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過這些地方...
《新北外籍看護陪病確診 足跡公布!這幾天她曾去過1超商1市場》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10929/PHG5JZR7XBG3NNIW22ZW5GN7E4/
👉《蘋果》新聞多,24小時陪伴你
#看護 #確診 #足跡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國長照政策發展的哀與愁💧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總質詢時表示,13年前他就職行政院長時,長照1.0才剛推出,現在回鍋,又正好是長照2.0大力推動的時刻,面對人口快速老化,政府早已從財政、人力、法規等面向做好應變準備,然而我國真的準備好迎接高齡社會了嗎? 💥2016年推出的長照政策2.0...
外籍看護24小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之前支持過創世基金會的公益蔬菜箱,疫情期間他們有許多的活動被中斷了,希望大家一起來幫忙!
📍創世基金會專門是照顧清寒植物人家庭的機構
📍苗栗分院目前共有56位植物人住在安養院,每天由護理人員三班24小時照顧他們,也有營養師評估營養菜單、治療師協助復健,專業的團隊照顧他們,還有近80位的到宅服務個案,每個月定期到植物人家中。幫他們直接在床上洗澡,指導外籍看護或家屬照護的技巧(此服務並不收費)
因為疫情的緣故,原訂辦理的活動(園遊會、市集等)延期甚至取消,也無法拜訪企業單位,造成募款困難,所以想出了「宅公益」的方式,讓大家可以宅在家安心做公益。
大家可以小額捐款、購買義賣品、捐發票、物資等等方式。(義賣品扣除成本後都是使用在植物人的照護上。)
🔸線上捐款 ➡️ https://www.genesis.org.tw/contents/project_ct?p_id=1990&branch=108
義賣表單 ➡️ https://forms.gle/q48maqTyRbKapxgj8
創世基金會苗栗分院
外籍看護24小時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 【新增17例本土、6例死亡;社區式長照機構防疫指引出爐;疫苗接種速度加快,提醒收到簡訊民眾可預約接種】
台灣今(14)日新增2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其中17例為本土案例,9例屬於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個案。本土案例分布在台北市10例最多、桃園市3例、新北及台中市各2例。另有6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皆有慢性病史;同時新增10例境外移入,其中6例為緬甸入境,為同一班機乘客。整體解除隔離人數達85%。
昨(13)日疫苗接種踴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昨日接種24萬2,353劑,創單日接種新高。目前疫苗接種愈來愈順暢,接種人口涵蓋率17.02% ,而國際上也會採用劑次涵蓋率數字,為了方便比較,也提供劑次人口比涵蓋率為17.39%。
陳時中表示,這兩天已寄送簡訊給願意接種AZ疫苗的第9、10類民眾,共113萬人,提醒民眾在明日下午5點前完成預約登記。而18歲以上民眾也都可以登記意願,截至今日下午1點已有390萬人登記,AZ、莫德納都願意打的民眾占53.6%、只願意打莫德納占44.3%、只願意打AZ者僅占2.09%;不過莫德納的數量已經打得差不多,未來的存量多數將留給第二劑,主要提供會以AZ疫苗為主。
昨日亦有通報83件疑似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共有14件死亡,其中3件莫德納、11件AZ疫苗,4起個案是從嚴重不良住院後病況惡化死亡。
■社區式服務長照機構防疫指引出爐
由於三級警戒期間,社區式機構都暫停服務,指揮中心今日宣布適度鬆綁指引。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目前社區式機構工作人員全國接種率94%、身障體系則達85.7%,住宿型機構因為是醫療團隊直接到機構施打疫苗,因此接種率更高。
不過,為了降低感染風險,針對機構工作人員與受照顧者,仍有許多防疫細節需要遵守,社區型長照機構適用單位包含:
1.社區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機構(日間照顧、小規模多機能)
2.附設於住宿機構的日間照顧服務(護理之家、老福機構、身障機構)
3.身心障礙日間型服務(含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社區式日間照顧、日間服務機構)
4.精神復健機構(日間型)
5.早期療育機構
社區型長照機構營運條件必須達到整體工作人員疫苗接種率達8成,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第一劑未滿14天者)者,服務前應自費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服務後三級警戒期間每週都需自費提供陰性證明;再提供檢核表報地方政府備查,以及地方政府也應進行實地查核等三項條件。另外家庭托顧者(不包含未成年者),也必須接種第一劑疫苗滿14天再接受服務。
社區與家庭托顧自主防疫管理措施,皆須進行人員健康監測及異常通報機制,且應規劃服務動線、區分不同空間,建立分艙分流、分組活動及用餐機制。另外每日須清潔消毒至少2次,並佩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
若社區長照機構或家庭托顧發生感染風險、確診病例時,應於24小時內通報,疑似病例須各自於隔離空間等候就醫或返家,不得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任一工作人員或受照顧者為確定病例時,應暫停服務、立即通報地方主管機關,並應進行造冊與配合疫調。
■失智據點未列入,自行照顧者也須受到關注
但《報導者》日前推出的「三級警戒下的照護危機」中指出,2020年底全台有494個失智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16,000多人,這些失智據點卻未見在這波指引名單中。祝建芳表示,考量失智症社區服務的場域,和此波日照機構規範完全不同,例如空間狹小、有些附屬在醫院或里民集會所等共用空間,因此不算在規劃中,失智據點的後續營運還需要更多細節,因此仍在討論中。不過他也補充,失智症患者已有將近3萬人包含在日照中心服務對象,並非完全被排除在外。
對於失智據點沒有納入此波開放名單,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感到很失望,她指出,許多家庭因為住家附近找不到日照中心,選擇到失智據點,一週會去4、5天,對家屬是很重要的服務,衛福部也都有掌握這些失智者名單、據點工作人員,應該優先讓他們施打疫苗,重新復業,提供類似日照中心的指引,讓他們知道怎麼降載和安全管理。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則認為,政府有訂出詳細的指引,讓個案與家屬、機構、地方政府三方共同承擔責任,是很不錯的概念,可根據SOP做風險管理。此外,機構可以對照中央制定的檢核表,向地方政府提出復業申請,就比較不會出現地方政府超前中央部署,禁止復業的狀況,減少機構無所適從的問題。
不過陳景寧和林金立都認為,除了社區型長照服務,外籍看護、家屬自行照顧的人也要被關注。陳景寧表示,台灣有5成長照家庭使用外籍看護,這些看護有8成年紀在25到44歲,現在是跟台灣人一樣按照年齡順序施打,疫苗不足的話很慢才能打到,應該比照英國,將所有被照顧者、主要照顧者都納在第5類施打名單。林金立也贊同這樣看法,他建議,不只外籍看護,也要納入負責照顧的家屬,可以優先盤點因有特殊疾病無法到醫院、也沒有到府服務而沒辦法打疫苗的受照顧者,這些人風險高,不是自己選擇不打,而是迫不得已,所以更要加強他們身邊照顧者的防護,優先施打疫苗。
(文 / 陳潔、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陳曉威 、馬雨辰、鄭宇辰)
#延伸閱讀
【「很多家庭快撐不住了!」社區據點因疫情關閉,失智者照顧雪上加霜】https://bit.ly/3xymnBm
【疫情不是確診數而已,看見對弱勢者影響|三級警戒下的照護危機】https://bit.ly/3k4u1iV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疫苗接種意願登記 #AZ #莫德納 #長照 #長照機構 #失智者
外籍看護24小時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國長照政策發展的哀與愁💧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總質詢時表示,13年前他就職行政院長時,長照1.0才剛推出,現在回鍋,又正好是長照2.0大力推動的時刻,面對人口快速老化,政府早已從財政、人力、法規等面向做好應變準備,然而我國真的準備好迎接高齡社會了嗎?
💥2016年推出的長照政策2.0,乍看之下,確實將服務對象人數從政策1.0時的51萬1000人,增加至將近73萬8000人,服務項目也從原本的8項,擴增至17項,但該項政策還是有服務對象不夠全面、服務提供不夠合宜等問題。
在服務對象方面,完善的長期照顧政策應該要把「曾經當過照顧者的人」、「正在擔任照顧者的人」、「即將成為照顧者的人」和「需要被照顧的人」四類人都納入服務對象中,然而我國的長照政策2.0,卻僅有涵蓋需要被照顧的人,#補助對象還以居家和社區服務為主,排除了已聘雇外籍看護者。
根據衛生福利部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國需要長期照顧者有約76萬5000人,其中約44萬人有部分使用長照2.0資源,由外籍看護照顧者有約24萬人,由機構照護者則有約8萬人。平均每個照顧者要照顧長輩9.9年,每天的平均照顧時數為13.6小時。
💥面對如此龐大的照護需求,我國的照顧服務員和護理人員卻出現嚴重人力不足的情況。106年底,護理執業人數有16萬3736人,其中多數是在醫療機構服務,佔81%,在護理機構及精神復健機構只佔8.42%及0.15%。不僅如此,在領證的28萬名護理人員中,#僅有約60%有實際執業,顯見尚有許多不在職的護理人力可投入長期照顧服務。
而在政策方面,中央與地方對評估、給付還有支付新制的不同解釋,則引發了衛福部、地方政府,以及承辦服務團體怨聲四起,舉長期機構為例,#中央認為長期機構是福利機構,但部分地方政府卻不認可。此外,政府將居家照服員的薪資提高到3萬2000後,#原本機構訓練好的照服員紛紛跑往居家,導致機構聘不到人,又被外籍看護工的政策綁死,陷入嚴重缺人的困境。
💥政府應善用護理人力,#讓專科護理師開辦社區保健站,提供慢性病自我照顧和照顧者喘息等開辦諮詢業務,並聯盟居家醫療和居家護理所的業務與社區資源,以及結合公衛護理師訪視脆弱家庭以全面打造社會安全網,成功活化不在職護理人力,緩解高齡社區照顧需求。
#總質詢
#長照政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KlWB_C3Zk8/hqdefault.jpg)
外籍看護24小時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長照是門好生意嗎?今晚九點正káng, PNN 公視新聞網臉書網路轉播:
【長期照顧市場化 人權煞變好生理?】
2018 1113 正káng #8 陳素香:長期照顧市場化 人權煞變好生理?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政府正在「大力」推動長照2.0政策。但是你知道嗎,多數民眾家中失能長輩親人的看護工作,是由外勞朋友以及最弱勢的親友在承擔。政府的長照2.0對他們來講,可能還是太高貴了。
請一個外籍看護,一個月兩萬塊上下,一天24小時待命全年無休,敢一點的還可以讓她們全年無休,反正他們又不受勞基法保障(!) 誰要花更多錢用政府規定的長照2.0?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外勞的人權問題,以及沒錢用長照,也沒錢請外勞的人要怎麼辦?萬一政府繼續開放金融保險業者經營長照,讓長照市場化、商品化,失能者與其家屬還有基本人權可言嗎?
今晚九點正káng,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陳素香上節目和主持人周盈成討論高齡社會這個國安層級的問題。
另外,你敢知影,華語平平是「請」,聘請工人跟請人吃飯,用台語講就是無仝款?
台語老師陳豐惠佇「講了真好勢」這个單元解釋予你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syVf69anj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