,逆流回堵,形成水災,不僅造成埤麻腳(蓖麻腳)當地,水深及胸的水患悲劇,也造成嘉義市頭港,何庄,大溪厝數里,水深及膝,民眾財產損失,和生活上極大的不便,有如回到原始世界。
嘉義縣埤麻腳(蓖麻腳),更是重災區,水淹及胸,惡臭加上水患,讓此處原本就已經是社經條件不佳的居民,苦不堪言,申訴無門。
人命關天,這一種跨縣市的水患治理,本來就應該由中央統籌,縣市合作徹底治理,還民眾一個乾淨安全的水源,和居住環境,最重要的是,免於水患恐懼的自由。

大溪建設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凌子楚最清楚#一日市政#建設處(586)
建設處處長的女兒,是我太太的學生 。我們從年輕就認識,他從基層公務員做起,是典型的事務轉政務專才。
我今天要專訪建設處前,剛好碰到大溪厝社區發展委員會的理事長來拜訪。
大溪地在夏威夷,大溪厝在嘉義市。
大溪厝有千畝的良田,有無盡的花海。
每年為了控制花的產期 ,避開盛產期,提高花價,到了晚上,燈火通明,真的就是一片花海。
每年年底,在玉山路尾,都有舉辦花海節。
但在處長規劃下,明年將擴大舉辦,從年底到農曆15號元宵節,滿足花農需要,和觀光需求,帶動產業經濟。
希望透過觀光產業,帶動大溪厝的在地經濟,讓農業和觀光結合,創造雙贏的結果。
這大概就是我們老一輩說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他不是年齡老,而是資歷和創意老道,他用這些年累積的創意,推動建設處的各項計劃。
另外,他也提到兩個百年歷史的公園,分別是嘉義公園和北香湖公園。
尤其是北香湖公園,從清朝,就有許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跡 ,和詩詞歌賦。
最近幾年,才在政府有計畫的規劃下,揭開了這塵封了100年歷史,北香湖公園的神祕面紗。
希望這些見證嘉義歷史繁華的文化資產,不只是嘉義人的記憶與驕傲,也能讓我們展開雙臂,將這樣的喜悅和美麗,讓更多人分享,讓大家來嘉義深度旅遊,愛上嘉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