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善感
詩人/ 柏森
⠀
這一刻的我
又更加覺得
從某一個人的生命裡完全消失
是件温柔的事
⠀
夢到一抹逆光的影子
其實還能偷偷睥見
他的笑容
散落太多時光
碎屑般掉在肩上
他從我身後變出了一朵小白花
是星期日下午的陽光。
⠀
在夢裡說了很多情話
明白自己
只想說給一個人聽
所有事物的速度跟著怠慢
開始在意一個人之後
連同對方傳訊的頻率
也跟著關心了起來
⠀
然後,就更慢更失落──
下大雨了。
*!*
上周六是詩人陳顥仁新書《愛人蒸他的睡眠》發表會,與談者是詩人曹馭博,詩生活久違的詩歌活動,感謝讀者抽空參與,把書店塞滿。聽著兩位詩人從東華聊到寫詩的心路歷程,台下不少讀者偶爾思考,偶爾笑出聲來。我坐在櫃檯有時候看詩人,有時候看讀者,這樣的時光是我最喜歡的書店畫面,一群人因為喜歡詩聚在一起,討論詩是什麼?單是這個問題,就足夠讓我覺得浪漫。
活動後,詩人忙著幫讀者簽名,我站在一旁看著,真希望像今天如此熱鬧的畫面可以一直在書店發生。後來,詩生活的第一代小幫手柏森來了,看著她稚氣的臉,看著她說話時會笑的眼睛,也想到她有時候會在Fb寫一下與詩有關的想法。轉眼就四年了,我從柏森還是高中生就認識她,之後看著她出版詩集《灰矮星》,直到今天,她還是想要寫詩下去,莫名其妙地讓我覺得,努力把書店開下去吧!
這世界一定還有很多像柏森一樣喜歡詩的孩子,他們可能先是讀詩,然後寫詩,然後出版自己的作品。我想,詩生活可以成為這些孩子接觸詩的第一個地方,或者是,至少在台北,至少未來幾年,如果有人需要詩,至少還有詩生活。
疫情持續,我們都被這場大雨淋溼淋傷,但至少我們是一起在淋雨。只要在一起,就不孤單,就可以鼓勵彼此,要相信雨過天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回憶打著大大的糖果結:給孩子的情書」散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鈞堯 內容簡介: 回憶,在時光之河跳動,在未來的某一個章節,孩子,我們一起品嘗,一顆巨大無比的糖果。 大人呀,總是不放過可以說教的任何機會。但是,作者吳鈞堯巧妙地發現,老家屋後木麻黃上用童軍繩綁的吊床...
夢到跟不認識的人在一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是病在痛,還是心在痛?」
近中午忽然感到暈眩,和七年前那次讓我決志在台北找工作,離家人近一點,免得死掉沒人知的暈眩感是一樣的。
那次我人在新竹,暈眩的時候沒辦法站起來,孩子都去台北了,我很怕就死在家裡,沒人知道。因此這次的暈眩襲來,最強烈的感受是恐懼。
所幸有過經驗,也在學正念的時候,學過面對疾病時的態度,這次的經驗整個順遂多了,也趁機做了好多正念練習。
剛發作的時候,我沒有接納當下身體的狀況,發揮「美德」,硬撐著參加中午的會議。
歷經從床上移到電腦前面,集中注意力和大家報告我負責的案子,等大家充分表達意見後,我已經冷汗直流,衝到廁所吐了好幾次,攤在地板上好一會兒才有力氣爬回床上。
我告訴自己,該是練正念的時候了。
我記得有一次跟教我正念的李燕蕙老師抱怨感冒,老師很認真的對我說,要感謝每次的逆境讓我們有機會練習,在更大的挑戰來的時候才有能力面對。現在不練,什麼時候練?
反正這時候什麼事都不能做,能作為的都是心,也是心讓自己痛苦,那就來練心吧。
正念第一步驟。接納。
接納我就是發作了。接納我就是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做事了。
想著過去我做了什麼蠢事害自己,對現在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因為心情翻攪,更不舒服。
擔心週三上課時暈眩還沒好,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和姨媽一樣的疾病,對現在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讓自己更焦躁。
正念第二步驟。好奇、不批判、不評價的觀察整個狀況。
好奇、不批判的看著自己的暈眩,平心而論,其實暈眩不會痛,除非自己犯賤動來動去。
我好奇、不批判的看著自己的暈眩,看著自己閉上眼睛,還會轉轉轉,其實還挺有趣的。
很快的我睡著了。做了一個愉快的夢。但是起床又開始擔心了。
我有個在社團認識多年的朋友,沒講過幾次話,倒是常常夢到她。
只要我進入重病的狀態,我就會夢到我和我離世的姊姊,要不然就是和她去玩。而且都是很美的地方。像這次就是歐洲的博物館。
醒過來前,我是感到幸福的。但醒過來後我開始擔心—哇!這次我一定重病了,才會夢到這兩位指標性人物。
覺察到自己的擔心後,我把自己拉回來正念的狀態,正正的活在當下,不評價一件事情的好壞。夢就是夢,憑藉著夢到這兩位指標性人物來算命自己病重,實在是缺乏證據力。
不亂擔心,其實也就沒事了。
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躺。躺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想起有事情要做,嘗試坐起來,我又想吐了。
於是我接納現況。好吧,反正我未來身體不行時,也是要躺著,那就來練躺吧。誰說躺不用練呢?
躺的過程中有數度掛念想工作,也有無聊想坐起來的衝動,但我就是一次一次把自己拉回來,好好躺著,好好的呼吸,好好的和自己在一起。
想和別人在一起,想和事情在一起,那是我們從小養成的習慣,讓我們在這個世界能夠存活。
但和自己在一起也是同等重要的。出生的時候是和自己在一起,別人在忙也是和自己在一起,搭公車、讀書、算數學,那都是和自己在一起。不習慣和自己在一起的人,無法靜下來學習,不習慣和自己在一起的人,無法安心終老。
可惜小時候喜歡和自己在一起被評價為搞自閉,早已被認為是不對,不正常,很悲慘才會如此的狀態。其實練習和自己在一起是正常又重要的事,和練習人際相處一樣的重要。
這次我好好的拜訪了我身體的每一吋肌膚骨骼和認得的身體器官。我只能說,身體的國土可真是複雜遼闊啊,我們實在欠我們的身體很多的正視與拜訪。華燈初上,聽到兒子回到家,我都還沒有拜訪完呢。
我想上廁所,試試看站起來,昏昏的,但是好九成了。
我走到客廳,和兒子邊聊天邊吃飯。吃完飯,他收桌子,我把iPad拿出來把這段經歷寫下來。
身體有狀況,除了身體的痛,真正讓自己痛上加痛的是來自於責怪悔恨過去的自己做了什麼,擔心如果好不了,未來怎麼辦,還外加不習慣和自己獨處。
如果能夠接納過去的已經發生了,無法改變; 能夠接納現在的狀態就在這裡了; 接納未來的事情即使無法親力親為,天也不會塌下來,只要能夠習慣和自己相處,駕馭自己無法停歇的心,其實病痛所帶來的苦就相對來得單純多了。
**請勿擔心,也不需要問候我。我能打這篇長長的文章就表示我元氣恢復了。剛發作的時候,隱約看到手機亮起來,大一新生求救說找不到線上上課的連結時,我光想聚焦看清楚訊息寫什麼就都快吐了,而現在能打這麼長的文字,肯定是沒有問題了。
photo credit: 郭葉洋
***********************
想參加郭葉珍正念溝通工作坊但老是被秒殺,怎麼辦?只要您登記了想上課的意願,每次我有開課,我就會依照登記的順序來詢問您上課的意願。課程內容一樣,只是參加的人、遠距或實體上課的差別而已。您只要登記一個就好。
1. 父母專屬正念溝通工作坊的意願登記: https://forms.gle/B4Ffic9Y2Wo5uHkz8
2. 正念溝通工作坊(非父母專屬)的意願登記:https://forms.gle/pEzNsrWsgLKjahgc8
3.實體的工作坊:您可以到台灣正念工坊(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indfulnessCenter )的粉絲頁私訊您的意願。
~[時時正念]line貼圖(文字版)~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84967/zh-Hant
~[時時正念]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10111/zh-Hant
~郭葉珍的《和自己,相愛不相礙》~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723qf8r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夢到跟不認識的人在一起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婆問了我一個問題,關於她有甚麼優點。
她提醒我除了喜歡她的陰道以外的。
我心中想了一下,很快的就大約說出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優點,就是發生事情時,她不會第一時間就怪罪他人,而是會先反省。
從這裡的聊天,我繼續的說我看到的一些夫妻現象。
如果兩方都是第一反應就是先怪罪他人的話,夫妻間的摩擦應該會很大,動不動就好像小粉紅般說覺得對方「辱我」。當然這種關係很容易破裂,但破裂的卻也未必是悲劇。
比較可憐的,應該是其中一方是反省,另一方是怪罪他人。他們只要一發生一些事情,習慣怪罪他人的那一方,就只會怪罪自己的另一半,而另一半因為會反省,往往不以反擊為重。
他有沒有可能反省後,覺得自己沒錯,就會為自己辯護?
不是不會,只不過,通常自己另一半是第一時間就攻擊你的話,他們的脾氣或語言暴力是很本能的比較大。會反省的人,在關係有摩擦時,往往會吃情緒強度的悶虧。
這種失衡的情況,往往會讓肯反省的人心想「算了算了」。
也因為這樣的悶虧成了常態後,只會助長怪罪他人的那一方。
我和我太太在一起近十年,沒有吵架的原因,除了我喜歡她的陰道,應該就是我們雙雙恰巧的是屬於有內省能力的人。
而且我們也都是喜歡內省活動 —— 閱讀的人。
我有我很喜歡,而且會一直追踪閱讀的修行類書籍,和其他心理學系列的。我老婆也一直都閱讀她所追踪的命理風水和股票投資。
閱讀是一個很內向的活動,你閱讀的時候,其實有很多機會就是在跟自己對話。
對話些甚麼?
你在思考著剛讀到的資訊,有沒有道理?
假如有道理的話,厲不厲害?
如果厲害的話,又厲害在哪個點?
講到這裡,你可能覺得我又在置入性行銷的告訴你們閱讀的重要性。
我覺得要閱讀得進入狀態,其實你基本上會進入了一個泡泡裡面,跟外在的世界暫時隔離,你的閱讀才會「入了境」。
這個境,就是思考的境,反思之境。
如果只是短期的露水情緣,靠浪漫或激情就夠了。長遠的夫妻關係,除了要有愛和慾,雙方會內省的話,摩擦就可能大部份時候只發生在器官上。
談到差不多,我的老婆才告訴我她夢到一個人,而那個人恰巧的就是甚麼事都怪罪他人的。
我就故作不驚訝的表情,很理所當然的說:「嗯,我應該就是吃妳的分泌物多了,開始知道妳在想甚麼了。」
她就笑我是在播種預撩她。
之後我們聊到一些認識的朋友,在夫妻關係上,都是第一時間攻擊老公。一直不斷攻擊,到最後老公出軌了。出軌了,當然是連翻更瘋的攻擊。
這對婚姻有幫助嗎?
肯定沒有。
持續折騰了半年後,我們看到她語氣是改了,但實際的想法完全沒有改。
以前是用罵來告訴老公他的不對,現在沒用罵的語氣了,但內容是一樣的。其實,在某程度上,是有點虛偽的。
很不公平的地方是,這個人和她的老公都是不看書的。
我的問題是如果這位老婆用看書來訓練反省,會不會有幫助呢?
我真的不知道。
而且這個實驗室需要長時間,才能把一個人從沒看書訓練到喜歡看書,然後配搭以之前和之後的夫妻關係的進展,這很有難度。
總結來說:
第一,會反省的人,不一定是喜歡看書,不過看書是用來提升反省力,很不錯的修煉。
第二,選老公老婆的話,自己先學會反省,再找個也是會反省的人,才能容易長遠的經營。
第三,如果有衝突的時候,你從來沒有第一時間有遲疑的話,很大機會你是不反省的那個人。
第四,如果你真的都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錯,你不如堅持不做運動,堅持亂吃東西,堅持睡眠不足,和堅持不戴口罩吧。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工商時間=========
目前由於疫情,全世界就只有台灣是有開課的,台灣的同學們,如果你們想要報名請快點聯絡我們的客服人員詢問課程。
客服帳號
LINE:@darkart
or
LINE: @hph4575h
也歡迎填表後,再聯絡客服,加速報名速度。
https://forms.gle/SX1J5XjiAK8h3saEA
#追女班
#毒辣NLP
夢到跟不認識的人在一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回憶打著大大的糖果結:給孩子的情書」散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鈞堯
內容簡介:
回憶,在時光之河跳動,在未來的某一個章節,孩子,我們一起品嘗,一顆巨大無比的糖果。
大人呀,總是不放過可以說教的任何機會。但是,作者吳鈞堯巧妙地發現,老家屋後木麻黃上用童軍繩綁的吊床、昔果山七號與三合院中庭……,自己一切的家常,對孩子來說一切都不尋常時,故事出現了——他看見孩子,聲勢壯闊地喊:「牛、牛,你們看,有牛呢!」狀似看到了龍或麒麟等祥獸,讓孩子驚呼的「牛」,著實像是史前遺跡了。沒錯,這是孩子的另一個世界了。他選擇述說自己的成長經歷、遙遠遊子思緒,來跟孩子、家庭、故鄉連結在一起,讓愛與親情不斷地流轉、延續,踏實真誠貼近生活,溫柔而寧靜地陪孩子認世界。
全書分為三輯,輯一、萬物的名字,依自己為原點,雙腳作半徑,邁開腳步。輯二、與風雨結婚,不論討厭與喜歡、願意與不願意,生活不會停。輯三、長大的童話,期勉孩子勇敢堅毅,同時果決回歸。三十篇父與子溫柔的對話,〈家的意義,常在離家以後〉領著孩子,回到「昔果山七號」,說給先祖與眾神。〈我的閱讀,有樹、有風、也有豬〉父子倆多想知道一隻豬怎麼做夢?又夢到什麼了?〈很遠與很近,探問人生兩種方向〉孩子鄭重對著父親說,我揉眼睛,因為我不知道是山在動,還是雲在動。點點滴滴,述說著成長路上一起前行的父子關係,由生命原鄉到認識世界,溫暖雋永,深情動人。
作者簡介:吳鈞堯
曾任《幼獅文藝》主編,出生金門,獲《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小說獎,梁實秋、教育部等散文獎以及九歌年度小說獎、五四文藝獎章。《火殤世紀》獲二○一一年台北國際書展小說類十大好書、文化部第三十五屆文學創作金鼎獎。二○一六出版《孿生》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獎助。二○一七出版《100擊》,是作者對散文創作的重新撫觸與嘗試。現專職寫作,執筆兩岸華文傳媒等專欄。

夢到跟不認識的人在一起 在 夢到跟陌生人在一起 - 女孩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夢到跟 陌生人在一起. 女孩. 2018年7月21日23:50. 不知道女孩們有沒有人要這樣的經驗就在前天晚上做了一個很甜蜜的夢印象中是跟一位長得很帥的男生在一起一起約會一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