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的一些麵包.
#你沒想過可以完成的St_Galler_Handbürli以高礦物質小麥粉完成的驚人小麵包...
#送兒子去上學以後....
做一點這次去蘇黎世的紀錄閒聊一下.... 後來, 回到家. 看了一個影片講述在瑞士淨收入3200瑞朗活得很艱辛的女單身. 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真的, 不要羨慕別人的收入. 那是表面上的數字. 活得快樂不是因為錢多! 把心靈富足比較容易快樂
#全文轉發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st-galler-handburli.html
其實回來以後.... 真的沒甚麼心思. 做甚麼都不起勁. 最惱人的事是要調整煮飯量. 及買菜量. 少了一個200公分男人的胃裝食物. 覺得煮起來沒意思. 😂😂😂
昨天做了這顆.
因為我們家, 最喜歡Panettone ( 三不五時會剝來吃的) 就屬我兒子. 開始研究這個Panettone之前, 也是因為有他跟我一起嚐遍10多個來自義大利不同店家及口味的Panettone. 最終才讓我一頭陷進去的. 就是因為兒子喜歡吃. 我則鍾愛整個發酵的過程. 這次... 只做了一顆! 以前怎麼樣都是兩顆, 四顆做. 但...沒有人吃. 只好做個可以誘導人吃的味道. 我女兒非常不喜歡麵包裡有蜜橙丁. 所以這一顆Panettone 中. 我加了一半的蘭姆酒葡萄及一半的泡水葡萄乾. 我的蘭姆酒葡萄是泡54%濃度的蘭姆酒. 而且應該躺櫃子裡有半年了. 它 #非常非常影響發酵. 原本9小時第一麵團就達標. 卻因為這個葡萄. 讓我等了8小時( 或以上) 的後發. 後來. 真的得睡了. 所以還是開烤. 很驚人的爆發力. 所以非常期待切開的時候.... 你可以看到. 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開烤的高度. 我放的是Streusel 這種大家都喜歡的麵粉糖粒.
等切開等我再做幾個? 反正終有一天我會談談心得... 因為我就是想做大孔洞. 雖然這次的高度不錯. 但我還是存疑. 因為後發真的很久, 也有可能出現的是fool's crumb.
說多了.
因為不知道怎麼介紹. 還是用圖片來帶出我這次的" 旅行"( ?!) 吧!
來說說瑞士這個以農立國的國家. 你應該也知道. 這個國家就是山多湖多. 一百多年前的瑞士並不是像現今這樣有錢的狀態. 當初之所以希特勒沒攻打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的人都非常身手矯健. 平常就是往山裡走往水裡去. 而地形一直都是戰爭時非常需要考慮的因素. 把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丟在這樣的地形上也不一定會得勝. 因為當地人熟知地形. 也知道如何隱藏及攻擊.
之所以能在二次大戰成為大家認可的中立國應該也不只是因為它們說要中立就可以中立起來的...實在也是因為太難攻打.
我曾經在台灣認識過一個瑞士人. 他是在無塵室裡工作的工程師.是老爺的同事. 明顯很不同的德語口音. 其實很多德國人私下都笑他. 因為他就是一個樂天且愛開玩笑的性格. 我第一次知道外國人裡有分長得醜及帥的. 那些德國人都說他醜.在我看來其實都差不多( 其實我也是台灣女生長得醜. 但老外覺得美的那一型👀👀👀 每個國家的審美觀不適用於其他國家, 所以請跟我一樣的醜女不要自卑也不要想改變自己. 把 #內在修養好比較重要 )
那些德國人取笑他長得像頭牛( 他不胖是瘦的) ??? 而且, 有一點天真. 有次老爺說話提及他. 他說那個瑞士人在國內應該很難找到女朋友. 因為長成那個樣子@@a
我倒覺得很難得. 要不是有老爺當男友. 我應該會追他. 因為他讓我有種很樂天的傻勁. 跟這種人相處一點負擔都沒有. 每次跟他說話都沒負擔他也禁得起開玩笑. 後來才知道, 他的家人一直到現今都是住在非常大自然裡, 養牛種穀物的生活著.每次他回家都得開老遠的山路. 是" 真的在地" 瑞士人.( 因為瑞士後來有太多的移民. )
也因為它們以農立國. 所以對於瑞士的農產品非常保護. 人少, 當然種植及養殖的數量就少. 跟其他國家是沒辦法比的. 就如同當初台灣要進口外國豬肉這件事. 大家都知道會影響台灣豬農一樣. 瑞士政府做的就是限定進口外並且課重稅. 當然, 從非歐盟國家進入肉品奶品蛋類等不能帶. 你可以出國門查一下. 但如果你是歐盟人士要進入瑞士時. 想要省一點.帶其他國家的肉類產品進入. 是有限量的. 每人一公斤免稅. 不管是新鮮或是醃製的肉品. 被查到超過免稅量. 10公斤以下的關稅是每公斤17瑞朗. 10公斤以上是每公斤23瑞朗的關稅. 脂肪含量超過 15% 的奶油最多可攜帶 1 公斤免稅進入瑞士. 超過則每公斤16瑞朗關稅. 食用油則是5公升以下免關稅. 每多一升則付2瑞朗關稅. 酒及菸這個你自己查吧XD 除了食物. 如果你覺得當地課稅太重. 想搬一些鄰國的家具或是日常用品. 則有每人300瑞朗的扣打....
我這次因為要買個垃圾桶. 在Migro超市找到一個完全簡單但我完全下不了手的垃圾桶..27瑞朗!!! 我跟我兒子說. 你隨便用垃圾袋裝. 等我在你老妹秋假時帶垃圾桶來吧😂😂😂
瑞士每個男人都得服兩年兵役. 所以男生大學的入學年齡是20歲. 老爺的瑞士朋友, 他的兒子今年20歲也才剛上大學. 每個瑞士人家裡都會放槍. 而且他們都知道如何使用( 廢話XD ) 這個也不是冷知識. 但是, 是平常我們不會注意的知識....
這是我兒子第一天上課領回來的實驗服及一瓶化學劑XXXD. 還有送了幾個環保購物袋子及紅牛還有咖啡😆😆😆 看來是真的要好好努力了! 我以為化學系女生不多. 但兒子說. 還蠻多的. 比他中學班上的女生比例還高. 超過1/3.
除了瑞士當地人去這個學校讀書. 兒子說還有跟他一樣來自德國或奧地利的同學.... 老爺說, 這裡很多外地人都會學瑞士德語. 因為這樣它們對你才會有認同感. 他當初在EPFL 時也有帶學生的實驗課程. 但非常地不受尊重. 除了他的法語很差以外. 他們那種高知識份子是以自己國家為傲的... 所以老爺說, 他希望兒子能去學瑞士德語. 這樣在當地會比較不被當外國人.
沒錯, 不是會講中文的都是中國人. 你應該也很了解. 由腔調來判斷並且分級. 是很不公平的事. 我一直覺得人都是一樣的. 不管是哪裡來的. 因為教育及文化政治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人品. 但人的良善最主要是家庭教育問題. 我想要一起共處的是良善的人. 但如何去找這樣的人? 就是要讓他們對你有認同感. 首要之處當然就是當地語言.
這是跟法國很多地方一樣的警察局外觀... 德國的通常比較" 宏偉" 或是說會隱藏( 因為也可能是在某棟建築的一樓或二樓....
警察局範圍內沒人敢動. 長得超大的菇😂😂😂
目前蘇黎世看到不少移動打疫苗車子. 如果你要打疫苗是非常容易的事. 跟德國一樣. 就怕你不打!
最後, 來談談我最喜歡的麵粉及以麵粉發酵完成的食物吧!
這裡的麵粉應該都是瑞士當地產的. 最簡單的家用麵粉蛋白質都是12%左右. 價格是德國的2.5倍左右. 但一包一公斤. 一塊多瑞朗的麵粉其實可以做很多麵包. 如果我住瑞士想吃包子. 應該會把這個家用麵粉參雜玉米澱粉或馬鈴薯澱粉降低筋度. 這裡吃的麵包形式比較像是德法混合體. 他們稱這種捲捲長棍也是Baguette. 這條長棍裡有加橄欖.
德文裡" 小"字尾通常都會加上~chen. 瑞士則是加上~li
所以德文的100 g左右小麵包都是Brötchen( 德文的麵包叫Brot) . 瑞士則是把麵包特色加上~li 就是小麵包.
這次我要談的是這個看起來很簡單. 但實際上不容易的瑞士小麵包Bürli
這種小麵包. 是用當地的Halbweissmehl( 780) 完成的無油小麵包. 這種粉的礦物質含量是0.64~0.9% 相當於法粉T65及義大利Typo 1.
照理說, 德國是要以Weizenmehl812取代. 但是市面上難找. 所以通常就是以Weizenmehl405或 550去搭配 Weizenmehl1050 . 不過, 因為瑞士的小麥粉蛋白質含量通常比德國高. 所以我比較建議能使用找得到的高蛋白質的Weizenmehl405 去搭配Weizenmehl1050. 這樣的比例約是 : 1000 g Weizenmehl812= 450 g Weizenmehl405 + 550 g Weizenmehl1050 ( 通常1050都有12%蛋白質)
小麵包主打輕盈. 所以在麵筋的處理上得更為小心. 這裡有一個德國麵包社團裡住瑞士的管理員推薦的食譜:
St. Galler Handbürli – Schweizermeister-Rezept nach Urs Lichtensteiger
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需要用到這麼大量( 3%以上)鹽的食譜. 他使用的是老麵法. 用穩定的鮮酵低溫做老麵. 之後再用鮮酵拉長麵筋. 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這不是一個很好做的麵包.
你如果去搜這個麵包. 應該會看到很多扁塌的. 像主圖那樣長相的需要很厲害的工藝( 好吧~ 這一點大工廠早有自己的辦法) 並且得要有高溫石板的加持( 看顏色就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它們都會倆倆黏一起烤. 我覺得跟吐司裡面放兩團很像. 單獨烤要長大的空間又減少很多. 所以他們單個賣時也是從兩個去分開的. 並不是單獨烤一個.
最後. 要來介紹兩個比較特殊的麵包
這個是Migro 當時限定的麵包. 我覺得很有趣. 沒買. 因為我知道味道應該不會是鹹的. 而且通常是小孩喜歡的...
這是蘇黎世今年第99年舉辦的摔角節!( 昨天) 詳細情形請點連結: Kilchberger Schwinget https://kilchberger-schwinget.ch/ 德國這裡也開始有大型表演比賽的聚會. 但雖然比賽幾乎都是露天. 還是有要求戴口罩... 瑞士其實.... 恩~ 蠻鬆的. 不過. 現今德國也有一種說法. 就是想保護自己的都已經去打疫苗了. 那些堅持不打的. 就讓他們自己去對自己面對的風險負責.... 但口罩. 還是有必要. 我們在回來的路上整點新聞一直都在報一個令人心碎的新聞.
RTL新聞 Idar-Oberstein trauert um erschossenen Tankstellen-Kassierer Alex W. https://www.rtl.de/cms/idar-oberstein-tankstellen-kassierer-alex-w-20-nach-maskenstreit-getoetet-oeffentliche-gedenkveranstaltung-geplant-4834436.html
德國有個加油站大學打工男生. 因為要求一個進入的顧客戴口罩才能進來. 結果這位49歲的客人.回家拿了口罩順便帶著槍回來. 朝著這位大學生以行刑式的方式對準頭部射殺. 造成這位打工生當場死亡.
雖然這個人後來自己去自首. 但引起輿論一片... 這個人說自己對這整個疫情的容忍度已經到了極限. 他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大家也可以這麼反對@@
這個瘟疫正在考驗人性. 老爺也不斷地強調去課堂聆聽的重要性. 雖然兒子的課有的可以選在家看網路直播...
你認為呢?
最後, 要介紹這個很多日本人喜歡的水果麵包. 這種麵包通常都會加香料及水果乾. 日本的麵包書中一定會有這種麵包的介紹. 在我的感覺. 是除了法棍以外最受日本人喜愛的麵包. 但這個因為是長時間保存的. 所以做得比較鬆散. 通常日本的水果麵包是更厚實有味道的.
這種麵包通常是冬天的麵包. 因為有很多秋天收成的果乾... 我自己蠻喜歡的. 兒子也是....應該會做做看...
最後.給各位看看老爺的戰利品😌😌😌 老爺去瑞士生活時喜歡上阿華田. 這次兒子先去探路時買了一包回家. 他發現不甜了. 為了健康著想. 原本會加糖的阿華田都不再加糖. 所以這次去他狂搜.... ( 最好是會瘦比較健康.
最有趣的. 他最喜歡的是這個. 我想, 應該有很多人是乾乾的吃阿華田的. 這種Bar是阿華田乾壓成這樣的形狀. 下次應該會再補貨. 因為兩天他就吃完了@@
沒幾天的行程也去朝聖了號稱當地最好吃的麵包店John Baker. 13度的低溫中排隊買麵包...
麵包算上乘. 但也並非非吃不可. 我朋友說是因為我自己做麵包所以覺得沒很特別. 也有可能. 但我覺得網路無遠弗屆. 現在真的好像有好的網路口碑. 要有排隊風潮不是很難. 除非你的食物真的很糟.... 不過, 這間店強調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機. 連麵包發酵都有聽音樂....
或許這也是雖然貴但講求健康及有氣氛的現代人會縮著身體也要排隊的原因吧? ( 另外~ 卡布奇諾不夠濃香是真的. )
一般大飯店都會接待一些大團體. 例如我們在飯店期間有看到加拿大航空的機組人員( 其實我蠻怕的XD) 還有提前從日內瓦正是賽季中的足球隊.
日內瓦sevette FC足球隊 https://www.servettefc.ch/
外面那台巴士滿滿一群足球隊員. 是我第一次見識到. 原本我以為足球員漢草都是矮壯的. 但真的平均身高都很高. 而且身材實在很好, 看不到大塊肌. 整個線條超順超美. 讓我這個大嬸目不轉睛的那種😅😅😅💦💦 我覺得從這樣的大團體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教育不一樣的行為舉止. 這一整群人在大廳裡真的沒有聒噪的. 大家都非常地安靜. 講話輕聲細語. 完全看不出來是會讓粉絲尖叫不已的樣子....
那群機組人員則是抽菸的很多....
我倒是沒看到這些球員有跑外面抽菸的.
最後~以飯店大廳的燈做為結尾. 等十月底再來!
同時也有6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0的網紅蝦米易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割藍八哥 在印尼的意思是很酷或是很特別的東西 沒想到在外國人的眼中,這些事他們難以理解 一起來聽看看外國人眼中的台灣吧! 想看我們聊什麼都可以在底下留言喔! MG的IG►►h.mg__ Jason的IG►►jasonwijaya89...
外國人在台灣保旅平險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中國如何防範四個封閉
文章日期:2021年9月10日
【明報專訊】近日我有兩個家人,從加拿大往上海探親,聽到他們千辛萬苦的經歷,才深深體會到中國的治疫有多麼認真。出發前,當然先需要安裝健康碼,且要拿到綠色認證,所以他們就預先去當地一間化驗所做抗體測試。因為他們已接種兩針Pfizer/BioNTech疫苗,所以驗血報告就當然顯示有抗體。但當他們去到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時,卻因為健康碼仍然紅色,而竟然被拒絕登機。他們馬上感到彷徨,不明白為何被拒,就到處問人,結果一位來自內地的年輕女生,好心解釋他們去錯了地方,做錯了測試。
原來必須去一家中國人開的化驗所,做一個特別抗體測試,能辨認出抗體來源,是來自接種疫苗,還是來自自然感染,中國的要求是抗體必須來自疫苗,健康碼才可變為綠色。我的這兩個家人,一個是專科醫生,他太太是化驗師,都可算是行內人士,但竟然他們之前從未聽過有如此精準的測試,他們也佩服中國的化驗技術,非常先進。無論如何,結果他們就去了這間中國人開的化驗所,再做測試,證明抗體來自疫苗,健康碼轉綠,就第二次登機成功,到了上海後經過兩周隔離,現在與家人團聚,非常開心。
我絕對相信只有如此嚴謹政策,才可帶來如此清潔和安全的內地環境,每十萬人的COVID感染和死亡率,都是美國和整個西方的百分之一以下,的確值得被表揚!但我有兩個疑問,這個至今非常成功的零容忍政策,可否長期延續下去?另外,如要零容忍,中國幾乎必須長期維持封關狀態,此政策將帶來什麼後果,除預期內的,會否亦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後果?
內地嚴謹封關料維持至明年底
中國當然不承認封關,仍不停說歡迎外國朋友來中國自己親眼看看情况,數天前更擴大前海面積7倍,繼續鼓勵香港融入大灣區云云,但事實仍是中國封關已近兩年,當然不會永遠,但如再封一年,已是一段很長時間,全球局勢已可出現風起雲湧變化。
從我家人親身經驗,除發現中國醫學化驗科技,一日千里外,另一更重要啟示是原來現在中國,是不容許和不歡迎任何曾經感染過COVID的人進入,其實這是一個頗為驚人和極端的政策!須知道,除抗體測試外,登機前、入境前後,當然亦要求每名旅客做多次核酸測試,確認即時沒有帶菌,所以抗體測試的重點並非找出帶菌者,而是真的拒絕任何曾經感染過COVID的人入境,包括已復原的人!
官方統計,全球測試出感染者數目已超過2.2億人,估計真實數字可能超出10億人,即是說,中國可能拒絕多達全球七分之一人口進入!再想一下,既然中國這麽用心設計出一套這麼精密的測試,加上健康碼和一系列隔離,以及索源追踪系統,更令我更相信這些嚴謹、接近封關的政策,必將維持一段頗長時間。再加上明年冬奧,和中國的政治時間表,不少人已意會到中國的嚴謹封關,大概率最快都將維持至明年底或2023年初。
有些人說,中國不會長期封關,只需全國約七成至八成人接種兩針後,即可馬上全面通關。我也希望是這樣,但我認為機會不大。首先現在全球最流行的Delta variant,傳染度比之前的高很多,R0可能高達8至9,所以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的臨界點可能高達90%,再加上COVID的變異速度也超高,大大影響疫苗的有效度,亦需不停調校成分,所以整個Herd Immunity概念已沒甚意思。加上中國至今以傳統滅活技術疫苗有它的好處,較安全和較清楚長期副作用,但無法否認全新mRNA技術的疫苗,有效率確高於傳統滅活。所以如果開關,即使接近全民接種疫苗,還是極大可能將見到感染個案大幅上升。當然如打了兩針或更好的三針,死亡率必將大跌,但至今中國的零容忍政策不止是零死亡,是更強勢的零感染!
零容忍政策不止零死亡 更要零感染
當然其實大家最渴望的是全球疫情早日過去,所有人生活回復「正常」。我也希望如此,但我一早已預計COVID將由pandemic(大流行)演變為更麻煩的endemic(風土病),且某程度上,人類歷史將可分為B.C.(Before Coronavirus)和 A.C.(After Coronavirus),不幸似乎已應驗了。Endemic的意思是COVID將揮之不去,永久流傳,且不斷變異,確跟flu(流感)有點類似,但即使經過多次變異,疫苗發展和療法的進步,CFR(Case Fatality Rate)仍徘徊在1.5%,仍是流感的10倍以上,絕不可完全不管。
數天前跟一位外國的頂級策略師通話,他指出全球只剩下中國內地、香港(可能加台灣?)和新西蘭,仍堅持零容忍政策,連日本、新加坡和澳洲等地,都已不幸失守,或逐漸放棄嚴控疫情政策。他悲觀地認為Delta浪是無法抵擋的,北半球夏季已如此厲害,到了進入秋冬將更嚴重,擔心連中國也將失守。他更認為接種疫苗也只不過是權宜之計,真正感染過COVID後的抗體才最有效,但我認為此說法並不科學,看到研究報告,打完任何技術的booster第三針後,抗體量都比兩針或感染COVID後的高很多。
港人未能無隔離進內地 令人費解
習慣了香港的安全環境,當然希望他的預測是錯的。但秋冬確可能是高峰期,所以連香港的嚴謹旅遊政策,亦必將繼續。早前歐洲商會警告如香港繼續封關,他們很多會員將無法忍受,更將傷害香港營商環境和國際中心地位。但港府已作出回應,現在香港和內地的治疫成功,得來不易,但至今香港仍未能與內地通關。如香港疫情失守,更將無望與內地通關。其實香港早已本地清零,近日逐漸開放單向來港通關,是好事,但仍未能讓港人自由無隔離進入內地,實在令人費解。固然可能跟香港未行使健康碼有關,但相信亦有其他因素,包括冬奧前不願冒任何風險,擔心部分香港人更可怕的思想病毒,和一改從前過於遷就香港人的呵護政策。
更重要的問題是,長期封關對中國內政以及外交關係有何影響?我觀察是要慎防四個封閉:
1. 封關後,似乎中國就認為這就是做「大掃除」的最好時機。近月中國明顯加速各方面改革步伐,包括教育、地產、醫療、互聯網、資本市場、文化、外交、軍事,和更核心的意識形態。中國過去40年,最成功有兩點,就是和平崛起和拋開意識形態,以實務發展為先。我仍希望中國能保持和平崛起,但當然在台灣、南海以至阿富汗等面對各種挑戰。我早已指出中國未來發展將需要一套較完整但仍務實的經濟甚至政治理論基礎。拉倒大家都知道大有問題的西方發展模式容易,尤其美國企圖以QE解決所有問題,導致社會分裂,但如何發展一套全新模式需要很長時間。中國各政策,分開個別來看,都有一定道理,亦大受內部歡迎,但加起來,就有點快速豪賭一舖的感覺。中國是一個大國,行事應否較慎重和穩定,值得討論和反思,亦當然需要考慮對外交,軍事,和世界和平的影響。即使各政策對治疫、氣候變化、貧富懸殊等問題有幫助,但無意中反加深外國人對中國的誤解和偏見(不止投資者),從而增加了戰爭的風險,這就要非常小心了。
加快改革如豪賭 反加深外國人對中國偏見
2. 數據年代中,既然中國封了旅遊的關,其實更需要開闊互聯網和傳媒等的資訊流通關,但不幸在最關鍵的過去一年多,雖說要講好中國的故事,但事實絕不見得在這方面有任何努力過。如中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繼續加深,像近日索羅斯這老人家竟公開批評Blackrock增加在華投資,警告將危害美國和西方的國家利益,其實情况已有點危險。
3. Blackrock確拿到中國第一張全資公募基金牌照,但其實中國金融市場和資本帳仍然非常封閉,尤其仍嚴控資金外流,形成人民幣地位與中國經濟規模極不匹配的危險情况。中國PPP GDP已是第一,佔全球的23%,但名義GDP仍是第二,佔全球只16%,且今年中國貿易順差急速擴大。從西方角度看,這就是故意操控貨幣,壓低人民幣匯率,採取不公平貿易政策,其實情况有點似清代早期,中國出售大量茶葉、瓷器和絲綢給英國,但拒絕購買英國貨,形成龐大以白銀為本位的貿易順差,英國才想出以鴉片來毒害中國人民的邪惡計劃,以此扭轉貿易平衡,最後導致戰爭。今天中國已非吳下阿蒙,不會受列強欺壓,但當然仍該避免戰爭!
4. 最後,中國人勤奮好學,素質愈來愈好,平均中國年輕人,對世界的認知,毫無疑問,肯定比平均的美國人,甚至大部分西方人都要好。但如封關太久,加上資訊開放亦不足夠,資本帳更不流通,實在有需要提醒國人,切記千萬不可連重中之重的思想,都逐漸封閉起來!
(中環資產擁有Pfizer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外國人在台灣保旅平險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股盤後〉Fed副主席放鷹 標普從高點回落 費半漲逾1%
美國聯準會 (Fed) 副主席克拉里達 (Clarida) 發表鷹派言論,預測 2023 年開始升息,但 7 月 ADP 數據顯示就業成長力道大幅減緩,美股四大指數周三 (4 日) 漲跌互見,道瓊下挫 323 點,標普自歷史新高回落,費半勁揚逾 1%,聯電 ADR 漲近 3%。
克拉里達表示,Fed 可能在 2022 年底前達成經濟目標、滿足升息條件,並於 2023 年開始升息,目前通膨預期面臨上升風險。這番話顯示 Fed 可能比一些人預測的更早採取行動。
美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7 月 ADP 就業人口僅增 33 萬,遠遜於市場預估,並從 6 月的新增 68 萬大幅減速,反映經濟改善之際,企業招募障礙仍存在,讓本周五的非農就業報告蒙上陰霾。另一方面,ISM 非製造業指數衝上 64.1 歷史新高,服務業的 17 個部門都成長。
地緣政治消息方面,拜登政府批准他上任以來首宗對台軍售案,潛在價值 7.5 億美元,將出售 40 輛 M109 新型自走砲,以及將近 1700 組精準導引砲彈。本軍售案須先通過美國國會審議程序,再由台灣和自走砲供應商英國航太系統公司 (BAE Systems) 磋商,才會簽約並敲定交貨時間。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發燒,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至截稿前,全球確診數飆破 2 億例,死亡數突破 425.29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530 萬例,超過 61.47 萬人病故。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176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1998 萬例。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呼籲各國暫緩施打第三劑疫苗,以解決全球疫苗分配不均問題。秘書長譚德塞 (Tedros Adhanom) 認為,必須扭轉疫苗分配情況,將多數疫苗都運往低收入國家,且在確保全球各國均有 超過 10% 人口獲得疫苗保護前,應暫停施打加強劑,至少為期兩個月。
一名白宮官員透露,拜登政府可能要求所有到美國的外國人都需完整接種計畫,作為日後最終解除大部分國家旅遊限制計畫的一環,目前正在研擬相關計畫。
周三 (4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323.73 點,或 0.92%,收 34,792.67 點。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20.49 點,或 0.46%,收 4,402.66 點。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19.24 點,或 0.13%,收 14,780.53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40.24 點,或 1.18%,收 3,436.90 點。
標普 500 指數 11 個類股中,10 個類股走低,工業跌 0.3%、能源跌 2.1%。(圖: Finviz)
標普 500 指數 11 個類股中,10 個類股走低,工業跌 0.3%、能源跌 2.1%。(圖: 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僅臉書上漲。蘋果 (AAPL-US) 跌 0.28%;臉書 (FB-US) 漲 2.19%;Alphabet (GOOGL-US) 跌 0.37%;亞馬遜 (AMZN-US) 跌 0.34%;微軟 (MSFT-US) 跌 0.21%。
道瓊成分股僅兩檔上漲。Amgen(AMGN-US) 大跌 6.46%;雪佛龍 (CVX-US) 重挫 2.24%;Wallgreens Boots Alliances(WBA-US) 跌 2%;開拓重工 (CAT-US) 跌 1.9%。Salesforce(CRM-US) 漲 1.23%;Nike(NKE-US) 漲 0.4%。
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超微 (AMD-US) 大漲 5.52%,再創新高;II-VI(IIVI-US) 漲 3.61%;輝達 (NVDA-US) 漲 2.32%;Analog(ADI-US) 漲 2.31%;艾司摩爾 (ASML-US) 漲 2.05%。
台股 ADR 樂漲 。台積電 ADR(TSM-US) 上漲 0.28%;日月光 ADR(ASX-US) 漲 2.39%;聯電 ADR(UMC-US) 勁揚 2.82%;中華電信 ADR(CHT-US) 漲 0.45%。
企業新聞
羅賓漢 (HOOD-US) 連續第二天暴漲,盤中最高漲 81%、多次漲停熔斷,終場收高 50.4% 至每股 70.39 美元,是 Reddit 知名論壇 WallStreetBets 鄉民討論度第一的股票,這檔在迷因股熱潮中受到關注的交易平台,似乎也獲得散戶押注。本周累計漲逾 100%。
晶片股周三普遍上漲,超微大漲 5.52% 至每股 118.77 美元新高,盤中最高漲至 122.49 美元,股價連續第六天改寫新高,也是連續第六天漲逾 2%。
超微日前公布的財報強勁,愈來愈多數據顯示超微正在搶奪英特爾市占,此外,彭博報導英國主管機關考慮是否以國安風險為由,擋下輝達 (NVDA-US) 收到安謀 (ARM) 交易,若交易告吹,將可減緩超微在顯卡領域和輝達競爭的壓力。超微並於周二發表供蘋果 Mac Pro 使用的新一代 Radeon 晶片。
通用 (GM-US) 暴跌 8.53%,抑制美股大盤的走勢。該公司周三上修全年調整後息稅前利潤 (EBIT) 預測,第 2 季營收優於市場預期,但調整後 EPS1.97 美元,低於市場所估的 2.23 美元。
Uber(UBER-US) 盤後大跌 8%。根據盤後公布的財報,Uber 第 2 季營收 39.3 億美元,每股盈餘 0.58 美元,勝過市場預期,但 Uber 為了因應缺工祭高額獎勵招募司機,使投資人心存疑慮。
Roku(ROKU-US) 盤後公布財報,第 2 季營收 6.45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第 3 季營收預測良好,但因用戶成長乏力,盤後股價重挫 9%。
經濟數據
美國 7 月 ADP 新增就業 33 萬人,預期 67.5 萬人,前值自 69.2 萬人下修至 68 萬人
(圖: Zerohedge)
(圖: Zerohedge)
美國 7 月 Markit 服務業 PMI 終值報 59.9,前值 64.6
美國 7 月 Markit 綜合 PMI 終值報 59.9,前值 63.7
美國 7 月 ISM 非製造業指數報 64.1,預期 60.5,前值 60.1
上周 EIA 原油庫存 + 363 萬桶,前值 - 408.9 萬桶
華爾街分析
Prime Capital Investment 投資長 Chris Osmond 說:「市場似乎因為所謂的『三重觸頂』(triple-peak theory) 感到遲疑,即企業獲利、經濟成長、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可能觸頂。雖然企業獲利和經濟成長可能已經觸頂,但不代表兩者就要萎縮,現在只是成長減速。」
對景氣敏感股票是周三領跌的類股,能源股因油價挫跌而下滑,銀行股和 Honeywell 等工業股欲振乏力。
在 Delta 病毒擴散導致各種防疫措施回籠的情況下,投資人期待從本周五的 7 月非農就業報告,觀察美國勞動力市場的改善程度,但周三的 ADP 報告顯示成長減緩,潑了一桶冷水。
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接近 1.8%,在優於預期的 ISM 7 月服務業指數出爐後,殖利率一度略為回升。
復國投資研究所策略師 Scott Wren 說:「我們需要消費者出門購物、打開錢包消費,不要只是坐在家哪都不去,或為了病毒發愁。從目前股市還徘徊在歷史高點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合理推測,投資人暫時還沒那麼擔心 Delta 擾亂美國經濟的潛在風險。」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94516?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8-04(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外國人在台灣保旅平險 在 蝦米易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割藍八哥 在印尼的意思是很酷或是很特別的東西
沒想到在外國人的眼中,這些事他們難以理解
一起來聽看看外國人眼中的台灣吧!
想看我們聊什麼都可以在底下留言喔!
MG的IG►►h.mg__
Jason的IG►►jasonwijaya89

外國人在台灣保旅平險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居港英國人|撐黃店排阿布泰挑戰功能組別 計畫暫居台灣「我看不見香港有未來」
50多歲來自倫敦的精算師李福納(Lee Faulkner),因為1993年的一次到訪愛上了香港:「在着陸的那一刻,便被這個地方吸引着。光是站在街上看着,便能感受到街頭街角都充滿着活力。那時我已經跟自己說,必須有一天會回到香港。」他於2011年兌現了對自己的承諾,找到了一間英資保險公司的工作,並移居香港,而香港亦成為了他的家。
雖然曾移居阿根廷10年,完全明白旅遊和定居於一個地方的不同,但香港的工作氣氛和社交生活上的文化差異,也讓他吃不消。加上不出一年,他便看清了香港保險界的弊病:「我放棄了那份工作,因為錢不是所有。」辭退了工作但卻選擇留在香港,在上環海味街建立公司從事英文教育及財務健康推廣。住過4年堅尼地城,6年前住進了南丫島。他沒有成為香港人眼中那種離地「鬼佬」,會食黃店買阿布泰,比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更貼地,是日家訪他還帶我們到平時經常光顧的黃店。他說:「我不是那種可以到一個城市生活,但過着度假風格生活方式的人。不能生活在一個地方,但將周圍發生的一切,都當作是外國人的事。我認為如果有一個地方,給了我一個家,那麼我便有責任去照顧它。」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30/EMOSNUEE6FBBVMOQGT4AYSIRT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英國 #黃店 #阿布泰 #功能組別 #台灣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外國人在台灣保旅平險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0:00 南非「裸體工作」拯救失業率?0距離照顧野生猛獸好緊張?!
21:52 吳子龍遇「熊」差險丟命?2行業高薪但乏人問津?
#特殊職業 #勞工 #甘苦談 #上班 #職業 #工作 #兼職 #特殊服務 #薪水 #待遇 #福利 #辛苦 #公關 #照顧動物 #礦工 #美人魚 #救援動物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JRIIH_ku2rd8Ne6nR4cQ?sub_confirmation=1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lCPyt4y5uGioPwPZvU7m7
★羅時豐搭檔嗆辣小禎【今晚開讚吧】!►►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mzfJrxLjZr7zH8FLgezozIKnvqHsLL0
★打工換宿遊台灣【請問 今晚住誰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bc11qZgT1-EsK2A-Zxbzk9jlPsvQujN
★女性必看寶典【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4Dzm4zX_nVns1du43OHmjP4XBxU15FL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txyvtfjgOO3q9B8C2dkcad5m0Z89pQD

外國人在台灣保旅平險 在 [險種] 外國人買旅平險- 看板Insuranc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外國人來台灣旅遊,可以買台灣的旅平險嗎??
因為要接待外國人,所以要幫他們買保險....
可是問了好幾家保險員,都沒有下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7.254.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