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海外回台遊子的背後故事】
最近看到很多網友紛紛湧進很多旅居海外的名人、部落客或留學生的專頁,亦或是在境外輸入確診人數大增的新聞下方留言謾罵,說的話不外乎是什麼在當初是你自己選擇到國外去,還在國外過的這麼爽,出事了才想要回台灣,甚至把病毒帶回來之類的酸言酸語。
說實話,深為旅外的台灣人,看到這些一面倒的留言還蠻難過的。我當然知道目前台灣境外輸入確診的人數不斷升高(事實上,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包含加拿大、美國、中國等各國都有一樣的問題和困境),尤其這禮拜加拿大政府一直呼籲滯留海外的公民趕快回國,待在國外的人可能無法承擔經濟或醫療風險,趕快回加吧,在這波返加浪潮下,加拿大之後海外輸入的確診人數一定會再攀升,但也只能接受,畢竟加拿大人回加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再怎麼樣,此時國家就是他們最後的依靠。
話題拉回台灣,我很想說的是,其實很多海外人士回國的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也不一定像新聞或網路論壇看到的故事一般那樣可惡、那樣不堪,讓我說說以下的事,給大家更多的理解和更寬廣的思考層面。
我在國外,能看到很多在海外遊子面臨的困境:有的是學校宣布停課,何時復課遙遙無期,幸運的話可能是一兩個月,有的甚至發出可能到九月都開不了學的警告,很多學生可能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足以支撐這段期間在海外的住宿費與生活費;有的可能是在這波疫情中丟掉工作(像這幾天加航就宣布要裁員五千多人,加拿大光是本周要申請失業保險的人就高達50萬等),不少人面臨房租、生活費都快斷炊的困境;也有的人沒有足夠的保險,可以支應萬一在國外就醫那高到嚇死人的費用…等,每個人都有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和不願和外人道的心酸。
當然,我們都知道目前最好的情況是不要移動,待在原地對個人或對國家都是最好的選擇。但也有很多人,沒有待在原地的本錢,尤其現在要搭飛機是有風險的,相信多數海外遊子更不會想要拿自己的健康甚至性命開玩笑,更遑論是所謂“故意把病毒帶回國”這樣害人害己的事情。
但是,為什麼還是要回去?相信這時候幾經權衡評估下,哪怕要冒著搭飛機這個被避之唯恐不及的風險都要回來,很可能就是因為回國是他最適合、甚至唯一能走的一條路。這時候的海外遊子,多數想的念頭只是「我想回家」,回到我熟悉、有家人朋友能夠保護我的家,這麼簡單罷了。
就像這幾天看到大家在痛罵歐陽靖一樣,其實現在懷有三個多月身孕又住在國外的太太,很能理解他的心情,也能理解他的決定,因為身為一名人在海外、看著疫情逐漸失控的孕婦來說,我的心情也是無比煎熬。
以我為例,早在懷孕以前,我就已經打定主意要回台生產,一來熟悉台灣的醫療系統,二來有全家人照料,也能好好休息做月子,不要重蹈以前我的姊妹在海外生產孤單一人、醫療系統不適應、月子期間無法好好休息,導致傷口久久不癒、身體後來大不如前的覆轍。
因此,早在疫情剛剛開始,加拿大確診人數還是小貓兩、三隻時,我就已經訂好回台的機票,家人也早就幫我訂好月子中心,全家人都忙著幫我準備回台生產所需要的所有一切用品,讓太太內心倍感溫暖,也堅信這是最適合我的方式。
但隨著這個月加拿大的疫情越來越嚴重,大家都說能不動是最好的,我也開始和先生說,我會不會得要做好可能要在加拿大生產的心理準備。
尤其現在加拿大的海外航線紛紛喊停、政府宣布鎖國除了加拿大人能進出,一律不准外國人進入、這邊醫療系統的負擔也越來越沉重,甚至不少醫院的醫療物資和人力都在崩潰邊緣。
所以要我在此時留在加拿大生產,其實我內心是很害怕的,會想著到時這裡的疫情會不會太嚴重,而排擠到其他人要就診甚至生產的醫療資源?這裡的醫院真的可以保護我和寶寶不被感染?甚至我完全沒有生產和帶嬰兒經驗,我會不會無法一個人照顧好寶寶?我在加拿大只有先生可以依靠,到時除了他誰能幫我的忙?現在外國人飛不進來,我媽自然也無法來幫我坐月子(但他老太太心臟不好也不適合嚴重時差又長期勞累),到時我該怎麼辦?多少個晚上,想到這些問題我就輾轉難眠。
我的家人知道我很容易想太多,天天安慰我等6月我要飛回去時,疫情一定好多了,我一定可以回台灣,到時全家人都會幫忙我,要我不要擔心、現在把心情和身體顧好就好。
當然,我也清楚搭飛機的風險,畢竟任何媽媽都會以寶寶的安全為優先。但是,除非萬不得以,基於上述種種考量,我還是想要回台灣生產,就算要我在飛機上不吃東西不上廁所、回台要自主隔離14天等我都可以做到,因為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回到台灣,回到那個會有人照顧我、讓我安心的地方。
這是我的故事,也是眾多旅外台灣人想回家的一個小小的縮影,我拿自己的故事出來舉例,不是我想討拍、討同情,我知道甚至很可能引起很多人的不諒解或謾罵。
但我只是想讓更多人聽到旅外人士的心聲,真的不是所有要回國的人,都是那些新聞刻意包裝、抑或是你腦海中想像的那樣十惡不赦的人。很多人的背後,只是一個簡單的念頭:此時,我們真的很需要回到溫暖的家罷了。
#疫情下所有人都不容易
#如果有多一點的體諒和包容
#大家才能一起勇敢堅強的走下去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