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看也不聽,我要如何身教?」
用身教來教孩子很重要,但是孩子不看也不聽,你能怎麼教?
收到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寄來要我簽名的書,我簽完名後,請女兒和我一起封箱。
女兒還在摳膠帶時,我把裡面的東西拿出來檢查一遍,一邊說:「誒,你看,YS中心的同仁好貼心,這張卡片寫說因為下雨,他們幾本書就包一個塑膠套,為造成我一包一包打開的困擾道歉,好貼心喔。」
女兒說:「真的好貼心,否則濕濕的,無論誰收到,手感都是不舒服的。」
我拿起宅急便的托運單說:「哇,裏面附的宅急便托運單已經付款,還填好了,我只需要出門時拿去小七寄就可以了。好貼心。」
女兒說:「可以這樣啊?好主意。有時候我們拜託人家什麼事,還要麻煩人家寄回來,除了回郵信封,原來還可以用這個方式。」
我說:「那我來寫幾個字謝謝他們的貼心:謝謝你們的貼心,我覺得好暖心。」
女兒說:「我晚上幫你拿去小七寄。」
我說:「太謝謝你了。」
我轉身去房間拿了原本裝中藥的塑膠袋,把托運單放在裡面,用無痕膠帶把塑膠袋貼在紙箱上,方便女兒把箱子拿到小七寄。
女兒稱讚我:「你真是個環保行動力很強的人,回收再利用已經不用的中藥塑膠袋。」
這個簡單的互動大概只有幾分鐘,卻達到了許多身教的效果。
首先是邀請孩子協助我。
協助長輩會讓孩子有成就感,讓照顧父母成為愉快的經驗,連結了助人與快樂之間的神經路徑。孩子於是喜歡幫助人,喜歡照顧父母。
助人為快樂之本一點都不需要開口教,光是從幫助父母的行動就讓他喜歡助人了。
再者是讓孩子知道我生活的樣貌,除了對我有更多的了解,也擴展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有時候孩子不知感恩父母的辛勞是因為他不知道你在幹什麼。
透過像是這樣的封箱行動,女兒知道我平常靜靜坐在那裡寫字,看起來好像沒事,原來我都是在做事,也知道我的時間與精力是放在哪裡,於是對我更了解也更貼心。
寄書給我簽的單位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因為單位名稱,我和女兒談起這次活動的緣起。
我告訴女兒,雲嘉南地區覆蓋範圍甚為遼闊,無論在哪裡辦活動,民眾難免因為路途遙遠而無法前來參加。但這次疫情打破慣性,全民經過兩個月的洗鍊,很多人都已經習慣線上上課了,反而讓參加活動的人變多了。
在這段談話中,我女兒學到「雲嘉南」是被分在一區,也學到別的單位是如何克服困難,在疫情之下仍然達成業務的目標。
除此之外,YS中心的同仁寫卡片和把書用塑膠袋包好,以避免淋濕,未來我女兒在工作上如果也需要寄送東西,她可能會想起這件事,而模仿這樣的貼心。
工作細心在工作崗位上會有好名聲,未來如果轉職,雇用單位打電話來探聽,轉職也會更順利。
而我能夠觀察與讚賞他人的優點,譬如看到這次YS中心同仁的貼心,並且寫卡片回饋,這讓我女兒在人際關係上也會相對輕鬆。
女兒常常看到我觀察到別人的優點,並且開口稱讚。
看久了,聽久了,她不會有「這不是常識嗎?有什麼好稱讚」的想法,因此看到我小小的優點—回收利用中藥袋,她都能夠輕易開口稱讚,不會給人刻意與費力,看起來像在拍馬屁的感覺。
透過每天幾分鐘的互動來傳達身教,日日熏習,你不需要特意教什麼,看著看著,孩子就會了。
~郭葉珍的《和自己,相愛不相礙》~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723qf8r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博客來2020年親子教養排行榜第六名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塑料垃圾與廢棄藥品的回收率極差!環保署到底在幹嘛? 📣📣小編:內文字很多,大家可以直接看影片,今天的靜敏委員很兇...不對,是霸氣十足喔! 🔸廢棄塑膠袋的回收,一直都是很棘手的環保問題。環保署從2005年開始實施「垃圾強制分類計畫」後,#民眾依舊分不清楚可回收塑料與不可回收塑料,就連辛苦...
塑膠藥袋回收 在 古外芙與小萌Sh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剛好在找萬聖節裝糖果的袋子,推薦使用PLAY BAG!耐用、比一般夾鏈袋厚實,節慶過後也能重複使用!可放洗碗機的食品級安全塑料,材料從日本來,製造由台灣 💓
PLAY BAG 瘋狂小袋 ♾ https://gbf.tw/ofedy
-
『地球只有一個』、『減塑救海龜、救水母』這類環保意識形態的話大家都會說,好了,減塑做的哩哩喇喇的同時,又認為紙張易分解,忽略紙張的製程與能源消耗不比塑料少,反而濫用紙資源。任何材料只要過度濫用浪費,都將影響我們的地球。
-
PLAY BAG 的出發點,在於行銷一個很簡單的概念:
“將塑料成為永久性的產品,改變一次性塑料使用的習慣”
塑料其實是很好用的材料,能永久性使用,只是很少人願意清洗重複使用;有些連基本的回收觀念都沒有,導致塑料垃圾漂到海洋污染了生態。
-
時髦的設計➕耐用的產品,值得重複使用!回收再利用,一起戒掉塑料包裝使用一次即丟棄的習慣!
📢 跟我一起唸 🗣 )))))))))))))
垃圾減量。重複使用。回收分解。愛護地球 🌎
-
PLAY BAG 瘋狂小袋 🐢💕
【這裡買 🔜 https://gbf.tw/ofedy 】
-
瘋狂小袋除了要大家重新思考減塑的初衷,為了貫徹重複使用的觀念,特別講究材料與製造 #原料日本進口 #台灣製造
搭配時髦有趣的潮設計,讓您用一次捨不得丟!
-
適用 ▌
✦ 食物 (甜點餅乾、水果、沙拉蔬菜、三明治、肉類、果乾、麵包等)
✦ 保養品、美容用品
✦ 文具畫筆
✦ 玩具小物
✦ 衣物及尿布
✦ 餐具食器
✦ 保健品藥袋
使用參考 IG 👉🏻 playbagofficial
耐熱&耐用度 ▌
#高溫90度
#洗碗機冷凍庫可用
加厚的設計與熱壓式三邊式封邊讓密實袋不易破且增加耐用度,袋內使用少量清潔劑清水清洗後即可重複使用,減少一次性使用塑膠
尺寸選擇 ▌
大|30 x 41 x 11 cm (立體型)
中|24 x 28 x 11 cm (立體型)
小|20 x 21 cm
封口選擇 ▌
✦ 夾鏈
✦ 魔鬼氈
材質 ▌
食品級安全塑料 (LLDPE 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PET, PE)
(部分文字擷取於PLAY BAG官方介紹)
-
塑膠藥袋回收 在 馨整理 整理心 - 收納整理x穿搭規劃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近況閒聊
順便分享一下回收小常識~
今年年底好可怕
近一個半月母子二人跑了超過10趟的診所跟醫院
藥終於吃到一個段落
準備把藥籃裡的藥袋集中分類處理
光兒子就有這麼爆量的藥品感覺好嚇人
雖然每次回診都有跟醫生說藥還有
但離開的時候藥師還是給了一樣的藥
拿到後來都覺得好浪費……
(因為按正常程序交還診所也是被銷毀處理)
------------------------------------------------------------------------------------
閒聊完後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藥品回收小常識"
(不愛看那麼多文字的朋友 可以直接參考"馨整理"做好的藥品回收表格喔)
剩餘藥品「已不再使用」或「已過期」的處理方式:
分類 1:無法判別藥品或可以分類「抗癌、免疫抑制藥物」、「抗生素」、「管制性藥物」(安眠與麻醉藥品)、「荷爾蒙」等危害生態環境藥物以及「使用過的廢棄針具、針頭」,請將藥品拿至原領藥醫院、診所或藥局,請其回收即可。
分類 2:一般藥品(含藥房成藥)則丟到一般垃圾袋給垃圾車處理。(但如果是「藥水」,請將藥水倒出到夾鏈袋中,以咖啡渣、茶葉渣、擦手紙吸水以免溢出,夾鏈袋封好後再丟棄至垃圾袋中,空瓶則進行塑膠類回收)。
處理居家廢棄藥品時,請把握兩個大原則為執行目標。
原則一:惜物不浪費。剩餘藥品如「還在使用」且也「還在有效期間內」的藥品︰請於回診時,告訴主治醫師,請醫師減少該藥品處方數量,以共同珍惜藥品資源,讓健保節省下來的錢做更多運用。
原則二:將不再使用或不能使用之藥品做適當的處理(愛地球、愛自己原則)。
------------------------------------------------------------------------------------
剩餘藥品處理原則 Q&A
Q1:醫院會將回收的藥品重複使用嗎?
A1: 不會。餘藥回收後,會統一進行廢棄物銷毀,敬請放心。如果您有疑慮,亦可以將藥品包裝破壞或壓碎藥品後,再繳回。
Q2:藥品可以倒在馬桶、水槽裡面嗎?
A2:不可以。會造成水源污染 。
Q3:藥品可以隨地掩埋嗎?
A3:不可以。會造成土壤污染。
Q4:藥品可以丟到垃圾袋及給垃圾車收走嗎?
A4:(1) 可以。大部份的藥品皆可以丟到垃圾袋給垃圾車處理。但請將「抗癌.抗生素藥物」繳回原領藥之醫院、診所或藥局。
(2) 藥水的部份請先將藥水倒在夾鏈袋中,以咖啡渣、茶葉渣、擦手紙吸附後,再丟棄至垃圾袋中,空瓶則進行塑膠類回收。
Q5:為何大部份剩餘的藥品不需以回收方式處理,而「抗癌藥」、「抗生素」、「荷爾蒙」則須繳回醫療院所處理呢?
A5: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大部份剩餘的藥品皆可經焚化爐有效燃燒處理。台灣地區 21 座公有焚化爐,燃燒溫度達到850~1050 ℃可處理大部份剩餘的藥品,但「抗癌藥」、「抗生素」、「荷爾蒙」的處理溫度需高達 1200 ℃以上,若隨意丟棄,將導致環境污染,造成「生態毒性」。
資料來源: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塑膠藥袋回收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塑料垃圾與廢棄藥品的回收率極差!環保署到底在幹嘛?
📣📣小編:內文字很多,大家可以直接看影片,今天的靜敏委員很兇...不對,是霸氣十足喔!
🔸廢棄塑膠袋的回收,一直都是很棘手的環保問題。環保署從2005年開始實施「垃圾強制分類計畫」後,#民眾依舊分不清楚可回收塑料與不可回收塑料,就連辛苦分類好的廢棄塑膠袋,還是會因為髒汙、塑膠種類標示不清、回收價值低等因素,再次被清潔隊歸類為一般垃圾,導致這些塑料垃圾,幾乎不是流進了海洋,就是被送進了焚化爐!
🔸根據環保署統計,2018年國人光是在購物就使用掉了152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660個,若以每個塑膠袋3.55克計算,去年一整年共產生了高達5萬3960公噸的塑膠垃圾,且回收量只有約5148公噸,回收率不到一成!總總數據皆顯示出民眾對於回收廢棄塑料的教育不足。
🔸其實根據環保署的「垃圾強制分類」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9成的民眾是能夠配合資源回收政策的,若是環保署可以加強宣導,塑料回收率勢必可以再提高,環保署甚至可以透過教育,培養民眾分類的能力,讓清潔隊在回收資源後,不需要再委外請專業人士來判斷要進行物料回收或者是廢棄物衍生燃料(RDF),增加人事、浪費公帑。
🔸除了廢棄塑膠袋回收,民眾對於藥品儲放及管理的觀念也明顯不足,有高達62%的民眾習慣自行丟棄吃不完的藥品,回收率僅36%。健保署推估,#每年有約193公噸的藥品遭到丟棄,回收量僅有約69公噸,相當於有超過5億顆藥品最後都進到了垃圾桶,造成浪費醫療資源,還衍生出相當嚴重的水汙染問題。
🔸環保署在106年實施「產業廢水污染管制與特性分析研議計畫」,檢測下水道設施的廢污水,結果在大型醫院檢驗出33種藥物,在製藥廠、工業區檢驗出22種,民眾生活的公共衛生下水道則檢驗出23種,#所有檢測地均被驗出含有頭孢唑林鈉和歐弗洒欣兩種抗生素,即使經過污水二級處理程序,仍然無法被有效去除。
💥💥以上種種問題我在3月25日和4月10日就已在衛環委員會質詢時向環保署提出,然而醫事司今天(27日)發布的「資源回收政策」總檢討專題報告,卻完全沒有回覆以上這些問題,讓人不禁懷疑,環保署到底有沒有把民意代表當一回事?難道質詢只是在做秀,人民的聲音完全不用聽?否則怎麼會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依舊一點作為都沒有呢?
💥💥💥我在此強烈建議,環保署應偕同衛福部研擬於藥袋加註應回收或以一般廢棄之說明的可能性,並評估適合的廢棄藥品回收機制,否則像「耳念珠菌」這樣具有抗藥性的病菌,只會越來越多,未來只怕會有更多人因此喪命‼
#質詢
#廢棄塑膠袋
#廢棄藥品
#環保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3IQ2ImkA7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