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導演一見鍾情的梁家輝】
1992年推出的情慾經典《情人》(法文片名:L'Amant),將於10月15日在台數位修復重新上映。本片改編自法國知名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的同名得獎小說,由香港金獎影帝梁家輝和《夜色》英國女星珍瑪琪(Jane March)主演。
故事以法國殖民時期的越南為背景,描述一個中國男人和一個法國少女之間一段跨越種族和年齡的禁忌之戀,片中兩人有大量正面全裸床戲,一刀未剪,堪稱是梁家輝生涯最大尺度演出。
#情人選角有夠難
男女主角是《情人》的核心,因此選角非常重要,導演尚賈克阿諾也為此苦惱許久。
因為原作小說設定女主角是十五歲半的少女,尚賈克阿諾決定要找年紀相近的素人演員,他在巴黎、倫敦、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發出了選角廣告,也大量訂閱世界各國的青少年雜誌。
在排除數千名人選後,仍然無法找適合的演員,讓尚賈克阿諾一度懷疑自己對女性失去興趣...後來,尚賈克阿諾的妻子偶然在一本英國雜誌發現珍瑪琪的照片,讓他如獲至寶,在親自面談後更加驗證他的直覺。「幾個月中我第一次證實了我在『身體本能』方面沒有問題,這個十七歲的鄉下女孩給了我一種直接的情感刺激。」雖然當時珍瑪琪還沒有任何表演經驗,尚賈克阿諾仍決定要起用她。
另一個角色「中國男人」,尚賈克阿諾一開始前往好萊塢尋找適合的人選,但是他發現當時在好萊塢能出頭的華裔演員大部份都是擅長武打的類型,跟他需要的溫文儒雅形象相去甚遠。
尚賈克阿諾轉往亞洲尋找,跑遍東京、北京、上海、台北、香港之後,依然沒有找到適合的演員,直到義大利名導柏納多貝托魯奇向他推薦梁家輝。
#一見鍾情的感覺
尚賈克阿諾表示,他很相信「一見鍾情」,選角的決定往往都是在一瞬間做出來的,只要一見到面,他馬上就會知道這個演員可不可行,「這種情況發生在布萊德彼特、裘德洛、史恩康納萊、珍瑪琪,還有就是梁家輝。」雖然尚賈克阿諾相當中意梁家輝,但是他因為擔心自己的英語能力不足,遲遲不敢接下這一角色,尚賈克阿諾花了很多時間說服他,他才終於接受,事後證明這個選擇是完美的。
《情人》將於10月15日一刀未剪重返大銀幕。
#BeautiMode #情人 #電影 #梁家輝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60的網紅淺堤 Shallow Levé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淺堤 Shallow Levée 首張專輯《不完整的村莊》實體串流 同步上架 ◎歌詞請開啟CC字幕 〈永和 Dear Friends〉 ◎MV:https://bit.ly/shallowlevee_DearFriends 淺堤四位團員皆出身高雄,因為演出工作經常需要到台北過夜,總是借住在永和...
大城小事小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京都迷訪談計畫(12)-就這樣在京都讀書工作13年了。優雅低調的台灣女孩
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無法返京所訂下的京都迷訪談計畫,就這樣一路延宕發表,到這一篇,終於到了最終篇了,其實這系列的訪談文字,大部分在三月就都全部完成了,但是因為發懶,到了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天慌地亂的,就這樣都已經進入處暑過的九月了,終於要發表最後一篇,上次就曾經提過了,最後兩篇訪談,我會留給目前住在京都的台灣朋友,上次分享的是對日本傳統與藝術非常專研的厭世京都,最後一位,則是一位已經在京都13年,唸完碩博士論文,也在京都生活工作的低調美女haiyo。
認識haiyo也是因為粉絲團的關係,當時看到她讀的是京都的龍谷大學,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馬上就想到了京都雙壁的作家-萬城目學所寫的小說-鴨川荷爾摩,裡面四個進行荷爾摩比賽的京都大學,其中朱雀組,就是龍谷大學,後來,那陣子還到另一位台灣朋友,她說她準備要去立命館大學念博士,有沒有這麼巧呀,剛好都是鴨川荷爾摩的大學與隊伍,哈!
雖然和haiyo只是網路聯繫的朋友,但是感覺她是位很謙虛低調的女孩,她的博士是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感覺很專業,在她的文字裡,更能感受到她是個喜歡享受慢步調的人,真的好適合在京都,她有一年的時間,願意騎上40分鐘的腳踏車去上學,真是令人佩服不已。文章裡的許多問題,她也回答的非常詳盡,果然是做研究的高材生,介紹了很多京都的好店家與散步的地方,還有真正與京都人相處的事,透過haiyo在京都生活的眼光與推薦,或許大家可以進入更悠閒更緩慢的京都,她提到她的夢想是在京都買一間有緣側的老屋(誰不想呢,哈哈),非常期待,也祝她夢想成真,還是非常謝謝haiyo願意參加這個計畫,也期待日後能帶家人在京都與她相聚。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嗎?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您好,我叫haiyo,來到京都已經邁入第13年了。在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京都留學。在大學時學的是日文,但因為認為語言僅是一種溝通工具,使我想要利用這個工具再擁有屬於自己的專業。我在日本的碩博班念的是社會學,主要研究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報紙,社會學系在日本不算太冷門的科系,主要分一般社會學以及社會福祉兩種。而我念的新聞學也是包含一般社會學之內,與台灣的社會學系印象有很大的差異。在漫長的留學期間,一開始在日式餐廳打工,後來開始接觸口譯翻譯以及教學等工作。目前為日企正社員從事翻譯工作。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工作)的原因是甚麼?
其實我認識京都是透過一位曾來京都交換留學的大學同學,我記得她結束交換留學時,一邊拿著相機的照片,一邊跟我述說關於京都的美好,讓我對於這座古都有很好的印象。同學當初也笑笑地跟我說,以我這樣慢步調的個性,可能不適合東京大阪那種大城市,京都可能最適合我。沒想到因為這句話,我就待了13年。
311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吧!那時候家人也希望我回台灣,但是剛好同時博班也錄取了!雖然掙扎但還是想繼續學業。在外國生活的確會遇到很多挫折或是困難,比起求學上的困難,我覺得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比較多。
例如,租房子的時候仍是有不少房東不想租給外國人,要不然就是要日本國籍的連帶保證人,對於保證人還有許多職業年收等等的條件。除了保證人還要繳納預付房租,禮金押金以及火災保險等等,在日本搬一次家就需要花上25~30萬日幣。這個是比辛苦的地方。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或日常生活)嗎?
起床洗漱後開始泡咖啡做早餐。是的!日本沒有美而美也沒有永和豆漿那種早餐店,基本上早上都是自己煮。像我這樣慢步調的人,還是無法像一般日本人選擇不吃或是在便利商店抓個麵包飯糰果腹。目前即使已經成為社會人,我還是寧願早起兩小時慢慢地吃早餐享受早晨。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這題蠻難的。如果要說的話就是來京都的第一年,什麼都不太知道,聽留學生的學長姐說京都都是用腳踏車代步的。所以我就騎了一年腳踏車上學,單程就要40分鐘,至今想想真的十分青春。但也因如此,我比很多人知道京都的小路,沒有紅燈就可以一路向北或向南的捷徑。往往這種道路是樸實卻很有味道的。
以前有很長的時間在圖書館,常常都是唸到關門。有一次身心俱疲出了圖書館要騎車回家,停車場滿地的黃色銀杏葉,像是絨毛地毯一樣,非常的美。看著看著竟然不自覺流出淚來,可能是身心太累,突然看到這樣的美景,內心突然非常感動。現在想想真的蠻浮誇的。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我覺得是京都人的性格吧!我想大家都有聽過京都人很難相處,講話也不好好說,總是拐彎抹角的。我覺得這蠻真實的,也真真切切感覺到。因為在京都的時間長,同時期的留學生朋友也各自發展,目前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以在地京都人為主。
這樣說吧!老京都人是無意識覺得優越於其他地區的人。這種與生俱來的優雅以及自信到現在還能感受到的。我與熟識的老京都人朋友曾聊過這個話題,我也蠻直接問說為什麼你們京都人這麼難相處?他笑著說,是啊!他也這麼覺得!他接著說,他從小被奶奶教導絕對不能給人帶來困惑以及麻煩。所以,即使是多年的鄰居,掃門前的地時也是絕對不能越界。這樣的教育之下,對於還不熟悉的友人更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是不失禮儀的作法。
這樣的想法是深植老京都人的生活,所以衍生出許多場面話。常見的例子如:京都人覺得你說話太過冗長,會說你這錶真好真漂亮。實際意思是請你注意時間。或是你在京都人家作客,京都人問你要不要吃茶泡飯?其實是想要讓你回家等等。
有人會說京都人陰陽怪氣,話都吞在肚子,不好好說。依我看來,這是他們慣用的一種表達方式吧!其實在熟識之後,京都人也是會付出真心來交往的。只是他們真的很慢熱很慢熱,到他們真心認同你的時候,這份友情也會長長久久。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櫻花跟楓葉的季節。比起其他城市,京都的櫻花與楓葉更有一種雅致。即使在京都多年,看過的櫻花楓葉太多太多,但還是在這兩個季節裡,讓我有一種「京都にいて良かった!(身在京都真好!)」的深刻感受。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騎腳踏車吧!京都市真的不大,若真的有時間我會建議可以租借電動腳踏車慢慢自己探險。京都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你會看到什麼風景。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街景,也會讓你感受到京都的美好。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我喜歡兩個區域,一是目前居住的四條烏丸區域。一是四條大宮周圍。烏丸區域大部分的人認為是銀行與辦公大樓的集中地,但其實也是祇園祭舉辦地點。周圍也有很多傳統產業的店鋪,可以享受在都會中感覺傳統的優雅。另一個區域是四條大宮,以前阪急電鐵還沒有烏丸跟河原町站時,四條大宮便是最終站,所以附近聚集了很多很道地的店家。很多都是觀光客比較難知道的在地店家,這個區域算是京都市中心的下町,所以其實對外國人都是蠻和善的。直到今天還是很常到這一帶與朋友聚餐。這裡很京都,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京都,而是很容易親近的京都。
訪談文章一樣非常長,haiyo因為回答的都很詳盡,也介紹很多好店與好地方,所以這裡就不全文貼出了,歡迎想看的朋友,繼續點留言的訪談文章詳讀喔!照片用了大家最想念的京都銀杏地毯,我想很多人都曾經被不經意遇見的銀杏與楓葉地毯打動過吧!
大城小事小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政府攻下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與四大城,伊斯蘭共和國總統辭職,英美紛紛撤離大使館的人員與僑民,阿富汗人民頓時陷入恐慌,開始想盡辦法大逃亡(包括瘋狂地想要站在戰機輪子上,跟著飛到美國,這不是阿湯哥的電影,是現實,也是悲劇)。
相信許多人在看到這則新聞,知道塔利班政府曾經協助窩藏主使美國911事件的賓拉登,也看到民眾對於塔利班政府的恐懼。只是,為何塔利班政府如此讓人懼怕?推薦《戰火下的小花》(The Breadwinner, 2017)這部動畫電影,關於在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統治下,人民的艱苦生活與女性的壓迫與為難。《戰火下的小花》肯定能為你解答目前這則政治的時勢題,讓我們理解為何阿富汗民眾現在如此恐慌(Netflix)。
.
#嚴苛的塔利班法律
《戰火下的小花》是部由加拿大女性作家 Deborah Ellis 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關於2001年之前的塔利班政府時代(阿富汗伊斯蘭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1994-2001),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的悲傷故事。
當時的塔利班政府,是以極為嚴格的伊斯蘭教法,針對人民的日常生活與各種作為,明定條規,以侵犯人權的方式,統治人民。在伊斯蘭教法的統治之下,只要人民的行為侵犯法律,將會被棍棒打死、亂石砸死等,各種極刑處死。
.
#塔利班統治下的女性
伊斯蘭教法女性的生活,更是嚴格到密不透風。女性不能受教育、不能閱讀、不能上街、必須按照規定穿戴黑色罩袍波卡(burqa),若有冒犯,各種不同等級的嚴厲懲罰,將會化成殘酷的肉體折磨。
加拿大女作家 Ellis,是位關心女性與兒童的人道主義者,她的作品主旨,都是圍繞在受害/受虐的女性與兒童。在1997年,她到阿富汗旅行,訪問當地生活在難民營的女性,聽取許多受難女性的故事,最後創作出《戰火下的小花》,又名《Parvana》,也就是主角的名字。之後,在2002年,續集《Parvana’s Journey》發行。電影《戰火下的小花》是根據2001年的第一部《Parvana》。
.
#11歲女孩扮男裝外出購物與打工
小女孩 Parvana 的父親,原本是個教師,但是在蘇聯與阿富汗戰爭期間,失去了左腿,只能當個地攤小販。結果,又被人陷害入獄。Parvana 一家,頓時失去生活依靠;父親入獄,哥哥已經過世,家裡只剩下女人與幼兒。只是,媽媽姊姊都不能外出工作,弟弟還在懷抱之中,這家人該如何打工、購物與生存呢。
媽媽與姊姊已經都是明顯的女性,喬裝外出有困難,弟弟年紀又太小,於是 Parvana 決定剪去長髮,喬裝成男孩,外出擺攤賣東西,同時兼營代讀代寫,果然,Parnvana 成功取得物資與金錢,還結識一位也是喬裝為男性的小女生,兩人一路上相互扶持,也想辦法籌錢到監獄賄絡,設法營救父親回家。不過,這只是故事的開始,接下來還有許多危機、危難與人生難為。
.
#故事中的故事
在電影中,Parvana 對著自己的小弟弟、朋友、還有在危及中的自己,講述一個關於「不知名男孩」的故事,這個童話故事,描述的是 Parvana 不願意面對的過去與恐懼,也是一家人的夢魘。最後,Parvana 必須找回故事中男孩的身分,克服內心的恐懼,找到她心中缺少的那則解釋,並且發覺戰亂中的生命意義,才能終止這場夢魘。
這場宛若夢境的象王故事,充滿豐富色彩與想像力。讓小女孩的悲傷,顯得不那麼令人恐懼,也讓沙漠中的戰亂城市,顯得不那麼悲觀死寂。象王的故事,也告訴 Parvana,行善、存善念、懷抱希望、與面對恐懼,才是平息象王憤怒的唯一方法。
.
#戰亂中的珍寶
在戰亂中,連生命都難保,更別妄想任何財富。戰火中的小花 Parvana,看似即將失去一切,最後,還是找到在她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瑰寶——家人。
「我們的家鄉處於帝國交戰的邊緣, 家園位在興都庫什山脈利爪下的一塊飽經滄桑之地,被北方灼熱的沙漠之火燃燒著,黑漆的瓦礫緊靠著冰山,我們的家鄉叫做奧利安娜,是崇高、誠摯之鄉。要字句鏗鏘,而不是提高嗓音,雨水會讓花朵綻放,而不是雷聲。」
戰爭無法解決問題,人間需要的是愛。
.
#其他戰火中的穆斯林電影
倘若,看完《戰火下的小花》,你不禁深受感動,還想在多了解阿富汗戰火下的女性故事,可以再追看《Osama》(2003),與《戰火下的小花》有一樣的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背景,也是1996年之後的政治情勢。
或者,由伊朗籍的法國作者與導演瑪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所撰寫且改編的《茉莉人生》(Persepolis, 2007),也能夠幫助認識中東局勢。
〔《茉莉人生》少女眼中的近代伊朗:矛盾與荒謬的戰爭與革命〕
https://www.creative-comic.tw/special_topics/99
《茉莉人生》:淵源流長的波斯芬芳
shorturl.at/ruX12
.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最後,倘若你還想了解庫德族在兩伊戰爭時期(1980-88)的屠殺遭遇與逃難,推薦《詩想:看見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與風土》,第一章就是關於一位女性作家在小時候,與詩人父親逃難時的所見與懵懂。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7533
這幾天看到看到阿富汗的大逃難,覺得自己現在能夠健康快樂地生活在許多政客吵吵鬧鬧的土地上,其實已經是地球上很幸運也很幸福的人類了。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
#第48部電影
#2021年8月17日
#戰火下的小花
#Breadwinner2017
#阿富汗 #塔利班 #女性
#穆斯林電影
.
恰巧有空時,記得到《愛與城市光影》電影旅遊團,填個問卷喔。謝謝。:)https://tinyurl.com/yfcad4nl
大城小事小說 在 淺堤 Shallow Levé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淺堤 Shallow Levée 首張專輯《不完整的村莊》實體串流 同步上架
◎歌詞請開啟CC字幕
〈永和 Dear Friends〉
◎MV:https://bit.ly/shallowlevee_DearFriends
淺堤四位團員皆出身高雄,因為演出工作經常需要到台北過夜,總是借住在永和區的朋友家中,且剛好有非常多北部朋友都住在永和區,因此經常在工作之餘在永和與朋友們相聚聊天,〈永和〉這首歌曲就是在描寫與台北朋友之間的互動。來自高雄的團員看見臺北朋友在大城市的光鮮亮麗,總不免會心生自卑感,認為台北的他們都很堅強穩重,自己是那樣地不如人。然而歌曲後段漸漸地卻也唱出,其實看似風光的他們也會有脆弱害怕的一面,而一直在努力著的自己,其實也沒那麼不好吧。
〈薄冰上跳舞 Dancing on the Ice Lake〉
淺堤首次嘗試以小說式筆法創作歌曲,描寫歌曲中的我跟著一個行為奇異的女子走進山裡的過程,最後女子停在了一片結冰的水面上,在薄冰上起舞,並邀請我一起加入他的跳舞。這首歌曲歌名引用來自德國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罪行》的前言自序:「我們的一生同樣都在薄冰上跳舞,冰層下極冷,若不幸落水,很快就會喪生。」歌曲故事啟發來自《挪威的森林》,在專輯中隱藏了一個訊息是,專輯曲序第一首歌曲〈樹影〉與這一首〈薄冰上跳舞〉實際上是兩首前後敘事串連的歌曲,
〈樹影〉是我走入山裡尋找「不完整的村莊」,〈薄冰上跳舞〉則是我跟著一個奇異女子走入山裡。但最後我們一起在冰面上共舞,其實也暗指著這個奇異的女人也可能就是我自己。在〈樹影〉歌曲中間段落出現另一個不同音色的女主唱人聲也是一個隱藏的線索。這首歌曲同時也是來自對社會日常的觀察與反思,那些會獨自在路上做出特別的肢體行為的人們,他們看似不完整,但也許才是走在前面優雅漫舞的人,而看似「正常」的我們,或許也並非如此置身事外。
〈陷眠 Daydreaming〉
◎MV:https://bit.ly/shallowlevee_Daydreaming
〈陷眠〉是一首台語歌,「陷眠」一詞即是台語中的「做夢」。歌曲討論人們在社會中行走,上班工作生活的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我們追求的、煩惱的到底是什麼呢?此曲為淺堤先前赴韓國演出後的創作,走訪數個城市後,發現人們不論是在哪個國家的大城市,在都市之中努力打拼的我們,疑惑與煩惱的事情似乎都是一樣的。然而這樣的我們,是醒著做夢還是在夢裡睡著?
—
◎淺堤《不完整的村莊》全專輯曲目
01〈樹影〉The Village
02〈永和〉Dear Friends
03〈信天翁〉Albatross
04〈火車〉Train
05〈月光〉Moonlight(feat. @deca joins 鄭敬儒)
06〈陷眠〉Daydreaming
07〈石頭〉Wish Upon a Star
08〈多崎作〉Colorless Youth
09〈薄冰上跳舞〉Dancing on the Ice Lake
10〈傳道的人〉Seeker
---
淺堤 Shallow Levée 首張專輯《不完整的村莊》
🔥 實體串流 同步上架
🎧 線上串流聆聽
→ https://rock-mobile.lnk.to/TheVillage
💽實體專輯購買↓
〖限量簽名精裝版〗
• 小白兔唱片:
https://bit.ly/2YbjdUR
〖平裝版〗
• 火氣商舖:
https://bit.ly/3fM8E0z
• 小白兔唱片:
https://bit.ly/3ecuw4H
• 誠品網路書店:
https://bit.ly/2Bitupj
• 佳佳唱片:
https://bit.ly/3fymALb
• 五大唱片
https://bit.ly/2UVADmm
• 台中 元氣唱片行
• M@M Records
#首張專輯實體串流上架
#不完整的村莊 #TheVillage
#ShallowLevée1stAlbum
→ Facebook:淺堤 Shallow Levée
→ Instagram:shallow_levee
大城小事小說 在 Sandy采聿老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作者) 最近發表了她的新創作《The Ickabog》,目前故事放在網站上供讀者免費線上閱讀,要到2020/11才會正式出版原文,所以中文翻譯還要再等等了。但是喜歡英文小說的年輕讀者不用擔心,這是我台灣學生錄製的中文導讀,內容是Chapter 1: King Fred the Fearless 第一章:無懼之王佛萊德 (暫譯)。
第一章基本上都在介紹出場的主要角色和場景。我覺得跟其他章節比起來,稍微比較不好讀,因為有很多不好發音的地名和的人名,而且又是初次閱讀。所以聽聽我的中文導讀了解故事內容之後,再去聽我朗讀第一章的英文故事,會順利很多喔!點這個連結去聽:https://youtu.be/eWaSo9XdPv8
故事發生在一個豐裕富庶的小國家Cornucopia,人民豐衣足食。國王稱自己為Fred the Fearless,他有兩個很愛逢迎拍馬屁的臣子Spittleworth還有Flapoon。國家的首都在最南邊,是一個叫做Chouxville的大城,以美食馳名中外。首都北邊有兩座城:以乳酪聞名的Kurdsburg,還有以肉品聞名的Baronstown。在更往北邊走是美酒之鄉Jeroboam,那裡出產極為香甜的葡萄酒。在最北端是惡名昭彰的Marshlands沼澤地,沼澤地和南方的城市不一樣,那裡土地貧脊,沒有什麼物產,最有名的大概只有那個關於怪獸Ickabog的傳說了....
---
嗨,我是Sandy采聿老師。歡迎追蹤我的Facebook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sandytsaiyu/
J.K. Rowling新作品《The Ickabog》完整全文線上閱讀
https://www.theickabog.com/home/
---
Vector Designed by macrovector / Freepik - https://www.freepik.com
大城小事小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不試圖控訴、不博取同情、也不採取勵志的角度
作者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
呈現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什至想自我了斷的心情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看見台灣街頭社會中
既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有著貧困者相互扶持的集體力量
本書另收錄五名資深街友工作者的故事。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透過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思考:
城市的存在與發展,難道只為了善待特定人群?
是否可能包容所有在此生存的住民?
透過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思索: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九二一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八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2018年以《無家者》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五十一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