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的政見請看粉專
#監督縣政是議員的責任
東部的大眾交通是所有在地人的痛~苦😩
我們希望有三條循環巴士:
1.在地人日常生活路線
2.觀光客路線
3.醫療路線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不是嗎?
------------------------------------------------------
華美三月去馬來西亞交流約20天,四個城市,除了馬六甲外,吉隆坡、檳城、巴生,都有循環巴士。
我每一條路線都去搭乘。
我認為這不會困難,只是要不要做!
#我們有超強的專業幕僚團隊
#無黨能夠選上是所有人的理想
--
#楊華美2018政見主訴求二
📷🏡【#家鄉花蓮美好生活】
華美秉持社會公平正義原則,從社會政策立法到福利資源適切分配的角度,回看家鄉花蓮,期待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每個人,都能享有美好生活的權利。
#第6項政見
📷🚌【#大眾交通便利順暢】📷🚂
監督建設並積極推廣大眾運輸系統,從「在地生活」、「觀光旅遊」兩大不同思維方向規劃,提升可乘性價值。
大武阿嬤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願景工程,讚!》
~高金素梅2018.05.29
聯合報願景工程「體檢行的正義」深入報導了偏鄉交通的困境,這也是我從政以來一直關注追蹤的問題。十年來,我也曾對外勸募了17輛中巴,協助原鄉解決學童就學、老人就醫的交通問題。可惜…,歷任政府並未政策性的全面解決偏鄉交通困境。
我也期待聯合報繼續追蹤偏鄉的困境,像「偏鄉遠距醫療」、「偏鄉民生用水」、「偏鄉教育」……。
最後,願景工程,讚!
大武阿嬤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到聯合報「行的正義」專題,忽然想到2016年6月,我剛完成哈佛大學一年的訪學回、並開車走完了全美31城共2萬公里的壯遊回到台灣。然後從屏東鵝鑾鼻燈塔出發,步行縱走台灣的往事。
在偏鄉行之不易,只有自己用「走」的走過,才能深刻體會。特別是對年事已高的長輩來説。
高齡化社會老人被移忘的移動權,偏鄉的老人因為缺乏公共運輸,被迫要騎車開車,「老人載老人」成為常態。都會老人則面臨馬路紅綠燈秒數不足,以及欠缺人本精神設計的道路設計及駕駛禮儀,讓65歲以上老人成為車禍死亡的高危險群。
這些都是在眾多高度緊繃的政治議題之外,重要,卻常常被忽略的問題。
https://goo.gl/V6Rg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