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諮委員線上出任務🤛
即便疫情警戒標準降至二級
青諮委員仍持續共同防疫
7月份委員們在線上關注社會福利議題
本次邀請桃園社會局及桃園托嬰中心與會
共同交流公共托育政策
會議中探討如何擴大桃園公共托育供給量
提供多元托育選擇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並提出兼顧環境安全及合理評鑑的督導
讓桃園成為青年家庭安心定居的友善城市
-
✏️青諮委員任務筆記
桃園對於家庭育兒照顧提出很多友善的制度
除了有適性適齡的照護服務外
對於雙薪或是有需要的家庭
都有很完善的公托制度
孩子足兩個月就可以送托
真的是很多家庭的救星!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少子化浪潮,為了鼓勵民眾多生養,政府提出多項托育政策。不過台灣的托育人才培養卻出現困境,根據四技二專的幼保類報考人數來看,10年前大約有3千多人,現在只剩1500多人。對此,有專家學者分析,主要原因也是少子化的惡性循環,學生人數減少,投入相關領域就讀的人也相對降低。除此之外,在實務現場,還常發生小疏...
多元托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週一民政部門質詢,我分別就公訓處性別主流化課程、多元托育服務,和兒童、家庭相關市府委外業務提出質詢。
.
1⃣性平教育課程竟充斥刻板印象?
公訓處架設的 #台北e大 網站,是公務人員完成每年訓練時數的重要平台,有多達80多萬的會員人數。
然而我卻發現「性別主流化」課程中,有許多內容不僅和公務員業務無關,甚至是在複製、傳頌性別刻板印象,應立刻下架處理。
2018年上線的課程「男女大不同」,內容竟提及:「女性要 #預防被性騷擾」、「要注意不要在語言上被人家看扁」;「預約幸福—兩性相處的藝術」中,講師表示優質的兩性溝通,要每天 #摸摸男性、#切水果給他吃、#穿他喜歡的衣服;「愛情方程式解碼」課程,講者說男人的大腦除了性、還是性,女人的大腦則是嫉妒心、購物技巧、講電話的技巧。
這些內容已明顯不合時宜、牴觸性別平等的價值,讓人看了滿頭問號,公訓處內部卻完全沒有定期檢視的機制和規範。
我要求應將違反性別人權的課程直接下架、不適任講師不再邀約開課,並提醒公訓處修正數位課程汰換的作業準則,建立把關機制,處長也承諾會在兩週內完成。
.
2⃣多元托育區域發展不均
「#多元托育服務」,是台北市為了打造友善育兒、提升女性勞參率的重點政策,雖然目前的供給率都有達到施政目標,我卻發現制度上有嚴重的 #區域發展不均,且依照社會局現有的推展計畫,直到2025年,各區的差距只會繼續加劇、完全無法改善。
以我們大安、文山區為例:文山區符合申請資格的2歲以下兒童,每100人有22.8人能獲得公共及準公共資源,反觀大安區,卻只有13.8人。但未來5年內,文山區已預計增加5家公托設施,大安區則僅有1家。
此外,社會局除了提供經濟誘因外,完全沒有推行「#準公共化」的策略、目標和細部計畫,也沒有針對各行政區 #因地制宜 的發展策略。
若以大安區及大同區作為對照:大安區共31家私立托嬰中心,僅12家完成「準公共化」轉型,有極大的努力空間;但大同區受限於區域特性,私立托嬰中心較不願進駐,全區僅有3家私托,「準公共化」可推行的空間較小,因此應該更著力於公托的設置。
我要求社會局,應根據不同行政區的社經條件、區域特性,在兩個禮拜內提出更細緻的發展策略,並設立「準公共化」的推行目標。
.
3⃣兒童、家庭相關委外辦理業務,契約應明確納入性別人權條款
台灣已成功完成 #同性婚姻法制化,有越來越多的同志家庭也已生養小孩,我特別指出社會局有許多和兒童、家庭相關的委外業務,如: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早療中心、各區親子館、兒少福利機構主管人員訓練課程等。
一線人員在承辦服務時,會頻繁接觸到多元家庭、同志家長,但並不是每個負責執行的組織團體都具有性別人權的意識。
因此市府應主動盤點相關委託辦理業務,並在契約中,明定從業人員應受性別平權訓練、建立多元家庭與性別概念,才能有效把關、打造友善的環境。
.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多元托育 在 張顯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市現行幼托政策大體檢】公聽會
市議員李眉蓁、童燕珍、立委吳怡玎、前立委張顯耀共同聯合辦理「本市現行幼托政策大體檢公聽會」!
本次公聽會針對陳其邁市長上任後,首次由高雄市議會就現行高雄市的幼托政策進行大體檢,針對高雄幼托空間盤點、平價教保服務與多元托育的內容品質、現行幼托教師、保育人員的人力需求、薪資等核心問題,以及評鑑作業,作整體的審視與檢討。
公聽會邀集高屏地區大學的幼教、行政、法制等系所專家學者,有義守大學教授李樑堅、高雄大學教授廖義銘、屏東大學教授李銘義、屏東科技大學教授蔡明憲,及大仁科技大學教授吳蕙安等人,共同集思廣義,提出建言與針貶。
學者們咸認為政府有關部門務必要實施「幼托師資一元化整合」,促使幼托的師資培育「教保合一」,去除兩種老師的階級之別,並且要開放大學技專院校設立幼托師資培育單位,以解決幼托師資短缺不足問題。
顯耀指出孩子是我們的心肝,亦是國家社會的寶貝,今天探討這個幼托政策檢視的公聽會,以顯耀現在有兩個年幼可愛的小朋友而言,意義非凡也非常深遠。顯耀希望蔡總統信守承諾儘快落實「666育兒政策」。此政策包括應該要提供每個新生兒生育津貼6萬元、每年發給育兒津貼6萬元直到6歲,並持續推動0到6歲的幼托政策。
顯耀強烈呼籲蔡政府不要說一套、做一套,若真有心要推動滿足家長需求的公共化幼托政策,應要具體訂出具體目標,例如幾年內要達成50%以上的公共化幼托服務量,才能取信於民,也才能有效解決少子化的國安問題。
另外,現有幼教老師、教保員平均薪資也稍低。
對此,顯耀堅持要為第一線勞苦功高的幼教老師、保育員請命,有關部門一定要逐年編列預算調高他們的薪資,惟有調高薪資,才能展現政府對幼托政策的支持與民眾的認同,否則不調高薪資,優秀人才進不來。
顯耀強調我們家長都希望老師多照顧我們的孩子,但政府卻只要給他們勞基法最低基本工資,政府說支持幼托政策,絕對沒有人相信,因為只有高薪才能找到好的人才,也才能展現台灣社會對幼托師資的尊重與肯定。
多元托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少子化浪潮,為了鼓勵民眾多生養,政府提出多項托育政策。不過台灣的托育人才培養卻出現困境,根據四技二專的幼保類報考人數來看,10年前大約有3千多人,現在只剩1500多人。對此,有專家學者分析,主要原因也是少子化的惡性循環,學生人數減少,投入相關領域就讀的人也相對降低。除此之外,在實務現場,還常發生小疏失被放大檢視的爭議,增加托育人員無形中的壓力,這些都是托育人才荒的潛藏原因。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539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多元托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少子化浪潮,為了鼓勵民眾多生養,政府提出多項托育政策。不過台灣的托育人才培養卻出現困境,根據四技二專的幼保類報考人數來看,10年前大約有3千多人,現在只剩1500多人。對此,有專家學者分析,主要原因也是少子化的惡性循環,學生人數減少,投入相關領域就讀的人也相對降低。除此之外,在實務現場,還常發生小疏失被放大檢視的爭議,增加托育人員無形中的壓力,這些都是托育人才荒的潛藏原因。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539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多元托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行政院院會七月初拍板多項友善育兒措施的修正草案,不過現行育嬰假以月為單位,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等團體上午出席公聽會認為,請假單位應化整為零,改為可以以「小時」來請,更符合需求,企業也能留住優質的勞動力。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81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