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點到9點,為人體胃部的運作活躍期,是一天中最能完善吸收營養的時段。所以在一日三餐當中,都應維持均衡與規律,其中又以早餐尤為重要,而晨間來杯養分均衡的精力湯,已是許多人開啟美好一天的養生儀式。也因攝取足夠必要營養元素,便能在一天當中維持思緒清晰、心情愉悅、腸保健康,更能讓精神飽滿又充沛!
「精力湯」指的是由蔬菜、水果、芽菜、堅果、穀類、豆類、種子、蕈菇、藻類、香料、油脂等營養食材,經過調理機充分調和而成的全蔬果汁。當中富含酵素、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兼具低脂高纖優勢,尤為符合現代人營養、效率、均衡的飲食需求,亦可稱之為「喝的全營養食物」
多元蔬果食材中的豐富養分,能有助於修補細胞回到穩定狀態,其中兼具抗氧緩老作用的植物生化素,對於降低血管細胞病變及減少罹患各種慢性病之防禦有良好貢獻
「元氣精力湯」基礎方程式=1-2種蔬菜+1-2種水果+堅果+淨水。食材內容可由喜好自行調整搭配,但仍建議在蔬菜、水果、芽菜、堅果、穀類、豆類、種子、蕈菇、藻類、香料、油脂中,每次能含有上述類別中的6-8種食材,也盡可能避免每次都喝一樣的配方,如此更能幫助身體攝取多元營養。以下「盛夏健康的五杯精力湯」我們一起來喝看看吧!
❶元氣活力綠拿鐵
🥗食材
奶油萵苣50g、青花椰苗50g、鳳梨200g、蘋果150g、熟毛豆仁50g、無調味綜合堅果 10g、飲用水300c.c.
🥗營養
奶油萵苣具利尿、改善心肌收縮及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青花椰苗具有極佳抗氧化力,含有酚類、醇類等物質及膳食纖維。鳳梨中含高纖、酵素及維生素B1,不但可以消除疲勞,還能增進食慾。蘋果的果膠能降低體內膽固醇,而多酚則能增加體內的好膽固醇。毛豆富含蛋白質,並具有養顏潤膚、改善食欲不振與全身倦怠的作用。堅果則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體內膽固醇,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還能降低腹部脂肪
❷紅潤嬌顏青春露
🥗食材
甜菜根50g、去籽熟紅棗10顆、桂圓20g、熱紫米50g、熟紅豆50g、黑芝麻粉10g、熱水300c.c.
🥗營養
甜菜根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氣體的濃度,進而放鬆平滑肌、舒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紅棗能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氧量,對補血有幫助,也提振精神,且讓氣色紅潤。桂圓性溫味甘,可益心脾,補氣血。紫米富含花青素,具抗氧化功能,有助清除體內有毒的化學物質和自由基。紅豆富含水溶性纖維與寡糖,有助排便,使腸道益菌增加,維持腸道健康。黑芝麻中富含豐富的抗氧化劑天然維生素E,可減少自由基產生,清除老化代謝產物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延緩皮膚衰老
❸腦力發達植物奶
🥗食材
熟南瓜150g、蘿蔔嬰50g、核桃20g、鮮洋蔥10g、薑黃粉5g、黑胡椒3g、無糖豆漿300c.c.
🥗營養
南瓜含有的纖維、葉酸和鉀、鎂可改善血壓和膽固醇水平。蘿蔔嬰含維生素E,可減緩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與自由基的產生,預防大腦、身體器官衰退,同時幫助延緩肌膚老化。核桃中的卵磷脂,能增強大腦活力,消除大腦疲勞,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工作效率,且能修復受損傷的腦細胞,預防老年癡呆發生。洋蔥有豐富的槲皮素,可抗發炎、降低壞膽固醇濃度,使血管暢通、保持彈性。薑黃裡的薑黃素是優異抗氧化物,可中和自由基,達到延緩老化的作用。黑胡椒裡的胡椒鹼可以大幅幫助身體對薑黃素的吸收。豆漿含有植物雌激素黃豆苷原,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功能
❹睛彩粉紫優酪乳
🥗食材
紫甘藍50g、桑葚50g、藍莓50g、檸檬汁1顆、枸杞20g、無糖優格150g.、冷水150c.c.
🥗營養
紫甘藍、桑葚、藍莓皆含有更豐富的維生素C、鉀、銅、花青素,其中維生素C有助於生成膠原蛋白,具備美肌作用 ; 鉀則可防水腫、控血壓;花青素更具備強力抗氧化能力,能延緩老化、預防疾病、將低眼部水晶體變混濁,對預防白內障等眼疾有正面助益。檸檬富含鉀,可讓更多氧氣送入大腦,同時修復肌肉細胞。枸杞俗稱明眼子,富含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和鈣、鐵等健康眼睛的營養物質,故有明目之益。無糖優格為營養密度高的乳製品,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與其他微量營養素,可用來預防體重增加及心臟代謝相關疾病
❺潤腸養胃消化飲
🥗食材
香蕉200g、木瓜100g、熟銀耳50g、熟秋葵50g、亞麻仁油2茶匙、藍綠藻粉5g、冷開水300c.c.
🥗營養
香蕉含纖維及果寡糖,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果寡糖則有助腸道益菌繁殖,改善腸道菌叢,幫助排便。木瓜富含膳食纖維、果膠及酵素,有益於延緩血糖上升,同時它也是腸道益生菌重要的能量來源,能夠維持腸道功能健全。木耳富含豐富膳食纖維,不只可增加飽腹感、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秋葵內部的黏液可以附著在胃壁上,有保護胃部的用途,對於視力保健、調節血壓、預防肥胖、緩解便秘等都有助益。亞麻仁油可降低膽固醇和血糖,並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或是慢性發炎。藍綠藻為大自然中純淨的植物,具有多種膳食纖維與營養,以促進新陳代謝,提升元氣與防禦能力
#停看聽
⚠️所有食材在使用前,務必清洗乾淨,特別是生食材料;若為特殊體況者,這應由主治醫師指示下斟酌使用,食材則以熟料為主
⚠️精力湯建議15分鐘內喝完,因當中營養素十分活躍,會因接觸溫度、空氣和光線而遭到破壞,放置時間越久,營養素也就流失得越多
⚠️使用生食材料時,挑選無農藥、自然農法生產的蔬果與食材為宜,又以具有相關認證規範之選項尤佳,且每次使用前皆需徹底洗淨,以提高食用保障
⚠️剛開始飲用精力湯者,建議可些微提高水果的比例以增添風味,待適應之後再漸進調整成趨向前面內容所提及之材料建議配比。目標在於每次都能喝進食物的全營養,善用四季當令蔬果食材,便能幫助身心獲得完善養護
⚠️尿酸偏高或痛風者,在製作蔬果汁的選用食材時要特別控制豆類食品的量,以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降低造成代謝異常之風險,避免使尿酸數值上升。而慢性腎衰竭與洗腎者,則因多數精力湯多具高鉀、高磷特性,若要飲用務必先和專業醫師討論合適食材與攝取量,再行斟酌應用
⚠️體質屬性
寒性體質: 常見症狀為臉色蒼白、有黑眼圈、手腳冰冷、貧血、低血壓、大便稀軟、小便量多色淡、唇色淡、舌苔白潤、虛弱怕冷、鼻子會過敏、喜熱飲、話少、精神萎靡、婦女生理期常延遲等。虛寒需要溫補,宜選擇偏甘平、溫熱食材如核桃 、南瓜、龍眼等,多有滋補元氣、養心安神的功用
熱性體質: 常見症狀為臉色潮紅、體溫較高、經常口乾舌燥、口苦、口臭、小便量少色黃 、經常便秘、舌苔較厚偏黃、晨起有眼屎、眼睛有血絲、容易流汗、煩燥不安 、婦女生理期常提前等。燥熱要用涼補,宜選擇平性或涼性食材,可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足量飲水。但高甜度水果易上火,不宜多吃
⚠️吃早餐的重要性
http://kaijun.com.tw/trend-59/
#凱鈞話重點
#盛夏健康的五杯精力湯
多肉紫米繁殖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後哺乳飲食&超強發奶食譜
迎接期待已久的新生命,媽咪的重責大任正要開始,接下來一連串的新生兒照護與帶養都是學問。其中,又以親餵母乳的問題最令媽咪頭疼,「我的奶量會不會不足?」、「該怎麼吃,乳汁才夠營養?」、「哺乳期該怎麼吃,乳汁才夠營養且不會發胖?」以上種種問題透過專業營養師的說明,媽咪將可輕鬆度過哺乳期。
親餵母乳的好處多多,乳汁提供許多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其中所富含的荷爾蒙、酵素、免疫細胞與抗體更是增強免疫力、減少生病的重要營養來源。對媽咪來說,親餵母乳也能帶來不少附加價值,例如:加快瘦身速度、增進親子關係等,因此,可說是最理想的哺育方式。然而,媽咪在產後的飲食必須同時兼顧恢復元氣、分泌乳汁與健康瘦身,想要達成其實不難,只要充分掌握飲食原則,不僅可以補充懷孕和生產時所流失的營養素,更能促進乳汁生成且不發胖。
產後補身,刺激食物OUT
媽咪在懷孕及生產的過程中,不僅消耗許多熱量,還流失不少營養素如鈣質,生產時的出血也使體內缺乏鐵質,因此,應均衡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纖維質、鈣質、磷等各種營養素,但若此時不慎攝取其他不該吃的東西而導致身體不適,那就得不償失。
在產後的坐月子與哺乳期,媽咪對食挑選要更為謹慎,無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因為肚皮與會陰部的傷口正在癒合,1~2週內應盡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例如:酒精烹煮的麻油雞與薑母鴨、含有咖啡因的茶與濃咖啡,否則會加重發炎反應與抑制子宮收縮、延長惡露排出時間;辣椒、蔥、薑、蒜等調味品,僅能少量攝取,切勿過量。也許有些媽咪會遵守古老傳統,認為坐月子期間必須大量食用酒與麻油,然而,早期是因為建築物保暖度差,必須透過酒精與麻油暖身,如今科技發達,無須透過這些方式來達成,若媽咪真的想吃,盡量煮久一點,讓酒精能夠揮發。
基本上,自然產與剖腹產在產後的飲食並無太大差異,食材挑選方面應盡量以當季食物為主,因為當季食材的營養素豐沛,又可避免食入為了保鮮而添加的人工化學藥物。由於剖腹產媽咪的傷口復原期較長,除了術後必須先比照開刀後的飲食,等到排氣後才能進食之外,必須從低渣食物開始,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盡量避免會脹氣的食物,如:奶類、蛋類、豆類與發酵製品(如:麵包、饅頭),因脹氣可能使傷口疼痛與嘔吐,地瓜、芋頭、洋蔥則可依照個人體質自行評估是否要食用。
哺乳飲食原則=發乳量+營養素
對於哺乳媽咪來說,首重乳汁的分泌量與營養度。到底在哺乳期間應該如何安排飲食,才能使母乳量與營養度充足呢?
認識母乳
母乳量與營養度和媽咪的飲食狀況息息相關,曾祺營養師強調,母乳當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分,寶寶在6個月前僅需飲用媽咪的母乳,便能獲取充足的分量;其次是脂肪,母乳中的脂肪可提供寶寶所需熱量的50%,其中成分包含三酸甘油酯、少許膽固醇、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α-次亞麻油酸)、長鏈不飽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與167種以上的脂肪酸,可幫助寶寶的神經系統、視網膜等發展;再來是相當重要的蛋白質,包含酪蛋白(α-乳蛋白、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素與血清白蛋白)與乳清蛋白,這些物質可促進寶寶免疫系統發展、幫助對抗病毒、病菌,並且增進礦物質吸收;醣類則供應寶寶所需的熱量,包含乳糖、醣蛋白、單醣與寡醣,這也是母乳嚐起來會甜甜的原因,這些成分可促進鐵質與鈣質吸收、幫助腸胃道益生菌的繁殖;最後為維生素與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D、鐵都佔有相當重要的分量。
發乳飲食要點
認識母乳的成分與好處後,相信媽咪會更明白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的重要性,除此也應適時的運動、促進身體營養素的生成。準備開始哺乳的媽咪,最重要的是水分充足、口味盡量清淡,並且選擇較優質的蛋白質,曾祺營養師舉例說明,同樣為肉製品,純豬肉片較貢丸來得好,因經過加工後的食物,蛋白質營養度會被破壞,因此,建議食用看得見食物原形的新鮮肉。至於哺乳媽咪的營養素攝取,基本上與一般成人相同,僅需額外增加500大卡的熱量、15公克的蛋白質來供哺乳所需即可,建議總熱量控制在2350~3050大卡。例如:50公斤的媽咪原本僅需攝取蛋白質50公克,哺乳期間則可增加為65公克。
哺乳期每日飲食建議
對於某些媽咪面臨泌乳量不足的問題,曾祺營養師認為,媽咪必須讓身心保持在愉悅的狀態下,勿給自己過度的壓力,哺餵母乳是上天賦予人類的能力,只要順應自然,透過寶寶吸允、大腦刺激與適量按摩,並且在食物補充對的成分,便可輕鬆進行哺乳。其實促進乳汁最重要關鍵其實僅為「充足的水分」,例如:豆漿、牛奶都是具有優質蛋白質的水分來源,都適合媽咪攝取,花生豬腳湯屬於較為油膩的料理,攝取過多的油脂不僅無助於乳汁分泌,還會增加多餘的熱量。
對於母乳媽咪在坐月子期間時常食用薑母鴨、花生豬腳湯等油膩湯品,曾祺營養師特別提醒媽咪,不要再有「一人吃、兩人補」的錯誤觀念,因為這些食材添加的油與酒精較多,容易使媽咪發胖。此外,由於媽咪將母乳擠出後,因身體熱量流失而容易感到飢餓,應從每日建議攝取量增加500大卡,也就是將這500大卡做為3份點心的熱量,在哺乳後食用,以減少飢餓感,而這3份點心可選擇水果、牛奶或紫米紅豆粥這類較健康的食物,特別是湯水類最佳。
由於發奶量與體質有關,若媽咪已經遵循營養師的建議均衡攝取五大類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適量按摩與放鬆心情,那麼只要靜候母乳生成即可。切忌尋求來路不明的偏方或中藥,應選擇低熱量高纖維的優質料理較好。
飲食地雷
除了乳量不足外,哺乳媽咪更怕是不小心吃到地雷食物而退奶,導致奶量不足。到底哪些食物會使媽咪退奶呢?無論是中醫或西醫學來說,目前並沒有經過研究證實真正會導致退奶的食物,但部分食物可能導致泌乳量下降,因此,哺乳媽咪可以記錄每日的飲食內容與泌乳量,觀察哪些食物會造成影響退乳現象,並且盡量避免,才是最佳因應之道。
基本上,常見的退奶食物有筍類、菜頭、竹筍、蘆筍、花椒、韭菜、空心菜、豆芽菜、大白菜、水蜜桃、奇異果、鳳梨、水梨、大麥芽、人參、麥茶、薄荷、菊花茶、冰品、青草茶、咖啡,至於產後不適合吃的食物則包括酒精、咖啡因食物(咖啡、茶、巧克力、可樂)、帶殼海鮮(蝦、蟹、貝類)
發乳食譜
媽咪在坐月子期間,不僅要顧好自己的健康,同時也得兼顧母乳的產量,特別為了產後哺乳媽咪所設計的食譜,包含主餐、湯品與甜點,可說是美味又健康。
【豆腐咖哩雞】
食材:紅蘿蔔1條、青花菜1/2顆、馬鈴薯2個、洋蔥1/2個、起司片4片、蘋果1顆、板豆腐2塊、帶腿排的去皮雞腿1支、咖哩塊4塊。
做法:
1.將咖哩塊用熱水泡開,放入雞肉塊醃製。
2.紅蘿蔔、馬鈴薯、蘋果洗淨、去皮,切滾刀塊;青花菜用水燙熟。
3.把步驟1醃好的雞肉塊煎至全熟。
4.洋蔥炒軟,加入紅蘿蔔、馬鈴薯、板豆腐、蘋果塊及雞肉,拌炒後加入步驟1的咖哩湯汁,小火煮20~30分鐘後關火。
5.擺盤後放上燙熟的青花菜即可。
海帶芽魚片湯】
食材:海帶芽5g、當季新鮮魚肉40g、食用油1湯匙(1T)、薑片少許。
做法:
1.乾海帶芽沖洗後用涼水泡開。
2.熱鍋後加入食用油,把薑片爆香,放入魚煎一下,最後放進適量的水煮滾即可。
【腰果豆奶】
食材:生腰果1湯匙、低脂牛奶120C.C.、無糖豆漿120C.C.。
做法:
1.將生腰果洗淨後用電鍋蒸熟。
2.用果汁機把步驟1的腰果、牛奶及豆漿一起打勻即可,依照不同季節調整溫度飲用。
媽咪該補充營養品嗎?
許多媽咪為了增加奶量與乳汁的營養度,不僅攝取過多的食物與熱量,甚至自行購入市面上的營養食品。其實除非媽咪有營養不良或長期茹素的習慣,否則只要按照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提供的建議量再增加500大卡即可。若媽咪本身吃全素,可能會有缺乏維生素B12或DHA的狀況,此時可適量補充鈣片與魚油,但這部分建議與醫師進行討論後再食用較佳。
多肉紫米繁殖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因氣候溫潤暖活,全年皆為作物生長季,有利農耕,所以很早就發展稻米、糖和茶葉等內銷與出口事業,成績斐然!其中,米飯不僅是日常主食,更衍生出各式具代表性的米食製品,像是粥、米糕、米粉、米苔目、粿條、碗粿、粽子、湯圓等。西部與東部是稻米主要栽種區域,像是位在西部的嘉南平原,長年產量充沛,足以供應全台內需市場;而東部平原相對狹小,但因水質、土壤與空氣等條件得天獨厚,稻米品質精良,特別是台東池上、關山,及花蓮富里、宜蘭礁溪等地的稻米,皆各獲高評價,因此品質也反映在其售價上
大眾食用的白米飯又稱梗米或蓬萊米,米粒圓潤透光,口感微黏軟Q,樸實風味令人難以抗拒。而隨著健康飲食意識抬頭,市場的白飯食用需求較早年減少,政府部門進而輔導農民轉型,便開發出各式更為健康的米類品種,並廣更受消費者青睞。米飯不只美味,不同品種所蘊含的營養價值更是對於健康很有幫助,以下就列出「5種必吃的稻米」,在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更幫助我們營養充足,元氣滿分~一起來吃飯吧!
❶白米-營養有元氣
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澱粉補充來源,其分子小,分解後的碳水化合物,能夠立即被身體消化、吸收、轉變成葡萄糖,適量補充如同人體能源,以增加活力
❷紫米-降脂緩疲勞
含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改善腸胃機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維生素B1含量高,可強化神經系統、改善腳氣病症狀,減緩疲勞。並含有鋅,對男性攝護腺保健有助益
❸糯米-滋養增食慾
含有維生素B群,有助於恢復活力、提升食慾;富含磷,可以協助澱粉與脂肪代謝,供給能量。中醫認為,糯米其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食用後可暖身,具禦寒、滋補作用。但因消化不易,建議一日不超過150公克
❹糙米-高纖護腸道
其比白米高出6倍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健康、增加飽足感,並減緩澱粉分解和吸收。也因GI值低,可穩定血糖上升速度;而其豐富的維生素B群,則可使肌膚、頭髮、嘴唇保有潤澤力,並預防口腔發炎,日常適量食用,是良好的養身食材之選
❺黑米-抗氧保視力
因含有黃銅類化合物,所以可助血管的滲透壓維持正常水平,且血管可增加彈性,防止脆性破裂。亦含有葉綠素、維生素C、胡蘿蔔素、花青素等,可改善缺鐵性貧血,清除自由基以對抗氧化與衰老,同時能調節免疫力及保護眼睛,預防失智。因此有「長壽米、補血米」的稱號
❤️稻米種類有哪些?
🔸以米質特性來區分,稻種分為粳稻、秈稻、糯稻
⏩粳稻就是蓬萊米,粳米的形狀圓短,顏色透明,米粒局部有白粉質,口感Q軟適中
⏩秈稻俗稱為在來米,秈米形狀細長、透明度高,煮熟後口感略硬,較乾、較鬆且不黏
⏩糯米顏色呈不透明,以形狀區分為圓短的「粳糯」和細長的「秈糯」,煮熟後米飯口感軟黏且Q
🔸依加工方式不同,米類分為糙米、胚芽米、白米
所有的稻穀,不管是粳稻、秈稻還是糯稻,只要稻穀僅經過脫殼步驟的便稱為「糙米」,脫殼後又經過去除部分米糠層便成為「胚芽米」,如果脫殼後又去掉所有米糠層、胚芽的就是最常見的「白米」。胚芽米介於糙米與白米之間,若將糙米泡水發芽,就成發芽米,其口感略帶酸性,其營養價值更高,腎臟功能耗弱及糖友均可適量食用
❤️經典好米
➡️高雄139號─不美卻風味優異
🔸主要產地:台東/花蓮
米粒外觀不如其他品種晶瑩好看,但稻穀長期保存新鮮度較佳、食味佳,米飯Q軟且有黏性。其穀粒稍大,短圓飽滿,為豐產品種
➡️台粳2號─飯香濃郁,大粒滿足
🔸主要產地:嘉南平原/花蓮/台東
米粒大,晶瑩透澈,心、腹白率低,煮飯後粒具黏彈性,口感甚佳,香味濃郁,口味、品質均是台灣米中的資優生,適合做炒飯、泡飯、便當
➡️台粳8號─穩定高產量,全台都在吃
🔸主要產地:苗栗/嘉南平原/宜蘭
具高產量及穩定表現,穀粒稍大且飽滿,米粒透明度佳,外觀品質良好,為台灣栽種最多的稻種之一。不過不耐儲存,收穫約兩個月後,食味值會下降,是其缺點
➡️台粳16號─不必配菜就津津有味
🔸主要產地:嘉南平原/花東
產量高且適應性廣,尤其在南部與東部均可發揮高產能力。其米粒飽滿整齊,直鏈澱粉含量低,具有優良且穩定的食味品質,煮成飯或粥不必配菜就能吃得津津有味
➡️黑糯米─打遍天下無敵手
🔸主要產地:花蓮光復/壽豐/雲林
又稱紫米,是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族人的傳統農作物,原稱「黑粟米」,不易種植,產量不高。黑糯米全世界都有,但絕大多數有一股土腥味,唯台灣的黑糯米是又香又美味
➡️台中秈10號─秈米品種中的王牌
🔸主要產地:台中/宜蘭三星
是足與粳米(蓬萊米)一較高下的秈米上等品種,美味程度超越一般粳稻,並具有高纖、低澱粉的特點,口感不黏不膩,又軟又Q,咀嚼時散發淡淡香甜滋味,且不易有飽脹感
➡️桃園3號─香味長存,當紅的新香米
🔸主要產地:桃園
為新銳蓬萊米香米品種,具芋頭香味,米粒大而完整,圓潤剔透晶瑩,因其品種優良、香味久存,而被命名為「新厝香」或「新香米」,米飯絕佳口感,放涼了風味仍絲毫不減,反而更為美味
➡️泰國茉莉香米
泰國為世界最大米之輸出國,而茉莉香米為大宗在國際上知名度甚高,而泰國農博士將一般長米接種香蘭,因此培育出近似茉莉香,其米型瘦長,國際上稱為長米,較有黏性,煮食需要長時間,水和米的比例是1:1.4
➡️台南11號─輸日救災,驚為天米
🔸主要產地:嘉南平原/花東
栽種面積最大,尤以南部、花東最多。日本2011福島核災後,日商來台購糧,試吃台南11號後「驚為天米」,成為指定輸日的品種。其米粒外觀及透明度良好,完整米率高且耐保存,稻穀經四個月儲存,食味仍良好,適合做壽司、便當飯
➡️高雄145號─139號漂亮升級
🔸主要產地:高雄/屏東/宜蘭/花東
是以高雄139號與日本品種絹光米混合而成,其米粒外觀晶瑩剔透,穀粒整齊,心、腹白率低,碾米品質佳,完整米率達71.8%以上,比一般品種68%高上許多。米飯冷卻後保持又Q又香的特性,適合製作高級壽司、燴飯、廣東粥和便當
➡️益全香米(台農71號)─滿室撲鼻芋頭香
🔸主要產地:台中霧峰
是台灣蓬萊米中最重要的香米品種,米粒具有淡雅芋頭香氣。台農71號取名為益全香米,主要是紀念已故稻米專家郭益全博士耗盡多年心血,由日本種與台灣種配種培育而成。益全香米的米粒短圓飽滿,外觀晶瑩剔透,品質與台粳9號不分軒輊,但軟黏度略勝一籌
➡️台粳9號─壽司、飯糰的專業米
🔸主要產地:彰化/台中/雲林/花蓮/台東
品質高、栽種風險低,收穫量穩定,是目前最常見的米種。其米粒顆粒大,白粉質比較高,潔白飽滿,米質穩定,食味極佳且耐儲存。不僅外觀好看,口感、Q度、黏彈性均屬一流,煮成的米飯冷掉後不會乾,是專門種植來製作壽司的首選
➡️紅糯米─原住民的瑰寶
🔸主要產地:花蓮光復
屬香米的一種,是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族的傳統農作物,又稱「紅粟米」,每年7月收成,只收一季。由於栽培管理不易,每公頃產量僅二千公斤左右,採收時需花費較多的時間與成本,連阿美族本身都只在重要典禮上才會使用。紅糯米富含維他命A/E/胡蘿蔔素/鐵/蛋白質,是維護眼力及婦女進補的天然營養食品
➡️越光米─全球最高品質的日本品種
🔸主要產地:宜蘭/彰化
原產於日本新瀉(古名越州)的越光米,被稱為「越州之光」,是天皇御用貢米,米粒外觀晶瑩剔透、皎潔如月,粒型整齊,心、腹白率低,碾米品質佳,完整米率達72%以上,比一般品種68%為佳。煮出的米飯,彈性、黏性與甜度都恰恰好,食味值極優;米飯冷卻後,仍保持Q勁與彈性,非常適合製作高級壽司與各式米食料理
❤️稻米停看聽
⚠️煮飯時在水裡滴入適量好油,煮出來的飯就能更具光澤,米粒也較不會黏在一起,自然鬆散且粒粒飽滿,不會沾鍋
https://reurl.cc/e89Ovj
⚠️煮飯加醋或檸檬汁,可使飯潔白柔軟,且不容易壞。因醋可使PH值(酸鹼值)降低,微生物較不易繁殖生長之故,如果是做炒飯用,加點醋在內,可減低炒飯的油膩感
⚠️白米拆封後倒入大的保鮮盒或保鮮罐裡,處於18度以上又潮濕的環境最容易招來米蟲,所以米最好存放在10~15度、乾燥且陽光不直射的環境,建議把米放入冰箱保存
⚠️有機米與普通米的區別,在於種植環境無受污染,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禁用農藥、化肥等人工合成物質,且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一般米則無限制。有機米的產量不高,品質高,黏度介於糯米與一般米之間,口感優良,但售價高很多
⚠️吃冷飯原來更健康?!相同分量的冷飯比熱飯多了10%的「抗性澱粉」,熱量低了3∼5%。抗性澱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因在小腸內不會被吸收消化的特性,和膳食纖維類似,且保健功效更具廣泛,可促進脂肪代謝、腸道健康及延緩血糖上升,因此趁熱吃的觀念正漸漸被扭轉
⚠️白飯屬於精緻澱粉,吃多了確實會發胖,但過猶不及都不好!其實精緻糖比精緻澱粉,更容易使人發胖且負擔也高。若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會影響腦部跟神經組織健康,亦會造成腸胃裡的壞菌繁殖增加,提高便秘可能性,且因攝取碳水化合物少,體內糖分不足,就會分解肌肉做代償,基礎代謝變差,進而使整體機能紊亂失序
⚠️煮好米步驟:沖洗2次後,再以飲用水洗淨,浸米可提高米粒的含水量,讓澱粉容易轉變為游離糖並完全糊化,增加米飯香甜黏稠口感。糙米、五穀米吸水量差,多泡2~3小時為宜,胚芽米約1~2小時;而燜飯是影響米粒熟化的關鍵時刻,煮熟後,可進行燜飯約15~20分鐘,利用鍋內餘溫使米粒能充分膨脹、水氣均勻分布,令糊化更均勻,美味程度也隨之提升。而若偏好顆粒口感,則就可省略此步驟
#凱鈞有食力
#5種必吃的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