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更新了】
#菜雞變司機
EP4:為什麼不該拿學校教的東西來投資?只要學會這些就不用花大錢去上 _____ 了!(財管篇)
🎙️ Podcast 連結:https://gamma.soci.vip/
✍🏻 分析全文:https://gamma.to/notes/qnl4cB0ycao1f0VhjB28
🔖 財務管理課程中唯一重要的概念就是「未來的一塊錢跟今天的一塊錢不等價」。這樣的概念就被稱為 DCF (Discount Cash Flow,折現現金流)。在投資領域裡面,除了 DCF 沒有其他事情是真的有用的。
以下我們列出大學通常會教的課程內容,並來一個一個檢視這些概念與知識是否對投資人是有幫助的。
🔖 1) DCF (Discount Cash Flow,折現現金流):
這是在財金領域中唯一重要的觀念。如果你預期在 1 年後收到 $100,那這個未來的 $100 將會被折現因子所折現,來換算成現在的價值 (aka 現值 Present value)。打個比方,若折現率為 10%,那麼一年後的 $100,現在的價值為 $90.9 (= $100 / (1 + 10%))。那若情況改變,若是你預期將在 5 年後收到 $100,那麼在同樣 10% 的折現率下,這 5 年後的 $100 的現值變成 $62.1 (= $100 / (1 + 10%)^5 )。只要你了解這個概念,你就可以從商學院畢業了。
🔖 2) 財務報表分析:
這是一個經典的「分析完了,然後呢?」的分析,財金教授很熱情的在教這些給學生們,但這些教授甚至也不知道這些分析到底哪裡有用 (主筆:答案就是這些分析其實沒用)。這些分析最大的問題在於這種分析都是 backward looking (回顧過去的分析)。但投資最重要的是對未來的預測,你只會想要透過對於未來的預測而投資,而不是因為過去的財務數字如何去決定該如何投資。
🔖 3) 資產定價模型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
CAPM 的概念很簡單,這個模型潛在的假設是認為整個市場 (S&P 500) 會上漲或下跌都是基於經濟的前景。而這樣的波動在一些經濟敏感度低的產業中較不明顯 (受總體經濟的影響較小),這種產業有像是健康照護、公用事業、民生必需品,但對於某些經濟敏感度高的產業中會更明顯,比如說工業、非必須消費品等等。而這個波動可以透過 beta 值來衡量,即衡量金融資產相對於對標指數的敏感度。
🔖 4)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WACC is Whack lol):
現在你知道怎麼計算權益的資金成本了,你可以透過將權益的資金成本和債務的資金成本結合在一起,算出資本成本 (cost of capital)。比如說,如果 A 公司有 $50 的權益、$50 的債務,權益的資金成本為 4%,債務的資金成本為 2% (稅率為 20%),那麼資本成本將為 2.8% (4% * 50% + 2% * (1 - 20%) * 50%)。這就是 WACC 的概念。你可以使用 WACC,並透過未來的無槓桿自由現金流來算出企業價值。
🔖 5)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Modern Portfolio Theory):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基本概念是,將沒有相關性或是有著負相關性的多個資產組合在一起,可以達到更高的風險調整後報酬。這也是基本上為何投資人需要將資產配置到債券中,儘管債券往往相對於股票有著更低的預期報酬。
🔖 6) 夏普比率 (Sharpe Ratio):
不像其他 Gamma 在這篇文章所提到的東西,Sharpe ratio 是真的在真實世界中最有用的概念。Sharpe ratio 就是在衡量風險調整後的報酬。
雖然 Sharpe ratio 公式對不是數學家的投資人來說可能會看起來有點複雜,但是你不需要去記這個公式。投資人唯一需要記得的是「越高的 Sharpe ratio 越好」,相對於追求更高的報酬,更高的 Sharpe ratio 可能才是更重要的目標。
🔖 7) 股利政策:
財金領域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是,「透過股利支付或是買回在外流通股票來回饋給權益持有者,並不會改變權益持有者的價值」。
🔖 8 ) 實質選擇權 (Real Option):
一個新的投資項目因為很新,所以它可能會有非常多種不同的結果,因此要去估計該專案未來的現金流是很困難的。實質選擇權是一個替代的概念,與其去為一個專案做一堆假設很難預期的假設 (如:營收、獲利率和現金流等),實質選擇權鼓勵投資人去做出一些更難的假設,比如說結果的波動性、該專案的成長耐久性,來透過選擇權定價公式 (Black & Scholes) 去計算該專案的價值。
🔖 9) 效率市場假說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效率市場假說是一種財務經濟學中的假說,該假說認為資產的價格會反應市場全部可得的資訊。這個概念直接的暗示就是「要想在風險調整的基礎下一直打敗市場是不可能的」,因為價格應該只會對新的資訊有所反應。
#各項細節於全文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Boba ETto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6/09(五)】雲端最前線第120集 主題: 鴻海帝國的大健康計畫! 郭台銘手中的玉米冰棒 餐桌革命夏普搞定 主持人:楊文嘉 來賓: 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劉宥彤 永齡農場執行長 白佩玉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Q:從一片荒土開墾 永齡是台灣最大有機認證農場? Q:...
「夏普比率越高越好」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擁抱巴菲特(邱涵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請益] 夏普值(Sharpe)越高越好?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請益] 夏普值(Sharpe)越高越好? - 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Join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請益] 夏普值(Sharpe)越高越好? - Stock 的評價
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人迷信磚頭?] 香港人(以及華人)比人話冇遠見,保守,只係識買磚頭. 亦有人話香港係特例, 或畸形, 地少人多, 全部政府掌握, 任佢舞. 但學者證明,睇晒咁多地方, 過去150年 (有咁長命先講), 買樓係最好既投資. 當然過去表現不代表將來
一般話風險越大回報越大, 但過去150年, 扣除通脹後, 買樓回報高過股票些少之餘, 風險又同時低過債券
當然如果唔好講到150年,近幾十年呢 (由1980年開始),買股票回報就會高過買樓 (最主要因為冇再打仗) - 但風險一樣太啲。經風險調整後,(計所謂的Sharpe Ratio 夏普比率), 買樓都係so過股票。你阿媽叻過晒所有分析員
冇細睇份paper, 但正如N咁多個永恒既 股 vs 樓 討論一樣, 都係以下幾樣野要留意.
1. 稅務, 呢個文中已經有講. 但, 管理費等等呢?
2. Dividend reinvestment. 我估作者唔會犯呢啲錯誤, 但你只睇股價/股市指數, 同你每年將啲息 reinvest 番落去, 經過150年, 分別係好大好大.
3. 同樣地, 買樓回報, 段估作者只係睇房價. 問題係, 如果放租拎咗啲租金再買樓又如何? 太過份既, 咁諗下拎啲租去買股票, 複合玩法.
4. 呢點最重要. 香港地, 你睇樓價, 其實不見得跑贏股市. 問題係, 你可以拎一兩成首期買樓, 但股票從來冇呢回事. 我比你炒得幾日都好, 冇可能渣幾十年可以有槓杆. 況且, 買樓負資產只要準時供款好少會有事, 可以捱. 股票借孖展一負資產就一係補倉一係斬, 多數冇仇報.
5. 當然仲有 買樓既 "非金錢回報", 例如唔使搬屋, 例如溝到女, 等等...... (段估你買股票唔會買到可以做大股東掛?)
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擁抱巴菲特(邱涵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 我的投資回顧
2017年為留在股市的投資朋友,是個報酬匪薄的一年,為我則更是「慵懶」的一年。因為,今年我只抱著少數的幾檔股票(五根手指頭),就看著每一檔輪次上漲。
我今年投資報酬率(ROC) 14.0%,輸美股大盤道瓊指數24.7%的漲幅、S&P 500指數19.4%的漲幅和NASDAQ指數28.2%的漲幅,輸台股大盤指數16.3%的漲幅和波克夏B股21.6%的股價漲幅,只打敗陸股上證指數6.5%的漲幅。
我的投資報酬率分析
會輸那麼多,一來,是投資組合中比率不低的鴻海(2317),年末股價一路下滑。二來,年初趁下市前購買的興航(6702)股票,到目前為止還沒處份完它的飛機,所以,損益未知。我以「不賺不賠」將它這檔列入自己今年的投資損益表。三來,若還要給自己找個理由的話⋯⋯好吧!我14.0%的投資報酬率,是以可投資用資金的總資本(Capital)來計算的資本報酬率(ROC, Return of Capital)。但是一整年下來,我保留了總資本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現金,預備危機入市。這樣的做法,無疑降低了今年的投資報酬率。但若以我今年底已投入股市的資金和今年的總獲利來算,我的投入資金報酬率(ROI, Return of Investment) 就達到21.4%。嗯,沒輸那麼慘,還是可以說的過去的。畢竟大盤的漲幅,也是以股市中的資產來計算的,沒有計算所謂的「未投入資產」。若真的要算淨資產報酬率(ROE, Return of Equity),也就是扣除總資本中的借貸款所得的淨資產,報酬率達22.9%,僅輸道瓊的24.7%和NASDAQ的28.2%了。
不曉得你們接受的了或接受不了這樣的自我解釋?呵呵!
林區在《彼得林區選股戰略》書中提到了「散戶的優勢」:「散戶你想單買一支股票就買一支股票,一切都隨你高興。萬一找不到基本面良好的股票,你還可以高掛免戰牌,等待更好的機會。至於股票經理人可就沒有這種奢侈的選擇,他們不可能把股票賣光。」所以,高興保留多少比率的現金,隨散戶你高興,即使空手也可以,不用向別人解釋為什麼。一旦機會來臨就全押下去。這就是我們散戶的優勢!
我的持股分析
我的持股中,鴻海是今年上半年的亮點。隨著獲利新聞的發布,股價從年初的84.2元來到年中高點122.5元,最高漲了45.5%,還發了史上新高的4.5元現金股利。雖然,下半年股價低迷。但是,我對郭台銘和鴻海的企業文化有信心,相信他們還能再創獲利新高。尤其,隨著夏普由虧轉盈,破紀錄最短時間重返東證一部,展現了鴻海企業文化卓越之處。當然,我對鴻海的信心不是盲目的信從,是研讀了多少財報、資料與書籍後得來的。
波克夏則是今年下半年的亮點。
它占我總資本的五分之二,股票投資組合的一半以上(完全符合我書中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組合策略)。年終,波克夏B股股價盤中終破200美元,A股更破30萬美元。我從九月開始,就寫了好幾篇文章指出「買進巴菲特,真的有賺18%!」:
「在2015/9/18出版《買進巴菲特,穩賺18%》一書,買書後第一個交易日—9月21日—就馬上以當日收盤價130.98美元買進BRK.B。兩年後的今天,不管是第一篇文章所指的2017/8/31 BRK.B 股價181.16美元,還是2017/12/18 盤中破200美元的價格。買進BRK.B的年複報酬率都有達到18%,甚至打敗18%!」
波克夏今年股價漲幅為21.6%,過去四季每股帳面價值成長了14.4%(從2016 Q3到2017 Q3)。波克夏的股價漲幅又讓我今年投資報酬率(ROC)輸了。「打敗巴菲特」談何容易!若再幾年我還繼續輸巴老,我也要學學波克夏老股東們:「綁起雙手」把全部資金交給巴菲特和孟格投資了。
其他持股,年中陸續清倉,只為了提高現金比。也在股價大跌之際,年底抄底部分股票,尤其最近跌非常嚴重的奇異(GE)。我想的是「道瓊工業指數1896年設立以來,唯一始終留在其內的公司」和「逆向投資」。至於未來報酬率如何?到時再看看。
我的投資資金配置
豐收之餘不忘荒年的來臨。正如聖經創世紀中埃及法郎的夢:尼羅河上來的七隻肥母牛,被後來的七隻瘦母牛給吞了下去。「看埃及全國將有七年大豐收。繼之而來的是七個荒年,那時人都忘記了埃及國曾有過豐收。當饑荒蹂躪此地時,誰也覺不到此地曾有過豐收,因為相繼而來的饑荒實在太嚴重了。」(創41:29~31)
所以,今年我一直提醒自己:狂歡的灰姑娘舞會後,依然留在股市的人,熊市突臨時,想跑都跑不掉。但是,若提早出場,則會享受不到牛市末段豐厚的急漲,感覺自己好像是個傻瓜一般。這樣互相矛盾的兩句話,唯有智者能解。然而,「一切智慧,皆來自於上主,並且永遠及在有時間以前,就和祂同在。」(德1:1) 閱讀、寫作、靜思與祈禱正是獲得智慧之法。
今年為我是個慵懶投資的一年:一來極少進出股市;二來保留了高比率的現金。但是,保留高比率現金,當遇到便宜好股票時可以隨時下手買進,也可以避免熊市突臨時無法危機入市的缺憾。缺點就是降低投資報酬率。這樣的思維在《我的66%投資》一文中說明的非常詳細。
自勉
好友問我:為我,什麼是成功?
大哉問!讓我陷入沉思⋯⋯
夜裡,我在日記上寫下我所期盼的成功:
一、在世成聖—這是人生終極目標,也是最大最重要的事。
二、家人親友共享天倫—然而真正的天倫是共融於基督,也就是將來大家能在天堂團聚,共享永福。所以我要多為每一位家人、每一位親戚、每一位朋友和亡者們祈禱,祈求天主的光輝照耀著我們,啟示我們「猛力爭取天國」。
三、能自在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再被別人的想法、觀念與命令牽著鼻子走—這就是我積極理財投資,追求財務自由的目的。但是,相比前兩項目的,這項目的似乎又短暫、又不那麼重要⋯⋯
今年的慵懶投資也是沉迷於一些興趣⋯⋯好吧!我想換車,想了整整半年,幾乎要簽約了。但是,最後還是決定讓自己保留一點點「理性」。以「想要」而非「需要」的理由,暫緩今明年換車的慾望。訓練自己「延宕需求滿足」。保留更充足的資金,等待危機入市的時候。危機之後,或許就是能讓我笑著換新車的時候了罷!
因此,我要以去年引用聖經的話再次惕勵自己並且勉勵大家:「天主的救恩,引導我們捨棄罪惡的生活,和世俗的誘惑,助我們在世過自律、公義、虔敬的生活,以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弟 2:11~13)
一位成功的投資人,長期來看,正是必須具備自律(Self-discipline)、公義(Justly)和虔敬(Godly) 的修為。心靈的修為方能取得投資的成功啊!
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6/09(五)】雲端最前線第120集
主題:
鴻海帝國的大健康計畫!
郭台銘手中的玉米冰棒 餐桌革命夏普搞定
主持人:楊文嘉
來賓:
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劉宥彤
永齡農場執行長 白佩玉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Q:從一片荒土開墾 永齡是台灣最大有機認證農場?
Q:有機餐正夯 食物最真實的滋味要從認識土地開始?
Q:踏入泥濘體驗下田 一日農夫成文青最愛行程?
Q:連郭董都愛不釋手 永齡的有機玉米甜到可以煉糖?
Q:有機菜大進化!郭董最愛玉米冰 毛小孩搶著吃「好寵食」?
Q:要不要洗、比較貴?有機農產五大迷失一次解答!
Q:0分廚藝打造100分料理 科技讓你不用一滴油就能烹飪?
Q:農業結合科技打造新健康生活 郭台銘未來有三個大夢?
關於《雲端最前線》
根據comScore的統計調查,《ETNEWS新聞雲》2016年連續在7、8、9三個月到達率已躍居台灣新聞網站的第一名,全台灣1556萬上網人口中,9月份有1260萬人到訪ETNEWS新聞雲,比率高達93.4%。網路新聞跟世界各國一樣,幾乎已是台灣民眾最重要、甚至是唯一來源。當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報紙與電視,《ETNEWS新聞雲》在忠孝西路一段4號15樓所建置的新聞直播中心,2016年12月5日正式開台。
《雲端最前線》為《ETNEWS新聞雲》新聞直播中心全新製作的時事政論節目,在緊鄰行政、立法、監察三院政治權力中心的攝影棚內,每天中午12時將以即時多元的雲端直播科技,由關注台灣政治運動變遷超過20年的資深媒體人楊文嘉擔任主持,偕同政治人物、學者專家等來賓,針對立院動態、公共政策、熱門時事、網路聲浪等不同議題,進行即時與深度的評論與解析。
《雲端最前線》於2016年12月5日正式首播,每周一至週五中午12時現場直播,網友們可同步於《ETNEWS新聞雲》的官網、新聞雲、筋斗雲、播吧等臉書粉絲頁、東森新聞雲APP,即時收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Tvezu_42dM/hqdefault.jpg)
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請益] 夏普值(Sharpe)越高越好? - stock | PTT職涯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看怪老子最新ETF的書裡面提到在相同標準差的情況下,夏普值越高表示斜率越高報酬率越高我查了一下台股ETF的夏普值 ... ... <看更多>
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Join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夏普比率 =(資產平均年化報酬率-無風險利率)/ 資產年化標準差夏普比率衡量一個投資組合在承受1%的風險下, ... 數值比例越高,也就表示策略組合表現越好喔! ... <看更多>
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在 [請益] 夏普值(Sharpe)越高越好?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看怪老子最新ETF的書裡面提到在相同標準差的情況下,夏普值越高表示斜率越高報酬率越高我查了一下台股ETF的夏普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