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V焦點】將野草變鮮花 第2屆「野草計畫」劇本競賽
#香蕉巧克力編:期待><
---
第二屆野草計畫頒獎典禮登場,包括台灣電視公司在內,十五大影視平台共同徵集劇本,從中選出優秀的編導人才,而這些作品未來更有機會發展成電視劇或電影。演員夏于喬今年首度擔綱評審,她笑說自己跟野草計畫很有緣,最近出演的電影,劇本就是出自第一屆野草計畫的得獎作品。
#野草計畫 #劇本競賽 #夏于喬
---
【訂閱 #台視新聞 掌握最新消息】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夏 于 喬 電視劇 在 楊達敬 Gordon Y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二屆【#野草計畫#】徵件開跑記者會
18大影視平台、投資、製作方共襄盛舉
⌚️徵件時間:2020年7/1~7/31止
🎬徵件內容:類型戲劇為主
(電影長片、電視劇、網路劇集)
🏆今年除原有的首獎+品牌特別獎,新增4個獎項:
1)演員評審推薦獎
2)野草計畫學長姊奬
3)提案人氣獎
4)野草精神獎
👩🏽🤝👨🏼演員評審:#溫昇豪#、#夏于喬#
🎤#主持人#:#楊達敬#
💄#妝髮師#:#郭彥伶# @ Nuzone
夏 于 喬 電視劇 在 拾光影劇評論工作室 A Piece of Light Stud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14(二)
噬罪者|楊念純
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 (2019)
⠀
公視真的不愧是台灣優質戲劇的保證,繼今年引爆話題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以下簡稱與惡)之後,再度推出犯罪類型的原創電視劇《噬罪者》!這部以「更生人」為主題的電視劇花費6年構思,是編劇楊念純2014年獲得文化部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的作品。內容主要描述莊凱勛飾演的殺人犯王翔在出獄之後,回歸現實社會所遇到的難題,以及對人性善惡、加害與受害之間的論辯。
⠀
這次很榮幸能夠被公視邀請參加《噬罪者》的首集特映會,在看之前我跟很多人一樣,都對《噬罪者》的劇情很好奇,另一方面也有點擔心在與惡剛播完不久就退出主題相似的電視劇會不會反而造成反效果。實際上看完第一集之後,我可以跟大家保證《噬罪者》跟《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內容其實完全不一樣!!我想可以把《噬罪者》當成是與惡的「延續」,而不是相似的故事內容。
⠀
其實我覺得在與惡之後再推出這樣類型的作品是有利有弊的。首先台灣並不是沒有犯罪類型的電視劇,只是與惡是近幾年少數成功獲得大眾迴響的犯罪類型電視劇。接在與惡之後播出,好處是可以延續這波「與惡熱潮」,趁觀眾對這一類型的電視劇還有興趣時抓住觀眾的眼球。但相反的,《噬罪者》也會面臨被拿來跟與惡比較,以及是否有能力延續這波「犯罪類型電視劇」熱潮的挑戰。
⠀
《我們與惡的距離》成功讓大眾開始關心跟瞭解所謂的「罪與惡」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而即將接續播出的《噬罪者》則是延續這個概念,更加深入去探討犯罪者在出獄之後所面臨的難題。在與惡裡面沒有獲得解答的那些疑問,或許可以在《噬罪者》中找到答案,因為在與惡拋出了一個大議題之後,《噬罪者》的角色其實是針對「犯罪者」這個議題繼續去深入探討,並且更加聚焦在「更生人」的描寫上。
⠀
《噬罪者》的英文片名叫“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憎恨罪惡,愛惜罪人)。導演表示這是甘地說過的話,意思是指罪惡雖然是令人憎恨的,但是我們也要關心那些犯了罪的罪人。男主角王翔因為犯了殺人罪,被關了10幾年後重新回歸社會,他已經付出了他應得的懲罰,但是在回歸社會之後,他卻沒有得到最基本應有的尊嚴,他從一個加害者反而變成了被社會排擠、欺負的受害者。
⠀
被問到如何揣摩更生人的行為舉止時,莊凱勛表示他身為演員很習慣被注視,也習慣站在鎂光燈,但是身為更生人的王翔其實會下意識想要把自己盡可能地「隱藏」起來,莊凱勛覺得這是在演技上最大的挑戰。王翔經常看著地板、不喜歡與人有眼神接觸、對於大家總是看著手機感到好奇等,都是大家可以慢慢從《噬罪者》中去挖掘的細節。
⠀
看完《噬罪者》第一集之後,發現公視在戲劇製作上現在越來越往「影集」的製作模式靠攏了。除了每集都有標題之外,我覺得《噬罪者》的步調比起與惡的快節奏,有稍微回到比較緩慢的步調來敘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罪,王翔殺人背後的真相、以及每個人心中各懷鬼胎的秘密,都將慢慢浮上檯面。
⠀
好劇需要大家一起來支持,6/8每週六晚間9點,我們一起來追《噬罪者》!
⠀
噬罪者 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
#噬罪者 #公視 #電視劇 #台劇
#莊凱勛 #夏于喬 #曹晏豪 #蔡淑臻 #蔡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