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Jivan和Mira都有很大的進步!來德國一年了,這才有「駛入正軌」的感覺。
Mira每天呈現「催促」我快帶她去托嬰中心的狀態,大聲說早安,自己跑跳進去,總是說上學很開心,老師是她的好朋友。Jivan呢,週五我去接他,還沒到大門,只是經過室外遊戲區,我隔著圍欄看到他,喊著:「寶貝,回家嘍!」他竟然哭喪著臉說:「妳怎麼這麼早來,我還不想回家。」於是我隔了一個小時才去接他,他表示:「我想要最後一個走。」我問:「不會太想我嗎?」「不會!」⋯⋯
所以很明顯,#居家防疫幼稚園 很難營運下去XD 什麼原因?孩子需要玩伴、需要刺激、需要盡情跑跳的場域。特別是換到了大學附幼後,孩子的世界一下全打開了,Jivan回家說著黑人同學會跟他說英文,說著有講捲舌中文的弟弟一直跟著他,說著坐著輪椅的那個女生發生什麼事了,整個氛圍變得很活潑與包容。一切盡可能「正常」運作後,很感恩兩個孩子都能順利融入德國教育體系。
總要出去闖的,選好學校後,相信孩子,做他們堅強的後盾。
_
一直在想怎麼回答有個媽媽問我的問題:#支不支持提早教孩子?聽起來很弔詭,我每週的生活紀錄,都配上手作給孩子的教材和在家的玩中學系列,但我個人是偏向「不需要」提早教的。這個課題我和接受華德福教育六年、荷蘭菁英中學六年的Ra聊過無數次,我們一致的看法都贊成「不刻意早教」。
不過,界定教什麼「內容」,其實才是談論最主要的癥結。所有孩子入學後會碰觸到的「學科」教育,我認為就交給專業的教育者,課程的設計絕對是經過評估和反覆操作,適合該年紀的孩子能理解的範圍才納入教科書的。
當前,我除了確認Jivan能持續發展中文的聽說讀能力,就是培養孩子樂於發問、發現、發掘,摸索孩子未來能發光的位置。
其實,也沒那麼偉大啦,就是Jivan想知道的,我用我還算擅長的方式,變出「玩」的教育模式;他今天問怎麼會下雨,我們就認識水循環,他今天問火山怎麼會爆發,我們就來動手找書和做模型,他老是亂拿衣服穿,我們就來討論天氣。#孩子是我的教案指引,我腦袋常會少根筋,是孩子的這些「為什麼」,讓我每天都有想不完的教學活動設計。因為我不想回答「不知道」,也不想直接「餵」答案,#我們怎麼回應提問_會影響孩子建立日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媽媽來教,就怕期待太高,適得其反,「我是為你好耶」卻變成孩子覺得家裡沒溫暖,父母沒說出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能會成為壓倒或推遠孩子的阻力。學習本來就不是輕鬆的事,#與其逼著孩子坐下學,#不如先養成孩子樂於學。我們現在放學後每天都會玩的,就是 #感官發展遊戲了!它的好處是多面向的,同時也不會消耗親子關係。這些日子下來,Jivan很讓我和Ra誇目相看,因為他投入在感官遊戲時,一小時反覆操作著同一種素材和動作,那樣的心無旁騖會讓我們看見孩子的無限可能。
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腦袋過早地學,但連握筆都沒辦法正確使力,反而造成更多的挫折,現今教育提早出發,但人類發展的成熟進程仍然與一百年前一樣,就衍伸出更多的現代壓力。五歲時提早認字的孩子,與七歲才開始認字(研究顯示最適合開始認讀的年紀是七歲)的孩子,他們之後在學習上的表現並沒有差距。
所以結論是:Earlier isn’t necessarily better, more isn’t better if it’s too much. (提早學不一定比較好;如果太多了,那多就不代表越好。有點像「少即是多」的概念,譬如孩子課本內容全都會,學習成效會比做了一堆自修和習題但課本內容只掌握八成的孩子好)。研究見書“The Self-Driven Child: The Science and Sense of Giving Your Child More Control Over Their Lives”.
寫了這些,只是提供一些方向與見解,我會直接說:**母親的位置,是在幫助孩子「建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關心生活周遭的知識。**
那,孩子先會了,日後上學老師在教時會不會無聊?我無法保證,看人吧!孩子提前想知道,陪他找答案也無妨,重點是過程。如果是我,會因為自己稍微會一點而多些自信,如果是Ra,他曾經就痛哭過在學校學不到新知識;我問了Jivan,他的回答是:只要是跟他喜歡的好朋友一起學,再一次也沒關係。
至於我有沒有這個孩子先學未來會無聊的疑慮,老實說:不太有。因為經驗告訴我,四歲的他很快就會忘記⋯⋯(聽起來有點悲傷哈哈哈哈)而且如果用中文以外的語言再學一次,根本是新的東西啊!然後,我很避免制式化、很固定的操作,一定都有「遊戲」做為包裝。同齡的孩子會百位數加減法,我可以等到Jivan八歲再會就好,#強灌溉的稻苗只會淹枯,很多都只是「比較的心態」在作祟,我要著力的不是孩子「不會什麼」,而是孩子「擅長什麼」,哪個方面能帶給他信心。
在家,還是先營造愛的環境是首要嘍!不管要不要帶孩子一起學習,愛,才真正是成長的養分。
#開始調整成每天放學後一起操作感官發展活動
#Jivan_4Y8M
#Mira_1Y10M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美感365」介紹 訪問作者:羅安琍 ANLY 內容簡介: 4季美感練習x 48組生活提案 6大美感原則x 48個美感行動 5感感官體驗x 48句美感小語 培養美感的第一步,就從翻開本書開始吧! 什麼是美?請把眼睛、心和感情打開,就能讓美萌芽。 ...
「多感官教學教案」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Jivan小天涯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多感官教學可以增強記憶!?|老師不藏私感官遊戲分享 的評價
- 關於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香港五感感官劇場-Bb幼兒互動形體劇場Hong Kong Childcare ... 的評價
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美感365」介紹
訪問作者:羅安琍 ANLY
內容簡介:
4季美感練習x 48組生活提案
6大美感原則x 48個美感行動
5感感官體驗x 48句美感小語
培養美感的第一步,就從翻開本書開始吧!
什麼是美?請把眼睛、心和感情打開,就能讓美萌芽。
本書以「美感」為核心,運用精美圖文,從春夏秋冬出發,連結五感、色彩、質感、形貌、飲食、衣著、居住空間、節慶等,幫助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掌握美、透過引導與練習實踐美。現在就翻開本書,種下美的種子,培育美感發芽、成長、扎根、茁壯,一年365天,天天與美同行。
作、繪者介紹:羅安琍 ANLY
知名時尚插畫家,橫跨文學、時尚與藝術三大領域學位。將近20年的教學與創作資歷,陸續擔任教育部全國家政核心教師、教育部美感教育北區種子教師,曾榮獲臺北市優良教師、全國教師工會縣市SUPER教師獎肯定。多次贏得全國教案比賽、臺北市行動研究創新教學等獎項。精擅手繪時尚插畫,並獨創AnlyGirls為品牌人物,作品廣受歡迎,常於書報、雜誌、包裝設計、社群網絡及時尚活動等不同媒體亮相。創作風格兼具優雅、時尚及甜美,充滿療癒心靈的魅力,多年來累積深厚功力。陸續出版10餘本個人著作,如《我的第一本時尚服裝插畫書》、《100個在旅行中繪畫的技巧》、《四季穿搭時尚彩繪》、《Anly時尚禮服插畫》等。
作者粉絲頁: Anly時尚插畫
出版社粉絲頁: 幼獅樂讀網
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他們對任何你所標的點有興趣,你都可以跟他們來場知識之旅。你說的故事、現場的相片、他們問的問題、歷史脈絡的討論,都會讓孩子超越我們所受的歷史教育非常多。』
▌我的「知識地圖」
很多人不能理解,Google 服務能用到怎樣的程度,小弟(蔡依橙)野人獻曝,介紹一下我的「知識地圖」。
這是我近一年讀書過程中,順手查過的地方,每一個點,都有一個故事、一個歷史、一個原因我會去看他。我用衛星模式、地形模式、行政區模式分別看過,並點擊裡頭的照片,現在又有 360 照片,很能瞬間實際感受現場。
因為 Google 陣營的平板還輸 iPad 很多,所以暫時寄生在 iPad 上使用。在不同書籍、不同時候的閱讀,交會在附近的位置上時,就會產生很多有趣的事。
▌廣島原子彈 vs 關島
例如,讀美軍基地的時候讀到關島,過陣子,讀廣島原子彈的時候,查 B-29 轟炸機起飛的 North Field,才發現他離關島非常近,只是戰後廢棄了,主要設施都移到周邊更大的島上。
從 Google 衛星圖來看,就很清楚可以知道太平洋「為什麼在那些位置有島」,又為什麼某些島比其他島的軍事意義更為重大。
▌吉里巴斯 vs 夏威夷
像是,新思惟之友林新曜醫師去過吉里巴斯服務後,我就對這個國際換日線為了他特別轉彎的國家很好奇。點擊後,才發現跟我之前念的二戰珍珠港事件,距離不遠。
但為什麼美國要了夏威夷,沒拿吉里巴斯?放大一看就知道,吉里巴斯是環礁,陸地面積不大,海拔不夠,與夏威夷紮實的陸地差異很大,你是美軍將領,也會選夏威夷。
▌與自身經驗結合
進一步使用桌面版,你還能解鎖更多神奇功能。我讀到沖繩問題,提到普天間與嘉手納空軍基地,就回想,那我上次去沖繩看到的,是哪一個呢?
打開桌面版 Google 地圖,「您的時間表」功能,可以調出自己所有的定位記錄,連手機拍的照片都整合在裡頭(因為我全面導入 Google Photo 自動上傳我所有的照片),哪一天、幾點幾分、當時的我在瞭望台上,相機拍到什麼飛機,跟哪些朋友,都可以瞬間得知。書本知識,忽然跟自己過去的回憶,彼此強化,更為鮮明。
▌怎麼教小孩?
做為父母,你拿著平板,滑動世界地圖,就是很好的教材。你可以考小孩,東京在哪?請他們滑給你看。我們去過的廣島在哪?原子彈投射時,所瞄準的地標在哪?
在這過程中,他們對任何你所標的點有興趣,你都可以跟他們來場知識之旅。你說的故事、現場的相片、他們問的問題、歷史脈絡的討論,都會讓孩子超越我們所受的歷史教育非常多。
這就是數位時代的變革。
▌進一步的思考
從這樣的角度看,書讀得多快,重要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善用各種工具,將這些知識立體化、具像化,並與過去的其他知識作交會與對話。
小孩不能碰 3C,是對的嗎?或許很危險,因為他們將被限制在紙本平面單一管道吸收知識,而失去吸收多面向數位資源讓自己認識的世界更完整的機會。
▌這還只是 Google 地圖「一項」而已喔!
數位時代,有數位時代的新活法,任何時代,比的都是誰適應得快、誰掌握了新技術後能快速的拉開差距,而網路工具,正有這樣的特性。
需要會寫程式嗎?不用。需要克服很高的硬體或軟體門檻嗎?不用。
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全新的 growth mindset,隨時思考我能從新環境中,看到什麼優點、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更快。
如此而已。
🚩父母如何在生活中協助孩子的素養?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literacy/
▌這篇文章也很推薦閱讀唷
➤ 帶著孩子讀紐約時報,步驟、方法與成果分享。
➤ https://bit.ly/2Cib1tB
「素養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沒有邊界,或者我們應該說,「邊界,是自己定義的」,不是課本學門定義的,不是教學進度定義的,不是課本自修定義的,不是考試範圍定義的。
這樣的引導、整合、輔導,很難要求一次要管 30 個小朋友的學校老師幫忙。即使家教老師,跟孩子的相處時間不夠久,也很難去串起這一切。跟小孩一起生活的我們,是最適合的老師。
《素養教育工作坊》,我們將分享,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瑣事,你可以怎麼觀察自己的小孩,並做跨領域的引導整合。
▌適合對象
✔ 家長,您有幼稚園到國高中的孩子。課程內所傳授的技巧與概念,均已運用多年,確認可行。
✔ 即將成為父母,想先瞭解新時代教育方式與概念,看看其他的父母們在思考些什麼,自己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2020/7/25(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使用 Google Maps 當我的「知識地圖」
➤ http://bit.ly/2XURJRI
▌在這堂課,你將能學會的技能。
✔ 半小時做好一個教案。
學會如何跟孩子分享任何知識主題,不管是廣島長崎原子彈、南太平洋群島或困難的性教育,都行。
✔ 旅遊不只是旅遊,讓親子關係增溫,還能學習。
把握全家每次親子旅遊的機會,讓孩子增進知識素養,懂的想的都更有視野與深度。不管是跟團或自由行,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適用!
✔ 拒絕被 3C 綁架,成為 3C 的主人!
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 3C 產品,成為他們感官與知識的延伸,成為 3C 的主人,而非成癮無法自拔的奴僕。
✔ 適應潮流,並且走在潮流前端。
在生活中協助孩子,適應這個新課綱與新時代的潮流。
【報名倒數】
🔸 7/25 素養教育工作坊,今年僅剩這班,報名倒數!
🔸 立即報名|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現代家長的必修教養課程
🔸 與孩子互動不怕沒有梗
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美感365」介紹
訪問作者:羅安琍 ANLY
內容簡介:
4季美感練習x 48組生活提案
6大美感原則x 48個美感行動
5感感官體驗x 48句美感小語
培養美感的第一步,就從翻開本書開始吧!
什麼是美?請把眼睛、心和感情打開,就能讓美萌芽。
本書以「美感」為核心,運用精美圖文,從春夏秋冬出發,連結五感、色彩、質感、形貌、飲食、衣著、居住空間、節慶等,幫助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掌握美、透過引導與練習實踐美。現在就翻開本書,種下美的種子,培育美感發芽、成長、扎根、茁壯,一年365天,天天與美同行。
作、繪者介紹:羅安琍 ANLY
知名時尚插畫家,橫跨文學、時尚與藝術三大領域學位。將近20年的教學與創作資歷,陸續擔任教育部全國家政核心教師、教育部美感教育北區種子教師,曾榮獲臺北市優良教師、全國教師工會縣市SUPER教師獎肯定。多次贏得全國教案比賽、臺北市行動研究創新教學等獎項。精擅手繪時尚插畫,並獨創AnlyGirls為品牌人物,作品廣受歡迎,常於書報、雜誌、包裝設計、社群網絡及時尚活動等不同媒體亮相。創作風格兼具優雅、時尚及甜美,充滿療癒心靈的魅力,多年來累積深厚功力。陸續出版10餘本個人著作,如《我的第一本時尚服裝插畫書》、《100個在旅行中繪畫的技巧》、《四季穿搭時尚彩繪》、《Anly時尚禮服插畫》等。更多訊息,歡迎連結ANLY時尚插畫 www.facebook.com/anlygirls
作者粉絲頁: Anly時尚插畫
出版社粉絲頁: 幼獅文藝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任職於喜憨兒基金會的李慶家職能治療師,擁有醫療體系工作十年 社福體系七年的工作經驗。
‘Snoezelen’起源於荷蘭,由荷蘭文的‘snuffelen’及‘doezelen’兩個字合成的,意思分別為呼吸及小睡。當初是Hulsegge和Verheul1987為Hartenburg教養院內重度及多重障礙的住宿者所設計的,目的是使其休閒場所更有變化,‘Snoezelen’這個詞,用來形容這個人工化的設計場所,希望把放鬆及刺激的經驗透過多感官環境的佈置傳送出去Hulsegge &Verheul, 1987。‘Snoezelen’流傳到英國後,英國人取其意義以‘多感官環境’Multi-Sensory Environment來稱呼,並將其應用於特殊教育中Davies, 2002。
現況
目前多感官教室於使用上之稱呼有Snoezelen Roo與Multi Sensory Environment簡稱MSE兩種,台灣地區多感官引進約二十年左右,目前大多建置在身心障礙機構、社福機構、特殊學校、部分醫院...總數約八十多間,使用/操作人員也十分不同,作業模式亦然。多感官使用了許多職能治療相關的學理應用,例如:感覺統合、感覺註冊、行為改變技術...等,究竟多感官如何發揮作用?
多感官刺激訓練教室,多感官刺激訓練教室是透過精心設計的燈光、聲音與各式各樣精巧的高科技設施,營造出一個富有吸引力及舒適的學習環境,給予特殊需求學生各種充滿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刺激,並藉由教學環境與訓練課程的安排,學習探索環境、減緩不正常張力變化、減低學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削弱不適應性行為、提升注意力、加強人際互動等,期望提供極重度的孩子更多學習刺激。
過去20年多感官環境Snoezelen廣泛地使用在智能障礙者兒童和成人的教育、治療、及休閒方面。連結到從情境和事件的探索發現的意思,多感官環境為考慮多樣化概念的一種技術。更早有瑞士的醫師、法國的教師等已在200多年前開始運用這樣的技術在醫療和教育方面。主要的考量有二 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一、智能障礙者需要被教育而非被安置在貧乏的機構環境,造成更多的感官剝奪。二、發展的發生是透過對環境自發性以及反映對結構環境價值的信念所產生的行動,這樣的行動也鼓勵感覺動作的改善。
多感官訓練教室促進多重感官經驗的接近機會。使用者也普遍地接受多感官環境對極重度和多重障礙者所提供的休閒功能。『休閒』廣泛地被接受擁有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潛能,在英國將多感官環境同化為國民教育的感官課程,以完成更寬廣的特殊教育和治療目標。
文獻回顧與分享
大多數文獻多提及多感官之使用結果,鮮少提及操作過程與機轉,台灣部分相同,將陸續分享使用多感官多年的個案故事與發現,從多感官設計、施工、經營、操作、個案評估、分析、教案製作、成效追蹤。希望能讓大家有機會多接觸多感官治療對於服務使用者所帶來的益處。
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香港五感感官劇場-Bb幼兒互動形體劇場Hong Kong Childcare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課程包括:互動戲劇訓練、戲劇教學法、五感戲劇教學法分享、教案設計等。 (表現優良者)... ... 本劇團旨在以幼兒為本,課程運用多感官教學法結合戲 ... <看更多>
多感官教學教案 在 多感官教學可以增強記憶!?|老師不藏私感官遊戲分享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多感官教學 可以 增強記憶❗️❗️記憶好的話,就可以讓學習的效率事半功倍~這麼棒的方式一定也要分享給把拔馬麻們啊 還有宥晴老師和霏霏老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