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潛力股》-尋找持續追求成長的卓越公司 / Jessica
作者飛利浦∙費雪在這本書裡面,詳盡且不厭其煩地重複他所秉持的投資原則,並且毫不保留的提供成功的選股方式給一般小額投資人,最重要的是「挖掘出真正優秀的企業」,並且「長期持有」,和這些公司一起度過市場週期的波動。
第一部分作者提供的先提出了核心的投資概念,也就是最豐厚的回報往往來自於「銷售額和利潤逐年成長的公司」。而能挑選出這種好公司,必然是要詳盡的瞭解公司,才能知道公司未來是否具有繼續成長的潛力。作者提出十五項要點,藉由這十五個條件的篩選,讓我們可以在眾多上市公司裡去蕪存菁,留下值得我們投入的公司。
在這十五點之中,可以總結為三個關鍵因素來探討:
其一為「功能因素」:在此因素下公司應具備「持續高漲的銷售曲線」,且可以在未來幾年繼續維持這樣的表現。這並非一次性的獲利讓股價暴漲,而是因為公司擁有「傑出的管理層」且「所在產業有正在歷經技術轉變與發展」使公司在未來可以大幅增加銷售額。且公司的管理層應有積極的態度及顧客導向思路,對市場有敏銳的觀察,當舊有產品市場達到飽和時,為未來開發新市場。將研究、生產與銷售結合成一個緊密的團隊,發揮最大的生產效率。財務系統可以掌握完整的成本資訊,並在危急公司利潤的不利因素出現時,也可以及早發出警訊。一個緊密而分工的公司結構,才能確保為公司做出最大的貢獻。
第二是公司的「人員因素」,公司是由一位具創業家精神的領導者,運用其驅動力、原創力與技術能力來拓展事業的版圖。執行長應擁有一支超高超的工作團隊,並充分授權。組織顯現其企業的獨特精神,讓所有員工都為了公司一起努力追尋更理想的目標。
第三則是「企業特質」因素,在產業內可以獨霸一方的企業,必定享有「規模經濟」且維持高利潤率,且不斷提高營運效率來削弱競爭者的威脅。因為順應需求的改變,可以率先提供更新、更好的新產品進入市場。這樣的企業致力於長的的成長,也給投資人帶來最優渥的回報。
第二部分則是成為一個安枕無憂的保守型投資人,選出保守型的投資工具,也就是以最低風險維持住購買力的項目。而保守型投資項目的第一個面向,就是企業本生須擁有傑出的生產、行銷、研究和財務能力。第二面向是人的因素,不僅執行長需擁有超凡的企業理念,且對於企業內部的授權、擢升都應該制定一套清晰的政策,使上下一心專注於企業的成長。第三個面向是企業的投資特性,投資人應剖析企業的利潤率來源,並思考企業的競爭優勢,「有什麼是這家公司有能力做,其他公司卻無法做得那麼好的?」最後一個面向是金融圈對這支股票的評價,作者花了三個章節來討論,點出當前金融圈評價及公司基本面所存在的差距,是投資人最應該注意的部分。若我們可以判斷出主流的評價到底是高估、低估或是大致吻合,才可以合理的確認股票的長期價格趨勢。
第三部分作者闡述了自身投資哲學的養成,並強調從經驗中學習的重要性。提出對於長期持有的原則,也就是對於篩選出並買進的股票保持耐心,至少持股三年。作者也相異於一般投資認知,提出若是企業是將保留盈餘運用到更有效益的位置,讓企業未來可以有更豐厚的成長,那投資人就不需要過度強調股息的重要性。還有效率市場概念的謬誤與實例,證明只有有能力非法取得內線消息者,才可能個股的未來走向中得利。實際上我們是可以藉由努力不懈的研究來推估某支股票未來的走向,但無法預測價格變化的時間點。只是若是我們可以在好的時機點買入好公司股票,至少可以在未來享受持續多年的價值增長,而這個好的時機,可能就是在企業正在迎來盈餘的大幅改善,但這些盈餘提升卻還未抬高公司股價的時間點。
尋找成長型的股票,若是一家公司已經維持了穩定的利潤率以及產業內的領導地位。依循作者的方法,我們應該仔細研究公司管理層內部的作為,以往作者是以「閒聊法」,盡可能接觸到瞭解公司的人,依據他們提出的觀點,來評定公司是否是值得投資的對象。而今時今日,我們享受著網路的便利,我們可以更便利的取得投資對象的資料與發展規劃,並經過審慎的思考與評估,比較與篩選,選出我們自己的「最佳潛力股」!我很喜歡作者者飛利浦∙費雪在這本書裡提出的每一個觀點,唯有一機持續追求成長與卓越的公司,才能帶給投資人最豐厚的回報。
http://trendeconomics.blogspot.tw/2017/01/jessica.htm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