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短評\【007: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
我一直是007系列的忠實觀眾,從小就一直看著007系列長大,從史恩康納萊的【雷霆谷】與【金剛鑽】開始,然後再一路看著皮爾斯布洛斯南的【黃金眼】、【明日帝國】、【縱橫天下】與【誰與爭鋒】,緊接著就是丹尼爾克雷格的系列,對我而言,龐德電影就是一個動作諜報類型的經典象徵,而且這個系列從來都能與時俱進。身為熱愛動作電影的觀眾,龐德電影是個一直陪伴我長大的作品,也只有這個系列是有辦法讓我與不同世代年齡層的長輩與晚輩觀眾都可以聊的話題。
而打從2006年的【皇家夜總會】開始,我更是深深的被新系列的龐德電影吸引,丹尼爾克雷格所飾演的新龐德沒有過往皮爾斯布洛斯南的貴氣優雅,他出手兇悍俐落,線條剛硬的臉龐鮮少有表情變化,然而我身為觀眾卻能夠從他那不苟言笑讀得出他的脆弱,因此丹尼爾克雷格是有史以來最兇最狠的龐德,但卻也是最為寂寞也最為悲傷的龐德,這使得龐德電影擁有了過往從未有過的角色層次,雖然說這個系列並不是部部都是佳作,像是【量子危機】就有點不知所云、【惡魔四伏】的情緒張力顯得過於平淡,但是【皇家夜總會】與【空降危機】的表現都是水準之上。
而到了此系列的第五部作品【生死交戰】,製作群面臨的問題重重,不但主演龐德的丹尼爾克雷格一度表示倦勤之意,原訂的導演丹尼鮑伊離去,換上了影集【無間警探】聞名的導演凱瑞福永,緊接著連音樂的製作也從丹羅梅爾換成漢斯季默,然後又在上映前夕遇到了疫情,【生死交戰】的上映日期前前後後延了七次,甚至一度發生置入行銷的商品有可能會因而「過季」的問題,這部龐德電影的製作與發行可說是路途最為顛簸的一次。
而克服重重困難,好不容易上映的【生死交戰】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生死交戰】可說是在龐德電影史上,第一部有頭有尾的系列電影,在【皇家夜總會】,電影交代了詹姆斯龐德如何成為00探員,年輕氣盛遭遇情傷,接著就還在【空降危機】遇到職場問題與世代傳承,在【惡魔四伏】面對了宿敵與情感第二春,然後到了【生死交戰】,龐德即將再次面對自己的人生關卡,在電影的開場,他已經不是007,孑然一身遠在天涯海角過日子,多年來的諜報工作當中的重重算計與背叛,已經讓龐德對任何陌生人都戒心重重,然而面對時代的改變,當他看到有人接手了他的工作,而且世界沒有他還兀自轉動時,又忍不住跳回了打打殺殺的江湖。
雖然【生死交戰】是一部劇情片,打鬥佔比並不高,但是劇情相當引人入勝,進入戰鬥時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由安娜德哈瑪斯所飾演的龐德女郎,她絕對是全片最為亮眼的插花角色,雖然她並不在【生死交戰】的主線當中,全程出場時間不過十分鐘左右,但這個天然呆萌但是能力卻超強的美少女諜報員絕對是能把觀眾的眼睛牢牢吸住。
而主角的表現呢?退休復出後的龐德的個性變得不太ㄧ樣,他變得比較多話,雖然內心依舊有傷痛與猜疑,但是年紀與經驗已經讓他不會輕易的把憤怒與不滿的情緒擺在臉上,他說話也不再像以年那樣句句尖銳帶刺,雖然吐槽依舊,但變得更像是促狹的調侃,跟以往歷代龐德在每部電影幾乎都只像是單元劇般不同,五部電影下來,龐德的角色個性一直不斷隨著時間在改變,從【皇家夜總會】時的鋒芒畢露桀驁不遜,到【空降危機】時的沈默寡言只做事不太說話,直到【生死交戰】,龐德變得更柔軟,他會在舊情人的墓前深情哀戚的說「我想念你」,在好友跑上門來找他幫忙時,看到他不以為然的下屬時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直接讓對方難看,而是會私下問朋友,甚至面對各種晚輩,龐德也都不再像以前那樣急著自己上陣搶他們的風頭,【生死交戰】的龐德是個真正的老兵了,他不再急著要表現自己,處理危機更加的駕輕就熟,當然,他還是那個瀟灑的龐德,只要面對打鬥時刻,龐德舉起槍枝、檢查、舉槍、瞄準敵人之後,幾乎每次都是一槍一個就解決對手,然後還有時間可以整整服儀,即使這種瀟灑一直都是過往龐德電影的固定風格,但是由臉部線條剛硬的丹尼爾克雷格來做,除了優雅之外就是多了濃烈的男子氣概,讓我看得感嘆,當男人就是要做到像龐德那樣啊。
而這個變得更加世故與優雅的硬漢,經過了人生歷練之後,劇情也開始安排他面對人生的傳承,對外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龐德,人生最大的困境並不是又一個拯救世界的任務,而是放下防備,接納自己內心真正關心的女人,而且不再只想到自己,而是開始要懂得保護、照顧他人,負擔起家庭責任,這顯然是歷代龐德電影當中前所未見的。
其實,1969年的時候喬治拉贊貝所演出的【女王密使】曾經這麼做過,龐德當時破天荒的結婚了,然而電影卻不給龐德幸福的機會,他的太太剛剛新婚就慘死在槍下。
而數十年後的【生死交戰】,製作團隊再次讓龐德組織自己的家庭,甚至還讓他有所傳承,因此我們也難得看到龐德那原本剛硬的五官舒展開來,開始試著做一般父親照顧小孩的工作。而這一次與過往不同,龐德不再丟下別人孑然一身獨自留在世上了,他終於開始為自己所愛的人做出自我犧牲。
“親愛的,現在你有全世界所有的時間了“
當龐德在劇中說出這段台詞。龐德五部電影以來的角色曲線就都圓滿了,電影到此也圓滿的結束了。
製作團隊也似乎分分秒秒要讓觀眾知道這是一部試圖要把【女王密使】當中的悲劇再翻轉的詮釋,由漢斯季默作曲的音樂時不時的讓約翰貝瑞為【女王密使】所做的主題音樂不斷出現,甚至在片尾還讓路易斯阿姆斯壯演唱的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再次出現,這使得【生死交戰】不但讓龐德的故事完結,也充滿了濃厚的情懷。
片尾浮出的字幕雖寫著「龐德將會回歸」,但是由丹尼爾克雷格所飾演的龐德五部曲,的確在此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就像【羅根】可以是任何一個金剛狼世界線的完結一樣,【生死交戰】是一部實實在在的龐德完結篇,他可以是任何一個版本的龐德的完結故事,而且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
【生死交戰】維持了丹尼爾克雷格版本龐德電影的硬漢冷調諜報風格,畫面精美、打鬥場面浩大,導演凱瑞福永的動作場面調度顯然是比山姆曼德斯更具有娛樂性,但是又與馬丁坎貝爾在【皇家夜總會】的處理方式不太相同,【生死交戰】的戰鬥場面偏向俐落簡潔,但是經常都是以龐德的視角出發,使用IMAX攝影的畫面讓片中的風景顯得相當壯闊優美。而在這些場面之外,電影的劇情感性度極高,充滿了弄後的角色情懷,如果是追過前面幾部007的觀眾,我想應該很難不感性的,這是丹尼爾克雷格的最後一部龐德電影,對我而言,他是近代最能把「詹姆斯龐德」這個銀幕英雄除了打鬥耍帥之外,還能把他的七情六慾呈現的最有層次的一位演員,龐德電影在他的演出下變得更有層次也更加好看,也為這個系列立下一個新的高度。
#生死交戰 #詹姆斯龐德 #jamesbondmovie #丹尼爾克雷格 #007生死交戰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5的網紅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音樂,一直是迪士尼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幾乎每一部迪士尼的電影都有一定比例的歌舞劇份量,艾倫•曼肯 (Alan Menken) 就是一手打造迪士尼奇蹟的靈魂人物,他用音樂締造出雅俗共賞的聲音畫面。 相信喜愛迪士尼的朋友對於那一首首動人的歌曲絕對不陌生,如《小美人魚》(Little Mermaid)、...
「場面調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場面調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場面調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場面調度 在 Chris電影宇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場面調度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場面調度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場面調度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場面調度 在 看板movie - [影評]羅卓瑤的影像裡,住著唐君毅的靈魂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場面調度 在 場面調度原文是mise-en-scene,本來是法國戲劇術語,意思... 的評價
場面調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個企圖心與執行力已經完全與好萊塢比肩了。
.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在2001年曾推出商業巨作《黑鷹計劃 Black Hawk Down》,以1993年的索馬利亞內戰為背景。從來都以為種拍攝非洲內戰場面的作品是好萊塢的專利,但韓國人在20年後也以索馬利亞內戰為題,拍攝了《逃出摩加迪休 Escape from Mogadishu》,整體表現已經足以與好萊塢電影並駕齊驅。
.
劇中,南韓與北韓當時都正在為加入聯合國角力,但兩方陣營各懷鬼胎,而索國政府貪污橫行,兩邊都要索求利益。就在此時,反抗時任總統巴雷(Siad Barre)的內亂爆發,一如大多韓國電影的主旋律,「兄弟鬩牆最後都得上演和解,意識到團結一致才能度過難關」,兩方大使勢必結盟。但如何化解猜忌,走上和解道路,正是這部電影的看點。
.
北韓人深夜投向敵營的戲(附圖),十幾人擠在一間房,不僅要凸顯雙方的「異」,也要彰顯彼此的「同」,無論在對白經營上,就連攝影、燈光與場面調度上,都能看見導演柳承完的細密構思。有幾顆鏡頭甚至有如卡拉瓦喬(Caravaggio)擅用的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使得作品本身竟帶有些許史詩況味。
.
劇情本身對台灣觀眾或也能產生投射,在中共打壓之下,長期在非洲投入外交戰的艱困經歷,令人也頓時能產生一些既視感。但也誠如《逃出摩加迪休》所呈現,兩韓深入窮國索馬利亞做外交,自然不是搞慈善事業,彼此都有政治目的,而為達目的,提供錢財賄賂官員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是必然。
.
這些非洲國家之所以長期陷入窮困與內亂,都牽涉到資源分配的問題。朝向遠因來看,早期以部族劃分勢力範圍的非洲國家在西方國家的草率劃分之後,一個個毫無關係的族群被歸類為同一個國家,過去殖民者的暴力統治與以夷制夷策略,都對當地形成深遠影響。許多非洲國家之所以陷入亂局,正是因為族群之間沒有向心力,沒有根本的國家認同感。
.
事實上,外國勢力只管這個國家掌權集團誰屬,拿錢餵下去就對了,當地百姓溫飽與歷史紛亂與他們毫無關係。片中刻意描寫南韓大使韓信誠被索賄時的無奈反應,便稍嫌做作了,有點刻意為了迎合韓國觀眾而將韓國人置於一個道德高位上。
.
追根究柢來說,非洲終究還是被當作一個獵奇化的舞台,至於當地反抗軍真正的感受與訴求云云,在片中也被省略討論(但這麼做是正確的,因為改朝換代之後也沒有改變索馬利亞人的生活)。故事重點還是回到南韓與北韓之間的關係,然而就一部政治正確的路線來說,本片舞台讓觀眾覺得有新意,至於遭遇追殺的場景,都達到至高商業水平。與其說電影有什麼深層意義,不如說它的意義是民族上、產業上的,一種「好萊塢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行」的民族主義式怒吼。
.
而且這次韓國人,也真的做到了。
.
題外話,目前中華民國在非洲僅有一個邦交國史瓦帝尼。近年與未受普遍承認的國家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而這個索馬利蘭正是在片中發生的內戰之後宣布脫離索馬利亞獨立,目前政經發展穩定,與索馬利亞完全是不同世界。透過《逃出摩加迪休》,也能在國際外交議題,做出不少延伸討論。
#逃出摩加迪休 GaragePlay 車庫娛樂
場面調度 在 Chris電影宇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沙丘瀚戰》(2021)
這是一部極為難以評價的電影,一方面它非常嚴謹慎密地將故事龐大複雜的架構鋪墊出來,另一方面卻為了作品的商業性,淡化了原著的哲學和宗教義涵,將重點放在後半段澎湃磅礡的視聽震撼。導演Denis Villeneuve這樣的改編剪裁很容易造成原著粉絲和非原著讀者兩面不討好的局面,原著讀者或會因情節還原度高和文學味道而滿足,卻因部份劇情的緩急輕重和主題不明而感到可惜;一般觀眾則或會因電影的史詩格局而歎為觀止,卻被訊息量巨大的對白情節、一連串意義不明的鏡頭疑惑而覺得似懂非懂。
不過Denis Villeneuve經歷《天煞異降》和《銀翼殺手2049》的磨練後,《沙丘瀚戰》讓觀眾看到他在處理科幻情節的場面調度上愈來愈成熟。雖然本片在美術設計上不如《銀翼殺手2049》般豐富和驚喜,但Hans Zimmer雄偉的配樂以及Greig Fraser壯麗的影像成功將萬里無涯的荒漠呈現得異常震撼,不論大型戰爭動作場面還是沙蟲冒出的橋段都拍得令人屏住氣息,不敢妄動,導演招牌式的緩慢節奏也令觀眾完全沉浸在戲中的世界觀流連忘返。
《沙丘瀚戰》只改篇了原著小說的前半段,自自然然有不少無可避免的缺陷,最明顯是電影的鋪排感相當重,用了不少解釋性對白交代故事背景和角色設定,也令故事遲遲未入正題,主線推進少且脈絡尚不清晰,欠缺完整性。然而,《沙丘》作為史上最難改編成電影的小說之一,Denis Villeneuve能夠將原著前半部的文戲武戲皆處理得如此紮實,已經可謂瑕不掩瑜,若然第二部質素得以維持甚至超越本作,將故事好好收結,《沙丘瀚戰》能成為今世代具代表性的文藝史詩科幻經典,實在不足為奇。
導演:Denis Villeneuve
編劇:Jon Spaihts, Denis Villeneuve, Eric Roth
主演:Timothée Chalamet, Rebecca Ferguson, Zendaya
語言:英語
片長:155分鐘
#沙丘瀚戰 #沙丘 #Dune #DenisVilleneuve #hkig #戲 #睇戲 #戲迷 #影迷 #電影迷 #觀後感 #影評 #電影 #電影評論 #電影心得 #香港
場面調度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音樂,一直是迪士尼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幾乎每一部迪士尼的電影都有一定比例的歌舞劇份量,艾倫•曼肯 (Alan Menken) 就是一手打造迪士尼奇蹟的靈魂人物,他用音樂締造出雅俗共賞的聲音畫面。
相信喜愛迪士尼的朋友對於那一首首動人的歌曲絕對不陌生,如《小美人魚》(Little Mermaid)、《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阿拉丁》(Aladdin)、《風中奇緣》(Pocahontas)等等,都是出於曼肯之手。他是現今奧斯卡史上獲獎最多的音樂家,也是現今唯一的EGOT (Emmy, Grammy, Oscar, and Tony Awards) 大滿貫得主。
他是這個世代的傳奇,在過去的35年,他想像力鑄造迪士尼的夢幻城堡,用音樂引領我們遊遍世界各地,用音樂劇的形式支撐起動畫片的每一個場面調度,透過銀幕,讓我們看見了精彩絕倫的多元文化,讓劇中的角色鮮活無比。
萬分感謝,曼肯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馬利音樂沙龍》主持人劉馬利的專訪,也特別為臺灣的觀眾錄製了這支短片,敬請鎖定3月15日(週一) 晚間11點IC之音《馬利音樂沙龍》艾倫•曼肯與您空中相會。
場面調度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V_Touch展覽 #檔案與復刻 #張世倫X孫松榮
#臺北市立美術館「#未完成黃華成」一展中,面對大量的 #檔案文獻 與 #手稿,觀者可以從何掌握與理解?多件「2020年重製」的 #復刻 作品,又嘗試拉開甚麼樣的時間距離,從中重新測量與詮釋 #黃華成 呢? 而展覽近期更隆重推出厚達三冊的專書,究竟將相關研究視覺化、空間化為展覽的必要性為何?
黃華成曾言,半熟的蘋果比全熟的好吃,因為全熟的蘋果只剩下一個命運,就是爛掉。「V-Touch展覽:檔案與復刻」從「未完成,黃華成」出發,邀請本展策展人 #張世倫,及曾參與策劃「#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等展,以及《藝術觀點ACT》41期《劇場》雜誌專題的 #孫松榮 教授,共同對話梳理臺灣近年 #研究型檔案策展,如何在前人所面臨之延遲轉譯、政治壓抑及後人所面臨之原作失落、檔案散逸等條件限制下,複訪臺灣藝術史中特定的個人、群體或事件,#因陋就簡 地藉由檔案與復刻 的「#場面調度」,勾勒各自對象跨媒介藝術實踐的前衛與局限。而當其嘗試跳脫回顧展或文件展的框架,尋覓 #原作的回聲 或 #來世,為藝術家所屬的時代精神,賦予當代新意時,此般對線性藝術史史觀的蒙太奇式重省,又如何同時反抗視覺藝術正統的策展方法?從中進而探問研究型檔案策展之於在地藝術史的空缺、前衛或戰鬥精神的閃現與佚失,以及當代策展與展覽機制等面向的積極回應。
👉記得訂閱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s://bit.ly/30C4un3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張世倫 Chang Shih-Lun、孫松榮 Sing Song-Yong、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uem
---
👀相關閱讀|
👉〈認識這位台灣文化界的先知:「未完成.黃華成」,以「設計」作為時代的評論〉:https://bit.ly/3k6Ys4i
👉〈每本書籍封面都是我的實驗微電影:走進黃華成的「設計攝影」裝幀世界〉:https://bit.ly/32fKtTy
👉〈【影形力專欄】境外移入的動力銀幕(或想像黃華成《實驗002》)〉:https://bit.ly/2TVqlle
👉〈星叢中的自我/台灣定位:「日殖時期現代文藝的共時與差異論壇」〉:https://bit.ly/38iaq9c
---
未完成,黃華成
展期|2020.05.09 – 2020.11.0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3F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場面調度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閱讀完整影評:
【方格子】https://vocus.cc/@XXY2018/5d94f6d0fd89780001e7b5ad
【幕迷影評】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7507
《小丑》可能又是一部今年讓我打下滿分也不會遲疑、猶豫的電影作品:整部片在美術、攝影、剪輯、配樂、幕後製作、演員演技與導演場面調度上皆近乎無懈可擊,表現非常卓越。
除了將一個惡魔的誕生敘述地精彩外,充滿對社會結構、犯罪者心理、人性道德與價值觀等反思,在整部電影充滿質感又溫柔的敘事口吻下,意外地製造極具衝擊的淒美感。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喔!
《小丑》Joker
片 長 | 121分鐘
分 級 | 輔導級 15+
上映日期 | 2019.10.03
導 演 | 陶德菲利普斯
演 員 | 瓦昆菲尼克斯、勞勃狄尼洛
產 地 | 美國
發 行 | 華納
語 言 | 英文
------------------------------
別忘了隨時關注XXY的影評和活動動態喔!
▶️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XXYanimalofvision/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 加點吉拿棒: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xtraChurros/
YouTube頻道:https://goo.gl/Muo4bo
以行動贊助我們持續創作: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Pressplay訂閱專案:https://goo.gl/nsRrEB
#XXY #影評 #電影 #娛樂
場面調度 在 場面調度原文是mise-en-scene,本來是法國戲劇術語,意思...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場面調度 原文是mise-en-scene,本來是法國戲劇術語,意思指「擺在適當的位置」或「放在場景中」。電影的場面調度包括服裝、聲音、背景、燈光等等,透過這些部份的轉變去 ... ... <看更多>
場面調度 在 看板movie - [影評]羅卓瑤的影像裡,住著唐君毅的靈魂 - 批踢踢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網址:https://reurl.cc/1oNkq9
賈選凝:羅卓瑤的影像裡,住著唐君毅的靈魂
文/賈選凝
奪得今年金馬獎最佳導演的《花果飄零》,被評審形容為「後勁十足」。確實如此,其實
看完電影的當下,我並沒有太多觸動;甚至在映後QA環節聽到遠隔重洋的導演羅卓瑤使用
「我們中國人」這樣的表達時,還會暗暗揣度:現場的台灣觀眾聽到會覺得不適嗎?
https://youtu.be/vm4A4G8um3w
直到第二天去看《時代革命》。完場後,有人痛哭到停不下來,更多來自香港的觀眾齊聲
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昂揚的尾音落地旋即消失,戲院裡的一切都帶不走。
走進台北的陰雨時,我卻記起《花果飄零》裡因「興中會」起義犧牲而流落香港的亡魂對
傘運少女所說:「不要忘記,不要放棄,充實地生活下去。」
長夜如水的香港,亡魂一直在等船。少女問他要等到何時,他說「船未到,只可以靜靜等
候。」雖然《花果飄零》的背景是2014年傘運,但這句話也可以獻給「時代革命」之後更
多挫敗無力乃至遷移流離的人。在羅卓瑤的鏡頭裡,陰陽相隔的前人邂逅今人,鉤沉出易
時易地卻前仆後繼的心志。那個場景所蘊含的力量寬柔而堅定:不要溫吞忘記,也不要失
志放棄,充實地生活,耐心地靜候這份自信與自守,其實也是唐君毅在1960年代提出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時所談論的精神:「以有其創造性的理想與意志,創造性的實踐
,以自作問心無愧之事,而多少有益於自己,於他人……」
久違的散文電影
《花果飄零》和我們近年看到的所有對時局有所回應的香港電影都截然不同,從氣質到手
法到視角,它都太獨特。
首先它的敘事方式是實驗性的,導演羅卓瑤在2016年接受訪問時說這部電影裡有歷史,有
評論,也有想像,「最後成了一個所有事的綜合」,她稱之為論文式電影(essay film)
更準確來說是「散文電影」。
整部電影就是一篇創作者(我)用自言自語喃喃編織的影像散文。留學回港的鋼琴師Jeff
和回到澳門的「我」,都在故鄉彷徨遊走。若有若無的人物關係裡,交疊了參加傘運的香
港少女和她遇到的反清義士遊魂,以及糾纏在「我」思憶裡的兄長的幻影。大量手持鏡頭
,帶領觀眾穿梭於四顧無人的港澳街景,也從歷史照片和記憶的縫隙裡,展開「我」的詩
意探問:兄長當年為何失蹤?家鄉何以變幻不見?
羅卓瑤曾在訪問中說她是一個「畫面為本」的人,所以儘管影片是以很有限的資源與人力
完成,但場面調度一絲不苟。在今年入圍金馬最佳導演的作品裡,《花果飄零》無疑最能
體現「電影的本性」:導演透過攝影機所傳遞的「多義的美感經驗」,讓我們看到影像對
現實詩意的介入,和從中自然顯現的時間流逝之美。而這種久違的「電影裡的文學性」,
你又只能透過大銀幕去感受。創作者用傳統的手工方式去拍,觀眾也只能用傳統的方式去
看。最佳導演會頒給這一部,想來也是珍視這種回歸電影美學特性(寫實、非職業演員、
無技巧的畫面轉換)的創作價值。
金馬謝詞裡的「天德流行境」
不只拍攝手法獨特,《花果飄零》更有與當下時代格格不入的「中華」情懷。我看完之後
本能的反應就是:這種情懷放在當下,會不合時宜嗎?今天的青年世代聽到片中《中國男
兒》、《祖國歌》這些傳達百年前先人建構現代中國之熱望的「學堂樂歌」時,會作何感
想呢?
導演去連結的那個「中國」,當然不是今天政治意義上的中國,而是牟宗三、唐君毅等新
儒家思想家所論述的「中華文化意識」的精神價值。程兆熊說唐君毅「一生總念花果飄零
」,這也是羅卓瑤《花果飄零》的情感立基。她在金馬謝詞裡表示希望能達到唐君毅所寫
的「天德流行境」而那恰恰是中國哲學追求「盡性立命」正視心境感通的最高道德境
界。
從這樣的角度進入《花果飄零》,我們大概就能理解導演為何會讓2014年的香港傘運與半
個世紀前的澳門「一二·三事件」乃至百年前「興中會」的革命信念遙相呼應。如果我們
著眼於此時此地,情感上一定倍覺突兀乃至衝撞,認為這三個歷史時空裡的抗爭是異質的
。但如果跳出當下民族國家狹義的身分框架去看,不同年代的反抗意志裡,自然有對「絕
對價值」的共同追求。
那也是唐君毅一生念茲在茲的「情理合一」。在《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裡,他認為
「世界會毀壞,我個人也會毀壞……」但他還是相信「世界是有不會毀壞的東西的。」羅
卓瑤在《花果飄零》中試圖捕捉的,就是這些「不會毀壞」。
唐君毅的哲學特色是「呈現」而不是「批判」,羅卓瑤的影像也是同樣。純粹的「呈現」
更需要具有超越性的心靈能力,這可能就是《花果飄零》這種電影存在的意義。在金馬映
後的QA環節,羅卓瑤和方令正也談到電影可以「超越物質性的現實」。永恆不毀的事物一
定是「精神的存在」,這與唐君毅看重「超越人我,超越時空」的普遍經驗不謀而合。
https://youtu.be/vGQVuyiWHOk
唐君毅一生秉持的原則是「人當是人,中國人當是中國人,現代世界中的中國人,亦當是
現代世界中的中國人。」羅卓瑤也曾在訪問中說「我在尋找我們在這個現代世界中的位置
」。海外華人花果飄零最哀切之處,正是精神意義上的流亡無可依歸。儘管歷經傘運和時
代革命之後,如今多數香港人再無耐心去區辨「中國人」的複雜維度,內心更厭惡拒斥這
個表述,但對所有走上流離命途的人來說,他們的選擇,和當年興中會革命裡離鄉背井的
亡魂並沒有本質不同。
《花果飄零》裡拍到楊衢雲葬在跑馬地的無字墓碑,以及他在中環結志街被清廷暗殺殉難
的紀念牌那也是香港「本土」歷史的一部分,無論今人如何看待,香港在中國近代革
命裡的歷史地位無法被抹煞。電影裡「我」對這些中國革命義士的幽幽追溯看似「不合時
宜」,其實導演是在用前人未竟的意志,告慰今人未走完的路。
唐君毅認為「人在不能自守時,即求他人之代我守其所守。」而羅卓瑤的創作態度則是沉
潛向內的自守不是像《時代革命》、《少年》等作品那樣對現實困局作出直截了當回
應,而是希望從鉤沉不同時空的、具有通感的生命經驗裡,找到安放內心的自守辦法。
此時此地,與當年當夕
片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場戲是少女在傘運裡打開天眼,帳篷之外,環繞她身前身後的是所
有滯留在「我城」的不死魂魄。抗爭運動成了召喚亡者的場域,因為人與鬼,此時此地和
當年當夕的人,其實是同路人,有一樣的悲憤含恨,也有一樣的堅定期盼。後來,少女遇
到提皮箱攜長傘的義士遊魂,娓娓對她講了半晌革命意志,無非是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唐
君毅筆下的心境:「人總要在絕望之境之旁,尋找出一希望,而求有一能逃出絕望之境的
自信心。」
船未到,就只能靜候。在過程中能不因漂流各地、沉淪下位而喪志,能充實不虛度地活下
去,就是《花果飄零》藉亡魂之口,所傳達的「絕望痛苦之感受中之回頭的反省與自覺」
。
某種意義上,這部電影的確是一篇很出色的essay,羅卓瑤的影像裡,住著唐君毅的靈魂
。
你或許不認同電影用「中國」去連結港澳的理想和信念,但就如唐君毅所寫:「人的痛苦
,只要是公的,則只要加以反省自覺,便必然可以發現出一理想,以為我們之當下現成的
寄託希望與信心之處。」其實,真正連結1895年廣州起義革命者、澳門「一二·三事
件」抗爭者、雨傘運動乃至時代革命裡香港人的,不是國族身分,而是「為公」的痛苦。
那既是唐君毅哲思所強調的心境感通,也是羅卓瑤電影裡具有超越性的生命價值,只用「
華人民主」的框架,顯然不能涵蓋他們思考的深沉豐厚。
《花果飄零》用一生流亡再未回到俄國的拉赫瑪尼諾夫作結,音樂家早已失去現實意義上
的「家鄉」,但他的所有樂章裡,又都保留著精神深處的家鄉。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
時代革命》那樣沉痛的紀錄,但也需要《花果飄零》這樣沉潛的治癒。如果《花果飄零》
能提供一種昇華當下處境的有益註腳,那大概就是唐君毅所說:重要的「不在黑暗之不存
在」,而在於化掉黑暗的更持久信守。
作者簡介|賈選凝(專欄作家、電影評論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115.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38440560.A.0E5.html
... <看更多>