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戶越健康賺越多,金融服務結合穿戴裝置成趨勢
走一趟今年的「FinTech Taipei 2018」,不難發現穿戴式裝置與金融產品結合已成趨勢,不少人壽都推出串接穿戴式裝置的外溢保單,提供更加個人化的保險需求,類似的創新服務已經成為新的保險科技發展趨勢。
穿戴裝置結合外溢保單成趨勢
國人健康意識抬頭,根據體育署數據,台灣每週約有三成人口有規律運動的習慣,本週永豐銀行才推出全台第一張結合穿戴式裝置的信用卡,讓卡友直接把消耗的卡路里直接轉換成紅利點數,一次整合消費、物聯網與金融支付。
而這樣的趨勢在保險金融上更是方興未艾,以台灣來說,金管會從2016年就開始鼓勵保險業者推出健康管理外溢保單。這套模式就是保險業所說的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意思是商品設計不光是損害賠償,而是藉由加入預防機制,提供保費減免、回饋等誘因,來激勵保戶培養良好習慣,來降低保險業者理賠率,還能減少社會醫療的支出。
結合手機「健康」資料,走越多步保額加碼越多
像是國泰人壽日前就推出「Cathay Walker計畫」,鼓勵客戶建立每天走7,500步的習慣,事實上根據國健署統計,每人平均每天都能走到5,000步,因此只要再多花30分鐘走路,要達到7,500步目標並不難。
客戶只要授權讓國泰人壽存取手機中的「健康」資料,就能搭配「鍾心Walker重大疾病險」外溢保單,達成步數目標後,就能得到超商現金抵用券,以及保額加碼5%~10%。國泰人壽認為,保險公司應該透過各種方式來提醒客戶保持健康,才能夠從中謀取最大的利益,讓保險不單單只是事後補償,而是成為一種督促動力。
不只是保單,新光銀行布局「手錶轉帳」
最後,新光人壽也積極布局結合穿戴裝置的外溢保單,現場人員表示,無論是小米還是Apple Watch,市面上任何一款穿戴式裝置都能跟保單串接,保戶只要授權新光人壽的App可以存取手機上的「健康」資料,系統會依照心率、步行數的數據,換算一個相對應的標準,保費最高可以回饋到50%,不過目前這款產品仍未推出,預計近期會有更多消息。
#健康保單 #品牌經營 #大數據 #資策會 #服創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