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學員曾經問過我們,自己已經出社會一段時間了,即使省吃儉用,為什麼還是沒什麼資產?
其實,大部分人在財務管理最大的盲點,在於從來沒人教我們 #用中立的角度來看錢這個資源,導致我們很容易在 #花錢的決策上 帶入太多主觀的價值認知,沒辦法好好地、正確地花錢!
大部分的你我對於花錢這件事情,要就是 #想太多,要就是 #想太少。
所謂「想太多」,指的是我們心裡總對花錢有罪惡感,於是一直會想找更便宜的方案。
這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從小父母就會教訓要節省、不要花錢、不要浪費,所以每次需要支出,心裡可能就覺得這樣不對,始終覺得花錢是件壞事,於是常常該花錢時猶豫不決;但忍耐過久,卻很容易慾望反彈而突然衝動花費,這時又容易買下長期不太需要的東西。
所謂「想太少」,指的則是大部分人在支出時,其實有不同的「心理帳戶」。比方說買課程、買保險、買運動用品,我們可能覺得這是好事;但買花、吃高級牛排、買包包,我們內心可能會直覺地認為這是壞事。
可是,就算是買課程也未必「總是」對的。因為如果不知道自己該養成什麼樣的支援技能。那上課,就有可能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最後卻毫無效益的一筆花費。
但當我們認真經營公司、有正確的財務概念,以後碰到需要花錢的時刻,心中浮現的其實很少會是罪惡感,而往往是很中立、很理性地在評估一些事,像「流動性」、「回收」、「成本」、「毛利」或「對資產的影響」等等主題。
這意思是說,「買」這個動詞,其實應該是很中性的詞。買LV的包包跟買電腦、買課程、買設備、買外幣,並沒有特別的不同。
我們「是否買」,完全取決於 #它對於我們人生能產生什麼價值而定。
從經營公司的角度而言,如果這筆錢花下去,可以帶來更多錢、或可以提升效率,那不要省;如果這筆錢花下去,可以買到將來的人脈。比方說送花籃給朋友新開的店,那不要省。所以重點其實不是「買什麼」,而是 #為了做什麼。
除了「為了做什麼」,可能也還會有其他考量。舉例來說,在做一筆投資前我們可能會想:「如果這個投資買下去,將來雖然會大賺錢,可是很可能會影響接下來的現金流。那這投資對現在的我而言,恐怕是太吃力了,就先跳過吧!」
「買」本身不是問題,但我們買這項東西的效用、當時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成本的代價等,才會決定這行為是正面、還是負面。
當我們有這樣的決策機制、當我們能用這樣的角度看事情,就能避開主觀判斷,而是靠數學來跟自己對話。在將來的人生決策上,也應該類似公司一般,用營收、毛利、淨利、淨值、現金等等的變化,立體地看待自己在金錢方面決策的優與劣。
另外,這樣思考還有一個額外好處,就是我們會開始習慣「正確地花錢」。
因為錢不是罪惡,錢僅是一項工具、一種武器。如果正確地應用,它可以幫我們買來效率、買來營收、買來增長、買來友誼、買來信任,我們就能快速地提升自己這間公司各方面的能力。
這也是為何Joe會在【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這堂線上課中財務面的部份,設計一個簡化版的財務表來訓練大家。
只要透過系統化的工具,轉換一下使用財務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有效利用手邊資源,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https://bit.ly/2UL6oR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1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財政委員會質詢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林佳龍問彭淮南,央行已與人民銀行初步協商簽署兩岸貨幣互換協議SWAP,並列入未來協議,打算以多久時間來簽訂?彭淮南表示,央行這邊已經準備好了,這是兩造的問題,對方要洽商的單位很多,判斷對方在今年內會簽出來。 面對國際競爭貨幣戰爭變動非...
外幣 避 險 機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6 投資銀行愚不可及
投資股市嚴重虧蝕不是只有散戶,對沖基金、銀行和政府都可以輸至破產。Archegos被斬孖展倉事件中,瑞信、野村和高盛等市場上鼎鼎大名投資銀行合共損失約60億美元。為何投行借出數百億美元給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的負責人標黃炒孖展? 為何投資銀行風險管理集體崩潰? 為何美國監管工作完全失敗?
美國政府宣佈強迫中資股根據美國會計標準披露財政狀況,否則在交易所除牌。中資股除牌危機中,百度和跟誰學等首當其衝中資股卻節節上升。原因莫明其妙。到了Archegos被斬倉,投資者才知道發生甚麼事。被斬出來的東西就是較早前莫明其妙上升的股份。
東京、紐約和瑞士的銀行將數百億美元借給標黃做風險極高的中資股孖展炒作。股價上升的時候,他的孖展倉跟著擴大。孖展越借得多,股價越升得多,風險越大,槓桿比率越高,由兩倍增加至十倍八倍。那就是說,投資銀行借錢給標黃炒孖展炒高了股價,跟著用炒高股價的資產增值再用孖展炒上去。投資銀行犯了嚴重錯誤,特別是事件中的標黃曾經在2012年涉及內幕交易及操控中資銀行股股價被罰巨款,老虎基金將他踢走,美國證交會判他不得參與任何投資顧問工作包括資產管理。被禁止擔任投資顧問工作的人不能成立基金進行高風險炒作。監管機構完全蒙在鼓裡,甚麼都不知道,甚麼都沒有做。2021年3月,Archegos的孖展倉曾經超過千億美元令到這次斬倉事件成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單一斬倉慘劇。投資銀行損失慘重,2021年3月29日,野村和瑞信股價插水1成半。
美國證交會的基金管理十分嚴格,甚麼事情都要申報,特別是基金的負責人是誰。標黃到底怎樣避過監管機構申報機制成立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
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是無需向證交會申報負責人和行政人員的家庭公司family office。因此,證交會不知道標黃成為Archegos基金負責人炒作孖展。即使家庭公司,資產值超過1億美元也要申報。標黃利用總收益互換Total return swap TRS合約迴避資產超額的申報機制。他將炒作孖展的回報交給投資銀行換取銀行借給他炒作用的「信貸額度」。根據TRS合約,Archegos的資產沒有因為炒作孖展獲利而增加,只是增加了信貸額。即使他的總孖展倉超過千億美元,Archegos控制的資產金額在賬簿上仍然低於1億美元。因此,Archegos炒作跟誰學令摩根史丹利和高盛成為跟誰學最大股東。賬簿上,Archegos沒有任何跟誰學股份,只有TRS合約產生的信貸額度和信貸資產。事實上,投資銀行擔任標黃的掩護讓他暗中炒作孖展。由此可見,上市公司和基金的年報和申報表格只是巧妙運用會計詞彙,不一定是事實。任何人可以使用互換合約隱藏真正投資組合、風險和資產值。
美國證交會宣佈將中資股限時除牌,標黃的投資組合價值暴跌27%,短短兩天時間蒸發掉百億美元。
2.7 中共華爾街
2020年,238隻中資股在紐約交易所掛牌買賣,總市值約2萬億美元。很多這些美國掛牌中資股的註冊地點不在中國。註冊地點在英屬處女島,開曼群島、百慕達等地方。例如百度BIDU的註冊地點是開曼群島。中資公司在美國的股權十分複雜。簡單地說,美國監管這些中資股有很高難度。事實上,中資股從來沒有符合美國上市規則,股權和會計都是「古靈精怪」。
美國為何讓數以百計不符合美國會計標準,公司資料不清不楚的中資企業在美國交易所買賣股份,還讓這些不合格股份在美國交易所買賣多年?
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陰謀論。美國故意讓不合格中資股份在美國交易所掛牌買賣,目的是要日後可以砍掉這些中資企業。中共依賴美國和香港的交易所掛牌買賣中資企業股份,政治和經濟上完全被動,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香港交易所必然「壽中正寢」。中共只能搞自己的交易所。
2021年3月31日,路透社報導中共國務院要求監管機構研究設立交易所接收從香港和美國等海外市場被迫退市的中國企業,並且希望拉些國際大企業,例如蘋果和Tesla等分拆股份到中國上市。簡單地說,美國將中國和香港分拆出來在美國上市的預託證券從美國市場除牌,中共反過來將美國股份拉到中共這邊上市,替美資股份搞中國預託證券。中共這樣做不是意外,因為中共沒有別的路可以走。
中共搞自己的交易所有個解不開的死結,美元本位。只要仍然實行美元本位,中共搞自己的交易所只能「在內地塘水滾塘魚」。人民幣是不能自由兌換軟貨幣,中共不能在中國境內用人民幣結算美元等外幣,沒有結算能力就沒有交易能力。這就是我在10年前說中共會建立亞元的原因。沒有以人民幣為核心的亞元,中共無法擺脫美國交易所的框框。中共在中國設立交易所是「大話西遊」。
中共要在短時間內設立新的國際交易所有很大困難,擴大現有的深圳和上海交易所和細小的北京交易所是唯一選項。問題是,這些交易所難登大雅之堂。以1990年設立的上海交易所為例,截至2021年2月,1,815家公司的22,941隻證券掛牌買賣,總市值約46萬億人民幣,2018年市值是全球第四位。
美國紐約交易所NYSE市值29萬億美元,納指市值10萬億美元。相對地,上海交易所的市值4.7萬億美元,只有美國市場約1/8。上海交易所的上市股份市值只是和香港差不多,深圳只有3.5萬億美元。全部加起來只有12.7萬億美元,和納指差不多。
從交易量看,紐約交易所包括納指的交易量是30萬億美元。中國兩大交易所,深圳和上海再加上香港交易所的總交易量約為22萬億美元。除了規模不足之外,習近平搞國進民退。中共國有企業上市集資是多此一舉。中國依靠上市集資的私人企業為數不多,也不重要。美國中型、大型及新設立企業主要依靠股市集資。另外,中國股民教育水平低,未達到投資股市的應有質素。從股市功能看,中國交易所真的比不上美國。中國股民將股票市場視為炒賣股票賭場。股價波動至喝醉酒跳彈床的樣子。美國股市的6成股份由機構投資者管理。中國股市的投資者之中,99.6%屬於散戶。中國股市另一致命傷是無法吸引外資企業掛牌,上海和深圳的上市股份之中,外資企業佔的比重只有約5%。
外資企業不想在中國的交易所掛牌,因為中共政治掛帥,股市由中央全權控制。2015年7月,中國為了救市,將超過半數股份停牌,差不多等同關閉交易所。跟著下來,中國證監會禁止持股5%以上股東、董監事及高層主管在6個月內賣出自家股票,否則「嚴肅處理」。交易所打開門口做生意,怎可以指定某些人不得買賣股票。股價暴跌的時候,其他投資者沽貨止蝕,持股5%以上股東只能眼巴巴看著股價下跌,不能沽貨止蝕。這樣的「共產黨一黨尊政」股票市場如何能夠吸引外資參與?
中資股份的政治風險大,透明度低,有除牌危險,中美關係惡化,投資美國股市不要沾手中資股份,任何情況下不要買場外交易股份和「懷疑中資背景」股份。中資股除牌危機和中共設立新交易所的不明朗因素困擾之下,有能力在美國投資的話,最好將香港及中國上市股份沽清,轉到美國股市。待市場情況明朗之後再部署。記著,君子不立危牆下。千萬不要看見中資股反彈就盲目入市高價搶貨搏反彈。很多逃離火場的人不知何故走回去,結果死在火場。大丈年做事,拿得起,放得下。避險要死心眼,無論發生甚麼事,股價如何爆升,避了就是避了,不會再次買入。
外幣 避 險 機制 在 李其展的外匯交易致勝兵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抓準智慧商機,搶搭AI新科技成長新浪潮
象徵科技產業興衰的那斯達克指數,在2020年創下年漲超過40%的成績,不但是2004年以來最佳表現,也以大幅領先道瓊指數漲幅超過30個百分點的成績,告訴投資人現在的市場主流就是高成長性科技產業,但這麼好的表現能夠持續下去嗎?我們今天就來解析給投資朋友了解。
資料來源:精誠DQ2,資料時間:2019/12/31~2020/12/31那斯達克指數與道瓊指數漲幅比較。
價值投資與成長投資向來讓長期投資人難以選擇,畢竟大家都希望能兼顧穩定與高成長,但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使得遠距醫療、視訊會議與協作等應用大幅成長,跨越了許多障礙直接衝到高速成長期,這些變化就算未來疫情平息也很可能不再復返,所以即使已經在2020有了亮眼成績,展望2021幾大市場焦點來看,接下來確實還是相當值得關注產業趨勢。
搶搭中美科技與綠能政策列車
首先在美國方面,隨著美國拜登就任,原有的中美貿易戰可能會暫時降溫,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以4~8年為單位,甚至更長期的能源與科技戰,拜登宣布將創下先例讓科技政策主管提升至內閣閣員層級,表態將會全力推動美國成為全球科技方面的領先者,過去選舉時所提出的綠能政策也將大舉投資與發展電動車相關產業,從基礎建設開始都可望重新打造,自然將吸引民間企業競相發展智慧應用來搶佔政府目光與民眾荷包。
在中國方面,最新的十四五計畫同樣全力支持能源與科技產業成長,畢竟在中美貿易戰中,高端產品都被美日把持,美方只要一制裁就直接把中國的科技與通訊技術龍頭打趴在地,因此中國官方誓言將領先的產業拉大優勢,並將落後的部分重新規劃,大舉注資提升人工智慧、積體電路與生物科技相關技術,中美兩強的另類軍備競賽正熱烈開打,正好就是未來的投資焦點。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從電動車到全球車聯網、遠距醫療與商業AR/VR、虛擬實境遊戲市場甚至商用衛星都會是接下來的科技相關產業發展重點,國內現在正有一檔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就是瞄準了至少未來5~8年的高速成長期來佈局,非常值得投資朋友關注。
克服疫情衝擊,雙團隊各展所長
當然可能很多朋友會想說新科技基金市面上到處都有,這一檔又有什麼過人之處?據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資料顯示,這檔升級版AI基金的主軸建立在智慧醫療、智慧交通與城市還有衛星物聯網,畢竟這是最能避免疫情干擾,也是比較有投資機會的區塊。
尤其是人工智慧加上生技醫療的雙團隊助力,可以兼顧科技與醫療產業的高成長,不單只有科技一個主要箭頭,在個股輪動時有機會靈活抓住各項智慧商機,彈性配置也可以降低單一市場的波動,同時也會佈局上中下游供應鏈,即時掌握產業最新變化。
詳情可以點擊:https://lihi1.com/wdkf4
如果投資朋友未能抓住上一波的科技相關類股狂飆機會,這次的智慧商機與AI新科技成長,就會是非常值得大家認真研究與把握的機會,同時也相當感謝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的贊助合作,讓我們有機會能了解產業前景與成長趨勢,所以特別介紹給我的讀者朋友唷。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獨立經營管理】本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本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本證券投資信託事業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基金以新臺幣、美元、人民幣及南非幣計價,如投資人以其他非本基金計價幣別之貨幣換匯後投資本基金者,須自行承擔匯率變動之風險,當本基金計價幣別相對其他貨幣貶值時,將產生匯兌損失,因投資人與銀行進行外匯交易有買價與賣價之差異,投資人進行換匯時須承擔買賣價差,此價差依各銀行報價而定,此外,投資人尚須承擔匯款費用,且外幣匯款費用可能高於新臺幣匯款費用,投資人亦須留意外幣匯款到達時點可能因受款行作業時間而遞延。 本基金設有人民幣計價之受益權單位,鑒於人民幣匯兌仍受管制,大陸地區之外匯管制及資金調度限制均可能影響本基金之流動性,投資人應審慎評估。投資各類型N類型受益權單位者,其手續費之收取將於買回時支付,且該費用將依持有期間而有所不同,其餘費用之計收與前收手續費類型完全相同,亦不加計分銷費用。本基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故投資本基金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本金之損失,最大可能損失則為全部投資金額。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或簡式公開說明書中,投資人可向經理公司及基金銷售機構索取,或至公開資訊觀測站及經理公司網站中查詢。
外幣 避 險 機制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1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財政委員會質詢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林佳龍問彭淮南,央行已與人民銀行初步協商簽署兩岸貨幣互換協議SWAP,並列入未來協議,打算以多久時間來簽訂?彭淮南表示,央行這邊已經準備好了,這是兩造的問題,對方要洽商的單位很多,判斷對方在今年內會簽出來。
面對國際競爭貨幣戰爭變動非常大,情況相當險峻激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被稱為「人民幣先生」,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應也被稱為「新台幣10A先生」,林佳龍恭喜彭總裁續任,是台灣任期最久的央行總裁,是一股穩定的力量橫跨四位總統。
台灣也深受熱錢湧進影響,林佳龍表示,去年以來,投資台股6千戶外資中,前20戶就占了37%;外資進出占外匯交易比率達36%,大量頻繁進出的短期資金,經常干擾國內經濟及金融穩定。台股每日成交量中有近三成多是外資交易,林佳龍問央行有否了解這三成交易的外資中,有否聯合壟斷市場行為?有無密切掌握與因應? 發現不正常的情況,有沒有在攻防上有成功的案例,即時預防避免傷害太大。
彭總裁回答,央行就是有掌握才有這些資料,加入WTO之後,外資在證交所登記就可以自由進出,在資本市場的行為並不是中央銀行的業務範圍,但就他們大量拋售、大量進出,央行在目前很難拿到證據,只能監測他,提醒他,也曾經寫信給國外主權基金的老闆採道義的說服,他們也回信說他們要合作。
有關人民幣業務方面,林佳龍表示,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BU)2月6日起開辦人民幣業務後,首日存款量達人民幣13億元,截至3月15日止,DBU人民幣存款總額已達人民幣134億元,共計53家外匯指定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林佳龍問彭淮南人民幣業務兩岸往來頻繁,是否有可能錢進大陸,掏空台灣金融的風險?彭淮南表示,這還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外幣占全國總存款的比例一直維持在10%左右。
林佳龍指出,央行官員曾表示簽署SWAP後,人民銀行將提供一定額度的人民幣給央行,可解決台灣地區人民幣流動性的問題,是不是以後若大陸人民銀行不再提供額度給台灣時,在此狀況下,台灣是否有可能受制於大陸?彭淮南回答,大陸簽了18個SWAP,真正動用的只有兩個,而且金額非常小,不是簽了就會動,預防機制擺在那裏需要就可以用。
林佳龍再問彭總裁,今年以來,日圓貶幅超過十%,高居亞洲貨幣之首,韓元以三%貶幅緊追在後,新台幣也走貶二%,如此一來,台幣相對日圓及韓圜是升值的,對於台灣相對於日本及韓國出口歐美等國是否會造成不利的影響?我國高層及企業界有否給總裁壓力,以增加台幣貶值幅度否?彭總裁表示,匯率是一個價格,由市場去決定,假如有過得波動或秩序變動,央行會本於職責會維持外匯市場的秩序。
林佳龍提醒彭淮南,中資炒房壽險養地,中資近來對房市的投資,從業者的訊息得知,他們那邊用台灣的投資等額投資中國那邊作為彼此資產的交換。彭總裁表示,將來會採取總量管制的方法。
林佳龍詢問彭淮南,對於四大基金有人主張合併變成一個公法人,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會不會比較有績效?彭總裁表示,這是一個理想,需要修法,從新加坡國家主權基金GIC,就可以知道合併會提高競爭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