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都賣」到「麻煩解決者」,這將是日本便利商店的生存之道?】
每次出國,我都會切身體會到日本便利商店的厲害之處。如果要算一算代繳公共事業費等各種服務的種類,店員需要掌握的工作恐怕有100到200種吧。
隨著日本便利商店日趨飽和,我想為便利商店提出一條生存策略,那就是成為「替大家解決麻煩的店鋪」。從搖籃到墳墓,從電池到壽險,便利商店將可以成為滿足人們需求的平台?
#日本 #便利商店 #平台 #代繳費用 nippon.com 繁體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太宰府天滿宮是祭祀被稱為日本學問之神的官原道真日本全國1萬2千座天滿宮的總寺院,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孔廟,是福岡著名的觀光名勝,每年有超過700萬人到此參拜。菅原道真(845年~903年)在學問有卓越的成就使得人們把他當作掌管學問的神明崇敬,在福岡不只有許多人在此祈禱學業順利、金榜題名、工作錄取考試及升...
「墳墓種類」的推薦目錄:
墳墓種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最冷漠的娛樂記者易立競,卻收穫了大咖明星們的尊重】
聽到 #易立競 的名字,所有的明星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他們均曉得自己即將面臨的不僅僅是訪問,更像一種接近審問與心理諮商交叉並行的三溫暖。
有別於楊瀾、張小燕、魯豫的溫柔大姊作派,也不是嘻嘻哈哈、看起來跟每個明星都很好的一般娛記。
易立競的訪問並不討巧,被中國網友笑說是「冒犯式採訪」,她不是笑臉迎人的記者,而是直面真實的人性觀察家,是哲學家式的訪問。
/
易立競總能迅速戳穿明星語病,勇敢詢問明星的爭議事件,過程口氣皆是平靜無波、面無表情,沒有任何一句髒話或不尊重的口吻。
倘若明星動氣,易立競也不會被嚇到,還會冷靜反問:「我這麼問會讓你感受到冒犯嗎?」讓明星意識到自己「居然較真了」的心理狀態和高自尊,願意重新審視自己為何生氣。
易立競開始爆紅,始於去年和陸綜《乘風破浪的姐姐》合作系列專訪,逐一把女星伊能靜、寧靜和萬茜「聊爆」,曝光她們最真實的樣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萬茜,她訪談聲稱自己不想紅、有綜藝焦慮症,除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外沒有錄製過其他綜藝節目,但是易立競馬上指出,萬茜參加過《舞林大會》。
萬茜說:「妳不說我都差點忘了。」易立競秒補刀:「可是妳參加了兩屆。」
畫面中,萬茜笑容僵在原地,開始擺起臭臉。
/
採訪郭敬明,易立競毫無畏懼地直奔他的「抄襲」話題,問道:「你的作品抄襲,現在卻呼籲保護版權,你會覺得矛盾嗎?」
郭敬明拿起桌上水喝,強裝鎮定回答:「我覺得不會,差不多了,這個問題。」
採訪楊冪,易立競詢問楊冪為什麼有段時間瘋狂接四、五部戲?楊冪答道,她希望專心當一名好演員,想讓觀眾更看見她。
易立競再問:「瘋狂拍戲,是對賺錢有需求嗎?」
楊冪趕緊澄清自己不是為了錢,解釋那時因瘋狂尬戲,常常跟不同劇組請假,沒有賺錢反而虧錢。
聽到邏輯矛盾了嗎?一個真心熱愛演戲、矢志鑽研角色的演員,就不會三天兩頭輕易和劇組告假,必然會盡力配合檔期。
以及,考量到某些戲劇電影很可能會因前置作業延後導致拍攝時間重疊,是否一開始就要少接比較好。
換言之,一個為尬戲到處請假、一次接這麼多戲,說自己專心想做好演員,邏輯前後不通。
/
對待大咖影星孫紅雷,易立競也沒有手下留情。
她直言孫紅雷近期作品質量堪慮,平靜地詢問:「為什麼會接《戰國》那樣的電影,是錢砸得太狠了嗎?」
一系列問題讓善於言辭的孫紅雷都莞爾,不免自嘲:「這採訪都沒辦法裝逼了。」
未料易立競丟出一句靈魂拷問:「採訪需要裝逼嗎?」
孫紅雷頓時啞口無言。
/
這就是易立競的訪談哲學,她會提出一個「需要明星解釋」的問題或假設,讓明星們在激動解釋的過程中,忽視字裡行間的前後脈絡,導致自爆,也讓觀眾看見這個明星的真正想法。
有別於華人社會一貫的推拉客氣,易立競是透過蘇格拉底的產剖法,一步步引導明星說出大實話,讓他們前半段的「裝」不攻自破。
易立競的訪問裡,你可以說錯話,唯獨不可以說「假話」。
要成為易立競這種類似哲學家的記者,非常不易,你必須冷靜節制、思緒工整、做足功課,重要地是:你不能害怕。
寫到這裡,我相信應該會有人認為,易立競那麼「理性」的記者,哪個明星敢給她訪問呀?
大錯特錯,許多大咖明星排隊著給她專訪。
若有把訪談節目看完,你會發現縱使是上述舉例的萬茜、楊冪、孫紅雷,他們最後都選擇和易立競誠實交流思想、坦承自己的欲望和不安。
顯而易見,易立競提問就算直接,但當下訪談氛圍仍是讓受訪者感到舒服與安全的。
/
易立競的採訪經歷豐富,她 1999 年入行,先是去跑社會新聞,後來轉型做娛樂報導,代表作品有《病人崔永元》、《李亞鵬:我不是個放浪形骸的人》、《趙本山:上春晚我並不快樂》等。
這 3 篇文章都是業內人物專訪的典範。
她曾經兩度獲《南方周末》傳媒致敬之年度文化報導,連一向對記者沒有好臉色的李亞鵬和韓紅,都坦承非常喜歡易立競的正派與採訪風格。
易立競是《南方人物周刊》主筆,曾帶著匕首去殺人現場採訪,被計程車司機困在深夜郊外。
她親眼造訪愛滋村的病患;她遠赴印度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問出讓對方直言「我要好好想想」的佛學問題,最終一共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 5 次,相當受到信任。
她寫過社會新聞的地獄絕望,也寫過國際新聞的複雜矛盾。
基於過去寫的議題足夠多元,易立競自然和耽於享樂安逸的其他娛樂記者很不一樣。
她堅持不收禮物、堅持採訪公開、工作期間不會和藝人合照。
易立競常自稱為娛樂記者,卻被名演員柳雲龍說:「有你這樣的娛樂記者,你的公司應該是有些品味的。」
面對如此洞察人心的易立競,你能做到的只有「真誠」,而她也有本事能讓明星褪下防備、與其交心,因為深信她能掌握分寸。
/
她採訪黃渤、張雨綺和金莎,面對願意承認自己脆弱面、承認有時候就是愛慕虛榮的明星,易立競都是投以尊重和溫柔凝視。
當金莎承認是過氣女星、剖白自己「很想紅」時,易立競會給予安慰;當張雨綺侃侃而談「和周星馳解約」「前夫婚姻」等敏感話題,易立競會被她逗笑;當黃渤分析演戲短板時,易立競會淡淡點頭、鼓勵對方繼續講下去。
許多明星會在她的節目中狼狽不堪地翻車。
但節目外,他們又會發文感謝易立競幫助面對自己、獲得成長。
易立競在採訪手記中提過,要真正了解受訪者,你必須要創造出不那麼舒適的環境,才能讓他們有機會檢視自己,清楚自己性格上的矛盾,最終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她也提到:「如果受訪者說出某些故事,最後希望不要寫出來,我會將這些東西都帶到墳墓裡。」
/
華人娛樂圈的大咖明星,長年都被保護得很好。
不只被經紀公司捧在手心,連象徵第四權的記者都得對他們畢恭畢敬。專訪前得呈上訪綱,專訪間得小心呵護;記者會與平訪不能提問敏感問題,如果要問,只得繞著圈子問。
面對報社跟週刊等硬派媒體,多數「明星談心」都有演戲成份在其中。
起初經常覺得諷刺,明知對方私德不佳、對工作人員態度無禮,卻得聽著他們慷慨激昂地宣導「同理心很重要」等思想,還得寫文章紀錄他的美言金句。
近期身心靈平衡變成顯學,明星突然願意訴說自己的「黑暗面」了。
可是,黑暗面往往都得搭配「經驗」佐證,眼見部分名人們說不出個所以然,將議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更顯得這種正能量學說薄弱蒼白,演變成毒雞湯。
很多明星會以「面對自己」做包裝,實則替自己立下「劫後餘生」的神聖 Flag 。
但具體的「劫」是什麼?
他們不願意說,讀者自然無法共感,鼓勵不到任何人,特別是深陷黑暗的人。
/
為什麼明星不願意說?這背後有很多考量。
首先,讀者是否能夠接受明星的誠實與他們的黑歷史?大家真有自己想的如此有同理心嗎?是否可以做到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
再來,就算讀者能夠接受,代言廠商能不能接受也是一回事,很多大品牌和明星簽代言合約,其中有一條是「明星不可以發生爭議事件」,否則就會賠償違約金。
另外,時下媒體流行「標題黨」求點閱,明星若誠實訴說經驗,難保不被斷章取義、超譯解讀,反而造成另一波傷害。
又或是未來發生某事件,該明星過去的訪問再度被翻出凌遲,這種壓力是素人受訪者所想像不到的。
/
我所看到的就是這種矛盾,完全沒有誰對誰錯。
任何明星看似自命清高、自我保護的背後,承載著搞不好連他們都不堪負荷的包袱。
願意選擇在鏡頭前闡述具體經歷和心路歷程,嗯,別說明星了,連一般人都可能做不到,你還想要求什麼?
我唯一肯定地是,在公開場合願意對自己誠實的明星,除了當事者本身心臟夠強,更需要一位懂得人性的記者。
這個記者,他不見得文筆要多麽風花雪月,而是能一眼洞見問題本質,不打迷糊眼,溫暖與理性兼具。
這個記者,他會抓出明星語病和盲點,但不是為了嘲弄,而是給予他們解釋機會,慢慢引導明星說出思想脈絡與邏輯,讓外界看見多一點的真實,將明星從神變人。
這個記者,他能讓明星在安心訴說慾望和痛苦的同時,更能讓觀眾和其他媒體理解當事人心境轉折,最終願意尊重明星的立場,不會批判,反為明星的真誠所感動。
易立競說過:「我不想做那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記者,我希望我能成為與受訪者一起探索跟學習的角色。」
提問犀利,視角共情,最終表述和緩,但最重要地,是那份「求真」的純粹動機。
以上特質,就是我從易立競身上看到的亮點。
人家說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其實不正確,因為一個好記者,確實需要多讀書。
原文刊載:
https://www.adaymag.com/2021/01/15/detail-famous-journalist.html
#Adaymag
墳墓種類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真聽】#墓仔埔也敢去 | 以古墳為主題的旅行 // 李長潔 feat. 黃采瑛 👻 🕷🍬
.
因為被法國史家Michel Foucault感召,偽小編著迷於奇怪的文化史探索,例如死亡、鬼魂等。本集節目透過對「#墳墓」熱愛(?),解剖了公共與私人的生活展演。那些無法被言說而銷聲匿跡的聲音,或是,刻意被大量言說而神聖偉大的銘刻,都是對人類社會生活的無意寫跡、隱密紀錄、浪漫詮釋、意圖扭曲。
.
萬聖節前夕,與教育廣播電臺「生活in design」節目的黃采瑛老師,一起談談以「#墳墓」為主題的旅行!走入巴黎、沖繩、澳門、大阪的幽冥黃泉…。還有加碼昨天發生的 #廁所恐怖故事!(😮 難怪最近覺得肩膀好重ww)
.
📌 #今天的節目有
.
▶ 我的文化田野-看見死亡
▶ 死亡的文化史
▶ 在沙特的墳墓旁吃午餐
▶ 沖繩御嶽-神聖的自然空間
▶ 什麼是「古墳」
▶ 水資源技術與死亡儀式
▶ 古墳時代的國家形成
▶ 你的天皇不是你的天皇
▶ 古墳作為一種流行文化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gw0w4g5kb5k0903hf7chbli?ref=android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ruVb9DzkyU6uUxVDmHSY1?si=DA6B6FSfQTaqnTRuT11_iw
.
📲 #FB 論述版: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10030939184525&id=208541192666847
.
📢 #教育廣播電臺節目版: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2b/5f95432ccf2e5c000668ef89
---完整論述---
▓ #我的第一個墳墓旅行
.
巴黎的地下墓穴(Les Catacombes de Paris)與蒙帕納斯墓園(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大概是我第一次認真逛墓園的經驗。在大學生小屁孩的眼裡,這些城市中的死亡空間,既浪漫又迷離,它們是關於疾病、死亡、都市規劃與愛情的故事(Liehr and Faÿ, 2000)。
.
▓ #日本古墳的美學-#水的介面
.
回到日本土地上,對萬物的崇拜,形成了古墳形式的基礎。彌生時代後期,發達的用水技術被挪用到其他生活範疇的需求上,陵墓便是其中之一。前方後圓的墳丘外圍是半圈水溝,水溝的建造技術便是挪用水耕工法,可以想像當初皇室為了創造一種權力的象徵,耗費人力、物資與最新穎的科技,打造了這種以「水」為介面的「葬儀」,當然也隱含了某種審美意識(川端泰幸,2010)。
.
在周遭水溝、水池畔,會放置屋舍、動物、水禽等陶器,這些陶器稱為「#埴輪」,這樣的空間佈置可以說是一種類比的巫術,用於送葬時的祭祀,象徵亡者世界的重生(小野健吉,2009)。我們可以了解到,用水的農作技術來到喪葬儀式中,可謂為轉生的象徵性構造,在當時算是非常尖端慎重的事。
.
▓ #古墳時代-#國家制度的形成
.
然後,日本就進入了「古墳時代」,一個以建立大型古墳為尚的年代。為了創造出「王」的尊榮非凡,墳墓越蓋越大,人們在今日奈良南部到大阪堺市一帶,便建造數座大型墳丘,其中又以仁德天皇的大仙古墳最為著名(節目中口誤為應仁天皇,抱歉)。
.
古墳時期,葬送儀式與政治權力結構有著相當緊密的關聯性,埋葬地址的空間因素、埋葬設施的構造、送葬禮儀的安排反映了古代國家形成期的制度性過程。像是古墳營造的選址、規模、造型有著王族、貴族與平民的劃分,逐漸形成階層較為鮮明的社會系統(都出比呂志,1989)。
.
在古墳建造的數量上,也於古墳時期中期、晚期暴增,透過大型古墳營造所需的強大財力人力之統籌營運,來展示(exhibit)王權的強度,可以說是一種混合「#展示複合體」(the exhibitionary complex)(Bennett, 2005),形成了一種規訓綜合與權力關係,上演了國家形成初期的巨大戲碼。
.
▓ #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
回過頭來看古墳、飛鳥、奈良、到平安時代,那些送葬儀式、埋葬設施、死亡世界的神話觀點等,一直到《#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寫成與論述確立,在在都指向日本國家形成的過程雛形。
.
甚至到了現代日本,古墳也是重要的治理手段。日本古墳從明治時代開始由宮內廳掌管,建立法源,統一管理這些「傳說是天皇」的古墳。他們致力將古墳的位置與紀錄與《古事紀》、《日本書記》做嚴密的對照,官方定名,設置鳥居,並執行祭祀活動。
.
同時設置警告牌,不允許皇室及管理人以外的閒人進入鳥居範圍之內,成為皇家神聖的禁地。這也是為甚麼,我們今天到日本看古墳時,大都無法近觀的原因。
.
甚至,連考古學者也無法很順利地進行考察。因為,搞不好打開墓室後,拿屍體的DNA一比對,沒有符合的話,皇室一系的血脈政體就崩潰了…
|
💻 #參考文獻
.
1. Liehr, G., & Faÿ, O. (2000). Der Untergrund von Paris: Ort der Schmuggler, Revolutionäre, Kataphilen. Ch. Links.
2. Bennett, T. (2005). The exhibitionary complex. In 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 (pp. 71-93). Routledge.
3. 川端泰幸. (2010). 中世日本の水と神社祭祀.
4. 小野健吉. (2009). 庭園史 古代の庭園 (日本史の研究 (225)). 歴史と地理, (625), 34-43.
5. 辰巳和弘. (2000). 祭儀場か (特集 古代女帝とよみがえる飛鳥の都)--(酒船石遺跡のナゾと真実を探る). 歴史と旅, 27(9), 46-51.
6. 都出比呂志. (1989). 古墳時代の王と民衆 (Vol. 6). 講談社.
|
#御嶽
#御姊的御(????
#可愛古墳周邊 👉 http://kofun.jp/goods
墳墓種類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太宰府天滿宮是祭祀被稱為日本學問之神的官原道真日本全國1萬2千座天滿宮的總寺院,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孔廟,是福岡著名的觀光名勝,每年有超過700萬人到此參拜。菅原道真(845年~903年)在學問有卓越的成就使得人們把他當作掌管學問的神明崇敬,在福岡不只有許多人在此祈禱學業順利、金榜題名、工作錄取考試及升遷考試順利,這裡也是日本傳統習俗,如初詣、節分、七五三時等香客相繼拜訪,相當有人氣的神社。建築樣式華麗的正殿(重要文化遺產)是日本天正19年(1591年)由小早川隆景重建,充分的表現出日本桃山時期華麗豪放建築樣式的特徵。志賀社太宰府天滿皇宮、北野天滿宮及防府天滿宮合稱為「三天神」。太宰府天滿宮亦是賞梅的名勝,以留有傳說的飛梅為代表,宮裏遍植大約6,000株的梅樹。重要文化遺產、香味風景百選、新日本樣式百選。菅原道真於845年誕生在被稱為文章博士的文學世家,當時正當是提倡學問的嵯峨天皇時期。菅原道真5歲時就會吟詠和歌,之後也展現了驚異的文學天分,被周圍的人稱為神童。據說在被任命為地方官「讚岐守」的時候,因受到當地居民的信任和愛戴,而得到當代天皇宇多天皇的寵信。但是就猶如世間的常態,嫉妒的人也非常多,在醍醐天皇繼位後,於901年當時擁有很大勢力的藤原家和公卿們陰謀使他降職為筑前國大宰府的權帥,終於在903年去世。正將遺體送往京都時,在離大宰府不遠的地方拉牛車的牛很突然的停止不動。人們便認為這是因為菅原道真不想離開此地,於是尊重他的遺志,就地築墓,於905年在此地建廟。菅原道真死後,京都就瀰漫著被稱為「道真的作祟」的不吉利事情,如疾病和異常氣象等天災不斷。為了鎮壓菅原道真的作祟於是在919年在墳墓上興建了一座祠廟,這就是太宰府天滿宮的起源。說到菅原道真就會連想到梅花。雖然有梅枝餅這樣的名產,但是菅原道真和梅花的關係深遠。一代文豪的菅原道真和梅花結下不解之緣,可能是因為其透過文學長期接觸中國文化,而中國的國花是梅花的關係。當菅原道真必須要和種在家裏的梅花道別時菅原道真所作的和歌非常有名。「梅花啊,當春風吹起時,請把花香味兒送來給我。即使主人不在也不要忘了春天喔」(梅よ春風が吹いたら、いい匂いを送っておくれ。主がいなくても春を忘れないよう)。此和歌表現出深沉的哀傷,由此可知菅原道如何的深愛著梅花。梅花更是悲傷過度、太思念著菅原道真,因而一夜之內從京都飛奔到太宰府來。這就是有名的飛梅傳說。據說現在全國各地供奉給天神樣(指菅原道真)的梅花(稱為獻梅)的種類有197種。因梅花種類很多有極早開、早開、正在開、遲開和極晚開等,所以每逢1月底~4月上旬各種梅花競相爭艷,都能欣賞到五彩繽紛的梅花世界,而賞梅最佳時節是2月下旬~3月上旬左右。除了梅花,這裏也有菖蒲園,種植了多達50種類3萬株的菖蒲花,每年6月上旬~中旬是奼紫嫣紅的時期。由表参道到境内的街道猶如正在舉辦慶典,沿路林立著許多商店、餐廳、茶室、民俗工藝品店等,非常的熱鬧。幾乎所有的茶室都會提供太宰府天滿宮的特產梅枝餅(梅ヶ枝餅)(105日圓)。剛剛作好的梅枝餅又軟又熱,非常的好吃。太宰府天滿宮在應考前的季節和初詣(一年當中在元月舉行的第一次到神社參拜)都會擠的人山人海,但要是避開這些季節人就會很少。飛梅盛開的早春最為推薦,在這個季節可以在清新空氣中,以虔誠的心情參拜。若是來到太宰府附近,一定要過來看看。太宰府天滿宮裏正殿兩側的銅牛,據說摸牛頭可以增長智慧和增加金錢運。跟一般寺廟比較太宰府天滿宮護身符的種類很多,其中還有航空護身符,據說因為飛梅傳說的關係,受到航空業界深厚的信仰。
墳墓種類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按照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傳統,上帝將摩西埋葬在這座山上,登上海拔約817米的尼波山,可清晰地眺望約旦河流入死海之美景,聖經上所提的「迦南美地」儘在眼前。2000年3月19日,教皇保羅二世在其朝聖之旅期間,參觀了這一遺址(尼泊山是約旦最重要的基督教聖地之一)。在拜占庭式教堂旁種植一棵橄欖樹,作為和平的象徵。2009年5月9日,教宗本篤十六世來此參觀,發表了演講,並從山頂眺望耶路撒冷的方向。站在尼波山被封侵蝕的懸崖上,可眺望死海、約旦河谷、耶利哥、耶路撒冷的群山,以及當年先知摩西也看過但始終沒能進入的聖地迦南(Canaan)。在申命記最後一章,摩西從摩押平原登尼波山,上了那與耶利哥相對的毗斯迦山頂,觀看以色列全地。根據基督教的傳統,摩西被安葬在尼波山,雖然沒有指定他的埋葬地點是。一些伊斯蘭傳統也表示同樣的,雖然在耶利哥以南11公里、耶路撒冷以東20公里處的曠野有摩西的墳墓。1933年,在尼波山的最高峰發現了4世紀教堂和修道院的遺址。山上的銅蛇雕塑是義大利藝術家喬瓦尼•凡托尼的作品。馬達巴位於約旦首都安曼西南33公里處,在尼波山東南約10公里,也是在古代君王大道上。早在距今4500多年前,人類就已在此定居。現今,這裡是約旦的基督教徒(主要是東正教)重要聚居地;基督教徒佔約旦的總人口8%。馬達巴是世界上馬賽克鑲嵌製品種類最多的城市,享有「馬賽克之城」的美譽。當地最著名的古蹟是聖喬治東正教教堂(Greek Orthodox Church of St. George)的地面上用馬賽克鑲嵌的古中東地圖。
佩特拉古城Petra in Jordan(西元前9年—西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跡區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古城距首都安曼約260公里、海拔1000米的高山峽谷中。它幾乎是全在岩石上雕鑿而成,佩特拉遺址的岩石帶有珊瑚寶石般的微紅色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發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現出絕美的顏色,所以又被稱為“玫瑰古城”。佩特拉為納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的王國首都,西元前 1 世紀時極其繁榮,西元 106年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所以現在還能看到很多在古羅馬文化中常有的建築。3世紀起,因紅海貿易興起代替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直到1812年為瑞士旅行家重新發現而重見天日。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長的峽谷通道。進入峽谷,可以看到在岩壁上的許多空洞,這是一些鑿岩而成的墓碑群。這些墓碑群根據埋葬者身份的不同而規格不一,雕刻的圖案也各不相同。廣場正面聳立著一座高約40米、寬約30米的哈茲納赫殿堂,意為“金庫”。傳說裏面曾收藏著歷代佩特拉國王的財富,也有人說它是一座陵墓。哈茲納赫殿堂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樑和門簷雕有精細圖案。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羅馬劇場遺跡。劇場後面有一片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築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這是一座隱沒於峽谷中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城牆天然而成。當然現在已經風化瓦解所剩無幾了。(多謝觀賞,歡迎分享)
墳墓種類 在 Cinephile 電影迷| 鋼鐵墳墓Escape Plan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FundayCinephile:鋼鐵 墳墓 Escape Plan】 《鋼鐵 墳墓 》不只是一部讓人熱血的動作片更是一部富有歡笑、劇情內容的逃獄電影喜歡這兩 種類 型電影的朋友自然是絕對不能錯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