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演講到底有沒有效果?】
今天從埔里踏進家門時已經晚上六點半。事實上,為了趕著早上九點抵達埔里的演講現場,我清晨五點就起床,不到六點就出門了,搭乘六點半的高鐵,七點半到台中,再轉搭乘到埔里的客運一個多小時,下車後再坐一小段接駁車,雖然選擇最早班次,但畢竟還是無法在九點抵達埔里會場。
這是我第三次到埔里分享陪伴孩子的經驗。每次兩三小時的演講,卻必須花費一整天的時間。
「講者不好請,大部分一聽到埔里,就立刻被打回票!」主辦單位跟我說。
老實說,週六我的孩子學校有弦樂團家長的輪班、有家庭的既定活動…,想到一去埔里一整天都動彈不得,面對此第三次的邀約我也非常猶豫不決。
「菊仙媽咪一定要來!我們這裡很需要你把新的觀念帶進來給父母們!況且,連從這裡去都市發展的老鄉朋友,也不太願意回來這麼偏遠的地方呀!講者真不好請!」聽到這兒,我怎麼忍心拒絕?
只是,今天離開會場時,我有些許惆悵,特別是在簽收演講費時,我覺得拿得很不心安!不是我沒有用心準備這場演講,為了今天的演講,我昨天忙完家務與孩子的事務,晚上特別用心整理了ppt講稿,直到深夜一點;
也不是我上台之後口才拙劣,事實上,我今天特別的費力,也把講稿內容加了更多生動有趣的例子!
而是,當我面對一雙雙茫然的聽眾眼神時,我發現我所講的每一個字,都很難進入他們的心裡,更別說是共鳴,這是我在其他演講場看不到的結果。
他們的眼裡透著很多的不安,但這些「不安」完全跟教養無關;他們的眼神很「空洞」,但是那種「空洞」並非起因於教養上的無助無知。
而是,我的分享似乎與他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生存問題毫無相關。
當生存都成了問題,當生活裡連基本的秩序都難以建立,何來進一步關心親子的親蜜關係之建立與維護?
直到接近十二點半,社工人員提來一袋袋飄著菜香飯香的便當時,聽眾的眼神才開始明顯發亮起來。
我在會後也一起跟著吃起便當,跟社工聊著這場演講:
「其實,我也蠻想了解,『演講』對他們的意義是什麼?或許要提升他們,可能有更好的選擇吧?!是不是一定要透過演講?這會是最實際的作法嗎?」
邀請我來的一位非常年輕的社工人員告訴我:
「菊仙媽咪,你不用擔心!我知道你要說什麼,其實,對我們而言,一通一通電話的邀請,幾乎每次都槓龜,但是我每次都不放棄,只要他們願意來,哪怕只有一次兩次,只要他們願意聽,哪怕只聽到一句兩句受用,那也就很夠了!今天那位單親爸爸不就聽到你說的要『每天擁抱孩子』嗎?他回去多少會去想一下的!」
另外一位女社工則說:「今天那位外配(外籍配偶)願意帶著三個小孩出席,我真的嚇了一跳!她一直對陪伴孩子完全沒有心!或許她沒聽到什麼,或許聽到一兩句,但是我知道她感受到我們的誠意、為她們付出,長期的支持陪伴!也就是我們很夠意思了!菊仙媽咪大老遠來,不也是一種無怨的付出嗎?」
三次的埔里演講行,讓我認識了很多難得的年輕人,他們離開都會,立志來到偏鄉,一頭栽入輔導弱勢家庭與孩童的工作行列,不為發財,不為名利,而是真正的想要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一點事、盡一點心!
今天的演講並沒有適合的場地,而是號稱「埔里阿嬤」的陳綢老太太借讓的「良顯堂基金會」裡舉行。
話說跟「良顯堂基金會」的緣分是從前兩次的演講開始,我才也認識了這位83歲的陳綢老太太,她因為自己罹癌而發願濟世救人,二三十年來賣房賣地,做了太多一般人做不出來的善事,也滿溢著一般人無法彰顯的大愛。她真的很偉大!
關於她的故事,必須從頭說起,因為太有心、太感人,我真的希望你能看一看這位老人家為南投的少年與孩童所做的一切!http://lst.org.tw/founder.php,
而我當接觸在陳阿嬤開設的「良顯堂少年家園」服務的社工人員時,我真的深深地被他們年輕而默默付出的愛心所打動!他們對邊緣少年主動出擊,與他們聊天做朋友,帶他們離開迷途,帶他們走進少年家園,陪伴他們找到人生的新的方向,輔導他們讀書,重新培養正當的興趣,這過程中,有太多的挫折、無奈、無助、辛酸。但是,這些年輕志工始終守著崗位。
當年輕社工領著我參觀他們一手建立的「良顯堂少年家園」時,我真為這些被他們救回來的少年感到慶幸!好棒的家園,有吃、有住、有書讀、有休閒的好場所!
但今天我才讀到一則今年五月份的消息,這麼棒的少年家園在經濟不景氣的衝擊下,如今也面臨斷炊的危機,我甚覺不捨與惋惜啊,請你看一看這位80多歲老人家的呼喊,我想,我們都可以伸出一點援手!(如果可以,請您分享給更多朋友!)http://www.youtube.com/watch?v=0IVczp5KGhY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