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多一點,浪浪飽一點
這個活動是全家辦的要大家捐點數給流浪動物飯吃
然後他們要我分享我跟泥褲的故事
有買我第一本書的人應該都知道了
但為了這個活動還是簡單寫一下好了
【陳泥褲和我的故事】
陳泥褲今年已經是十四歲的老男人了
我大學時領養了他直到現在已經過九年的寒暑
(他當時應該是五六歲吧應該)
大三下還是大四的時候一股養狗的衝動莫名的湧了出來
在這之前已經養過了不少有的沒的動物(蛇蝌蚪螃蟹兔子魚老鼠蜘蛛壁虎等等)
一直都很想養狗但因為家裡潔癖的關係未能如願
然後剛好可能是緣分 那時看了李察吉爾的忠犬小八
看了十二次哭了十二次覺得狗這種動物真是太棒了
(當然之前也有遇過很多被棄養等主人的狗 這又是別的故事了)
原本在網路上找收容所的大狗想領養
(我的目標是想要養很大的黑狗 像巴褲一樣)
剛好那時南投有一家秋田犬舍的老闆生病過世了
很多隻秋田犬要徵求認養
一股熱血爆裂開來
便從桃園龜山衝往南投騎了七個小時
(來回十四個小時)
一到現場看到很多狗都瘦巴巴髒兮兮的在狂吠
繞了一圈最後在一條白狗的籠子前停了下來
那條狗不是特別大而且我沒特別喜歡白色
但這傢伙就一直看著我 其他狗都在吠只有他沒吠
然後他就舔了一下我的手
當下就決定是這條了便取名為陳泥褲(NIKU 日文的肉)
然後就從2011年的8月14日領養到了現在
陪我從大學畢業到找工作到後來去美國和加拿大再回台灣
他右眼瞎了裝義眼還有一大堆毛病
噴了我好多錢堪稱會動的百萬名車
雖然是個冷酷又宅的男人
平常我們都沒有話講只靠肢體語言互動
但是卻是九年來一直陪在我身邊不離不棄的傢伙
希望大家如果有能力就去認養然後好好養到老死
讓收容所的貓狗少一點 終養絕不棄養
以上是陳泥褲的故事
謝謝大家看完
#全家浪浪超級任務
#愛多一點浪浪飽一點
#將點數變成浪浪的糧食
12/2-1/26間,消費者只要透過簡單的三步驟,全家就會將捐贈的點數轉換為八里保育場內浪浪
的所需糧食,提供協會所收容近450隻流浪貓狗的餐食需求,讓他們有溫飽的一餐!
活動方式:只要到全家app的點數頁面,並點選「點數做公益」就可以輸入要捐贈的點數
點數做公益網址:https://app2.family.com.tw/home/RedirectApp?type=point_welfare
(小提醒:需使用手機點選,才能連結至全家app的點數做公益頁面喔)
全家FamilyMart
大四喜龜山 在 Psycho.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老愛提從前,尤其是有過快樂的從前。
.
出國前,跑了一趟重慶南路幫外甥女買英文練習題,發現大學時代常逛的幾間書局,都在打折出清。十二月天,台北火車站一帶氣溫28度,我提著一包參考書跟還沒包裝的聖誕禮物,走近「歇腳亭」點了一杯檸檬綠茶。已過晚餐時間,我額頭、腋下大爆汗張望著街上明滅的招牌,在南陽街井字巷弄裡來回,用足跡做反覆記號。看著一張張手寫佈告,Deja Vu的詭異感覺才退去,結束營業這幾個大字,在我臉上搧了幾記耳光,熱辣辣的。
.
這裡封存著我曾有的人生轉折,就在2005年即將升大四的夏天,「畢業後要做什麼?」這句話一直壓在心頭,心想:「好啦!這下真的要變大人了,想退也退不了。」某晚心一橫,決定放棄設計本科,在批踢踢研究所版爬文幾個晚上,小心翼翼捧著媽媽給的三萬塊現金,循著地址到補習班,目標是跨科考明年度的傳播類研究所考試。人生最後一個暑假,我選擇重新來過。
.
夏天結束,我從龜山(銘傳設計學院在桃園校區)搬到台北天母,生活圈半脫離學校對我是種解脫,不少同學或老友都知道,大學中後期我被欺負得有多慘。看著搬家公司將家當打包上車,約好台北見,我騎著機車從龜山、迴龍一路穿過新莊、三重,接著從環河切過,民族西路再到中山北路,最後抵達天母的新住處。這一刻才真正有長大的感覺,因為我開始喜歡改變,改變才能更靠近想要的未來。
.
同一年,遇到了一首歌叫做《知足》,其實我很討厭字義上的知足,擺明就是非得要忍受所不能忍受,如果可以,誰不想像個小孩任性揮霍,可是我們都很清楚,沒有人能一輩子都是小孩。起起落落的32年,每當面對失去,特別是巨量的失去,我會開始數還剩下什麼,有什麼是不離不棄在身邊,一旦手心將它們握緊了,這種安全感就是超級瑪莉的星星,無敵。
.
處於無業狀態,膽敢燒光存款實踐為期一個月的旅行計畫,斷後路的瘋狂行為原本不該存在我的人生劇本。只是這一年,送走了幾個很愛的朋友、家人,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其實灰心到底,失去方向,內心有很強烈的念頭,想去好好看看這個世界,感受舒適圈外有多遼闊,不再只是嚷嚷。
.
我會記得一生一次的2016,流過的眼淚如此多,眼淚過後能夠感受溫暖。尤其是認真看著這篇年末感言的你們,提醒我不會是一無所有,「知足的快樂,叫我忍受心痛」。從前的快樂一定是回不去了,倒不如期待將來,將來有那麼多可能,想要的精彩一定也在裡頭。不管此刻你人在哪裡,倒數那一刻別忘了對自己輕聲說新年快樂,全新的2017年才正要開始。
.
「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著我們。」—2016.12.31. 威廉在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